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宁日报
千诗百景绘邕城
重拾古代“邕江诗人”的遗珠之作(一)
《敬一堂诗钞》收录的顾八代诗作《邕江晚春属目》。
◎木 容
邕江之美,引无数诗人竞吟诗。可惜历代南宁地方志书中,搜集辑录的邕江诗篇实在少得可怜,以致当代人书写邕江游记散文时,只能反复引用元陈孚的《邕州》、明都给事中许天锡的《登南宁镇江楼》、清广西按察使司按察使黄元骥的《邕江即事》、清康熙戊子科南宁举人刘神清的《邕江春泛》、清太平府宁明州(今崇左市宁明县)布衣诗人黄体元的《邕江杂咏》等数首名篇,一个巴掌数得完。
其实,只要你跳出当地古籍的藩篱,翻检唐宋元明清各地先贤的文集,就会发现还有许许多多散落在书页中吟咏邕江的诗篇。当然,有些古代诗人在诗中不提及邕江之名,或书写的是大江、骆越水、郁江、郁水、邕水等邕江的别名,易使人漏目,这也是造成众多邕江诗篇成为遗珠的原因吧。
有的古代诗人出于对南宁风物的偏爱,不乏以邕江题材入诗者,如明代的翰林侍读学士张以宁、刑部主事董传策、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参议曹学佺、永历政权文渊阁大学士郭之奇,清代的雍正己酉科拔贡汪惟宪、两广总督阮元、“都峤三子”之一王维新、浔州府学教授凌应楠等,但邕江意象仅在他们的诗文集中一闪而过,犹如蜻蜓点水,令人尤嫌不足。
清迁江县(今来宾市兴宾区)教谕黄体正有《邕江竹枝词》组诗,但祝注先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一版《中国少数民族诗歌史》“第一编文人书面诗歌·第九章清代诗歌·第九节壮族诗歌(一)·十一、黄体正”指出,该组诗所述“邕江”,实指“清水河在迁江县城流入红水河的汊口一段”。生于南宁府宣化县(今南宁市主城区内)、落籍广州府顺德县(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清“粤东四大家”之一黎简有《二月十三夜梦于邕江上……得五绝句云尔》组诗以及《春江吟》《春泛词》等邕江诗篇,但数量上仍不足以“邕江诗人”誉之。
如以数量计,上述先贤只能列为“邕江诗人”的候选者;此题材创作量能够超过10首,并且直接点出“邕江”之名的,则均为清代诗人,即:康熙十四年(1675年)“御试旗员第一”、雍正帝的老师顾八代,乾隆丙子科举人、宣化县知县徐锡礼,乾隆己酉科会元、广西巡抚钱楷,以及《邕江杂咏》的作者黄体元四家而已,这才是当之无愧的“邕江诗人”。
可惜的是,四位“邕江诗人”的邕江诗篇,不但历代南宁地方志书均未录,而且除黄体元外,《邕城文典·邕城诗韵(上)》等诗词作品集也均漏收。当笔者翻检古籍,惊觉“邕江诗人”的众多遗珠满纸生香而世人不闻不识时,怎不扼腕憾甚。为留存邕城文脉计,只能尽力搜罗、汇于本文。
另外,黄体元描述邕江的诗作虽多,但其文名远播,广西学界对其早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亦不再赘录。
当然,笔者水平有限,本文只能是抛砖引玉,期待有“后浪”能翻检出更多“邕江诗人”,为南宁文史研究再续华章。
学士从征三驻南宁
不见于南宁乃至广西地方志的顾八代,实为清初平定三藩之乱的大功臣,而且还是八旗诗派巨子、理学宗师,被雍正帝予以“品行端方、学术醇正”的高度评价。1999年全国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为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后来成为雍正帝)出谋划策、实现夺嫡的谋士邬思道,人物原型之一即是顾八代。
顾八代生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即清崇德六年)的东北混同江(即松花江)畔,伊尔根觉罗氏,三代均为武官,原隶属正白旗,后改隶镶黄旗。清原任工部尚书涂天相等奉敕纂修《八旗通志初集》“卷二百三十七·儒林传下·顾八代”记载:“顾八代,字文起……生而聪明仁孝。志貌魁奇,力能挽十二石弓,矢不虚发。然折节读书,尤精韬钤。”可见其为文武双全之才。
出身八旗勋贵的顾八代学历并不高,未能考取功名,仅为国子监荫生(因先世有功勋,而得以入读国子监者),但从顺治十六年(1659年)充当护军随侍安远靖寇大将军、信郡王多尼远征贵州、云南起,便一路以军功获得升迁。康熙十四年(1675年),经康熙帝钦点,改授翰林院侍讲学士,成为清代首位“自他职改入翰林官”者。可见其自学成才的功力之深、成就之高。
爆发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三藩之乱,使云南、贵州、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成为战场。康熙十六年(1677年)六月,顾八代受命至广东韶州府,传谕镇南将军莽依图规复广西全省。因局势危急,其即留军中,以内阁学士参赞军务。
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很漫长,战局亦多有反复,顾八代为此三次驻于南宁府(笔者拙文《“邕城守护神”的人间壮歌——宋代邕州知州苏缄卫国殉身纪实》曾有提及顾八代在望仙坡赞美苏缄的诗作)。顾八代来广西的第一年,便已显露其军事才能,协助广西巡抚傅弘烈(清史官避帝讳,记为“傅宏烈”)率清军与叛军首领吴三桂的从孙、大将军吴世琮部交锋,一战告捷。清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李元度纂修《国朝先正事略》“卷六·名臣·顾文端公事略(孙顾琮)”记载:“公讳顾八代……(康熙)十六年……上命公传谕莽依图规复广西并授方略,即命留营随征。军中多用其谋。尝与傅宏烈等议军事,策其必败。未几,吴世琮兵至,诸将皆败。镇南兵援之,贼乃败退。公料贼且复至,除夕益戒严。世琮果以三万人夜犯我军,公奋击,大败之。”
邕江春秋景致各异
顾八代善骑射、通兵法、精于谋略,在平叛生涯中,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甚至披挂上阵、冲锋在前,从而屡立战功。军旅生活间隙,顾八代乐山乐水,对南宁民俗、风物多有吟咏。流淌百里、水量充沛、润泽军民、交通繁忙、景色清丽的邕江,自然成为其笔下的一大热点。
在顾八代笔下,记录了邕江经历季节变换而呈现的不同风貌。比如,描绘春天的江水清澈可爱的《邕江晚春属目》(收录于《敬一堂诗钞》“卷四·五言律诗”),诗曰:
江水清何极,春芳诱赏心。
山容花未歇,莺语柳初深。
残日啣高岭,孤云缀片阴。
年来军旅事,偏使二毛侵。
邕江的春天清影摇曳、鸟飞柳荫,令久别书斋的诗人感慨冬去春来,时光匆匆,军旅操劳之下,已是银霜侵鬓。
邕江的秋天自是另有一番动人景致。《邕江南楼秋望》(收录于《敬一堂诗钞》“卷九·七言律诗”),诗曰:
邕南秋色逼人来,高阁登临眼界开。
树里鸟飞红叶动,江头渔唱小船回。
吟看景物偏增兴,醉恋风光更举杯。
向晚阿谁明月下,一声玉笛落寒梅。
诗中的“江头渔唱”与“一声玉笛”相呼应,使得原本静态的邕江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按诗中所述,清代南宁城江南岸曾有南楼,而历代南宁地方志并无南楼的任何记载,《邕江南楼秋望》又为南宁建筑史添上亮丽的一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