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廉吏的“清廉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2 03: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潘春华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流传千古的“清廉诗”,这些诗大多为颇有文采的官员所作,其中不乏清官良吏。他们淡泊自律,清心直道,常赋诗明志,充满正气,为后人传诵称道。

坦陈为官事项。唐朝诗人白居易做官比较廉洁,他曾任左拾遗,位虽不高,职在谏言,于此他坚守本分,主张“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他关心民瘼,常以诗诉民声,留下了《观刈麦》《卖炭翁》等经典诗篇,诉说百姓生活艰辛,揭露社会弊病。白居易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逢职务变动时,都要将自己的收入或财产悉数赋诗“公示”。初出仕时,他任秘书省校书郎,即负责官署公文、书籍校对的官员。他作诗说:“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不久,白居易升迁左拾遗,薪俸相应提升,于是赋诗曰:“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兼京兆户曹,赋诗曰:“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囷”。贬江州司马,又赋诗曰:“岁廪数百石,月俸六七万”。接着,外派到苏州任刺史,赋诗曰:“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后重回京城,再授宾客分司,题诗:“俸钱八九万,给受无虚月。”晚年官至太子少傅,他在诗中说,“月俸百千官二品”。回到洛阳履道里颐养天年时,还领到了一些“养老金”:“寿及七十五,俸占五十千”。临终前,他又展示了一下他的家产:“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郭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仿佛获缗二三千”。把自己各个阶段的俸禄或财产写出来公示于众,体现了白居易别具一格的为官坦荡之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期间始终清廉自律,“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过着清苦的生活,他先后疏通六井、筑西湖湖堤,为当地百姓做出不少政绩。

阐明廉洁心迹。“检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这是明朝苏州知府况钟一次任满赴京时写的一首诗。况钟曾三任苏州知府。他到任后,清廉正直,重士爱民,严惩贪官,平反冤狱,兴办学校,被苏州人称为“况青天”。当其卒于任上,吏民聚哭,为之立祠。清道光年间,湖南善化人蔡信芳任陕西蒲城知县,他清廉勤勉,颇有政声。离任之日,百姓拦道挽留,蔡信芳写诗相赠:“罢郡轻舟回江南,不带秦中一寸棉。回看群黎皆有愧,长亭一别心黯然”,表达了自己的一片清廉之心。

直言拒贿态度。明代有位叫吴讷的监察御史,素以清正廉洁、刚介公正著称。一次他巡察贵州,在返京时贵州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等官员都前来送行,并赠送百两黄金作为路费,以求吴讷向上美言,被吴讷拒绝。等吴讷启程后,贵州地方官员又派人拿了这百两黄金锲而不舍追到夔州,吴讷还是拒收。看到送礼人仍不死心,吴讷取来笔墨,当场在包着黄金的封盒上题诗一首:“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他沉在碧波间。”意为他带着轻便行囊从水道而归,因为心中坦荡,前方的水急滩险也无所畏惧,如果携带了贪赃之物或土特产,就宁可沉在这碧水清波中。吴讷的严词拒绝让送礼者惶恐而归。

劝谕清廉为官。北宋名臣包拯清廉公正、不附权贵,曾赋诗《书端州郡斋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劝谕为官者应有清廉之心,并批判谴责贪婪者不要给后人留下笑柄。明朝官员于谦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关心百姓,一生家无余财。他针对当时许多官员乘巡视之机搜刮钱财,回京后向上司送礼物的风气,写了一首《入京》诗予以讽谏:“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搜刮的危害,清廉的必要,民情的反映,劝谏的苦心,尽在诗中。

倡导俭朴家风。唐朝诗人韦应物,曾长期担任地方行政官吏。大女儿出嫁远赴他乡时,韦应物没有邀朋呼友大操大办,只是为女儿赋诗一首《送杨氏女》:“永日方戚戚,出门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贫 俭 诚 所 尚 , 资 从 岂 待周。……”诗中虽是表述父女离别感伤之情,但也表达了诗人提倡生活节俭的主张。南宋儒学大家朱熹为官清正,家风严谨,他办了很多书院,却没有为自己置办产业。朱熹晚年,生活极为清贫,“其斋舍无以避风雨”。在任秘阁修撰时,一次去看望他的女儿和女婿,不巧女婿沈蔡外出了,便被女儿留住吃饭。进餐时,见桌上的葱汤麦饭,很是简陋,女儿甚感不安和惭愧。朱熹便题了一首诗留给女婿:“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沈蔡归来,见岳父如此主张安于俭朴,备受触动,随即把该诗贴在壁间,作为修身齐家座右铭,潜心著述,授徒讲学,终成南宋蔡氏九儒之一。

历史上的清官廉吏留下了诸多自律奉廉的诗句,每一首诗句几乎都伴有一个生动的清廉故事,皆是诗心与廉心的相碰相融,给后人留下了深思和启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正册包括《能臣廉相狄仁杰》(郭天印著)、《清廉典范白居易》(赵瑜著)、《民役官鉴柳宗元》(陈为人著)、《家正国兴话裴氏》(杨占平著)、《恭俭正直司马光》(韩振远著)、《廉洁
2024-01-29 17:40:00
画“莲”纸上 记“廉”心间 这所学校处处“廉”花盛开
...展才是教育的真谛。随着场记板“咔嚓”一声,同学们把白居易秉公办案的故事搬进了清廉课堂。一场精彩的演出,让同学们知道了白居易不仅是一位大诗人,还是一位公正廉洁的官员,明白了“有
2023-07-29 16:31:00
唐朝第一清官,穷到连皇帝也无法忍受
...八岁考中进士是一个什么概念的话,可以用唐朝一位诗人白居易来参考。当初白居易在二十七岁时候考中进士,非常开心地写了一句“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就是说同一批中进士的人
2023-06-07 19:46:00
唐朝时期租房也疯狂,许多人一辈子都不曾买房
...在为解决“住”的问题而发愁。剧照贞元三年,十六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顾况,希望能得到他的肯定,提高自己的声名。顾况看到诗稿上“白居易”的名字,便
2023-07-26 15:22:00
当仇英的画遇到白居易的诗,一切都是浑然天成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
2024-09-10 14:05:00
唐朝长安有位红极一时的琵琶艺人,白居易写到了诗中
...,他也从此成为了红人、名人。在两百年之后,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被贬谪到江州时,在江边遇到了一位琵琶女,在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了一首《琵琶行》,在这首诗里面,白居易又重新对于琵琶演
2022-12-16 20:11:00
“离离原上草”中的“离离”到底是什么意思?
...的理解,才能真正弄懂其意。《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朝白居易的成名之作,也是经典之作,这首诗主要是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惜别之情。就像很多职场小白一样,在这首诗之前,白居易也很迷
2022-12-26 20:35:00
...兼有一副清丽动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她能一口气唱出白居易的"长恨歌",也以善跳"霓裳羽衣舞"驰名徐泗一带;再配上她美艳绝伦的容貌,轻盈婀娜的体态,让无数世家公子望眼欲穿。后来
2023-11-13 15:43:00
寇准为官清廉,为何屡遭奸人陷害
...曾经专门介绍过下邽)。而寇准和唐朝大将张仁愿,诗人白居易并称为“渭南三贤”,下邽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三贤故里”。这样看来寇准还真不是“老西儿”,却是地地道道的“老陕”,在今天
2023-05-15 06: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