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何时由何人引入中国,时下学术界有三种说法:梁启超、康有为、严复。但仔细考察其证据,以上三说所据史料仍有问题,未可据为定论。 袁翰青《科学、技术两词溯源》一文,依据《饮冰室合集》中梁启超作于1896年的《变法...……更多
...受。 到90年代,维新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出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思想家。康有为将西方政治学说和儒家思想结合,用西方民主来解释儒家的“大同”理论。他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认...……更多
康有为流亡期间为何还能游历42个国家
...陌生。是中学生历史书上必学的一个课题。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还有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思想,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制度的变法运动。然而在中学的历史书上,老师绝不会告诉你领导了这...……更多
梁启超对妻子说爱上了一个女子,妻子是如何一句话让他打消念头
...国,女子们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戊戌变法,是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戌六君子所发动的维新运动,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制度、科学技术,废除八股取士、纳妾等封建陋习,来改变清朝之闭关锁国后所遗留的衰败之势...……更多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软禁光绪帝?清朝又是如何垮掉的?
...到了京城。正在京城参加考试的举人们,很愤怒。于是,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来京城的1300多名举人,写了一份万言书,提出拒绝和谈、迁都、变法等要求。这份万言书,虽然被拦截了下来,并没有传到光绪帝载湉手中,但...……更多
商鞅变法成功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对比
...儡皇帝一般,对戊戌变法提供不了过于实质性的帮助。以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是维新派人士全力推动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变法,当时的晚清已经有了西方列强的介入,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思想值得当时...……更多
揭秘晚清最厉害的骗子,伪造诏书在海外吃喝玩乐
...骗子。众所周知,这场改革的名字叫公车上书,领头人是康有为、梁启超以及谭嗣同。只不过谭嗣同以身殉节,而康有为与梁启超逃跑了。这二人之中,谁是大骗子呢?自然是康有为。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在大多数书籍中,康...……更多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但上书因顽固派的阻挠而没有送到光...……更多
梁启超戊戌后为何被冠以“善变者”
...朝已经岌岌可危,社会动荡,国家前途未卜。赵立波在与康有为的相遇中,如同火花遇到了汽油,燃起了激情,成为当时愤青爱国的代表人物。康有为于1889年亲自教导赵立波,这位\"南海圣人\"给他编织了一个美好的帝国梦。然...……更多
为大家讲解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了103天,因此也被称为是“百日维新”。这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向西方学习,实行多维度的变革,具体则包括改革政府、科学文化、教育制度的改革等!从历史意义上来说,戊戌...……更多
康有为在海外逃亡,为何还有钱买岛
...,并将“罪魁祸首”戊戌六君子处死,而真正的幕后黑手康有为和梁启超则准备好了后路,逃出海外。康有为在海外逃亡过程中,宣传是光绪皇帝下的命令要谋害慈禧的,最著名的就是光绪皇帝的“衣带诏”。康有为宣称光绪皇...……更多
历史的尽头是小说
...事考》等一系列著作里,这本“戊戌第五书”《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旨在研究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从何而来,与改革的走向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从康有为、梁启超基本中式的学术思想到部分西式的政治思想,再到...……更多
梁启超:在历史洪流中追寻“前路之光”
