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年羹尧点名让他当状元,他却逃之夭夭
...于众手杂书,既失校核,又混乱不齐,便决心手书一部“十三经”。 “十三经”是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更多
...雍正癸卯进士王步青(字已山)为师,重新研读《四书》及十三经。年及冠,博通经史百家、阴阳历律诸书,旁及佛道之说。步入仕途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参加丁已恩科会试,擢进士第一,时年23岁。从此,于敏中与其族兄于...……更多
...却远比秀才好太多,既可考进士、考内阁中书,也可进入国子监就读再通过考试做官。怎样“大挑”?相传依据同、田、贯、日、气、甲、由、申“八字标准”,“同”即面方体正、“田”即举止端凝、“贯”即身材颀长、“日...……更多
乾隆朝最尴尬的一次科举,官员多说了一句话,第11名成了状元
...,官员多说了一句话,前十名被全部换掉,第十一名成了状元。乾隆在位60年,执政时间较长,身边名臣如云,在众多汉臣中间,乾隆最喜欢、最敬佩的汉臣就是刘统勋。刘统勋为官清廉,大公无私,一生都在为国为民操劳,最...……更多
他本是状元之才,却因为容貌不佳最后变成了“探花”
...不想夺得头名。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时期,有一个人本是状元之才,却因为容貌的问题,最后成为“探花”。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故事。科举制度的出现,为寒门子弟打开了一扇门在隋朝之前,朝廷选...……更多
孙嘉淦为官四十载他究竟做了什么呢
...直言不讳,又是位不畏生死的忠臣。雍正当即下令任他为国子监司业,接下来孙嘉淦的仕途便开始逐步高升,他为雍正献计献策,在康乾盛世过渡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很得雍正的信任。 这份信任延续到乾隆帝在位之时,乾隆...……更多
科举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所熟知的状元,往往被认为是学问、文章天下第一,但真正在殿试中被录取的状元却不都是如此,他们或因书法、或因长相、或因名字,可能在最后关头发生变故。清末最后两位状元王寿彭和刘春霖都是因为名字好才中的...……更多
简介清朝著名文人方苞生平
...祖父方帜,曾任芜湖训导,后调任兴化县教谕。父仲舒,国子监生,家境日落,后入赘江苏六合县留稼村吴勉家;生3子:长子方舟,次子方苞,幼子方林。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生平履历方苞自幼聪明,4岁能作对联,5岁能...……更多
古代的状元能授予多高品级的官职?
在古代科举考中状元和其他名次的进士最后被授予的官职品级其实相差并不大,当然,这里指的是文科举,如果是武科举的话,那么武状元和武进士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考中状元只代表仕途的起点,并不代表能成为人生...……更多
清世宗雍正皇帝是乾隆的亲生父亲吗
...才思敏捷,6岁入学开始了其学习生涯,15岁就已考入北京国子监,京城国子监是当时全国最高学府,33岁的时候就中榜眼。从此入仕,此后点翰林,升尚书,拜内阁,一路平步青云。清朝陈元龙与雍正和乾隆具有着说不清理还乱...……更多
铁腕能臣田文镜,雍正3次为他护短,乾隆却全盘否定
...形式,取得“监生”的资格。通俗一点来说,田文镜能进国子监读书,不是考进去的,而是花钱买的资格。康熙二十二年,田文镜21岁,以监生的身份被任命为福建长乐县县丞,他在长乐这个地方一干就是9年。直到康熙三十一年...……更多
简介清朝榜眼张廷璐
...学政。因封邱生员罢考一事被罢官。不久授任讲侍,升迁国子监祭酒令将军及提,又任詹事府詹事。雍正十年,升礼部侍郎,任江苏学政。雍正十年,任浙江乡试主考官。雍正十一年,仍任江苏学政。乾隆六年,任吏部侍郎,典...……更多
