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吕雉:从贤内助到临朝称制的传奇太后
...光,晋级吕太后又有临朝称制十六年的王霸岁月,取得的成就彪炳史册,既光芒万丈,又黯然失色。这,还得从刘邦当秦末泗水亭长说起。那时,家景殷实的美少女吕雉就由父亲吕太公作主,嫁给了刘邦。自此,作为糟糠之妻的...……更多
她是汉惠帝的第一任皇后,正直仁爱一生凄苦
...世后,陈平、周勃发发动政变,将姓吕的一网打尽,请汉文帝刘恒即位,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掌握实权。此后,汉惠帝一直是西汉历代皇帝的一块心病。汉惠帝是一个非常仁爱的人,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恩静笃矣”,为了诋毁...……更多
...和胆识,使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杨坚——隋文帝的神奇相貌杨坚,隋文帝,他的相貌与众不同。传说他的耳朵可以垂至肩膀,这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征兆,预示着他将成为一位伟大的统治者。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更多
在明朝历史上,贡献最大的皇帝有哪些?
...故削藩的他,奋起反击,发动靖难之役,从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虽说朱棣得位不正,但他作为皇帝其所作所为是合格的,其成就是巨大的! 在任期间为了避免重蹈建文帝的覆辙,强力削藩,巩固了中央集团;五征漠...……更多
乾隆皇帝为何只有一首选入了小学语文课本
...的盛唐。历史上诗写的好的皇帝有,比如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隋炀帝杨广,南唐两帝李璟,李煜父子,即使没有文化的朱元璋一首《燕子矶》也写的大气磅礴: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更多
隋唐四代皇帝与高句丽的恩怨纠葛
...磕高句丽?损兵折将改朝换代,都在所不惜!从隋朝的隋文帝开始,隋唐经历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四代皇帝坚持不懈的猛攻高句丽。期间甚至付出了改朝换代的代价,但是却从没有改变四个皇帝打高句丽的决心。...……更多
刘焉的州牧改革与汉末权力瓦解
...汉代行政机构的组成是,中央、郡、县这三个级别,西汉文帝时期,因为天下各郡御史经常违反政治问题,于是汉文帝是不是会派专人出“刺”各地,相当于钦差、调查组这样的临时机构。到了东汉武帝时期,这样的官职就由“...……更多
赫连勃勃与统万城:一位暴君的统治与建筑的艺术
...这次失败了则是需要以性命相抵。这个事件的主人公便是匈奴的君主赫连勃勃,是不是很陌生?听听故事就知道了!赫连勃勃是匈奴人,但是不过不是什么善类。其实在他小的时候,姓刘,叫刘勃勃,后来他的父亲在跟魏国交战...……更多
明朝的武将开国,最后文官却占据朝政的主导力量
...其腾出来的空间大多数由科举上来的文官填补了,之后建文帝依赖的齐泰、黄子澄都是科举上来的文官,这是文官集团的第一次登上权力巅峰。可是好景不长,文官集团力主的削藩遭遇了极大的失败,靖难之役,地方藩王身份的...……更多
董卓和安禄山为何能击垮两个大帝国?原来全靠这一样“法宝”
...给他提供了很多可靠的兵源。董卓在参军之后便参与了与匈奴的作战,再以匈奴人作战的过程中,他获得了一支对他无比忠诚的嫡系部队--凉州军。凉州军主要以凉州地区的汉族和羌人组成,基本上都是董卓的乡党,因此他们乐...……更多
汉民族: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伟大民族
...促使汉朝统治者历经400余年,倾其举国之力将为祸北方的匈奴打的满地找牙,匈奴这个后来让欧洲人谈之色变的异族在汉朝人看来完全不当回事,而欧洲人若不是侥幸遇到匈奴王阿提拉暴卒,欧洲文明或许面临惨遭灭族的命运。...……更多
深入剖析西晋衰亡的全过程
...,带领失业流民成为了新的反叛力量。与此同时,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也趁机叛变。325年,匈奴首领石勒在冀州起兵。很快,他就率军南下,席卷中原。此时的西晋朝廷早已是土崩瓦解。328年石勒围攻洛阳,次年年初,洛阳陷...……更多
刘邦开创大汉王朝与他的领导才能
...老年了。当时天下还不太平,各地诸侯不断反叛,强大的匈奴也时常入侵。刘邦一天也没有沉醉于享受,而是马不停蹄的四处平叛、抵抗匈奴。刘邦辛苦奔波了8年,消灭了各地的反叛诸侯,基本完成了对地方的控制,为大汉的...……更多
他从北周活到唐朝,为何成为政坛不倒翁?