...:梁启超(1873—1898)》,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梁启超与老师康有为逃往日本,开始流亡生涯。作为传统士子,他的思想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经历过变法失败的反思后,梁启超对中国社会问题的了解更为深刻,而亲自游历日本...……更多
戊戌变法失败真的是因为慈禧的阻扰吗
...主义救亡意识进一步觉醒,变法的声音在全国各地激起,康有为、梁启超等终于在1898年,在光绪帝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变法。但变法最终却因受到慈禧太后的阻挠,以戊戌六君子被斩首而失败告终。但是慈禧太后晚年却支持君...……更多
康有为一生娶有5个小妾,都还有一共同点,暴露了人性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肯定都认识他。康有为一生中做过的最有影响的事情就是参加了戊戌变法。晚清,中国内忧外患,很多先进人士积极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康有为就是这批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和梁启超帮...……更多
戊戌六君子中他最冤,连老百姓都看不下去
...他们的罪行公开化。朱谕开篇就写了这样一句话,“主事康有为首倡邪说,惑世诬民,而宵小之徒,群相附和,乘变法之际,隐行其乱法之谋,包藏祸心,潜图不轨。”这句话放在首位,意思很明显,“六君子”被杀最重要的原...……更多
面对慈禧追捕,谭嗣同该走该留
...。他先是给军机章京杨锐写了一道密旨,以变法之难,命康有为等人详细筹议,切不可再有激烈举动,以免激怒太后,导致局面无法收拾;可是在传出这道密旨后,光绪似乎又有些不甘心,于是他又下一道旨意,召直隶按察使袁...……更多
戊戌六君子被处决时,为什么百姓却纷纷叫好
...革,但戊戌变法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的领头人是康有为与梁启超,他们看到了西方的强大以及当时清朝的落后,他们想要通过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以及相关的措施,来改变当时清朝落后的局面。但他们所做的一些行为,...……更多
聊康有为晚年的“吃嫩草”的生活
在我们的历史书中,一提起康有为,首先想到的就是什么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改良主义啥的,这些被人们吹成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个圣人,“康圣人”俊贤弟子遍天下,咱们今天不说这些,虽然他的《新学伪经考》什么的存在...……更多
...政治变革,但是最终在慈禧的强权碾压之下,一败涂地。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来改变晚清的败局,摆脱被列强压迫的命运,此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但是因为严重侵犯了慈禧为首的守旧派的根...……更多
聊聊历史上三个不折不扣的流氓
...砍下来献给鲁王,这真的是太残忍了。我们近代的思想家康有为,在历史书当中的他形象也不错,但是深究以来,他好像也没有为我们的国家做过什么功绩,甚至还有过卖国的行为。当初梁启超看中康有为能说会道,但是时间一...……更多
历史上家喻户晓的3大名人,但是人品差得不敢恭维
...家喻户晓了,但人品上却极差。实在让人让人不敢恭维。康有为说康有为那么不得不提的便是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了,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主张传播新思想,废除八股文,宣扬一夫一妻制等。但因变法损害...……更多
康有为参与复辟后,为何没有在政治上有半点作为
...霸28年之久的北洋大臣之位。给自己定了位,张勋又封了康有为当弼德院副院长。弼德院是1911年清朝设立皇族内阁时,顺便在北京设的一个机构。这个机构的作用与内阁相当,权力相当大,堪比宰相,一般人当不上它的院长。它...……更多
洋务派所培养的一批人为何成为了清王朝的实际掘墓者
...统的封建思想,而且,为以后中国资产阶级的活动,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光绪帝朝组织进行的维新变法,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的资产阶级最后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可以说是:洋务派培养...……更多
聊聊清朝末代的悲壮皇帝——光绪
...过改革来挽救这个王朝,为此他重用了一批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这场变法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然而,由于触动了保守派的利...……更多
...的这首诗曾在1901年11月《选报》上发表,受到世人关注。梁启超将夏曾佑、黄遵宪推举为“近世诗界三杰”。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天,夏曾佑得到赴安徽祁门任知县的信息后,又多次到荣园。三月初一,“与复斋、药雨至李...……更多
光绪帝年轻有志向,为何摆脱不了慈禧的控制?
