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黄巢起义之后,大唐再也没有苟延残喘的机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2 18:15:00 来源:戏说三国

大唐盛世在一片繁华中走向衰落,让大唐走向兴盛的节度使也让大唐走向灭亡。

这时,后梁太祖朱温称帝,终结了唐朝,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一个阶段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不同的地区都有人占领,但是很快又被人代替。很多人很纳闷后汉刘知远如何登上高位?从上门女婿到一国之君,混乱中求生存。

当时,北方共有5个政权先后出现,所以被称为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说起来算是一个国家,也经历了几代,但是时间非常短,比如说后汉,前后仅三年,传了两代,就亡国了。后汉的开国君主刘知远是一个十分传奇的人物,虽然只做了一年的皇帝,但是他的名气很大。

刘知远是沙陀族人,一直居住在太原,并不知道具体姓什么,后来为了称帝,冒姓说自己姓刘,是东汉宪宗之后,所以建立汉朝,史称后汉。

刘知远小时候体弱多病,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生活十分拮据,后来去了一个大户人家做上门女婿,勉强维持生活,但是整日受气,很不开心,后来刘知远在放马时,纵马踩踏了寺庙的庄稼,被一些僧人打了一顿,心中愤愤不平,便从军去了。

当时还是后唐的天下,他在李嗣源手下当差,而石敬瑭,也就是后晋的建立者,是李嗣源的女婿,刘知远不顾自身生死,在战争中两次救下石敬,让石敬瑭很感动。

其实这两次救险对石敬很重要,第一次时两人都是后唐偏将,石敬瑭几乎要被后梁追上,但是刘知远立刻支援,还为其殿后;第二次是后唐愍帝要杀他,别刘知远知道,刘知远果断出手,为石敬瑭称帝扫清了障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2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点深刻影响历史的三个人
...孤信的女婿,趁隋末农民起义,灭了自己表哥杨广,建立大唐。也就是从北魏到唐末的四百年,都是北魏孝文帝元宏打下的基础,基本算是他这一系的人才。唐朝末年,庞勋、黄巢起义,严重性打击
2023-05-05 11:43:00
盘点五代十国开国皇帝的出身
...建所建。王建原为唐禁军的小首领,救唐僖宗有功,成为大唐将领。离开朝堂,到了成都,平定战乱被唐昭宗封为蜀王。因为不服朱温篡唐建梁,自立为帝。后来前蜀被后唐李存勖所灭。后蜀:孟知
2023-05-03 15:55:00
朱温为人荒诞无赖,却终结了大唐命运
...家之一,唐朝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多有往来。不过随着大唐的衰落,实力大不如从前,也出现了非常憋屈的一幕,皇帝三番五次的被从都城赶出来,非常狼狈。最终,大唐被后梁所取代。这是一个
2023-02-26 23:07:00
沙陀人李克用凭什么崛起,还成了后唐开国皇帝?
...们被称为“朱邪部”,谐音为“处月部”。安史之乱后,大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沙陀人依附于新主子吐蕃,并被迁徙到河西走廊的甘州(张掖)定居。唐德宗年间,沙陀与吐蕃发生矛盾,他们在
2023-07-10 07:25:00
后唐定都洛阳的历史原因
...不得不面临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今后该怎么走?大唐王朝该怎样在自己手中复兴,总不能守着这北部半阙江山就算是中兴王室吧。既然打着唐朝继承人的旗号,那么统一便成为了一个必作题
2023-07-12 11:21:00
从宦官到英雄:张承业的传奇人生
...之勃貂,秦之景监,去之远矣。——薛居正中晚唐以降,大唐帝国就陷入了朋党政治、藩镇割据、宦官乱政三大痼疾之中,其中尤以宦官之祸为甚。纵观中国古代宦官乱政的三个时期(东汉、唐朝、
2024-04-08 06:29:00
前蜀高祖王建几个优点呢
...而应该拉拢他,把他引为外援。冯涓,字信之,浙江人,大唐宣宗大中四年进士及第,文誉最高,登宏词科,是当时那届高考的明星选手。冯涓入仕的时候,朝鲜半岛的藩属国新罗正好派使者来进贡
2024-06-14 14:34:00
五代十国,到底谁才是正统?纠结的这个正统有意义吗?
...有时候就要烧脑一点儿。特别是赶上五代十国这种乱世。大唐是土德,后梁立国之后,自然是木德,因为木克土。但是,后唐代梁后,却仍旧是土德。这是啥意思?因为李存勖一伙沙陀军阀根本就不
2024-03-01 18:35:00
为什么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没存在感的时期?
...皇帝献给了朱温。正所谓男人有钱了就变坏,此时的朱温大唐皇帝小命在手,翻手为云覆手雨,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唐昭宗和所有原来的官员都宰了,并与公元907年正式登基,改元开平,国号
2023-01-05 14: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听说这个博物馆能找到三星堆同款?还有这些同款好物→
万万没想到在黔西南州博物馆竟然能找到三星堆博物馆同款↓↓↓图左为三星堆博物馆汉代摇钱树图右为黔西南州博物馆东汉摇钱树(图/杨瑶)不仅如此黔西南州博物馆还有隐藏款的“mini版青铜
2025-08-05 20:35:00
习言道|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
中新网8月4日电 题: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记住世界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2025-08-05 21:48:00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