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订阅内容展示
为什么被王安石寄予厚望的保甲法,会如此不如人意呢
宋朝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目标是富国强兵,这里面除了经济上的一些改革措施外,在军事上也采取了不少的改变。保甲法便是王安石军事改革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强兵救国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可是从历史记载来看...……更多
王安石变法是为了富国强兵,为何苏轼和欧阳修反对?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的重要事件,和之前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一样,都是为了改变北宋弊政,达到富国强兵的效果。可是无论是范仲淹还是王安石都遭到了很多大臣的极力反对,其中不乏苏轼、欧阳修这样的名臣,这是为何呢...……更多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好有坏,那么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呢?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经学家,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宰相等职。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被后人称为“王安石变法”。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在王安石担任宰相的时期,北宋面临着...……更多
富弼、韩琦站在了王安石的对立面,这是为何呢
...政”。庆历新政的结局虽然失败,但是却为不久之后的“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但是,王安石变法期间,庆历新政的主持者富弼、韩琦等人却都站在了王安石的对立面,这又是为何呢?首先我们还要从北宋的政治经济背景说...……更多
王安石让儿媳改嫁,儿子得知消息后做了什么
...何事。——《宋史·列传·卷八十六》这是《宋史》中对王安石之子王雱的描述。王安石王安石一生在沉浮中度过,他几经起伏,在北宋推行新法,帮助北宋王朝走向了强大。王安石一生清清白白,两袖清风,从不与奸人同流合...……更多
北宋初年的王安石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臣?
...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这两首诗是王安石的代表作,他的诗篇格调高雅,修辞考究,是我们所学中为数不多的宋诗。除了这些淡泊明志的诗篇,王安石的诗篇中也充斥着大量的注重现实、反映民众生活疾苦...……更多
北宋“嘉佑四友”中有三人拜相,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老翁回首的不仅是自己操劳的一生,还有早年在开封与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等人相聚禅寺、坐而论道的梦幻时光;那时的他们风光无限,被时人称为“嘉佑四友”。而这位老翁便是仁宗朝副相韩亿之子、神宗朝熙宁年间副...……更多
司马光名望为何不如王安石
...却是针锋相对甚至是一对你死我活的死敌,这两人一个是王安石,一个就是司马光。后世对他们评价不一,但总的来说“安石不出,奈苍生何!”的王安石个人名望却是强过从小就会砸缸的司马光。两人都是当世名相,名动一时...……更多
他身居高职,一心为国为民,为何却被辱骂至今?
...切从实际出发”,书本的知识都是死的。作为一代文豪,王安石是个名垂千古的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除了是会写文章文学家,他还是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当然王安石还是一个哲学家,他人虽然生在北宋,但其...……更多
宋神宗空有一番抱负,能力却配不上他的野心,最后郁郁而终
...,大名鼎鼎的宋神宗赵煦。提起宋神宗,不得不提的就是王安石的变法,宋神宗是支持的。从这一点来看,宋神宗还是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人。作为皇帝,奈何空有些野心,但依然没有改变宋朝三裁的局面,十分艰难。宋神宗赵...……更多
王安石兄弟七人谁最优秀,谁的成就最高?
北宋名臣王安石,家中弟兄七人,依次是:王安仁①、王安道②、王安石③、王安国④、王安世⑤、王安上⑥、王安礼⑦。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有两任妻子,原配徐氏早亡,生有长子和次子,继妻吴氏生有王安石等五子。下面咱...……更多
为什么说宋神宗亲手断送了王安石变法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摆在那里。但是,王安石是一个能说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人,他身上具有革命家那种狂飙的气质,聛睨一切,傲视四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种狂飙的气质,与...……更多
皇帝庙号神宗明褒实贬,政绩显著的赵顼的庙号为何是“神宗”?
