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一项非常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但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这项制度渐渐脱离了本性,成为了限制人们思想的枷锁。因此在1905年的时候,清政府宣布取消了科举制,这也意味着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完全隐没在了历史之中。而在1904年时,清政府组织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而这一届拔头筹的举人,便成为了我国最后一位状元。
这位状元叫作刘春霖,虽然从小饱读诗书,但他却并不像其他书生那般迂腐,而是很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清政府给出的试题非常新颖,这也使得很多参考的举人都下笔踌躇,根本无从作答。然而,坐在角落的刘春霖却奋笔疾书,在洋洋洒洒写完一篇文章后,他率先交卷。虽然交卷快,但刘春林的文章不仅文笔流畅,文采斐然,其见解也是独到新颖,堪称上品。而更让考官们惊讶的是,刘春霖的字迹非常工整美观,简直就像印刷出来的一样,让人无可挑剔,这甚至让很多书法家考官都自愧不如。
成为状元以后,刘春霖做了清政府的一名京官,在任期间他为京城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被人广为称颂。而在辛亥革命之前,刘春霖便对清政府充满绝望,再加之对外国殖民者的痛恨,为此他便辞掉了官职,在京城里创办起了是一家商行,想要实业救国。后来他又将商行迁到了天津,并在这里干出了一番作为。而且在教育子女上,刘春霖也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在他的影响和教育之下,刘春霖的子女共四男五女,全部都考上了京师大学堂,后来都成为了国家栋梁。
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出于想要利用有着状元身份的刘春霖的影响力,日本军官便找上了他,想让他出任日伪政府的高官。然而,刘春霖却深明国家大义和民族气节,他果断拒绝了日本人,坚决不与之为伍。也正是如此,刘春霖受到了日军残酷的折磨,但他始终没有屈服,后来在1944年时郁郁而逝于家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