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宪宗为何会专宠比他大十七岁的万贵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7 06:14:00 来源:戏说三国

这事儿,不但后人难以理解,同时代的人们,也是啧啧称奇。

一、彼有何美,而承恩多

尤其是比起今天"万贵妃题材"的影视剧里,不少女星们塑造的"美艳"形象来,历史上的万贵妃,却连基本颜值都不够看。以史料上的形容是"貌雄声巨,类男子",想想就扎眼。

但就是这么一个女子,却令明宪宗朱见深万般依赖,哪怕君临天下,依然如漆似胶。

明宪宗母亲周太后为他"包办"来的吴皇后,就因和万贵妃冲突了几句,连吴皇后本人外加身边太监,统统被明宪宗一撸到底,轻则被废重则被发配。

明宪宗的一往情深,把周太后都看得哭笑不得,不住地质问"皇帝儿子":彼有何美,而承恩多——儿啊,这个万贵妃又丑又坏脾气,你怎么还黏上了呢?

对这问题,明宪宗本人也有句经典回答:"彼抚摩,吾安之,不在貌也。"专宠万贵妃,不在年龄相貌,就因为,她能让朕心安。

二、"安之"中的患难真情

如果简略回忆一下明宪宗悲催的少年时光,就知道这声"安之",曾是多么痛苦的领悟:他那原本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却偏偏踩上了"土木堡之变"大坑。

父亲明英宗先沦为战俘,而后又成了被软禁的"太上皇"。

自己的太子位也是废废立立,命运朝不保夕,几乎天天在担惊受怕里度过。

那时唯一陪在明宪宗身边,与他休戚与共的,只有当时还是宫女的万贞儿。多少大风大浪,几乎都是两人拉着手一起闯过来。

明宪宗的一声"安之",透着多少患难真情。

而在明宪宗二十三年的帝王生涯里,这"安之",同样是他不二的追求。他的执政风格,就是求"安静"。而他重要的业余生活——画画来说,酷爱丹青的明宪宗,最追求安逸潇洒的艺术风格。

比如,他笔下的唐代大诗人韩愈,就是一副峨冠绿袍的潇洒形象,把眼眶奇高的晚明文人都看得服气,明末学者顾起元惊呼"真天人也"。

更牛的是他的代表作《一团和气图》,在这幅号称"故宫瑰宝"的人物画里,朱见深巧施妙手,将儒释道三家的代表牛人绘制在一幅画卷里:

后人乍一看,画面是三人团膝相接,但仔细看更会惊觉,三人竟组成了一幅笑盈盈的老者图案。

在这幅中国书画创作史上独一号的匠心中,同样表达了明宪宗追求"安静"的愿望。

而比起这令晚明文人惊呼"真人间瑰宝"的艺术才华,真正能满足明宪宗"求安静"愿望的,却还是万贵妃。

明宪宗在位期间,每次出游,都是万贵妃一身戎装站在身边。就像当年那个保护小皇子的"万贞儿"一样。

在明宪宗的帝王生涯里,万贵妃,依然是这样一个能令他心安的守护者。

三、被骂也安静

当然这"求安静"的诉求,除了给明宪宗增添了几多八卦事,更给他的执政生涯,带来了满满槽点。

他日常治国理政,也是这种"求安静"心态,遇到叛乱之类的大事,动辄就在大臣面前叹气。

后来明宪宗只要心情不好,说不上朝就不上朝,气得大臣们忍不住开骂。

谁知骂了没几年,更把明宪宗骂出免疫力,饶是你的奏折火力生猛,句句把人气炸,人家明宪宗就是巍然不动,静静看完后不说话。

这安静的风格,把大臣们都磨得没脾气。

比如翰林院编修陈音就实在受不了,竟写就奇文一篇:皇上我们骂您骂得这么难听,您怎么能一点反应都没有呢?您起码得生个气吧。您有了反应,那才"圣心焕然"啊。

类似的事情,在明宪宗的执政年代里,简直一拨接一拨,惹得当时以及身后的文臣们不停吐槽狠踩,算是把明宪宗的"昏君"形象砸瓷实。可让后世很多"圣君"汗颜的,却是"昏君"明宪宗的用人水平。

四、主昏于上,臣奋于下

别看人家遇事爱躲爱甩锅,再大的事都闷葫芦,可人家选定的大臣,比如痛击鞑靼的王越,治理地方的王恕,守卫河套的余子俊,甚至学识眼光堪称卓越的邱浚与谢迁,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于是,也就有了明宪宗时代的奇特模式:主昏于上,臣奋于下。

更让人汗颜的,还有这位"昏君"的治国风格,别看"求安静",但人家好歹是吃过苦的人,做事也常接地气。

以《明实录》记载,明宪宗在位二十三年,共减免各地灾区税粮一千九百万石,等于平均每年减税几十万石粮。他的私人库藏,也常用于发放赈济。

也同样是他在位的"成化"时代,昔日明朝严苛的"匠班制度"被彻底废除,原先需要无偿劳动,劳动期间毫无人身自由的工匠们,每月只要出六钱至九钱银子,就能成功赎身,变成可以自由劳动的自由身。

