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甲午海战清朝惨败,北洋水师真的是技不如人吗?
...的军事素质曾让欧美惊艳,可惜,这些青年才俊几乎都在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清朝政府耗费几十年的心血培养的众多军事人才,曾经的天之骄子,竟全部陨于一役,这里不仅有那些才华横溢的留学生,甚至还有寄托大清复兴梦...……更多
分析甲午海战双方战列舰对比
甲午海战,又称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以下是双方战列舰的对比及失败原因的分析。一、先看一下双方主战列舰对比:大清的定远舰:德国伏尔铿造船厂标准排水量7,144吨满载排水量7,355吨全长94.5米...……更多
为何甲午海战中升起帅旗的是邓世昌呢
...崛起。亚洲的格局被重新洗牌,大清帝国的辉煌一去不返甲午海战对大清的重创是致命的,面对蓄谋已久、志在必得的日本,北洋水师在心态上已经落后一大截,失败,从打响的那一刻起好像就已经注定。可是,在那场惊心动魄...……更多
...,便是那四位晚清的“罪臣”。如果慈禧有先见之明,在甲午海战之初就清除了这四个害群之马,大清的命运,必然会有所不同。那么,这四大罪臣分别是谁呢?他们究竟犯下了何等罪行,以至于让大清帝国走向了不归路?首当...……更多
甲午海战:近代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甲午海战,对于近代中国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之前,中国一直是东亚一带的霸主国家。尤其是拥有北洋水师后,更是在海面上拥有了话语权。眼看有了摆脱屈辱的希望,但却因为甲午海战中败给日本,转眼成为泡沫。...……更多
北洋水师的方伯谦为什么要逃走?他是不是贪生怕死之徒?
摘要:甲午海战期间,北洋水师“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的表现历来饱受争议,他到底是不是贪生怕死之徒?如果不是贪生怕死,他为什么又要逃走?图1:方伯谦究竟是不是贪生怕死?甲午海战期间,北洋水师“济远”号管带方...……更多
北洋水师战败的重要原因,是经费投入不足
...1875年日本入侵台湾,清政府才正式筹集经费,开始筹办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以巩固海防,并决定每年拨款400万两白银给两洋水师。然而实际上因为财政困难,1875年和1876年实际拨付的海防经费总共只有200万两,只有计划的1/4。...……更多
丁汝昌死后被抄家,为何17年后才下葬
...题的。三、丁汝昌不懂指挥,断送了北洋水师这就要说说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的表现了,很多人指责丁汝昌在黄海海战中选择的阵型错误,是导致北洋水师大败的主要原因。事实上,海战中选择阵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扬火力,...……更多
丁汝昌自杀殉国,光绪把他的棺材上锁3道铁链,10年不准下葬
...名声要比前者小,后者死后的待遇不及前者。黄海大战是甲午海战的一个分支,日军在攻占旅顺、大连之后,目标直指威海卫,这里是北洋水师最后的阵地。丁汝昌此时的北洋水师弹尽粮绝,没有救援,但是依旧在坚持。日本海...……更多
如果慈禧不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甲午战争还会败吗
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大清王朝战败,尤其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使国人心痛,三十年洋务运动尽是这样的下场,甲午战败,导致了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这对于大清王朝的掌权人慈禧太后、...……更多
为何会派丁汝昌指挥的甲午海战
1875年光绪元年5月30日,清朝总理衙门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决定创设三支海军。光绪皇帝特命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李鸿章授权督办北洋海防后,即着手筹办北洋海军。随着在英国订购的320吨蚊船“龙骧”、“虎威”,...……更多
...能不是装备的原因。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李鸿章为了加强北洋水师的装备,便派遣了他的老乡驻英大使龚照瑗去处理购买舰艇的事宜,结果当了冤大头,而龚照瑗从中吃回扣贪玩了不少。李鸿章当冤大头的消息传开,各地中间商...……更多
