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梁启超:在历史洪流中追寻“前路之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1 14: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梁启超:在历史洪流中追寻“前路之光”

□李钊

历史的转盘悄然转动,时代的印记会被镌刻到“弄潮者”的人生道路里。作为一部反映历史人物生命历程的传记,《梁启超:亡命(1898—1903)》不仅以史学的眼光去解读梁启超,并且“别具只眼”,沿着梁启超走向世界舞台的行进路线,感悟蛰伏在大历史深处的梁启超的音容思想和情感起伏。接续《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梁启超与老师康有为逃往日本,开始流亡生涯。作为传统士子,他的思想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经历过变法失败的反思后,梁启超对中国社会问题的了解更为深刻,而亲自游历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后,他更直观了解了西方思想和政治,经历过巨变时代层层叠叠而来的“新思想”浪潮的洗礼,梁启超从学术思想到政治领域都悄然发生着改变,沿着他所著的《新民说》《自由书》等名篇的时间轴,似可厘清他在这一阶段思想转变的脉络。

在作者许知远看来,“远行使梁启超重新认识中国与自己”,而且“把整个世界变成舞台”,他所想呈现的不仅是中国史上的梁启超,更是世界史中的梁启超。许知远既不逃避宏大叙事的困难,也不埋没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嬗变,他一路追寻梁启超的脚步,还原梁启超被迫走向世界的历史潮流,在回望中深思,于剖解中追问,细细感悟梁启超流亡过程中的挣扎、震颤、失落和转变,呈现出梁启超血肉丰满的流亡人生。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梁启超以如椽大笔、澎湃文风,著述1400多万字,为“过渡时代”的中国思想界掀起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之一。走进梁启超人生中的惊魂时刻,无疑是进入近代中国历史现场、见到今日中国来路的绝佳路径。许知远以梁启超为桥梁,牵引出冀望拯救中国命运的维新同仁、革命党人以及牵挂祖国、散落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等,观望他们的热忱、困境和挣扎,加之帝国主义列强对待中国的态度,勾画出百年前动荡时代的世界风云画卷。

在逃亡的时间里,梁启超的足迹遍及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是一场专属他自己的人生旅行,也是梁启超诸多新学术新思想萌芽的时段。在日本,他“在学习东学、效仿明治和结交日本等方面,都堪称近代中国人的代表”;西方革命思想的广泛吸收,令梁启超思想上更加成熟,也让他认识到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在美洲,他观察和思考政治意识觉醒的海外华人群体,他们被区别对待的境遇使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一度选择与孙中山合作,逐渐倾向武

装革命,却在欧美游历考察后转身成为反对革命的改良主义者;他与康有为保持师生之名,却在思想上渐行渐远……梁启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转变,都折射出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

“每一代的苦痛与喜悦、希望与焦灼,亦不无相通。”25岁的梁启超与世界中的每一个人一样,在前路难测的时代潮流中挣扎前行,未曾想过逃离眼下的生活,而是在历史洪流中重新发现自己。他屡屡经受挫折,又次次奋起前行,从未放弃对“前路之光”的追寻,他在新旧过渡中看到时代带来的机会,也没有辜负时代赋予的使命。处在当下的我们,从梁启超的经历中能获取怎样奔赴远方的启示?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济南市白马山小学开展“寻脉传统文化,赓续文明之光”研学之旅
...精神的愉悦,更增加了历史的自豪感与责任心。百年前,梁启超曾写出振聋发聩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中国的未来,经历这次的时空之旅,相信先民的勤劳与智慧将犹如春雨般浇
2024-05-20 22:17:00
...修《兴义府志》,至咸丰三年完成。咸丰《兴义府志》被梁启超评价为“经名儒精心结撰或参订商榷”的优良名志,成为后世学者开展区域研究的重要文献。张知府治下,兴义府学风日盛,人才辈出
2024-09-26 05:58:00
探寻地域学术之光 ——评《地域学派视域下方成珪考据学研究》
...究的基本方法,清代尤其是乾嘉考据学将其发展到巅峰。梁启超认为,清中叶以后,考据学“几乎独占学界势力,虽以素崇宋学之清室帝王,尚且从风而靡,其他更不必说了。所以稍为时髦一点的阔
2025-04-15 15:31:00
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新”在哪
引言梁启超是近代史上算的上是一位成就极高的人物,不仅在政治、文学上颇有造诣,而且在历史研究上也有很多的成果。在历史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上更是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他提到二十四史非史也
2023-01-01 15:15:00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启动广东江门主题月活动
...门的华侨历史与侨乡文化。在启动仪式上,“侨·梁——梁启超与近代华侨华人”展览、“侨批中的党史——江门侨批活化研究成果展”开展,江门首部侨主题原创电影《故园飘梦》举行了首映式。
2023-10-17 20:59:00
清朝最穷状元,殿试时在考卷上只写8字,光绪飙泪:状元就他了
...及四川高等学校播撒知识种子,续写着教育的辉煌篇章。梁启超盛赞其贡献,聂荣臻元帅亦给予高度评价,骆成骧矢志不渝,毕生致力于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民国时期,尽管清朝已逝
2024-11-17 11:04:00
在首都遇见侨乡江门(侨界关注)
...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启动仪式包括“侨·梁——梁启超与近代华侨华人”展览、“侨批中的党史——江门侨批活化研究成果展”开幕及江门首部华侨主题电影《故园飘梦》首映和捐赠入藏。
2023-10-25 03:46:00
...津”项目的系列活动之一,“津读大讲堂”第二季在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启幕。河北区委副书记杨君毅,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班峰参加。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班峰表示:
2023-12-18 15:42: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逝世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人。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
2025-01-21 05: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