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刘备携民渡江,真的是出于为百姓安全考虑吗
实际上,刘备带着百姓出逃是在爱护百姓。百姓如果不跟着刘备逃跑,伤亡会更大。首先解释第一个问题。根据正史,陈寿先生的《三国志·先主传》来看,《三国志·先主传》中明确有提到这次当阳大撤退:琮左右及荆州人多...……更多
刘备人品不行?曾经有三位大臣反对他称帝,结果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人有感于刘备仁厚,杀妻献食;比如火烧新野后刘备携民渡江,行程缓慢,旁人劝他放弃百姓快点走,他却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今天专门说说刘备称帝这件事。既然是...……更多
介绍曹操、孙权、刘备作战第一阶段指导的得失
...破关羽同刘备在江陵会合的希望,也同时切断了刘备企图渡江南去,另求发展的路线。从史书所记的当时情况看,曹操即将寻歼的目标就是刘备,所以诸葛亮说“事急矣”。对于刘备来说,长坂失败后,形势是十分险恶的。幸运...……更多
三国乱世里,他是最得民心的雄主,但一生也未能夺得天下
...取天下一个做法,比如秦末汉初,刘邦仁义,项羽残暴,刘备入关中约法三章,项羽胜巨鹿坑杀秦军,刘邦得民心,项羽失民心,最终刘邦战胜项羽,成功夺取天下,刘邦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第一个实践者。得民心者得天下...……更多
刘备伐吴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猛将有哪些
...东吴众人感到了威胁,所以在孙权的授意之下,吕蒙白衣渡江,偷袭了荆州,干掉了关羽,令刘备集团的实力大打折扣!关羽不仅是刘备的兄弟,还是蜀汉非常厉害的猛将,再加上荆州乃是蜀汉北伐的重要基地,是诸葛亮隆中对...……更多
刘备的头号谋士是谁呢
前言一人可否扭转天下局势?——评刘备谋士法正之材曹操大举南征,一统江山指日可待;而蜀汉英主刘备,能否借机东山再起,重铸汉室基业?当此生死存亡之秋,数十载岁月中,刘备能否遇一位令其如虎添翼的贤臣?此一人物若...……更多
聊聊三国刘备之“仁”声远著
较之曹操,刘备可以说是仁声远著,与曹、孙相比,他在这方面受的称赞是最多的,而且不但是臣下称赞,朋友称赞,就是敌方之人对他的“仁义”、“仁厚”,也是衷心承认,他在为平原相时,“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更多
关羽拒绝孙权求亲,他的女儿最后嫁给了谁?
...败曹魏,取得威震华夏的战功之后,却遭遇了吕蒙的白衣渡江,被魏吴联军断了后路,最终败走麦城被东吴擒杀,这种急转直下的境遇转变无疑令人心生叹惋。我们知道当时东吴是季汉(蜀汉)的盟友,关于他们为什么会背信弃...……更多
诸葛亮和赵云都不会反对刘备伐吴:不起兵复仇的三个严重后果
...坡下驴打赢讲和:一旦刘备身体康复,就会相仿吕蒙白衣渡江,在背后狠狠地给孙权一刀——那一纸盟约,孙权撕得,刘备就撕不得?为了证明孙刘联盟是刘备活着时候就以恢复,咱们还是有必要复述一下《三国志》相关记载的...……更多
孙权夺荆州杀了关羽,刘璋结局如何
...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采用张松的建议,派法正迎接刘备入川,让刘备率军抵挡汉中张鲁,刘备随即率军进入益州。在涪城,刘璋率步骑三万人,与刘备相会,刘璋大张旗鼓,设立豪华的车驾幔帐,双方宴饮百余日。法正、...……更多
东汉初年,刘备混的有多惨
...横槊赋诗的少年,成为最钦佩,却永远不可翘望的人。而刘备,则成为很多中青年追捧的对象。因为,他的存在像极了我们很多人的成长历程。刘备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里,从小跟着母亲一块生活,母子两为了维持生计经常在大...……更多
...他为防范东吴偷袭的烽火台也成了摆设,这才让吕蒙白衣渡江钻了空子。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荆州之失,首要责任在刘备,无爵位的军师将军诸葛亮一点过错都没有——当时诸葛亮不但位在糜竺之下,而且比汉寿亭侯假...……更多
刘备称王称帝时,大加封赏个人,为何唯独冷落赵云
...孙瓒有眼不识金镶玉,竟然没看出赵云的才能,直到遇到刘备,两人相见恨晚,促膝长谈了一夜。从此,赵云便跟着刘备东征西讨,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单枪匹马,杀入曹军重围,如入无人之境,救幼主...……更多
盘点刘备三次抛妻弃子
刘备的身世,史学界颇有争议,有很多学者认为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颇有抬高自己身份的嫌疑。不过《三国志》中也是这样记载的。就当时那条件,也没办法做DNA鉴定。基因上不好鉴定,行为上还是有些相似的,刘备有...……更多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之道:信任、重用与志同道合
...诸葛亮除了智绝外,最突出的莫如其忠贞了,他一生忠于刘备,忠于刘禅,忠于蜀汉,成了千古忠贞的楷模。那么刘备哪里值得诸葛亮这样一生的为之效忠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刘备三顾茅庐,满足了...……更多
王莽与刘备:谁才是真正赢得民心的帝王?