...廷同意了丁日昌的建议,但考虑到财力不足,于是先建设北洋水师。1875年,清廷分别让李鸿章、沈葆桢担任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获得400万两白银,开始进行水师建设工作。其船只一部分由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制造,一...……更多
丁汝昌但绝没有投降,是被人冒用名义投降
...年未更新,虽然丁汝昌建议采购新的战舰,但被驳回。早甲午海战爆发以后,北洋水师整体的军舰是落后于日本海军的,再加上丁汝昌指挥不当,在战前没有明令确定自己的代理人和代理旗舰,导致信旗被击毁以后,北洋舰队陷...……更多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坚毅不屈、殉国不降,是民族英雄
丁汝昌,清朝晚期北洋水师提督,是著名的爱国将领,早年曾参加太平军、镇压捻军、出兵朝鲜、抗击法国、对抗日本等战役,是一位才略武勇、敢于担当的军事家。他在甲午战争中指挥北洋水师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海战,虽然...……更多
甲午海战中的悲剧将领,宁愿以死殉国也不愿意投降
...意气用事了!对于每一个国人来说,大清王朝末期的那场甲午海战虽然已经过去了上百年,但是在我们的心中仍然是一个非常悲痛的历史和一段不愿意回忆的过往,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大清的海军已经发展到一个可以不被...……更多
清朝时期的甲午海战,给西方列强海军带来了这些影响
甲午海战让西方列强得出几个结论:第一,铁甲舰的作用不可以替代。铁甲舰也就是战列舰是极为重要的。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的镇远定远铁甲舰均被击中数百发炮弹,但就是无法击沉,而且没有失去动力。要知道,这是...……更多
元朝时期的水师战舰有多少?
...师的战舰在航速、射速等方面渐被日本赶超。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更多
方伯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想,一同出国留学,又都成为北洋水师中坚,还都参加了甲午海战。他们后来的命运却又各不相同,有人为国捐躯,名垂青史;有人临阵脱逃,遗臭万年。1877年,从学堂毕业6年后,大清船政向欧洲派出了首届留学生,方伯谦有...……更多
清朝覆灭以后,残余的百万清军都去哪了
...,慈禧又肆意挪用该部分的军需津贴。最终,北洋水师以甲午海战的全军覆灭而告终。最后的挣扎: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北洋新军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对海军建设彻底失望。他们将目光重新转到了内陆军,队的建设上,光绪帝...……更多
...参与商议,直接导致列强越来越强,大清越来越弱。那么甲午海战如若胜利大清政府还有机会强国吗?历史会不会改写呢?中日的第一次大战在1894年,这一年正好是甲午年,因此中日双方的黄海的海战被称甲午战争。在1868的年时...……更多
若想中国没后患,必须灭其国
...必是谁赢谁输。 没成想到李鸿章的话真的应验了,自从甲午海战开始,中国被日本这样的一个小国家打趴下再也没有站起来。从此,这个东方大国就被列强看的一清二楚,原来一个如此小小的日本都打不过,那么也不必惧怕这...……更多
...要拿出俸禄的十分之一,社会各界也积极捐款。1891年,北洋水师再次访问日本,此时两国海军实力已经相当。90年代,清朝舰队因为经费问题而没有更新换代,虽然体量大,但是设备陈旧、速度慢,已经落后了。而日本则购买最...……更多
《邓世昌》演出另一番甲午风云
...领邓世昌少年立志、青年从军、中年殉国的故事串联,对北洋水师辉煌成军、中日甲午战争惨败、《马关条约》带来的剜心之痛进行深入刻画。探班现场,两个片段相隔6年,第一段里,邓世昌面见李鸿章,痛陈号称“亚洲第一...……更多
萨镇冰是怎么从清末重臣变成中国政协委员
...国四个历史时期,是见证近代中国历史的“四朝元老”。甲午海战中的清军副将萨镇冰,1859年生,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清政府1866年设立福州船政学堂。1869年,11岁的萨镇冰考入该校开始了海军生涯。1876年,福州船政学堂...……更多
从金融视角看甲午战争
...沦为殖民地的危险,并快速成为一个新兴资本主义强国。甲午海战开战前,中日两国的财政收入大致相当。清朝一年财政收入为8000余万两库平银,日本的财政收入约1亿元,按日元与库平银1.4:1的比率算,两国基本持平(刘志坚...……更多
李公访问美国第一次看到摩天大楼,说了什么
