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古代状元的产生:除了看脸还看名字,好名字胜过满腹才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3 15:08:00 来源:戏说三国

状元一词,最早起源于唐朝。在当时,每个高中举人的考生在前往礼部时都需要投状,居首者就被称作状头,也被称为状元。想成为一个状元有多难?首先作为硬性要求,考生得饱读诗书,腹有才华,法令、算数、书法等都得完全掌握。其次,至少得经过六层筛选,在县、府、院、乡、会试和殿试中脱颖而出,方能修成正果。除非皇上特别恩考,否则光中间的考试时间,那都得至少3、4年以上!不过,若是一朝及第,高中状元,那便是贫寒学子的最高荣耀,更是光宗耀祖,子孙蒙荫。

揭秘古代状元的产生:除了看脸还看名字,好名字胜过满腹才华

在历史中,科举考试一向给人一种严肃正统的感觉。然而在古代,科举的考试结果却往往与考官的才学、喜好等息息相关。考官欣赏这个人,便将他评为最优,可以让皇上在批阅时,第一眼就看到他。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到了殿试时,能参与殿试的哪个不是饱学之士?除去一些特别优秀的奇才外,其实更多是根据皇上的心情去挑选的。因此在各朝各代,经常会出现以貌取人,以名取人的方式来钦定状元。如黄巢和钟馗二人,本都是状元的苗子,却因为相貌,埋没了一身才华。

揭秘古代状元的产生:除了看脸还看名字,好名字胜过满腹才华

在明朝时,明成祖朱棣曾安排了一场殿试。在殿试中,以考生孙日恭和邢宽最为优秀,两人中又以孙日恭略胜一筹。但是朱棣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孙日恭的名字取的不如邢宽好。邢宽,这不是行政宽和,刑罚宽严的意思吗?绝对是好官!于是大笔一批,邢宽成为了当年的状元。

揭秘古代状元的产生:除了看脸还看名字,好名字胜过满腹才华

清朝时,乾隆皇帝曾举办殿试,79岁的胡长龄也参与了这场考试。不过,胡长龄考的并不算好,仅仅只得殿试第10名。然而,乾隆却大笔一挥将其定为新科状元。追其原因,竟只是因为胡长龄的“长龄”二字触动了乾隆想长寿的心!

揭秘古代状元的产生:除了看脸还看名字,好名字胜过满腹才华

慈禧执政时,曾钦定过一位名叫做刘春霖的人为状元。然而在当时,刘春霖仅排第二,朱汝珍才是第一名,且两人才识相差较多。按理说朱汝珍才是最佳状元人选,那为啥刘春霖会上位呢?

原来,当慈禧翻开“头名”朱汝珍的试卷时,顿时一股厌恶之感涌上心头。因为,朱汝珍姓朱,这不由的就让人联想起明朝朱家,而“珍”字更是让她想起曾被她所诛(朱)杀的珍妃。而当她看到此人的籍贯时就更加不爽了。因为他居然来自广东!要知道,当时的改革派大多出自广东,如维新派梁启超、康有为等。与朝廷作对的太平天国洪秀全更是出自于此!可想而知慈禧是个什么心情了。

揭秘古代状元的产生:除了看脸还看名字,好名字胜过满腹才华

当她翻开下一篇刘春霖的文章时,不由眼睛一亮。这倒不是说他的文采有多好,而是他的名字起得好。当时正逢大旱,需要一场大雨救急。而他叫春霖,有着非常好的兆头。因此在慈禧的安排下,他成功挤掉朱汝珍,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状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末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中状元后不久大清就亡了
...,而是一个叫朱汝珍的人,只因慈禧太后不喜欢这个人的名字就在排名的时候把他排到第二,刘春霖则成了第一,不得不说刘春霖得到这个状元头衔也是很幸运的。可是不幸的是刘春霖身为状元并没
2022-12-15 16:32:00
...,而是一个叫朱汝珍的人,只因慈禧太后不喜欢这个人的名字就在排名的时候把他排到第二,刘春霖则成了第一,不得不说刘春霖得到这个状元头衔也是很幸运的。可是不幸的是刘春霖身为状元并没
2022-12-20 17:00:00
慈禧为什么把刘春霖的卷子给扔了?
...来,一下就把考卷扔到一边去了。原来,慈禧对朱汝珍的名字和户籍地很不满意。第一,朱汝珍的名字上有个“珍”字。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慈禧在出逃之前,强行把珍妃投到井里淹死了。之所以
2023-08-12 17:41:00
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生活状况如何呢
...但当他们将考卷送到慈禧眼前批阅时。慈禧却对朱汝珍的名字和由来十分不喜,这才让本是第二名的刘春霖成了状元。有关原因,其一是因为“朱汝珍”名字中带了一个“珍”字,这让慈禧联想到早
2022-12-20 12:15:00
...面上方写着“备取正课”,下方写着罗奉典,这是考生的名字。名字上的四方大印是“书院钤记监理乐源”八个字,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左上角写着“特等第一名”。封面内写有老师的批
2024-06-09 08:09:00
起个好名字对科举考试有多重要
...似公平的较量中,却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起个好名字,竟然也能成为逆袭成状元的“法宝”。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因名字而逆袭的状元们,探究名字背后的玄机和影响。明朝永乐年间,殿试
2024-06-07 15:34:00
他中状元没多久大清就亡了,靠一手好书法为生
...官员专门安排了一场殿试,还给这场殿试起了个很好听的名字:甲辰恩科。刘春霖就参加了这场考试,这场考试的结果如何,也全看慈禧太后的脸色。根据记载,广东籍贯的举人也被慈禧太后排挤在
2022-12-20 13:57:00
刘春霖:从清朝最后一状元到抗日英雄
...出众,在众多的考生中能排上前三,二来是因为刘春霖的名字吉祥,慈禧太品了品他的名字,觉得这个名字就意味着久旱逢甘霖,挑选他当状元一定能带来好运气。就这样,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刘
2023-09-17 15:35:00
中国末代状元的笔迹堪比印刷,还被印成字帖?看看试卷就知道了
...元的时候,开始看到的是“朱汝珍”是广东人,但是她的名字慈禧并不喜欢。由于当时的广东出现了很多反清势力,而且和自己作对的妃子也是广东人,广东就好像慈禧心中的一根刺。到了刘春霖的
2024-05-27 11: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