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介绍清末最后一个状元
...霖便一直留在家中学习书法。后来清末皇帝溥仪在日本的伪满洲国当了皇帝,想起了多年前的额状元刘春霖,于是想请刘春霖来到伪满洲国当教育部部长,不过刘春霖不想为日本人谋事,于是果断地拒绝了。七七事变后,与刘春...……更多
他中状元没多久大清就亡了,靠一手好书法为生
...。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之后,在长春成立了伪满洲国,溥仪充当傀儡皇帝。为了壮大声望,伪满洲国派人去了北京找刘春霖去“辅政”,刘春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不是要去当汉奸吗?因此,刘春霖果断拒绝,坚决...……更多
2022-12-20 13:57状元,书法,一手
...出谋划策,所以他希望刘春霖能够出世辅佐他在北方建立伪满洲国,如此一来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旧臣加入其中,未来复辟清朝的希望也更大。可是刘春霖根本不领情,拒绝了溥仪的邀请,继续过着自己清苦的生活,要知道在那样...……更多
2022-12-20 17:00春霖,状元,生活
状元郎刘春霖在民国受到怎样的待遇
...早日将中国分崩离析,他们想到借着溥仪的手来建立一个伪满洲国,从而控制溥仪进而控制中国。刘春霖就成了日本人笼络的对象,他曾是末代状元郎,虽然在政界并没有太过有名的事迹,但他状元的头衔是名副其实的。刘春霖...……更多
清末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中状元后不久大清就亡了
...出谋划策,所以他希望刘春霖能够出世辅佐他在北方建立伪满洲国,如此一来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旧臣加入其中,未来复辟清朝的希望也更大。……更多
2022-12-15 16:32状元,春霖
中国末代状元的笔迹堪比印刷,还被印成字帖?看看试卷就知道了
...前的社会,人们寒窗苦读就是希望能够一举高中,可以说状元之位人人都想得到,但是必须要拿出自己的真才实学,不仅要写的一手好字还有文章要有独特的见解。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溥仪,他是我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更多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字迹工整美观,像印刷的一样
...举考试,而这一届拔头筹的举人,便成为了我国最后一位状元。这位状元叫作刘春霖,虽然从小饱读诗书,但他却并不像其他书生那般迂腐,而是很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清政府给出的试题非常新颖,这也...……更多
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生活状况如何呢
要说古代封建历史上最倒霉的状元郎,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称第一,估计也没谁能称第二了。十年寒窗,好不容易考中了状元,结果任职还没多长时间,大清就灭亡了。那么在这之后,刘春霖的生活状况如何呢?当时间来...……更多
2022-12-20 12:15春霖,状元,状况,生活
...州日报古代“科考”试卷是啥样?到梅花书院看中国末代状元刘春霖的殿试试卷6月7日至9日,为期三天的高考牵动了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而高考试卷更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古代的科考试卷是啥样?记者昨天在老城区的梅花...……更多
清朝最后一位状元享受怎样的待遇呢
...基本都会成为国之栋梁。其中科举考试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也是最受朝野瞩目的人。通常情况下,状元在历朝历代都会有很好的发展。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刚进入仕途没几年,清朝就灭亡了。那他在民国又享受怎...……更多
中国历史上10大状元排行榜
...前后一共历经1300年,这期间出现了不少具有传奇色彩的状元。本文将为您列举历史上10大状元排行榜,他们各有各自的上榜理由。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来选拔文官的国家,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的发明和制度创新...……更多
这位状元寒窗苦读24载金榜题名,8年后大清却先亡了
...然联系吗?刘春霖的一生很值得探讨,他是中国最后一位状元,那么他在清朝、北洋军阀、民国、抗日战争时期有什么表现呢?刘春霖出身农户之家,父亲做衙役,母亲当女仆,家庭条件很困难,是哥哥、嫂嫂花钱供的他读书。...……更多
揭秘古代状元的产生:除了看脸还看名字,好名字胜过满腹才华
状元一词,最早起源于唐朝。在当时,每个高中举人的考生在前往礼部时都需要投状,居首者就被称作状头,也被称为状元。想成为一个状元有多难?首先作为硬性要求,考生得饱读诗书,腹有才华,法令、算数、书法等都得...……更多
真·状元联盟:谁还不是个状元?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本报记者李雪萌内地现存唯一的状元卷,现藏青州市博物馆。▶▶中国历史上先后诞生了600多名状元,这些在科举选拔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封建制度的稳定与社会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多