明王朝的商品经济也红火发展起来,社会风气也从此宽松。

后人所熟悉的,那精美的明代书画艺术文化,都是从成化年间起飞。如此风貌,也在后世有个熟悉的名词:成化新风。

甚至,在明亡清兴以后,"求安静"的明宪宗,固然被不少人狠踩狠骂。但许多经历过晚明天灾人祸的学者们也承认,论自然灾害的酷烈程度,十五世纪明宪宗时代才是"无有酷于此二十三年者"。

但就在这样艰巨的环境面前,明宪宗时代的大明朝,却是国家"仁宣之治于斯复见",平民百姓的生活"幸斯小康"。

比起后世一些累死累活也难免亡国,只能高喊"诸臣误我"的"圣君"来。这位开创"主昏于上臣奋于下"工作模式的"昏君"明宪宗,虽说治国的毛病不少,但成绩也算不错。

成化二十三年(1487)正月初十,五十七岁的万贵妃不幸病逝。

那天的明宪宗,原本刚刚开完祭祀南郊的庆功宴,刚回到乾清宫就得知了噩耗,当场一声长叹:"我亦将去矣"。

这以后,刚过四十岁的明宪宗,就变得郁郁寡欢,健康也迅速恶化,是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

如果说,充斥着阴谋权斗的后宫里,真有相濡以沫的真爱,那么明宪宗与万贵妃,这一场很少得到祝福的爱情,确是一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7 12: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万贵妃到底有没有谋害皇嗣
...事便是关于万贵妃是否涉及谋害皇嗣的传闻。万贵妃作为明宪宗朱见深的专宠,她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然而,她到底有没有谋害皇嗣?万贵妃的权势和地位使得她成为了宫廷内的焦点,而她与皇
2024-04-15 21:31:00
万贵妃被《明史》黑得有多惨,一起来看看
前言:得益于一些影视剧、小说的影响,明宪宗的妃子万贵妃被刻画成残害皇子、祸乱朝政、专宠后宫的妖妃。当然,影视、小说的改编也是有一定的史料来源的。万贵妃在许多史书中,都不是正面形象
2024-05-16 19:49:00
要说明宪宗最爱的女人是谁,那自然是万贵妃了。虽然万贵妃比明宪宗大了十多岁,等明宪宗当上皇帝时,万贵妃已经人老珠黄了,但明宪宗还是把她封为了贵妃,可见他是真的爱这个女人。虽说万贵妃
2024-06-16 12:24:00
明宪宗两任皇后是何方神圣,让万贵妃不能被扶正?她们善终了吗?
明宪宗朱见深心里最稀罕的女人,那肯定是万贵妃。就算万贵妃比他大了17岁,他对万贵妃的情意也丝毫未减,为了她把皇后给废了,还和她有了皇长子,万贵妃去世半年后,他也跟着走了。然而,万
2024-12-09 09:42:00
明宪宗身为皇帝,为何独宠与生母同龄的万氏?
明朝十六位皇帝中,有一位非常特别,他就是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皇帝都有不少妃嫔,她们都在年轻貌美的时候,进入后宫,一般年龄比皇帝要小很多。然而,明宪宗却很特殊,后宫里面年轻貌美的女子
2023-08-28 12:08:00
这名皇帝的两个皇后,一个守了一辈子活寡,一个当了一辈子傀儡
...一个,拥有着绝对的权力和威严。但是也有例外,明朝的明宪宗前后一共有过两个皇后,她们的命运都很惨,一个在很早的时候就被打入了冷宫,守了活寡,另一个虽然一直在位,但却有名无实,当
2024-11-28 00:35:00
万贵妃为何圣宠不衰?因为明宪宗两个生理问题只有她能解决
万贵妃不仅比明宪宗大17岁,还肥胖粗犷像个男人,可是却圣宠不衰,原因是明宪宗身体有难以启齿的毛病,却只有她能治。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宠冠六宫的妃子不少,可是像万贵妃这种条件仍旧能让
2023-02-11 14:29:00
明宪宗会宠爱万贵妃,因为这个女人很不简单
...说起万贵妃来,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她最著名的就是把明宪宗,所有的妃子和孩子都害死了,不过百密必有一疏,最后还是让明宪宗的一个孩子活下来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万贵妃也算是一个苦
2023-05-26 12:52:00
明朝女俘虏得到皇帝的宠幸,生了一个儿子成千古名君
...了太子,后来还做了皇帝,成了千古名君。这个女子就是明宪宗的妃子,明孝宗的母亲纪淑妃,也就是后来的孝穆纪皇后。纪淑妃本是一户李姓人家的女儿,因为父母死得早,被一个广西土官收为义
2023-02-05 22: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