清朝最幸运的大臣是谁呢
...学士、兵部侍郎。到了1726年雍正四年,阿克敦还身兼“国子监祭酒”,国子监祭酒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清华、北大的校长,可见阿克敦仕途有多么的顺畅。职场得意,从没受到过挫折的阿克敦难免嘚瑟,有一次,两广总督孔毓...……更多
他为官40载政绩平平,到雍正手里却成天下第一巡抚
...光宗耀祖,田文镜的高祖父田大年是明末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父亲田来福曾参加过乡试,属于秀才出身。这样的家世和诞生,注定了田文镜要走上仕途,光大门楣。田文镜从小勤奋好学,7岁能作文,10岁就通晓古文。长...……更多
...,一直到了顺治十八年(1661),44岁的于成龙才成功地进入国子监,成了里面的一名高龄学生,这也成为了他仕途生涯的开端。于成龙在国子监结业后,接受清廷的委任,去到了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担任县令,由于当时局势的...……更多
...252)六月十七日,因临安府尹余晦凌辱武学,引起学潮。国子监祭酒蔡抗率三学诸生伏上书乞罢余晦。台谏言官亦交章弹劾,但均未得到皇帝批复。省劄只是开谕诸生归回书斋。因而三台院亦三劾余晦,但仍未得圣允,后来在群...……更多
三晋廉吏名片|孙嘉淦:敢言直谏的清廉官员
...:锡公号:静轩祖籍:山西兴县临河里朝代:清朝职业:国子监司业、工部侍郎等业绩:中国清代直谏名臣敢言直谏雍正帝性格喜怒无常,登基之初,让百官进言,大臣们都不敢直言进谏。孙嘉淦毫无顾忌,进言了三件事:“亲...……更多
...雍正笑了许久,说他也佩服嘉淦的胆识。于是擢升嘉淦为国子监司业。当时朝中充满了紧张和猜忌的气氛,但孙嘉淦却敢于提出“陛下应亲近兄弟”的建议,这在当时是极为敏感的话题。雍正虽然一时大怒,但最终还是对孙嘉淦...……更多
关西师表与文人心志——说巩建丰(上)
...,本邑庠生,笃学尚行,赠先生官;父亲巩维桢,曾受业国子监,充博士弟子。出身于这样一个诗礼昌炽之家,加之幼年父逝,巩建丰聪明懂事,知书达理,事母至孝。清贫的生活和书香的熏陶,造就了他诚实谦逊、礼让恭行的...……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选的举人能够参加“会试”外,未获得“举人”身份的“国子监监生”等也能直接参加“会试”。这类“进士”,未曾“一榜”上榜,自然也就不是“两榜进士”。前文已经提及“会试定去留、殿试定名次”,凡通过“会试”的...……更多
一甲、二甲、三甲的进士区别是什么
...然在清代,做官的渠道也不仅限于进士出身,那些举人,国子监贡生、监生,荫生以及捐纳出身的人,也有很多出仕为官的。 ……更多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是为监丞,这个官职大概在七品左右,而且还是官员,是国子监的导师级人物,虽然说杨寘后来没有王安石厉害,但是杨寘的出场还是很厉害的。而另一方面,虽然宋仁宗不喜欢王安石,但宋仁宗也知道善用人才,于是王安石也...……更多
聊聊唐朝诗人的读书生活
...学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于国子监;二馆指弘文馆、崇文馆。这都是大唐的最高学府。官学的教师编制,有博士,助教,直讲,典学。老师多,管老师的人少。在官学里也有旬假,十天放一天;也有...……更多
张廷玉贪污近36万两白银,乾隆为什么不敢动他?
...侄仕途上多有照顾,张廷玉的次子还差点被雍正帝钦点为状元。君臣谢幕诉悲歌然而这样君臣相宜的场面却猛然间断了。雍正十三年,工作狂雍正熬夜两天后在圆明园驾崩。临终前遗诏给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待遇,这样一来就...……更多
雍正去世之后,乾隆是如何对付雍正心腹李卫的?