...多的军事工厂,为的就是清朝的武器能够赶上先进。 可甲午海战带来的结果是洋务运动的破产,他不心痛是不可能的。1895年二月,他被任命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议和。这期间李鸿章已经看到了未来中国的走向,提出迁都可跟...……更多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被清朝重用,要感谢一个人
...水师的指挥官,最终的价值,还是要体现在战场上。而在甲午海战中,困守刘公岛的丁汝昌,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坚定拒绝了日本的招降,最终选择自尽,以自裁谢天下。丁汝昌死后,其部下牛昶昞盗用他的名义,与日本签订...……更多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军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遭遇惨败,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没。在这次战争中,一名默默无闻的水兵,在战火中跳船逃生。然而,谁也没想到,22年后,这位从战火中跳船逃生的普通水兵,后来竟成为国...……更多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为什么在平壤之战也以惨败结束
平壤之战对于清军来说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并且有充足的作战准备,却因为最高统帅贪生怕死,弃国家和民族利益不顾,最后导致惨败的结局。清朝政府闭关锁国导致经济科技落后,国家处于危在旦夕之间明治维新对...……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阴氏,新野(今中国河南新野南)人。出身显贵,她的曾祖父是汉光武帝皇后阴丽华的哥哥阴识,父亲名阴纲,母亲邓氏,是汉光武帝大功臣邓禹的孙女儿
2024-06-07 06:12:00
这事儿,不但后人难以理解,同时代的人们,也是啧啧称奇。一、彼有何美,而承恩多尤其是比起今天"万贵妃题材"的影视剧里,不少女星们塑造的"美艳"形象来
2024-06-07 06:14:00
隋炀帝虽被称之为暴君,但现在,我们对他的功绩还是认可的。无论是征战高句丽还是开凿运河,都是不世之功,但这样大的工程,本就不是杨广这一世能够完成的
2024-06-07 06:15:00
老土这两年心情不错——吉林的土默热,辽宁的聂桥,广东的姬健康,三个信奉“三生石畔红学新说”的红学草根,摒弃传统红学索隐
2024-06-07 06:21:00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豪杰纷纷响应。当年,项羽跟着叔父项梁起兵反秦
2024-06-07 06:18:00
作为太史公司马迁呕心沥血之作,《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仅在史学界地位崇高,在文学界同样拥有着极高的地位
2024-06-07 06:19:00
哀帝去世后无子,王莽出山,他扶植刘兴之子刘箕子为帝王,改名刘衎,是为平帝。为了扶植自己的势力,他将自己年仅十三岁的长女王氏嫁给了箕子
2024-06-07 06:26:00
赵高不是太监,但却比很多太监还狠毒。之所以这样说,没有贬低太监这个行业的意思,因为太监在古代并不是一个行业——不是所有的阉人都有资格被称为太监
2024-06-07 06:30:00
谈及秦桧,如今有一个奇怪现象,即:在史书上,已经断子绝孙的秦桧,后世却冒出很多后人出来!甚至,有秦桧后人宣传,已经跪了800年的秦桧
2024-06-07 06:32:00
潘淑,会稽句章(今浙江省宁波市)人,父亲本是一个小吏,但因犯法被处死。一个幸福的家庭就此破碎。她和姐姐被没为官奴,在织室从事繁重的工作
2024-06-07 06:34:00
作为明朝专有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不仅承担着巡察缉捕的工作,也充任皇家仪仗队,因此他们的装备都非常拉风。每当皇上外出时,随行的锦衣卫身穿华美的飞鱼服
2024-06-07 06:37:00
梁冀在杀害了骂他“跋扈将军”的质帝后,左思右想后,最后选中了自己的妹夫刘志为帝。而这位妹夫的妻子,便是他们的亲妹妹梁女莹
2024-06-07 06:38:00
在《三国演义》里的众多英雄好汉中,张飞要算是劳动人民最喜欢的艺术形象之一,他是蜀汉的开国功臣,在长年追随刘备的征战中,与关羽一起鞍前马后
2024-06-07 06:37:00
夏潦涨湖深更幽,西风落木芙蓉秋。飞雪暗天云拂地,新蒲出水柳映洲。湖上四时看不足,惟有人生飘若浮。解颜一笑岂易得,主人有酒君应留
2024-06-07 10:53:00
雄才大略的刘秀,统一全国、重兴汉室。有如此作为的皇帝肯定会用人,不然就不可能有“光武中兴”了。要想用人,必须先有人可用
2024-06-07 0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