...赵顼认为变法才是解决这一危机最好的方法。熙宁元年,王安石进京述职,赵顼与王安石经过深入的交谈后在变法一事上达成一致。随后赵顼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负责变法事宜。不得不说此次变法使得大宋的气象焕然一新。...……更多
中国古人为何直到明朝,才第一次有了户口
...此清政府也放弃了之前的户籍制度,开始采用曾经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短暂出现的“保甲制度”来进行基层人口管理。▲清末基层官员形象按照清朝的规定,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头,十牌立一甲头,十甲立一保长。保长会给...……更多
宰相王安石一年不洗澡,却和洁癖妻子相濡以沫
55岁的王安石养了一只“朝鸟”,每天五更天准时叫自己起床上朝。这天王安石照例被叫醒了,出门后却听见打四更的鼓,王安石失笑,看来这鸟儿也有不准的时候。于是王安石又回到了府中,走到房门口,却听到小妾彩玉道:...……更多
...愈演愈烈。为了严申海禁,朝廷采取了两项措施--内迁和保甲。内迁是将沿海地区的民众向内地迁徙,朝廷希望用脱离海域的方式来制止民众下海经商和走私,但这种做法却起到了反效果。因为朝廷将沿海民众向内地迁移的同时...……更多
苏轼和王安石都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他们政见不合却又惺惺相惜
苏轼与王安石互相看不顺眼,这事几乎众所周知。但要说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针对王安石变法——苏轼站在王安石的对立面,反对变法,也是因此被卷入了“乌台诗案”遭贬官。可除了王安石变法这一回事,苏轼与王安石之...……更多
王安石和司马光是政敌吗?为何司马光要废除所有新法?
...司马光是保守派,也就是喜欢老东西,而且不愿意变动。王安石是激进派,他喜欢改变,甚至希望把北宋的所有政策都给改掉。这两个人的主张,其实没有对错之分,因为两个人都是希望北宋王朝能够蒸蒸日上。可是偏偏这两个...……更多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王安石是宋朝最著名的宰相之一,在历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后世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他主持的“熙宁变法”也被称为”王安石变法“,被认为是积极有效的强宋政策。他在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因其文采斐然,也被列...……更多
古代被株连九族,为何其他人不跑呢
...基本上跑不出去。在古代各大王朝对于民众的管理是采用保甲制度,即十户为一甲,有甲长,村村镇镇,从城镇到农村都有这种细化的方式,试想,如果一个逃犯突然出现在一个村子里,村官肯定会发现这不是自己村上的,并加...……更多
吕惠卿并未背叛王安石导致变法失败,两人的“仇怨”事出有因
谈到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就一定不能错过吕惠卿这个重要的人物。他作为王安石变法的二号角色,也是王安石的重要副手,在变法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宋朝后来延续数十年的新旧党争,便是从吕惠...……更多
王安石主持变法得到宋神宗的支持,为何却被罢相两次被免职?
...轻的宋神宗决心要进行改革。于是在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让他负责变法事宜,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就此开始。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王安石先后两次被免去职务,最后甚至退休在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更多
王安石的变法为何一开始就受到保守派的掣肘
参与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宋朝名臣很多,他们后来成为新党的核心力量,加入到了围绕新法的新旧党争之中。让很多历史爱好者难以理解的是,韩绛作为保守派的大臣,居然也加入了王安石的宰相班子中,成为了王安...……更多
千古名相王安石位高权重,居然也有撒泼打滚的时候
01王安石是谁?若说你不知道,大概会被周围人笑掉大牙。三岁的小孩都能在过年的时候,背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万能的度娘介绍到: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更多
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因为他?靠着王安石的信任上位,之后却反咬一口
...宰相,提到他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是提到他的良师益友王安石却是众人皆知,吕惠卿是早年提倡王安石变法,是王安石变法的二号人物。正因为和王安石的关系,是人称之为颜回,而王安石则是孔子。吕惠卿青年时中进士后一...……更多
王安石的学生郑侠,为何上书宋神宗反对老师变法?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这场变法也对宋朝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溯整个变法的过程,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得不提。那便是王安石的学生郑侠上书宋神宗反对变法,而是用《流民图》描绘了...……更多
王安石变法之初为何受到守旧派猛烈攻击
...变法者并非都不得善终,其关键在于激流勇退、识时务,王安石正是这类变法者的智者。王安石,字介夫,别署半山,江西抚州人氏,是我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之一。 他毕生立志于给北宋看病,先后两...……更多