...雍正才松口,允许江浙考生参加科考。没想到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都落入江浙人囊中。因此文人对李卫的印象都很好。这下,李卫自己没读书,却能让读书人感恩戴德,做官做到这份上,可谓是做出新境界。李卫虽没读...……更多
多亏了张廷玉,他才能从死囚转身成为一代名臣
...器重,先是授庶吉士留翰林院,不久又被升为吏部侍郎兼国子监祭酒,一时间成为康熙身边的大人物。雍正即位后,更是将他和张廷玉两人提拔进了南书房,还让他担任封疆大使。 上任后的阿克敦在两广地区也立下了不少汗马...……更多
...升迁得比张廷玉快,等康熙驾崩前,阿克敦已经当上了“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是礼部的大员。雍正将张廷玉和阿克敦二人提拔为翰林院学士,在南书房当值,二人搭档,让雍正十分满意。他们平时负责给雍正拟圣旨、讲经等,...……更多
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清代扬州出了361名进士,状元巷探花巷今犹在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状元巷。孔生 摄扬州书院博物馆。 6月7日至9日,为期三天的高考牵动了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如今高考结束了,学子们企盼的...……更多
重拾古代“邕江诗人”的遗珠之作(一)
...出身八旗勋贵的顾八代学历并不高,未能考取功名,仅为国子监荫生(因先世有功勋,而得以入读国子监者),但从顺治十六年(1659年)充当护军随侍安远靖寇大将军、信郡王多尼远征贵州、云南起,便一路以军功获得升迁。...……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的奇特现象与统治者的微妙心理
...300多年。据统计,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一共产生了800多名状元,其中第一位状元便是唐高祖时期的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位状元则是1904年甲辰科的刘春霖。当然大家都知道,只要是考试,就必然存在机会运气,有的状元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公元759年,唐军顺利地将长安和洛阳收复,安庆绪退到相州负隅顽抗。唐肃宗命令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等九个节度使
2024-06-22 18:13:00
李光弼赶到洛阳后,洛阳的官员以史思明兵强马壮为由,劝他退到潼关坚守。李光弼不同意这样做,他说:“现在我们和史明思的实力不分伯仲
2024-06-22 18:13:00
史思明屡次被打败,气得大发雷霆,最后,他索性集中强大的兵力攻城。唐军将士们看到叛军大举来攻,一时乱了阵脚。李光弼安慰他们说
2024-06-22 18:14:00
大唐盛世在一片繁华中走向衰落,让大唐走向兴盛的节度使也让大唐走向灭亡。这时,后梁太祖朱温称帝,终结了唐朝,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2024-06-22 18:15:00
在后唐内乱时,劝石敬瑭反叛,并且帮助他谋划了称帝的机会,就是借兵契丹,以幽云十六州以及称"儿皇帝"为条件,使得契丹入主中原
2024-06-22 18:15:00
最后刘知远进入开封,在此建都,改名刘暠,改国号为汉,正式称帝,成为一国之君。从吃不上饭的穷小子到赘婿,从小兵到国王,刘知远靠着勇猛和"装孙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024-06-22 18:16:00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奇怪的朝代之一,宋朝对士大夫的宽容几乎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步。从宋太祖赵匡胤立北宋朝以来
2024-06-22 18:17:00
被宋太宗看作是自己的魏征。曾经在殿中议事,寇准说话直言不讳,太宗大怒,站起来便要离开,寇准拉着宋太宗的衣角请他听完,事情结束后
2024-06-22 18:17:00
东汉末年,这个群雄并出的时代里,无数的谋士与猛将涌现而出,群雄逐鹿,都试图在这么一个混乱的局势里谋求一席之地。从黄巾军起义后
2024-06-22 18:18:00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送展进藏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6月20日,由广东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援藏工作组、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主办
2024-06-22 18:19:00
之后袁术称帝,于是孙策与袁术决裂,孙策此时可以算是彻底独立了。孙策与袁术决裂后,便开始蚕食袁术的势力,势力扩张的同时,孙策还得到了两名得力干将
2024-06-22 18:19:00
孙策的父亲虽然是当时的名将孙坚,但孙坚在孙策年仅十七岁时,就因为征讨荆州而战死。所以,孙策虽然贵为孙坚长子,但基本上没有享受到父亲的余荫
2024-06-22 18:19:00
如果孙策这次秘密北伐能够成行的话,曹操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完成击败袁绍,并在之后统一北方的壮举,三国势力中最强大的曹魏势力则不复存在
2024-06-22 18:20:00
正史记载的排名是分先后的,分先后的标准有三条:第一、君在前妃居次臣在后,不管明君昏君短命君,只要当过帝王,永远排在前面
2024-06-22 18:21:00
史料有记载的赵云第一份工作,是“为先主主骑。”也就是刘备集团的骑兵司令。大家都知道,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是一支军队的杀手锏
2024-06-22 1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