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他有一篇代表作《琵琶行》,在后世得到了广泛流传。
【1】
《琵琶行》的开篇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而明代大画家仇英的这幅杰出画作《浔阳琵琶》正是受到了《琵琶行》的深刻启发。他巧妙地将诗中的意境融入画中,使得整幅作品充满了诗意与韵味。
画中,青山绿水间,一位艄公稳稳地撑着船篙,他的动作从容而有力,仿佛与这江水、这夜色融为一体。他缓缓将船停稳,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时刻。
这一画面,正应了诗中的那句: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画中弹琵琶的女子,身姿曼妙,貌似刚刚登船。她背对着我们,微躬着背,怀里紧抱着那把心爱的琵琶。
她的指尖在琵琶弦上轻轻跳跃,那悦耳的琵琶声仿佛穿透了画布,流淌在这宽阔的江面上。琵琶声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而动人的故事。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诗中的这句描写,不正是对画中女子最好的诠释吗?她羞涩而又充满期待地抱着琵琶,那半遮半掩的面容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魅力。
【2】
《琵琶行》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长篇叙事诗杰作,其中对音乐的细腻描绘更是登峰造极。
仇英用他的画笔,将诗中的音乐、情感与意境完美地呈现在画布上,使得观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份独特的艺术魅力。
仇英作为明代绘画大师,吴门四家之一,精研“六法”,人物、山水、走兽、界画俱能,临古功深,落笔乱直,“精丽艳逸,无惭古人”。
在继承唐宋以来优秀传统基础上,他又吸取民间绘画和文人画之长,形成自己的特色,对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尤有建树。
而他的这幅《浔阳琵琶》不仅是对白居易《琵琶行》的生动再现,更是他个人艺术才华的集中体现。
他用自己的画笔,将诗中的情感、意境与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一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这幅画作不仅让观者领略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更让人们深刻体会到了艺术与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3】
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因政治风波被贬谪至江州,担任司马一职。他身处异乡,心怀故土,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寂寥。
第二年的秋天,一个凉爽的夜晚,白居易在浔阳江畔设宴为友人送行。
江风习习,月色如水,酒意正酣时,忽然一阵悠扬悦耳的琵琶声随风飘来,曲调竟似京城中流行的音韵。
白居易心中一动,循声而去,只见旁边停泊着一叶扁舟,船中竟坐着一位曾经名动京城的歌女。
这位歌女,年轻时曾跟随京城的名家学习琵琶,技艺高超,名噪一时。时光荏苒,她渐渐年长,最终嫁与商人为妇。
商人重利轻义,常常外出经商,留下她一人在江口守着空船,孤独度日。
那晚的琵琶声,恰似长安旧梦,让白居易与这位歌女在异乡相逢。两人虽素不相识,却通过琵琶声中的长安音韵,成为了彼此心中的知己。
而这乐声,也勾起了白居易心中久远的关于长安的回忆,更让他对于歌女心中的无奈与悲凉感同身受。
这一刻,他们的心灵在异乡得以慰藉,彼此的情感也在音乐中得到了升华。大诗人有感而发,挥毫泼墨间,千古名篇《琵琶行》跃然纸上……
【4】
中国画,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审美理念与技法,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富有韵味的艺术魅力。
其中,“因迹成序,由心而走,笔随心动”的作画原则,更是中国画创作中的精髓所在
在仇英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他巧妙地运用色彩的通透和线条的轻盈,以一种起承转合的方式,将山水形象呈现得既有节奏又有韵致。
这种技法不仅使得画面充满了动态感与生命力,更在无形中传达出画家对于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仇英在创作《浔阳琵琶》时,极其生动地将白居易诗中场景刻画出来。
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图,将诗中的意境与情感完美地呈现在画布上。无论是那青绿的山水背景,还是那弹琵琶的女子的身姿与情态,都仿佛是从诗中走出来的一般,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而美丽的夜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