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唐盛世与唐诗的交相辉映:文化的繁荣与诗人的风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2 15:58:00 来源:戏说三国

璀璨的大唐盛世,总有让人梦回一场的冲动,如果世界上真的有时光机,大唐便是我最想回去的地方。

看一看繁华的长安,品一品甘甜的美酒,见一见潇洒的诗人……

人生的惬意与畅快,在大唐盛世中,尽皆能找寻到依托,尤其是与那些诗人把酒言欢,诉说生活的酸甜苦辣,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大唐盛世与唐诗的交相辉映:文化的繁荣与诗人的风采

李白的潇洒,杜甫的哀愁,白居易的深沉,李商隐的忧伤,李牧的风流,还有其他诗人的共同努力,共同谱写了中华历史上的文化盛况。

离开了唐诗,唐朝的光彩会暗淡许多,而离开了唐朝,唐诗将缺少生长的土壤,是大唐成就了唐诗,而唐诗又照亮了大唐。

如果真的要给予一个准确的地位评价,那么唐诗是中华民族无可争议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当然,唐诗中有的不单单是美妙的文字,还蕴含了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透过唐诗不仅能看透诗人的一生,还能阅尽大唐。

大唐盛世与唐诗的交相辉映:文化的繁荣与诗人的风采

唐朝诗人众多,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尽相同,导致他们写作的风格也迥然不同,而作为一个历史文学爱好者,我最喜欢读的还是杜牧的诗。

杜牧性情刚直,不拘小节,更不屑谄媚逢迎,他自负有经略之才,在诗、文上极富盛名,其中最出彩的我认为则是他的咏史诗。

杜牧写了很多咏史诗,他借古讽今的本领在众多诗人中足以独占鳌头,而其中最经典的当属《赤壁》,这首诗不仅留下了一句千古名句,也留下了一个至今没有答案的谜团。

在唐朝众多诗人中,杜牧的家世或许是最殷实的,他是三朝宰相杜佑的孙子,比起李白只能靠娶妻才能和宰相扯上点关系,杜牧自然是近水楼台。

在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豪门大户多出荒唐的子孙,只是这并不适合杜牧,他不仅自幼聪颖,而且少有才名。

大唐盛世与唐诗的交相辉映:文化的繁荣与诗人的风采

在家族中,杜牧排行十三,但他的那些哥哥们单论才气加起来也比不过杜牧的一根手指头。

杜牧从小便十分喜欢读书,家中的那些藏书是伴随了他的童年时光,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又赶上了唐宪宗出兵讨伐藩镇,这又进一步刺激了他的爱国之心。

他认为读书终究是为了名利,而要征战沙场自然得熟读兵法,以至于杜牧还研究了一段《孙子兵法》,并且还为此写过十三篇注解。

大唐盛世与唐诗的交相辉映:文化的繁荣与诗人的风采

如果杜牧真的去征战沙场,想必也会大放异彩,毕竟他可不是赵括那样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物,他为宰相李德裕曾献上平虏计策,被采用后,唐军大获全胜。

在杜牧20岁的时候,他已经博古通今,尤其专注于治乱和军事,而他的文采也在这时候开始向外传播,杜牧之名,也成为了青年才俊中的绝佳代表。

只有才气还不足以入仕,必须得经过科举这关才行,毕竟当时有才气而无法通过科举的人并不在少数。

只是杜牧却不属于其中之一,在他26岁的时候便一举高中进士及第,就此走上了一条宽广的仕途。

大唐盛世与唐诗的交相辉映:文化的繁荣与诗人的风采

只是性情刚直的杜牧,在那个已经落寞的唐朝官场很难生存,他的才气越高,能力越大,越不受官场当权者的喜爱,被贬出京,已是他命中注定的结局。

公元842年,杜牧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史书中虽然没有对此进行详细的介绍,但是杜牧在诗作中却坚持认为,自己是受到了宰相李德裕的排挤。

当然,这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毕竟当时牛李党争几乎席卷了整个朝堂,杜牧自然没有独善其身的本事。

大唐盛世与唐诗的交相辉映:文化的繁荣与诗人的风采

李杜两家本为世交,在李德裕当政时,按理来说,没有给杜牧穿小鞋的理由,但奈何杜牧实在太优秀了,而且他的理念与李德裕不合。

更让李德裕难以深受的是,杜牧和对头牛僧孺的私交非常好,所以李德裕打击杜牧并不能算是单纯的嫉妒。

杜牧去了黄州,这地位于现在的武汉,不过在当时,确是官员的贬谪之地,其荒凉程度令人望而却步,杜牧虽然很不甘心,但却只能随遇而安。

在黄州任上的三年,杜牧倒也将此地打理的井井有条,而在平日里的闲暇时刻,他也走遍了那里的每一块土地。

大唐盛世与唐诗的交相辉映:文化的繁荣与诗人的风采

作为三国时期著名古战场的赤壁,他亦是多次亲临,每次到访,他似乎都能穿越数百年的光景,看到那场改变三国势力的赤壁之战。

豪迈之余,他提笔写下了这首最为经典的咏史诗《赤壁》,诗曰: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十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赤壁之地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而最终的结果是曹操大败,而孙刘联军取得了胜利。