科举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所熟知的状元,往往被认为是学问、文章天下第一,但真正在殿试中被录取的状元却不都是如此,他们或因书法、或因长相、或因名字,可能在最后关头发生变故。清末最后两位状元王寿彭和刘春霖都是因为名字好才中的...……更多
盘点古代科举的“另类”状元们,考第一未必是状元
...而在古代科举场上,也是“意外”频出,考第一未必就是状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科举的“另类”状元们。“另类”状元第一位状元:孙伏伽,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人,唐朝武德五年状元,他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更多
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出了那么多状元,只有这十一位名留青史
...,科举制度兴起了一年多年,前后总共出了五百九十二名状元,虽然数量不少,但却只有为数不多的十一个人名留青史。他们分别是军事家郭子仪,文学家王维、张孝祥、杨慎,书法家柳公权、刘春霖,思想家陈亮,史学家王溥...……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300多年。据统计,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一共产生了800多名状元,其中第一位状元便是唐高祖时期的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位状元则是1904年甲辰科的刘春霖。当然大家都知道,只要是考试,就必然存在机会运气,有的状元运...……更多
起个好名字对科举考试有多重要
...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起个好名字,竟然也能成为逆袭成状元的“法宝”。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因名字而逆袭的状元们,探究名字背后的玄机和影响。明朝永乐年间,殿试之后,朱棣本来打算选孙日恭为新科状元。但在翻阅孙日...……更多
细数中国历史上科举状元中的奇人异事
...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脸皮最后的状元—...……更多
历史上哪个省出的状元最多
“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有产物,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现象之一。据有关文献显示,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至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其间1282年,历代封建王朝约举行科...……更多
他是清末状元、末代皇帝的老师,润笔费高达白银一百两
陆润庠在故宫中一字值千金说起清末状元、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陆润庠,书法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他的题墨笔力劲峭、水墨淋漓,在清末民初即被视为珍品,北京故宫、安徽逍遥津公园、扬州徐园、泉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更多
裕容龄:与太监谈恋爱,后被刘春霖拒婚,酷爱舞蹈晚年双腿被打断
...曲,一段是与清朝的太监小德张,一段是与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裕容龄在宫中每日陪伴慈禧左右时,御膳房的掌案名叫小德张,时年二十多岁的他眉清目秀,仪表堂堂。他与容龄同在慈禧太后面前当差,两人相伴四年之久...……更多
郑孝胥:从书法家到历史罪人的转变
...了故宫。在日本人的引诱下,溥仪出逃到了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其实,溥仪不过是个生在皇宫、长在皇廷中的公子哥儿而已,他对建国并没有什么兴趣,而这伪满洲国的建立,很大程度上都是受了一帮晚清遗老遗少的怂恿,...……更多
从状元答卷揭示古代科举的严格与才华的展现
...统治阶级选拨官员的重要制度,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古代状元的故事。在古代状元是全国科举第一名,而且当时只有进士科第一名才可以叫做状元,由于进士本来就非常难考,这让状元更是难上加难。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更多
字如其人:史大成的书法成就与状元之路
...一手好字,参加科举时从第三名的探花,变成了第一名的状元。而这个人就是清朝时期浙江出的第一个状元,史大成。清军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学习了汉人治国的很多方法,包括用科举选人才。史大成一开始是不愿意去参加清朝...……更多
他是清代名声最不好的状元,死后朝廷不愿赐谥,正史不屑立传
清代共有114个状元,如果要问哪个官当得最大,获得的成就最高?那么显然是没有准确答案的,因为这些状元中,有很多都是官居一品,在各自的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但如果要说哪个状元名声最臭?那么矛头都会毫无疑问地...……更多
满清哪位状元因长的像同治,得以被慈禧赏识
清朝最无德,最无耻,最好色,最无能的状元,死后居然无谥号,无人理会,一切都是自找的,人不作就不会死。满清入主中原之后,立下一个规矩:“汉不点元,满不选妃”,意思就是为了保持女真本族的尚武精神,因此不提...……更多
