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浓缩的历史 别样的视角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浓缩的历史 别样的视角——读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有感王江瑛 /文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儿时,了解中国历史是...……更多
万历皇帝长期不管理朝政,为什么没有亡国?
...体的人事任免和国家发展方向他根本就不管了。根据当时黄仁宇老先生所说,万历皇帝是个聪明人,他保证不亡国来保持着自己的偷懒状况。这就好像是一个拥有自虐倾向的病人,他每次拿刀子在自己的身上进行伤害,但每一次...……更多
“书小博”荐书|中国出版集团:传承中华文化 提升文化涵养
...时,亦可一窥学术研究之门径。 《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出版:中华书局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更多
显微镜下的明朝剧
...了很多明朝历史研究者和创作者的《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其实就是用那一年的苛捐杂税、人口、税收等细节,凸显当时中国的大致情况。”否则,剧作一定会被“全景式展现复杂的明朝历史”的想法拖累。“因为真正好的...……更多
揭秘雍正帝的死亡之谜
...整顿和现实的妥协(如火耗归公与养廉银)。虽然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雍正未能了解与解决明清两代作为内敛式王朝的根本问题,但满清得以建立起一套继续运行百年以上仍大致有效的统治体制,而未沦为“立国百年而亡”的异族...……更多
浅析大明帝国衰亡的前因,以及帝国之后如何走向衰亡
万历十五年,一个看似平凡的一年,却成为黄仁宇这本著作的书名,也是整本书的主轴年份。作者黄仁宇透过这一年相关的人物纪传,用异于一般史书的角度去描写整个大明帝国。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一年不过是个历史上已...……更多
明朝为什么成为贪腐最严重的朝代呢
...张居正,送他两个金盘子,盘子中有高达三尺高的珊瑚。黄仁宇先生于1976年写过一本明史书籍,名为《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记载,明朝追查张居正贪的各种财物价值10万两以上以。张居正的儿子还称,还有30万两寄存到其他地...……更多
《万历十五年》有何魅力,让高育良奉为瑰宝
...历十五年》的名声很大,作者是著名的美国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该书中黄仁宇先生将历史比作了一块豆腐,然后一刀将这块豆腐切出了一个面,而这个面就是万历十五年。通过分析万历十五年这个面,黄仁宇先生讲清了...……更多
为何说张居正为大明续命了百年
稍微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知道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前些年爆火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多次提及,这本书一度卖到脱销,书中就讲的是万历年间的事儿,除了万历皇帝,绕不过的就是当时的首辅张居正。开挂神...……更多
...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剖析。作者黄仁宇以其独特的历史观和叙事技巧,将这段历史呈现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书中对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等关键人物的刻画,让我看到...……更多
徽商究竟因为什么矛盾?矛盾究竟要如何解决
明清一直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有争议的时期,黄仁宇先生曾在他的理论中提到明清的帝国类型不像汉帝国和唐帝国那样具有开放包容的姿态,也并不具有向上的历史惯性。而是一个呈现内敛状态的帝国。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帝国使...……更多
...没有大事发生,却有许多事正在酝酿的年代。用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话说,就是ayearofnoimportance。宋慈出身于一个有根基的家族。早在北宋(或唐朝),这个家族就已经定居建阳。宋慈的十世祖宋咸,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更多
读书 | 卫建民:从门缝里看海瑞墓
...处的政治环境、他的性格及心理。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先生研究海瑞的文章标题就是“古怪的模范官僚”。说海瑞“古怪”,是说明代万历朝的高级干部队伍中像海瑞这样的人稀有;说海瑞是“模范”,是从皇上到全国...……更多
...治。”最高之名位,则不能有任何条件的限制与约束“(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经过光武一朝的发展,外戚势力逐渐强大。新晋的阴氏家族,一门四侯,光武之前只不过是南阳的一介富户。外戚势力的发展使得很多纨绔子弟...……更多
4·23世界读书日,掌阅科技邀你泛舟书海,回顾经典
...们可在掌阅尽情徜徉书海,品读《生死疲劳》《情书》《黄仁宇作品集》《云边有个小卖部》《三部曲》《呼吸革命》等600+本高品质力作,与好书为伴,与知识同行。 此外,掌阅还开启了阅读打卡活动,鼓励读者养成持续阅读...……更多
被误解的万历: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及其功绩
...帝。 历史学家对万历皇帝的评价也不高,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还曾经写过一本书,名叫《万历十五年》,意思也是指万历15年,明朝彻底由盛转衰。这些人批评万历,无非就是因为他30年不上朝,纵容太监在朝中独揽大权,胡作...……更多
黄巢起义为什么形成那么大的规模,他的结局如何?
