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李钊
历史的转盘悄然转动,时代的印记会被镌刻到“弄潮者”的人生道路里。作为一部反映历史人物生命历程的传记,《梁启超:亡命(1898—1903)》不仅以史学的眼光去解读梁启超,并且“别具只眼”,沿着梁启超走向世界舞台的行进路线,感悟蛰伏在大历史深处的梁启超的音容思想和情感起伏。接续《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梁启超与老师康有为逃往日本,开始流亡生涯。作为传统士子,他的思想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经历过变法失败的反思后,梁启超对中国社会问题的了解更为深刻,而亲自游历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后,他更直观了解了西方思想和政治,经历过巨变时代层层叠叠而来的“新思想”浪潮的洗礼,梁启超从学术思想到政治领域都悄然发生着改变,沿着他所著的《新民说》《自由书》等名篇的时间轴,似可厘清他在这一阶段思想转变的脉络。
在作者许知远看来,“远行使梁启超重新认识中国与自己”,而且“把整个世界变成舞台”,他所想呈现的不仅是中国史上的梁启超,更是世界史中的梁启超。许知远既不逃避宏大叙事的困难,也不埋没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嬗变,他一路追寻梁启超的脚步,还原梁启超被迫走向世界的历史潮流,在回望中深思,于剖解中追问,细细感悟梁启超流亡过程中的挣扎、震颤、失落和转变,呈现出梁启超血肉丰满的流亡人生。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梁启超以如椽大笔、澎湃文风,著述1400多万字,为“过渡时代”的中国思想界掀起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之一。走进梁启超人生中的惊魂时刻,无疑是进入近代中国历史现场、见到今日中国来路的绝佳路径。许知远以梁启超为桥梁,牵引出冀望拯救中国命运的维新同仁、革命党人以及牵挂祖国、散落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等,观望他们的热忱、困境和挣扎,加之帝国主义列强对待中国的态度,勾画出百年前动荡时代的世界风云画卷。
在逃亡的时间里,梁启超的足迹遍及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是一场专属他自己的人生旅行,也是梁启超诸多新学术新思想萌芽的时段。在日本,他“在学习东学、效仿明治和结交日本等方面,都堪称近代中国人的代表”;西方革命思想的广泛吸收,令梁启超思想上更加成熟,也让他认识到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在美洲,他观察和思考政治意识觉醒的海外华人群体,他们被区别对待的境遇使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一度选择与孙中山合作,逐渐倾向武
装革命,却在欧美游历考察后转身成为反对革命的改良主义者;他与康有为保持师生之名,却在思想上渐行渐远……梁启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转变,都折射出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
“每一代的苦痛与喜悦、希望与焦灼,亦不无相通。”25岁的梁启超与世界中的每一个人一样,在前路难测的时代潮流中挣扎前行,未曾想过逃离眼下的生活,而是在历史洪流中重新发现自己。他屡屡经受挫折,又次次奋起前行,从未放弃对“前路之光”的追寻,他在新旧过渡中看到时代带来的机会,也没有辜负时代赋予的使命。处在当下的我们,从梁启超的经历中能获取怎样奔赴远方的启示?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