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肃贪皇帝李炎,在位6年留清廉在人间
...他是晚唐众皇帝中难得的一个“硬汉”,整顿吏治,提倡清廉,让官场的风气一度改观。李炎长得魁梧奇伟,彪悍威猛,好像老李家祖上的胡人血统在他身上又体现了出来。他常年目睹前朝后宫的尔虞我诈,所以即便本性刚毅爽...……更多
小太宗唐宣宗,创造大中之治,是唐王朝最后的辉煌
唐宣宗是唐王朝最后一个平均水平以上的皇帝,《资治通鉴》中甚至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这是个相当高的评价了,唐宣宗在位十三年被称为“大中之治”,国家基本上安定,有击败北...……更多
唐宣宗从“智障”皇叔,到仅次于唐太宗的中兴明君,他经历了太多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的第十七位皇帝,年号大中,在位十三年,对内整顿吏治,打击不法权贵,限制宗室宦官,对外强硬应对外辱,击败吐蕃、安定塞北、平定安南,收复河湟谷地,在晚唐衰落腐朽的大背景下形成难得的安定局...……更多
李德裕为大唐续命10年,却因失去他的保护被人抹黑
...练。到了唐穆宗继位,33岁的李德裕被提拔重用,成为了皇帝的亲信大臣。眼看着人生按部就班的辉煌下去,李德裕却做了一个震惊天下的举动,他上书皇帝,要求朝廷订立制权贵以及外戚的干政的律法。在别人看来,权贵干政...……更多
陆贽:大唐第一清官,刚正不阿的楷模
从古至今,清廉的官员始终受到百姓的爱戴,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多官员也十分清正廉洁,唐德宗时期就有这样一位清官,名字叫做陆贽。陆贽曾经做过宰相,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清廉的一位宰相,被称为“大唐第一清官”...……更多
​长庆元年的科考舞弊案,是“牛李党争”的导火索
...皇甫湜答道:“陛下寤寐思理,宰相忧勤奉职。”还请求皇帝可以“日延宰相与论义理”。随后,他指出,如今朝政最大的问题在于:“夫裔夷亏残之微,褊险之徒,皂隶之职,岂可使之掌王命,握兵柄,内膺腹心之寄,外当耳...……更多
...狭小的义成节度使。要是放在过去,估计刘悟一瞪眼就跟皇帝翻脸了,但唐宪宗太凶悍,西川、淮西、成德等几大割据势力都被他干掉了,刘悟觉得还是乖巧一点好。可惜唐穆宗即位的当年,就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已经平定的河...……更多
潇洒的李商隐为何抑郁而终?痛苦经历换谁都很难承受
...商隐忧心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当时的在朝官员一旦卷入到皇帝与宦官的较量之中,就逃不过被杀和流放的命运。甚至皇帝得罪了宦官,都承受不了痛苦的后果。而面对权力的中落,皇帝们无奈又放纵,通过李商隐留下的《贾生》...……更多
“开元盛世”为何会终结
...,为何死到临头到才明白,生在大唐,有如此仁爱无敌的皇帝“纵做鬼,也幸福”的甜蜜感。 李相国这些文字白纸黑字流传下来,千年后吃瓜人读来,都觉得有点面红耳赤。如果唐玄宗真的如同他写的那样关怀百姓,怜悯苍生...……更多
唐文宗发动了甘露之变,失败之后变身忧郁青年
...能晚唐帝王换得太勤,也就无人重视这些宣传末节。幸好皇帝本人是读过圣贤书的,知道如何在天下人面前树立自己的形象。唐文宗用了三板斧,很快就树立起鲜明的形象,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第一板斧,树立自己重孝的形象。...……更多
聊聊仅次于李白、杜甫与王维的大唐诗人李商隐
...考试的试卷之中,大胆批评了一番唐朝的政治,而考试的官员则认为李宗闵和牛僧孺这两个人是符合他们对于官员的选拔条件的,所以就直接把二人推荐给了唐宪宗。这件事情自然瞒不过当时的宰相,也就是李吉甫。他也知道,...……更多
唐宣宗李忱生平是怎样的,他有什么故事
...把他扶上了帝位。唐宣宗李忱也是唐朝后期唯一有作为的皇帝,上台后整顿吏治、崇尚节俭、重视科举,具有唐太宗的遗风,但李忱也有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缺点,到后期又迷信长生不老之术,最后因服食丹药过量而死。装痴...……更多
名妓杜秋娘是唐宪宗的宠妃,晚年为何被逐出宫门冻死湖畔?