被称为“三代以下唯一完人”的王安石,变法失败主要原因有3个
1086年5月21日,王安石逝世。作为政治家,王安石变法改革,被梁启超称为“三代以下唯一完人”。在这样重要的历史地位下,王安石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会变法失败呢?今天我们就来一一揭晓。固执急躁的改革...……更多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更多
...于有女儿的人家而言,女儿出嫁也是十分大的事情。就像王安石,当他的女儿出嫁的时候,他的心情也难以平静。他想着女儿这些年来在自己身边的点滴,回想着她的成长历程,脸上不禁露出了几分感慨之色。他看着女儿手中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银燕日前,由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省先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九届海峡两岸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
2023-10-02 17:55:00
观潮|来到“济南二安”所牵绊的杭州,总要填首词吧
记者 张頔在中国文学史上,济南和杭州有一个隐秘的互动——最有影响力的两位南宋词人,都是济南长大,在兵戈动乱的时代,来到都城杭州
2023-10-02 11:47:00
“束手无策”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束手无策”是一个常用的词语,形容面对问题或困难时,毫无解决办法,感到无助和无奈。这个成语最初出现在《史记·夏本纪》中
2023-10-02 13:36:00
霍去病射杀李敢,汉武帝的善后之举意图是什么
在古代汉朝,霍去病在与李敢的冲突中,致使李敢惨死。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汉武帝并未对霍去病进行任何的处罚。相反,他不仅替霍去病处理了事后的问题
2023-10-02 07:51:00
刘秀如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从草民成为开国皇帝
古代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气状况,声威名气,是天时,讲究奉天承运,地势地形,是为地利,民心所向,部下效忠,则是人和
2023-10-02 09:35:00
李陵事件对司马迁的人生产生了哪些影响?
作为中国“二十四史”之首,《史记》中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传统国学精品中,堪称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
2023-10-02 09:38:00
晁错与刘濞的命运及其在七国之乱中的作用
西汉的七国之乱,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尽管晁错的削藩策略可能是点燃叛乱之火的导火线,但这一政策并非叛乱的根本原因
2023-10-02 07:52:00
初唐诗狂贺知章,才情横溢与无奈的抉择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翻开儿时课本,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首咏物诗,构思精巧,朗朗上口
2023-10-02 09:36:00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祝奉明 王子彧 《公孙龙子》在先秦哲学史中以“论辩”闻名于世,与其他各派思想格格不入,且引发了广泛的争论与探讨
2023-10-02 07:37:00
王忠嗣:一位被历史遗忘的盛唐英雄
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自古忠贤
2023-10-02 09:39:00
骗子还是英雄?苏秦与张仪促成秦国一统天下的背后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秦国的崛起和一统天下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时刻。然而,这个伟大的成就却离不开两位被后世称为“骗子”的人物,他们采用了卑劣手段
2023-10-02 07:56:00
沈万三的财富与朱元璋的权力冲突
历史,是一场关于权力的游戏。当我们回望历史,会发现无数权势缠斗的身影。他们你来我往,互相利用,又互相猜忌。一旦政治生态发生变化
2023-10-02 09:47:00
北宋遗民的复仇,金朝灭亡背后的历史故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皇朝的更迭是常见的事,每到皇朝更替的时候,必然会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皇室作为皇朝破灭的牺牲者,下场必然是最惨的
2023-10-02 09:43:00
曹丕:权谋的牺牲品,文学的不朽者
在三国演义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豪杰,但其中也隐藏着不少悲剧人物。而当谈及三国历史中最悲惨的人物,曹丕无疑会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角色
2023-10-02 07:53:00
曹操的传奇一生:从逃亡到称霸天下的道路
东汉献帝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军余党入侵兖州,占领东平和任城等地,声势浩大,锐不可当。兖州刺史刘岱想发起反击,但被济北相鲍信谏止
2023-10-02 0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