王莽和刘备都是历史长河里响当当的大人物,他们分别在不同年代璀璨闪耀。王莽以篡夺汉朝建立新朝出名,而刘备则借着兴复汉室的大旗,在三国时代建立了蜀汉王朝。那么,究竟谁才是最得民心的皇帝呢?我们来看看王莽...……更多
曹军为何要糜夫人的尸首呢
...侮辱,或者被曹操俘获之后,以自己要挟刘备。刘备携民渡江,被曹操大军追赶。此时刘备自己危在旦夕,便也顾不上老婆孩子了。刘备这一做法,跟他的老祖宗刘邦是一样的。刘邦跟项羽大战,被项羽打败,仓皇逃窜,顾不上...……更多
历史上刘备借荆州的真相
历史上的刘备借荆州很多人都以为“刘备借荆州”是《三国演义》杜撰的情节,毕竟不太符合常理,哪有将自己的地盘借给外人的?可是,当你了解这段历史之后,就会发现,这还真不是纯属杜撰,历史上还真有这么回事。充...……更多
如果重生三国你会选择投向刘备这样的仁主吗
首先,我以刘备跟曹操之外的第三人角度来看,我其实比较支持刘备的做法。因为我看不惯曹操的做法,毕竟曹操屠杀徐州百姓是事实、他的“魏武三诏令”也严重破坏儒家道德。而刘备虽然屡战屡败,在某些方面也很固执,...……更多
刘备从保镖到蜀汉皇帝的历程
刘备是干保镖出身,武战能力当然很强。涿郡闹黄巾,平原郡的刘子平认为刘备“武勇”,就向邹靖推荐,刘备自此开始当军官,平黄巾后进入仕途。但是在平黄巾之前,刘备就有一支几百人的部队。东汉严禁地方有兵,况且...……更多
...是白跑一趟,绝不会一败涂地、荆州全失。吕蒙部队白衣渡江是伪装成平民和商人,并没有带攻城器械,只要糜芳、士仁婴城固守,坚持个十天半月,等到关羽大军回援,就能把吕蒙陆逊包了饺子。这样根据正史而非演义盘点下...……更多
刘备怕不怕孙权?这个问题不能从《三国演义》中去找答案,因为尊刘贬曹的《三国演义》把刘备描绘成了一个真正的英雄,也把诸葛亮描绘成了智慧之神:“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实事求是地说,...……更多
此人堪称曹操最强谋士?一生高洁忠贞,才能绝不在诸葛亮之下
...由曹操的重要智囊荀彧先后提出,用以消解盘踞在徐州的刘备势力和吕布势力。“二虎竞食”之计与“驱虎吞狼”之计在小说中被描写地十分精彩,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二虎竞食”之计与“驱虎吞狼”之计?...……更多
孙尚香究竟对刘备有没有感情
...走了”的意思。因此后来陆逊布下夺荆奇谋,在吕蒙白衣渡江之时,自己亲自来到宜都西陵一带,封锁荆益之间的一切信息,断了关羽退路,往死里打。及后刘备复仇,陆逊火烧连营,终于报了当年夺爱之仇。这段故事倒也编得...……更多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打压深受刘备器重的魏延
...延来到刘备阵营的方式!魏延第一次出现,正值刘备携民渡江败走襄阳之时,此刻的刘备可称是一败涂地狼狈万分,后有曹操雄师追击,前有蔡瑁张允刁难,可说是进退无路、生死未卜。到襄阳要求刘琮收留,刘琮拒绝开城门,...……更多
刘备称帝之前到底有几个老婆呢
刘备有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和吴皇后四个老婆是众所周知的,不过从史料中的记载来看,刘备的老婆不止这四位,鉴于称帝之后刘备有多少嫔妃正史没说不好统计,今天就来分析一下刘备称帝之前有几个老婆?远不止四个...……更多
刘备的仁义形象与事业开创
...君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其中最有名的一段就是刘备携民渡江。话说当时刘备的军队驻扎在樊城这个地方,本来兵马就是不是很多。面对大军南下的曹军,自然是无法抵抗,所以并准备撤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忍心丢下这...……更多
汉献帝落入曹操手中,颐享天年,若落入刘备手中,下场会怎样?
...想一下,如果最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不是曹操,则是刘备,他的结局又会怎样呢?对此,小编有以下几种猜想。一、禅让帝位,结局不变众所周知,曹操之迎奉天子,是因为他胸怀大志,其目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他...……更多
赵云:三国时期的英勇将军与忠义化身
...》,我们来细细盘点赵云的功绩: 一、长坂坡子龙加入刘备阵营的第一功,当属长坂坡救主。正史之中没有七进七出,也没有斩旗夺帅的记录,但是赵云确实是单枪匹马护卫着刘禅和甘夫人一起回到刘备身边的:及先主为曹公...……更多
赵云得罪人后在成都赋闲,刘备却不派他到荆州协助关羽,原来是嫌其档次太低?
...刘备的忠诚,更是坚如金石,有他守南郡,吕蒙别说白衣渡江,就是赤膊上阵,十天半月也拿不下来。但是直到关羽败亡,刘备在成都也没做出任何有效反应,赵云从汉中之战后销声匿迹,直到刘备兵败夷陵,他才带着本部人马...……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