...好评,皇帝宇文邕自然更没理由杀他了。第三次杀机:隋文帝时代被人告发 杨坚建立隋朝后,苏威被宰相高颎推荐,加上杨坚的赏识,很快也担任宰相,跟高颎一同参掌朝政。苏威知道杨坚是明君,所以每当对朝政有不同看法...……更多
中国第一女相许负:手握玉块的神奇出生与传奇人生
...于晋阳(今山西太原)。是以于吕后之乱中得以保全。 文帝即位后,作陈平、周勃为左、右丞相,立薄妃为太后。文帝感念许负拯救自己和母亲的恩典,将其称之为义母,又将裴钺称为义父。赏赐颇丰。又封裴钺为洛商侯,秩...……更多
从出身寒微到皇后,为为汉朝带来了两位大将
...扫平边患在卫子夫和她的家人辅佐下,武帝数次发兵北伐匈奴。他们先后立下汗马功劳,为大汉收复失地。卫子夫的两个弟弟分别是汉朝大司马卫青和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两人年纪轻轻便已身经百战,勇冠三军。他们带领大汉军...……更多
王粲从军汉中行
本文转自:汉中日报李青石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人,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称他为“七子之冠冕”。他也是七子中留下诗歌作品最多的诗人,现存诗歌二十六首。建安十三年(208),刘琮投降曹操,王粲随...……更多
假如项羽当年没有在乌江自刎会如何
...无不胜,如果他六十多万大军入侵莫斯科战败时战死,会成就了他英雄的一生,人民对他怀念,历史对他的评价会不一样。但他就是败而不死,剩二万人狼狈回国,最后议和、放逐、不甘心、再起、滑铁卢、再流放孤岛至病死,...……更多
朱棣登基之后,除了朱允炆外,朱标的妻子和其他的子女结局如何?
...不得不考虑自保的问题,不愿为鱼肉的朱棣不打算等到建文帝杀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才反抗,而是主动出击。就这样,朱棣带领了军队,从北平出发,发动了靖难之役,攻破南京后,入主京都称帝,即位为明成祖。不过,朱棣毕竟...……更多
身为藩王的朱棣为何能将正统皇位继承人的侄子朱允炆拉下皇位?
...是老朱家不可更改的祖训,更相当于是国家的宪法。但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宵小之徒的谗言进行“削藩”,对诸王皇叔进行迫害,这不是违反国家宪法吗?并且很多削藩的罪名都是“莫须有”的。根据《祖训录》,当朝廷...……更多
独孤伽罗、长孙皇后、马皇后与孝庄皇后:谁是你心中的皇后典范?
...后就让杨坚立下誓言,绝不会与其他女人生孩子,禁止隋文帝纳妾。就因为她自己的这种一夫一妻制的想法,影响了官员的升迁,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除此之外独孤皇后的私心特别重,对于她喜欢的大臣无论怎样都要偏袒他,...……更多
“罪己诏”是皇权稳固的产物,“罪己诏”的政治功效有哪些?
...相应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与此同时,“罪己诏”在汉文帝时期首次出现,作为一种新鲜事物,也必然有其特殊性。汉代罪己诏的产生及文本分析一汉代罪己诏的时代背景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更多
从三国至明清,交趾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自立为南越武王,建立了南越国。大汉建立初期,北边的匈奴就够这个新兴的国家喝一壶了,所以对于南越国汉朝皇帝是不会予以考虑的。等到汉武帝时期,强大的匈奴都落败了,南越国还会是问题吗?所以战争狂人刘彻便派兵...……更多
崇祯帝:空有中兴之志,却无治国之才
...与农民政治关于处理宗室问题最大的区别,西汉之所以被匈奴吊打七十年不仅仅是西汉骑兵不如匈奴还有分封的许多诸侯国严重削弱了国力,难以全力一战。 明末内因为主,满清这么强,袁崇焕照样暴揍他们,还干掉了努尔哈...……更多
从岳阳郡王到西梁皇帝:萧詧的奋斗与悲歌
...的爆发,让梁朝的政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梁武帝、梁简文帝先后离世,叛乱者侯景坐上了皇位,这让梁朝的宗室们蠢蠢欲动,因为他们有机会做皇帝了。最活跃的当属梁武帝的第七子萧绎,他没有积极平叛,而是想先把竞争者...……更多
墨水惩罚:古代科举制度的奇葩法律
...然味道不怎样,但是对身体也起不到严重的损害。用“隋文帝”的话说:今年喝进肚子里的墨水,变成来年试卷上的锦绣文章;当然,在古代大多读书人只能通过“科举”来实现梦想的年代,广大儒生对这条法令非但不反感,反...……更多
北周重臣李穆的荣辱人生
...位在外地任职的大臣入京朝见,他受到了极高的礼遇,隋文帝不仅“降座礼之”,还加封他为太师,授予“赞拜不名”的权力,并赐给三千户的食邑。他家中的子孙,即便是尚在襁褓的孩子,都被封为仪同,一门之中“执象笏者...……更多
中国古代十大清官之一的赵广汉,被判腰斩,数万百姓下跪求情
...咎,奸党散落,盗贼不敢发。赵广汉的名声,甚至传到了匈奴。而赵广汉因为治理地方的功绩,再一次被调到长安,出任京兆尹。赵广汉和他的举报箱,几乎是现在信箱的原型三、把违法之事消灭在萌芽之中,百姓交口称赞。赵...……更多
明朝的藩王们为什么不要钱,不要女人,都争着去墓地守陵?
...王仍旧有着不小的势力,拥兵自重,这对刚继承皇位的建文帝是一件麻烦事,于是他与齐泰、黄子澄等密议削藩。朱棣眼见自己的几位兄弟遭到削藩,削藩自朱棣同母弟周王始,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削夺,湘王自焚,余...……更多
大唐奇女子武则天、杨玉环、萧皇后和韦皇后的传奇人生
...的皇后,不仅姿色过人并且精于谋略。她的公公也就是隋文帝杨坚曾经和独孤皇后感情很深,但独孤皇后独断专行,曾经为了争宠手段残忍,晚年的隋文帝对其非常失望,几乎是恩断义绝。萧皇后对独孤皇后的结局感到非常惋惜...……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