...了103天的“戊戌变法”扼杀,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惨遭杀害。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以取代载湉,实际上是她自己重新...……更多
聊聊最后一位国葬出殡的皇帝
...持,成年后面对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国家,他全力支持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人士们对整个国家进行改革。然而历时103天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慈禧太后重新掌权,光绪帝被囚禁,直至生命的终结。生前光绪帝未能够...……更多
...念大会,共同缅怀严复的历史功绩,学习传承和弘扬他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思想。严复(1854—1921),福建闽侯人,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他一生心系祖国,忧国忧民,殚精竭虑,著书立说,为挽救祖国危...……更多
严复启蒙救国思想的当代价值
...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这些成果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启蒙思想译著,对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影响巨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翻译西方启蒙思想八大名著——《天演论》《原富》...……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就在刘张大军得胜还朝之际,北匈奴单于见东汉边防兵力薄弱,便于公元75年3月,派左鹿蠡王率领两万骑兵攻打车师。耿恭将驻守兵力派出三百人支援
2024-06-20 16:34:00
汉景帝在生病时心情不好,考虑其自己的身后事,就问栗姬如何安置其他的皇子,结果栗姬心中积怨爆发,当场出言不逊。汉景帝非常愤怒
2024-06-20 16:36:00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达信息只需要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老板业务繁忙,很多事情都不会自己亲自处理,于是就有协助老板处理业务的秘书
2024-06-20 16:40:00
汉武帝刘彻登基后,皇后王氏成了汉朝的第四位皇太后。王太后与薄太后在入汉宫前有相似的经历,但之后更具有浓重的宫廷政治色彩
2024-06-20 16:35:00
就在公元77年8月,金城和陇西的羌人反叛。汉章帝召自己欣赏的外戚代理车骑将军马防率耿恭及五校兵和各郡的弓弩射手三万余人
2024-06-20 16:34:00
王衍知道自己打不过唐军,而且战争只会给百姓带来灾难,使生灵涂炭,心有不忍。于是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王衍为表诚意带着棺材来到唐朝求和
2024-06-20 16:40:00
公元218年,刘备亲率大军进攻阳平关,当时夏侯渊带领张郃等将士与刘备对峙,由于魏军强势,以至于刘备军即便对魏军发动猛攻
2024-06-20 16:41:00
明朝洪武二十五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收到一份来自吏部的奏折,朱元璋看过之后,立即命人把吏部尚书詹徽请来,对詹徽说:“朕看了你送来的官员升迁名单
2024-06-20 16:43:00
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召见蹇义谈论政务,蹇义将自己的想法有条不紊地向朱元璋阐述,朱元璋感受到了蹇义一腔抱负,他问蹇义:“姓蹇的大臣不多
2024-06-20 16:43:00
衡山王刘赐与淮南王刘安是亲兄弟,但两人关系极差,讽刺的是最终都落了个谋反自杀的结局。唯一不同的是,衡山王知道刘安向谋反后担心衡山国被淮南国吞并
2024-06-20 16:44:00
王后徐来的哥哥来到衡山后,太子刘爽和他喝酒后将人刺伤,因此王后与刘爽的矛盾彻底激化。王后多次向刘赐污蔑刘爽,又用计谋拉拢刘爽的弟弟刘孝和妹妹刘无采
2024-06-20 16:45:00
汉文帝认为刘长为母亲报仇,便赦免他杀人之罪,为汉朝诸侯王们的违法乱纪做了一次坏的示范。导致血亲复仇在汉朝推广儒家思想后更加盛行
2024-06-20 16:48:00
史书上说,薄太后、皇太子及诸大臣都对刘长忌惮不已。其实,皇太子和诸大臣忌惮他还可以理解,但薄太后忌惮他就得让人琢磨琢磨了
2024-06-20 16:48:00
赵光义是否为谋杀赵匡胤的凶手,目前争议的焦点便在于“金匮之盟”是否存在,如果“金匮之盟”存在,那么赵光义便是合理合法的继承人
2024-06-20 16:49:00
坚持不懈的谋反。在汉景帝三年,刘安见到七国之乱爆发后拿定主意跟着造反,但是淮南相骗他说“大王一定要发兵响应吴国的话,我愿意当您的将领”
2024-06-20 1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