毕沅的人生机遇:因值夜班看奏折意外中状元
...位因书法不好而被人留下加班看奏折,第二天却意外得中状元,这人就是毕沅。幼年丧父母亲养育受母熏陶才识过人毕沅幼年,他的父亲就离开了他,这对来说家庭来说,都是天大的打击,更何况古代男主外女主内的情况。因此...……更多
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清代扬州出了361名进士,状元巷探花巷今犹在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状元巷。孔生 摄扬州书院博物馆。 6月7日至9日,为期三天的高考牵动了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如今高考结束了,学子们企盼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笔墨岁华》一书出版
丹青抒情怀,笔墨记岁华。日前,《笔墨岁华——美术访谈·评论文集》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是我省知名文化记者霍晓蕙推出的又一本著作
2024-06-18 16:17:00
梁向明摄影作品欣赏(蒙古马系列)
梁向明摄影作品欣赏(蒙古马) 责任编辑:范贵勤
2024-06-18 17:12:00
梁向明摄影作品欣赏(天使之翼系列)
梁向明摄影作品欣赏(天使之翼) 责任编辑:范贵勤
2024-06-18 17:15:00
【香约庆阳 包容天下】走进南梁 看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南梁纪念馆。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红色文化是庆阳革命老区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挖掘弘扬红色文化
2024-06-18 19:39:00
谁有家传9道圣旨,被博物馆借走后丢了2道
在古代中国,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点想必大家都再清楚不过了。皇帝们为了方便传递指令,很多时候都会采取下达圣旨的方式
2024-06-18 15:27:00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乏烽烟四起的故事。楚汉争霸无疑是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段史诗。其中,项羽与刘邦的对决,更是激发了无数人的想象
2024-06-18 15:36:00
古代江南小镇,住着一位风华绝代的美佳人,她提着水桶,轻盈地行走在归家的路上。不料,她的美貌却引起了当地一个恶霸公子的觊觎
2024-06-18 15:37:00
马嵬驿兵变,究竟谁是幕后黑手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犹如一颗惊雷,震撼了大唐的根基。次年盛夏的七月十五日,唐玄宗仓皇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
2024-06-18 15:47:00
盘点上古九大女神
第九:妇好商王武丁的第一王后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
2024-06-18 16:36:00
盘点三国最令人惋惜的六大人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天下,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数不尽的谋臣猛将,光耀千古。然而,乱世难免伤亡,而这几位名人的死
2024-06-18 16:37:00
吴越王进京朝见,赵光义围城打援
进京朝见,纳土归宋赵光义没有马上就去攻打北汉。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很好的理由便是赵匡胤去世了,国家有大丧,赵光义必须得先办好这件事
2024-06-18 16:42:00
郭威攻克兖州,为何一天除掉八个弟弟
平定兖州,祭拜孔子郭威称帝建立后周时,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派人来到京城开封进贡,以示向郭威臣服。然而当听说刘赟留在徐州的守将被平定时
2024-06-18 16:44:00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哪四个字
汉代高祖刘邦,从普通老百姓到夺取皇位,当上皇帝。他只用了七年,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经历了秦末的诸侯割据,而且在楚汉之战中击败了项羽
2024-06-18 16:46:00
秦国名将王翦打仗有个什么习惯,秦始皇都觉得肉疼
一说起大秦,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必定是祖龙秦始皇,而说起大秦虎贲,人们大多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长平之战中一战坑杀四十万赵军俘虏的大秦杀神
2024-06-18 16:52:00
哪位谋臣共有七计,献了三计就使吴国灭亡
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那个时候不仅仅百家争鸣,七国更是争霸争强,对后世也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故事,其中当时有一位谋臣说自己共有七计
2024-06-18 16: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