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光绪帝年轻有志向,为何摆脱不了慈禧的控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1 23:01:00 来源:戏说三国

光绪皇帝,就是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为清朝的第11位皇帝,父亲是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的亲妹。在位34年,年号“光绪”。

光绪帝年轻有志向,为何摆脱不了慈禧的控制?

今天给大家讲讲:光绪皇帝是位蛮有志向的年轻皇帝,但他的一生始终摆脱不了慈禧太后的控制,这是为何呢?

一.年幼幸运即位,故被垂帘听政

爱新觉罗·载湉4岁时,同治帝英年早逝,且没有留下子女。慈禧为了能自己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在选接班人时,就亲自指定醇亲王奕譞(光绪的父亲)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亲生子,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这样,载湉就幸运地即位为光绪皇帝了。

因载湉年幼,起初是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六年后慈安太后崩逝,就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了。直到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成年后得以亲政,光绪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最了解慈禧的心态,他为了报恩,在光绪亲政后仅五天,就上奏称与各位王大臣审时度势,合词恳请慈禧太后“训政”。他提出的训政模式为:“必须永照现在规制,一切事件,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其中“凡遇召见引见,皇太后升座训政”一条,实质上与垂帘听政并没有什么区别。慈禧太后非常高兴,于是就顺水推舟,表示接受奕譞的训政请求。

光绪帝年轻有志向,为何摆脱不了慈禧的控制?

因此说光绪帝亲政的开始,实际上是慈禧太后,通过训政的方式为其日后归政于光绪帝,而铺平的一条能够长期对皇帝加以控制的通道。为了归政后更有效地控制载湉,慈禧太后还把自己的内侄女都统桂祥女叶赫那拉氏,嫁给载湉做了皇后,即后来的隆裕太后。

这从表面上看,光绪帝是亲政了,但是,朝中的大权还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真是幼年时无法获得皇权,亲政后也没能摆脱慈禧太后的控制啊!

二.亲政后想变法图强,用人不当遭太后夺权

虽然受到慈禧太后的各种箝制,但渐渐长大成熟的光绪皇帝,一旦亲政就很想施展一下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冒着与慈禧太后激化矛盾的风险,针对当时国情,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定国是诏》,正式开始了“戊戌变法”。试图通过变法来达到强国的目的。

光绪帝年轻有志向,为何摆脱不了慈禧的控制?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戊戌变法”在正式实施前,应该是得到慈禧太后的认可的,否则也不可能予以实施,但是当变法触及到慈禧自己的权利和清廷王公贵族的利益时,她就开始翻脸了。加上光绪帝信任的、具体实施变法的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与坚强的组织领导;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措施过于冒进。

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守旧势力,趁机通过“戊戌政变”,将仅实施了103天的“戊戌变法”扼杀,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惨遭杀害。

光绪帝年轻有志向,为何摆脱不了慈禧的控制?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以取代载湉,实际上是她自己重新执政。

三.为何始终摆脱不了被控制?

综上所述:光绪帝一生中始终没能摆脱慈禧太后的掌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光绪帝年幼无法理政时,由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亲政后缺乏政治斗争经验,自身能力又不够,所以给予了别人操控的机会。

2.拥有励精图治的政治抱负,是值得称赞的,但要具体实施改革及变法,必须要有坚定信念的领导班子来率领,而光绪帝由于原来政治根基就不稳,又使用了变法理念并不纯洁、领导能力又不是太强的维新派领袖们,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光绪帝年轻有志向,为何摆脱不了慈禧的控制?

这些人所建立的变法理论并不正确;其组织领导又不够得力;变法时采用的方法还过于激进;甚至提出了用贩卖国土来换取变法资金的丧权辱国之法。所以,由他们所领导的变法不仅没有得到人民大众的支持,更是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抓住了把柄,最终造成变法流产则是必然结果。

四.笔者评说:

光绪皇帝是位蛮有志向的年轻皇帝,但他的一生始终摆脱不了慈禧太后的控制,这是因为他自身不够成熟,身边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还过分信任一批别有用心的维新派头目,从而造成自己始终没能掌握主动权,听任他人摆布,最终酿成被迫退出历史舞台的恶果。

光绪帝的这种经历启发我们:要想完成改革创新的大业,首先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必要的理论水平,才能做到牢牢掌握政权、握有枪杆子(军事权力);其次要团结精明强干、勇于创新,且大公无私、不畏强暴的改革骨干,发扬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义无反顾地朝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进,我们的梦想才能顺利实现。

光绪帝年轻有志向,为何摆脱不了慈禧的控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光绪帝为何死后才是“真皇帝”?
光绪帝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年仅四岁便因形势所趋被迫登基。四岁的孩童知道什么呢,更别说国家政事了,说白了他只不过是两宫为了手握政权的傀儡罢了。一直以来,光绪皇帝只是徒有名号,没有
2023-06-22 15:26:00
光绪为什么不趁慈禧西迁时逃跑
光绪帝的一生,是十分可怜的一生,完全被慈禧控制,但光绪好像又有无数机会可以摆脱慈禧的控制,比如慈禧西逃西安时,部众离散,那么光绪帝为何没有趁此机会,趁机逃出,然后自己重掌大权?我
2024-06-27 15:04:00
...权力拱手让人。她选择了自己的侄子载湉作为新皇帝,即光绪帝。光绪帝即位时年仅四岁,慈禧“名正言顺”地继续掌握朝政。光绪帝年幼时,完全依赖慈禧的命令行事。慈禧不仅掌控了清末政局,
2024-07-12 10:57:00
慈禧太后西逃时为何要把恨之入骨的光绪帝带上
光绪帝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子,又是她的亲外甥。在很长的时间,慈禧太后是把光绪帝当作亲儿子看待的,也寄予厚望。然而,一场“戊戌变法”,让他们从血浓于水的亲人,变成你死我活的仇人。此后,
2023-01-11 14:01:00
慈禧选择光绪帝的原因是什么
...辈分不对。光绪和死去的同治帝是平辈,同治帝叫载淳,光绪帝叫载湉,都是“载”字辈。而大清家法不是兄终弟及而是子承父业。慈禧这么做无非就是保持自己皇太后的地位,继续垂帘听政罢了。
2024-06-27 15:09:00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权力斗争
...听政,光绪皇帝成年后直接亲征,面对慈禧太后的专权,光绪帝为何不直接下令除掉她,执掌朝政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首先,光绪帝的能力问题。光绪帝从小就被慈禧太后看中,被立为皇位继承人
2024-01-07 17:24:00
光绪为何不杀掉慈禧,独自掌权?溥仪:这3个后果他承担不了
...这样畸形的称谓背后,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权力角逐。光绪帝并非慈禧太后的亲生骨肉,同治皇帝驾崩时,皇位却落到了年仅4岁的载湉身上。这个选择背后,是慈禧太后精心设计的权力布局。事
2024-11-06 09:49:00
慈禧去世前还做过一件歹毒事,那慈禧究竟做了什么呢?
...垂帘听政的名义掌权确实是无可厚非。傀儡皇帝替身——光绪帝 不过慈禧太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是个短命鬼,他六岁登基,19岁就因病暴毙而亡,而无论是咸丰还是慈禧都只有这一
2022-12-19 11:03:00
光绪帝与慈禧:权力斗争背后的无奈与悲剧
...傀儡皇帝。他就是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帝生于1871年,他的生母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父亲是醇贤亲王奕譞(也就是道光帝的第七子)。1874年,慈禧
2023-12-06 14: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