自此之后,天下三分,而打赢这场战争的周瑜,一时间成为了当时的头号风云人物。

大唐盛世与唐诗的交相辉映:文化的繁荣与诗人的风采

可是在杜牧的眼中,却对周瑜所取得成就进行了别样的解释,他认为周瑜之所以能打赢这场仗,还是借了“东风”的光,如果没有东风,那么曹操的铜雀台上,就会多两个美人,大乔和小乔。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谜团了,曹操在攻打东吴的时候,是否想到了二乔,而后来在修建铜雀台的时候,曹操又有没有“锁二乔”的企图?

这一谜团至今没有答案,毕竟在三国正史中,根本没有提到曹操和二乔的事。

大唐盛世与唐诗的交相辉映:文化的繁荣与诗人的风采

大乔和小乔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美人,她们一个嫁给了孙策,一个嫁给了周瑜,是典型的有夫之妇,而偏偏曹操又是出了名的好色之人。

曹操特别迷恋有夫之妇,在他的夫人中,有不少是抢来的,甚至还有不少已经有了孩子的妇女,曹操的这种爱好倒也令人难以理解。

曹操身边的美人多了之后,他便想着建造一处别院,然后将这些美女全部都安置在其中,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在其中肆意妄为,畅享生命的美好。

后来曹操便建造了铜雀台,在里面眷养了很多美人以供消遣。

大唐盛世与唐诗的交相辉映:文化的繁荣与诗人的风采

或许正式基于二乔的美丽和曹操的好色的本性,杜牧才以此做了很是“合理”的猜想,至于说曹操究竟有没有这种想法,杜牧自然也不清楚。

不过由于杜牧这首诗实在是太有名了,以至于后人都认为,曹操对二乔有着很深的企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06: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解读《长安三万里》:一场关于大唐的“万里归途”
...为新文化的第一部,《长安三万里》在历史脉络之下开展大唐的文人故事。历史、诗文、神韵,共同构成了荡气回肠的长安,长安三万里,每一步都有新收获。就这样,一万里、再一万里,让小编带
2023-07-07 14:51:00
这才是中国历史上最硬气的王朝,不纳贡不称臣不和亲
...汉王朝为我国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大唐盛世至今令人向往,军事的强大,政治的整治,文化的繁荣,涌现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瑰宝——唐诗。大唐盛世的繁荣与文明,在
2022-12-20 20:57
如果不是因为一场意外,大唐诗坛一哥也许不是李白,而是唐中宗
...李显,哪吒再世,一腔热血,一生坎坷。若非生死离别,大唐诗坛恐非李翰林敌手。”这句谶语一度传遍长安大街小巷,引人追问——难不成大唐诗坛第一人应是这位传为庸懦之君的唐中宗么?看似
2024-10-16 09:48:00
历史大势里的欲说还休
...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诗人的心情。从大唐开国到贞观之治,从废王立武到武周革命,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从元和中兴到甘露之变,从大中之治到晚唐衰亡,唐朝几乎所有重大
2024-03-25 07:48:00
【乌鲁木齐文化生活节】国风古韵庆佳节
...民和游客循声而来,驻足观看,一场以“国之风华-梦回大唐”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正在进行。这场文化活动是乌鲁木齐文化生活节系列活动之一,由剧幕演绎的方式进行,整场剧幕分为“华灯初上”
2023-09-30 10:44:00
是诗,也是史,品阅《长安三万里》诗人们背后的故事
...天,无数观众走进电影院,跟随《长安三万里》“穿越”大唐盛世,被一首首熟悉的唐诗重新燃起对诗词的热情。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作者、走进诗词,8月23日上午,大渡口区图书馆举办了品
2023-08-23 17:57:00
唐代诗人以汉喻唐的现象及其原因
...国家的认同感,或用委婉的方法来批判统治阶级,既是以大唐比之大汉的文化自信,也是延续自大汉的民族自豪。\"以汉喻唐\"现象出现的原因\"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使用典故的一种习惯
2023-11-11 21:59:00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昨天是世界读书日,第22届“梦回大唐”主题阅读节暨第4届吟诵大会在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举行,现场,来自维扬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千名学子同诵唐诗,共享阅读之美。“李白
2024-04-24 08:16:00
为什么唐朝的诗人,是历史上最多的?
...朗诵几句,哪怕是没上过学的人士,也能偶尔信手拈来。大唐盛世,出现了很多伟大的诗人,比如飘逸的李白、严谨的杜甫、为情所困的李商隐等等,而唐诗三百首,也是折磨我们小时候的一部经典
2023-05-29 15: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