...凶手却逍遥法外。杜秋娘眼看着大唐江山风雨飘摇,三位皇帝连续暴死,她知道这些都是宦官所为。此时的皇子李凑已被封为漳王,他在杜秋娘悉心地教导下,心怀天下,为人正直。没有孩子的杜秋娘将一腔母爱都给了李凑,现...……更多
大唐盛世与唐诗的交相辉映:文化的繁荣与诗人的风采
...杜牧去了黄州,这地位于现在的武汉,不过在当时,确是官员的贬谪之地,其荒凉程度令人望而却步,杜牧虽然很不甘心,但却只能随遇而安。在黄州任上的三年,杜牧倒也将此地打理的井井有条,而在平日里的闲暇时刻,他也...……更多
从牛李党争,探讨中晚唐到灭亡的内在因素
...一大势力——宦官,作为皇权的衍化品,即便某个宦官被皇帝宠信非常,也不会造成太过严重的后果,唐玄宗朝高力士就是典型代表。安史之乱以后,文官为了党争与宦官进行结盟,宦官官僚体系也进一步发展成为足以与文官抗...……更多
明朝官员太过清廉靠卖女儿凑路费,皇帝得知后却大怒
...贤若渴的时代,朱元璋看中了曾秉正的儒学才华并且一身清廉深得朱元璋的厚爱。曾秉正虽然一身清廉从不贪污,可是他却过于正直,要知道在官场上过于正直的人会得罪很多人,会让人变得难堪,情况严重的就会给自己带来危...……更多
唐武宗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败给了时间
...似乎都未曾翻出太多水花。事实上,唐中后期仍有一部分皇帝有作为或者想要有所作为,如唐文宗李昂,曾想要结局宦官之祸,却在甘露之变后被软禁,自叹为“不如汉献帝”的存在;又如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想要...……更多
唐代名臣李绅的转变:从怜农诗人到残酷官员
...后来,李逢吉为了升官进爵,竟然把李绅当做绊脚石,向皇帝打小报告,说他曾经作反诗表达对朝廷的不满。皇帝便找来了李绅,李绅说那是他回乡以后,有感于民间疾苦,内心中油然而生的真情的流露。武宗皇帝听到以后顿时...……更多
聊聊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
...李元婴。(图一:滕王李元婴)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太宗皇帝李世民勤政爱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可所谓“龙有九子,各有不同”。太宗皇帝的弟弟滕王李元婴就与之相反。李元婴是李渊的第二十二个儿子,从小...……更多
本无缘皇位的他奇葩继位:唐宣宗李忱的传奇人生
...觉得好奇吧?(一)无缘皇位的他奇葩继位唐代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继位前叫李怡,生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六月,生母郑氏原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小妾。李锜搞叛乱被杀后,其全部财物和家眷由宫廷没收。郑氏被安排...……更多
哪位皇帝即位后第一道圣旨,让百官颤抖
...一名小宫女。一次巧合得唐宪宗宠幸,生下了李忱。可是皇帝儿子众多,李忱母子并没有受到重视。幸而郑氏没什么野心,只想和李忱安安静静地度日。可惜天不遂人愿,十岁那年,李忱生了一场大病,连日高烧不退。郑守在床...……更多
“击球赌三川”,唐僖宗李儇把大唐的国运赌丢了
...,就直接总结了他游戏人间的人生态度。作为晚唐时期的皇帝,唐僖宗12岁的时候,在普王位置上,接替死去的唐懿宗李漼,被宦官田令孜、刘行深、韩文约等人拥立为皇帝。在晚唐时期,皇帝因为忌惮武将,不得不依赖宦官,...……更多
...。不光如此,薛涛甚至还品尝到了“权力”的快感,无数官员通过她拉近了与韦皋的关系。当然,她也因此收钱收到手发软。 据说薛涛本不爱财,那些钱财都被她上交了,这就证明,薛涛是那种不甘寂寞,需要别人的关注和尊...……更多
...给太和公主出了一口气,但给她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作为皇帝的女儿,她只是大唐帝国的政治工具,当初出嫁的如果不是她,那七位公主中谁会成为被耻笑的那一个?22年的飘零,换回一双双歧视的眼神。太和公主很孤独,第二...……更多
唐朝元和年间,会昌时期的政治格局是怎样的
...库紧张,之后的君主,如穆宗、敬宗都爱修建园林宫殿。皇帝的大兴土木,挥霍无度,不仅直接增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还因为统治集团的上行下效,导致奢靡腐败之风泛起,政府财政危机更加严重。可以说自中晚唐以来,军费...……更多
江苏无锡首位宰相、当仁不让的历史名人
...性命无虞,却从此手脚不便,身体境况日衰。他不得不向皇帝申请告老还乡,但武宗却还舍不得这位亲信老臣,给了他一个相对轻松的官职,让他带着右仆射、平章事的荣誉宰相头衔回到四年前的岗位——淮南节度使。武宗认为...……更多
唐朝的官制是怎样划分的?唐朝宰相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在武德年间到贞观前期,宰相只有天然宰相。隋唐两代的皇帝,为防止权臣篡位的重演,尽量不让个别大臣位高权重。三省长官都以级别较低的其他官员加上“参掌机事”“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等头衔行使宰相职权,如魏征...……更多
“八府巡按”和“钦差大臣”谁的级别更高?
...时,将其改成“八府巡按”,后来逐渐在民间流行,代指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然而历史上的监察御史,只是正七品的小官(等同于现在的县处级)。“钦差大臣”一般是由皇帝身边身居高官的近臣担任,负责具体某件事情的处...……更多
2022-12-19 17:21钦差,大臣,级别
陈矩:明朝的清廉太监,去世后官员百姓自发送行
...死后得到百官亲自吊唁,众人着素服相送。就是这样一个清廉有为民的太监,所有才能得到很多人到现在为止都会去拜祭他。 ……更多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王厚明清朝一代廉吏戴敦元,史称他清廉寡欲,不拘小节,“数十载一布被”,始终清正廉明、节俭朴实,为人称道。戴敦元学识渊厚,作风务实,善于躬身实践,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嘉庆二十四年(1819)...……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
明朝万历争国本事件具体情况是什么
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朝中大臣受到流言影响
2024-06-24 22:03:00
简介明朝大臣魏允贞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4:00
简介明末少傅崔呈秀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5:00
朱元璋临死前要求为何会返放过张美人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也正是因为如此,当皇帝去世之时,倘若他想要人殉葬的话
2024-06-24 22:05:00
丹书铁券最早起源于汉高祖刘邦,众所周知刘邦并不算一个地位稳固的开国皇帝,它既不是秦国皇亲国戚,也不是六国遗民,统治正统性不强
2024-06-24 2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