• 我的订阅
  • 人文

哪位皇帝下“罪己诏”,白居易点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7 10: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唐宪宗(778年―820年)李纯,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开创“元和中兴”。

元和三年(808)冬至元和四年春,中国南方发生严重旱灾,直到元和四年闰三月,才开始降雨,旱情有所缓解。这次旱灾,《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记载。

抗旱救灾,身为皇帝,第一时间采取行动,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免山南东道、淮南、江西、浙东、湖南、荆南今岁税……闰月己酉,以旱降京师死罪非杀人者,禁刺史境内榷率、诸道旨条外进献、岭南黔中福建掠良民为奴婢者,省飞龙厩马。”

免税,释放犯人,不许进贡,不许掠夺老百姓。而且警告救灾官员,“朕宫中用帛一匹,皆籍其数,惟赒救百姓,则不计费,卿辈宜识此意,勿效潘孟阳饮酒游山而已。”——救灾物资要足额发放到灾民手中,不许弄虚作假,不许克扣。更不许游山玩水,官僚主义走过场。

作为第一责任人,不光有行动,还反省自己,下了“罪己诏”。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唐宪宗轻信了庙堂官员御史关于淮浙水旱灾的不实汇报,对地方官的真实报灾表示怀疑。此事一经宰相李绛指出,他当即认错:“国以人为本,闻有灾当亟救之,岂可尚复疑之邪!朕适者不思,失言耳。”

“朕适者不思,失言耳!”——偏听偏信,耽误了救灾,这是我的过错!

不甩锅,承认自己犯了错误。

封建皇帝做到这份上,容易吗?不容易!

难怪以批评见长的白居易,也被感动了,给皇帝点赞!

那时,没有微信,没有什么表情标。没关系,老白是个大诗人,来首诗吧!于是,便作了一首五言古体诗《贺雨》。

诗有些长,恕不全文抄录了。摘取要点,略作介绍——“不雨旱爞爞。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遂下罪己诏,殷勤告万邦。”老百姓遭受旱灾,皇帝下了罪己诏,把检讨书公告天下。

“乃命罢进献,乃命赈饥穷。宥死降五刑,责己宽三农。宫女出宣徽,厩马减飞龙。”出台了救灾措施——免了地方对朝廷的进贡,用以救济饥饿贫困的百姓。宽赦犯死罪的人,减少各种刑罚,宽待农民,放出宣徽院中的宫女,减少飞龙马厩中的马匹。

“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敢贺有其始,亦愿有其终”,即便给皇帝点赞,白居易也是有尺度的,不能拍马屁!这不,还为朝廷君臣建立了标准——“明为圣”“直为忠”,还对皇帝提出了希望——做好事要有始有终!

白居易之所以给皇帝点赞,因为皇帝能够虚心听取来自下面的意见。所颁布的救灾措施,有的就是白居易建言的。

白居易(772─846)祖籍太原,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著。

白居易与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平庸奢华作品。其《秦中吟》《新乐府》等讽谕诗,揭露政治黑暗,抨击时弊,心系百姓,爱憎分明。

这首五言古体诗《贺雨》,虽是点赞之作,但仍不失其一贯的风格与风骨。

功是功,过是过。好事点赞,坏事批评。由于白居易经常议论朝政,指出皇帝过错,令宪宗非常不高兴。与李绛商议,“白居易小臣不逊,须令出院。”——要将居易逐出翰林院。

伴君如伴虎,皇帝说翻脸就翻脸,要收拾白居易了,咋办?

咋办?《新唐书》载:“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依然是我行我素。

好一个“晚益不衰”,鸣呼,居易其贤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白居易如何在官场沉浮仍坚守本心的
《新唐书》中这样评价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呜呼!居易其贤哉!白居易,唐朝中期著名的诗人,
2024-02-27 15:10:00
...事归京兆府尹裴度审理,裴度为官比较正直公允,也幸好白居易的邻居出来证实陈氏患有精神疾病,发病的时候闹得左邻右舍都不安生,而白居易兄弟孝顺有加,绝无虐待等不孝之举。裴度听后心生
2024-06-27 13:42:00
白居易外放做官,好兄弟元稹却当宰相,元稹的干部履历表值得思考
...唐的大才子,有一对好兄弟不能不提,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白居易,另一个则是较白居易在官场上混得更风生水起的大才子元稹。虽然这把酒言欢的好兄弟对大唐王朝的历史走向并不起决定作用,但研
2025-05-07 16:20:00
白居易的弟弟为升官诋毁恩人,死后被谥为丑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不少反映底层百姓生活的诗歌。然而,白居易的弟弟却是个小人,这个人的人品很差,为了升官发财,不惜诋毁自己的恩人。为了巴结皇帝,不惜毁掉
2023-06-10 15:38:00
白居易的诗歌影响力有多大?
...。所以当时唐朝最受欢迎的诗人是一向走“平民路线”的白居易。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闻名于世,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那时的少数民族甚至日本、朝鲜人都争相传颂他
2023-08-05 16:35:00
聊聊文坛有名的白居易推徐凝抑张祜事件
...代诗人张祜,徐指的是同时期的诗人徐凝。当年40多岁的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张徐二人都从老家来到杭州,希望得到他的举荐。当时张祜的呼声很大,而徐凝名气也不小,两人各自拿出了自己经典
2024-06-05 21:26:00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遭遇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中间经历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年七十五岁。白居易一生的出处进退、政治生涯是与当时中唐的社会历史大背景紧
2023-10-21 22:31:00
唐宣宗的《吊白居易》:一首永恒的悼亡诗
...最令人家喻户晓的大诗人,除了这两人之外,就要数诗王白居易了,他们三人又被合称为唐代三大诗人。白居易和杜甫一样也是现实主义诗人,写了不少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歌,同时他还是新乐府运动
2024-01-05 13:14:00
柳宗元、刘禹锡、元稹和白居易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难
...着回来,所以没有让儿女同行,临行前还将20卷诗文交给白居易保存。当时白居易正在为母丁忧,看到好友的遭遇,他一腔悲愤,连续写了好几首诗为其鸣不平。等白居易丁忧结束回京上任,正好
2024-06-15 10: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