...非战略,亦非勇猛,不过找到了唐朝官僚体系中的漏洞。黄仁宇曾说:“黄巢渡过长江四次,黄河两次。这位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流寇发现唐帝国中有无数的罅隙可供他自由来去。各处地方官员只顾本区的安全,从未构成一种有效...……更多
中国皇帝的功绩与争议:历史评价的视角
千古帝王,悠悠万事,功过自有百姓言。皇帝并不是中国特有的产物,在西方也有皇帝,只不过称谓不同,他们称作king(国王)或者queen(女王)。但我想在封建统治的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历史像我们中国这么丰富,这...……更多
聊聊我国唐代“贞观之治”与《贞观政要
...歌咏!”(《旧唐书•太宗纪》)已故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曾经说过:只有把历史拉开一段距离后,才能对其看得更加清楚。如果把刘昫、赵莹等人所说的“贞观之风”的“风”理解为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政治作风、人文风尚...……更多
《何以中国》首播,又是中原视角的统一叙事,再次把中国说小了
...化上的统一。站在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角度上讲,这个中原视角的叙事,似乎也没啥问题。至少,我看这个首期,感觉没有知识点上的错误。当下的纪录片,能够做到没啥知识点上的疏漏,就算是及格了。毕竟,纪录片行当没法像...……更多
明代美男子黄嘉善文武双全,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全靠他
...信半疑。明代的灭亡,不能全部归罪于崇祯帝。旅美作家黄仁宇先生写了一本《万历十五年》,从几个小画面,以小见大,捕捉出种种迹象,明代走下坡路了。所以史学家说:明亡,实亡于万历。今天我要写的黄嘉善该出场了,...……更多
我们期待的历史剧,到底什么样?
...了适应大众口味增加娱乐性元素,鲜少涉及更深层的历史视角,从而处在了娱乐性和历史性之间的尴尬境地。《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是否能逃脱出近些年历史正剧难以出彩的“魔咒”?观众期待看到的历史剧,又是什么样...……更多
好书联展,掌阅科技与20家品牌好书共庆世界读书日
...们可在掌阅尽情徜徉书海,品读《生死疲劳》《情书》《黄仁宇作品集》《云边有个小卖部》《资治通鉴》《三部曲》《平凡的世界》《香水》《杀死一只知更鸟》《陀思妥耶夫斯基精选集》《爱,死亡和机器人》《人生十二法...……更多
...楼梦》以独特视角,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电影拍得浓缩,精彩,好看。2024年元旦新年伊始,博纳影业公司联合招商银行对外发布了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部分场景剧照。许多观众和粉丝看到剧照后表示,胡玫执导...……更多
季宇《王朝的余晖》新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以及淮军兴盛、演变直到最终覆灭的历程。作者以宏大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还原了淮军所参与的清末多场战争的面目,展现了这一时期清王朝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迅速衰朽以及各阶层、各势力互相博弈的历史过程。拨开尘雾,...……更多
《何以中国》之间的互通
...者值得商榷的地方——《何以中国》还是站在传统的中原视角讲中国历史,这和中国大历史的概念就相互背离了。什么是大中国的视角呢?我的看法是,至少在领域面积上,要基于当下的960万平方公里,甚至于更广阔的海域才行...……更多
《楚国兴亡史 : 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出版发行
...了出来。作品秉持了张宏杰人性关怀的写作风格,从楚国视角解读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将历史赋予了人情味、同情心,以当时的历史境况为解读的出发点,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同时又以宏大的历史趋势作为叙述的归宿,给人...……更多
周朝:中华文明的崛起与繁荣之源
...,但它们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历史变迁的重要视角。在感叹周朝的繁荣与稳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尊重每一个历史时期和事件的存在和影响。 ……更多
明朝的覆亡可以全算到万历一人头上吗
...民减少税负,似乎又是贤君的作为。写《万历十五年》的黄仁宇说,他这本书不是针砭个人的历史价值,而写是大历史,人事虽然更迭,朝代或许不同,但相同的情况却在发生。我们活在现代,对一个人物的评价,有时也单看一...……更多
明朝那些事儿,越读越想读
...多年,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982年出版的《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这部著作开启了一种史学平民化的写作,或许因其示范作用,明史成为近年来最受读者欢迎的断代史。 在京东图书通俗说史图书排行榜上,《显微镜下的大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漫话端午|愿你快乐安康!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2024-06-10 00:21:00
本文转自:今晚报伍子胥的特殊技能晨 曦春秋时期,伍子胥的父兄遭人陷害被楚王所杀,伍子胥侥幸逃走,楚王发下文书通缉伍子胥
2024-06-10 00:49:00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
2024-06-09 14:39:00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
2024-06-09 1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