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身为藩王的朱棣为何能将正统皇位继承人的侄子朱允炆拉下皇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5 22:11:00 来源:精彩生活

前言:在封建帝王时代,皇位的继承直接关系到一个王朝的长治久安。当初秦始皇如能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早点敲定公子扶苏为皇位继承人,又何至于让赵高和李斯钻了空子,以至秦朝二世而亡。刘邦要是能提前处理好吕氏集团的权力问题,又何至于出现后面的诸吕乱政的事。而身为大明开国君王的朱元璋,在如此多的先例面前,不可能不为自己百年之后皇位的继承提早做准备。于是在起兵时就费尽心思整合各方有利资源,将嫡长子朱标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皇位继承人,可惜天不遂人愿,朱标在做了25年太子之后,还是先于朱元璋一步英年早逝。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坚定的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并且为朱允炆提前扫清各种障碍。但还是在朱允炆即位之后,燕王朱棣发动为期四年的靖难之变,将朱允炆拉下皇位。

身为藩王的朱棣为何能将正统皇位继承人的侄子朱允炆拉下皇位?

靖难之役,燕王朱棣从起兵到谒陵即位,仅仅用了不到四年时间。他何以利用天下一角的藩王势力击败掌控天下兵马钱粮和正统名义的建文皇帝?

一,朱允炆即位之前,朱元璋都为他做了那些保驾护航的工作?

1、清洗清洗勋贵集团

朱标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去世的,五个月之后,朱允炆就被立为皇太孙。可见朱元璋在皇位继承这件事上的坚决与果断。但当时朱允炆只有十五岁,资历与能力各方面都比较薄弱。而朝中的淮西勋贵集团在胡惟庸之案后的势力依然庞大。为了提前给孙子扫清可能产生危害的障碍,朱元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蓝玉案。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给蓝玉定了一个“意图谋反”的罪名,族灭了蓝玉集团,并且肆意扩大打击范围,将一批有关联的文臣武将也牵连进去,合计一万五千人。那为啥是蓝玉而不是其他人呢?

自从常遇春,徐达等人相继离世后,蓝玉迅速崛起,一路高升为梁国公、大将军。在朝堂和军队中有很大的威望,而偏偏蓝玉一向又是桀骜不驯样子,凭借他的影响力,日后想要做点什么,年幼的朱允炆肯定不是对手。留着他在,以后大明江山是姓朱还是姓蓝都是未知数。

2、刻意约束各皇子势力

朱元璋并不是不知道分封制的弊端,但为了压制淮西勋贵的影响力,最终还是推行了分封制。早在朱标去世之前,朱元璋就给藩王们划了势力范围,允许他们拥有一定的权力,但是封地内的行政权和司法权依然归属朝廷。正所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另外,藩王们的军权也极为有限,能直接调动的兵力只有朱元璋配置给他们的护卫军。每个藩王设有三个护卫。每个护卫一般为三千人,最多也只能为一万九千人,也就是说每个藩王能直接调动的兵力最多为五万七千人左右。这点兵力想要和朝廷百万大军抗衡是万万不可能的。

朱元璋在蓝玉案之后,又进一步加强了对藩王们的管控。按照当时藩王的势力与威望来看,以老四(燕王朱棣)和老三(晋王朱棡)为最。朱元璋有意无意的制造他俩之间的矛盾,并且以他俩来制衡其他藩王。值得一提的是,老三晋王朱棡素来与朱标关系较近,在朱元璋看来,有老三帮忙制衡着老四朱棣,孙子朱允炆的地位是很稳的。

身为藩王的朱棣为何能将正统皇位继承人的侄子朱允炆拉下皇位?

二、燕王朱棣夺位成功的原因

1、师出有名

燕王朱棣起兵的口号是“清君侧”。早在朱元璋在世时,便在《祖训录》中规定,诸皇子封藩建国,统帅军队。这不但是老朱家不可更改的祖训,更相当于是国家的宪法。但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宵小之徒的谗言进行“削藩”,对诸王皇叔进行迫害,这不是违反国家宪法吗?并且很多削藩的罪名都是“莫须有”的。根据《祖训录》,当朝廷出现奸佞,诸王有权起兵。于是燕王起兵就找到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2、燕王班底雄厚

由于年长,早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朱棣很早就开始封王建府,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能力。这些人都希望成为从龙功臣,而不愿意成为罪王的下属,所以死力为燕王出力。反观朝廷这边,经过朱元璋的清洗,早期的开国大将大多凋零殆尽。掌握兵权的也多为勋旧的后代,未曾经历战阵。

3、燕王战略远大

在燕王起兵时,无论财力物力均不能与朝廷抗衡,如果建文帝选择持久战,早晚也能拖垮燕王。燕王也看清这一现状,故意避开朝廷的重兵防线奋力向南,不攻重镇,不占名城,直接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书生气太重,君臣之间竟乱作一团。这才让燕王捡了一个莫大的便宜。

身为藩王的朱棣为何能将正统皇位继承人的侄子朱允炆拉下皇位?

结语:其实,一开始朱允炆手里确实是一副好牌,却被他打得稀巴烂。朱元璋即使是在临终遗诏中,也不忘为他保驾护航,他下令在他去世后,藩王们不得回京奔丧,必须老老实实呆在封地。在他看来,只要朱允炆稍微有点脑子,皇位肯定是稳的,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把朱允炆想得太聪明了。朱允炆刚继位,便着手削藩,而且是没有针对性地削,强行把自己置于所有藩王的对立面。历史上哪有削藩先从弱小者开始的?岂不是给强者机会吗?朱允炆就是这么削的。朱允炆丢失皇位,真不怪朱元璋,只能怪他自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06:45:4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允炆继承朱元璋皇位,为何却被亲叔叔夺了皇位
...,也是朱允炆的四叔。朱元璋失去了太子朱标,正为皇位继承人发愁,突然想起孙子朱允炆。朱允炆为朱标之子,聪明好学,性情温和孝顺,很受朱元璋喜爱。在公元1392年,朱元璋立孙子朱允
2023-06-11 16:43:00
他是朱元璋指定的继承人,对其精心培养却成亡国之君
元璋建立明朝后就开始对后继之君进行培养,他选择的继承人是毫无争议的嫡长子朱标,有人说朱标是历史上地位最稳固的太子之一,唯一可以与之相比的就是明孝宗的太子,因此他只有一个老婆一个儿
2023-05-21 09:33:00
朱棣的储位之争:明朝的权力交接与皇位继承
...实力较为顶尖的那一批。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原本的皇位继承人应该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也就是朱棣的大哥继承皇位。而朱棣对于这个大哥也是服气的,毕竟朱标不仅能力强还很宠爱弟弟们,在
2023-12-12 15:28:00
在局势所迫下建文帝该如何服众
...,朱元璋自信有自己在诸王不会叛乱,却忽视了他死后其继承人却难以应对诸王。更不巧的是,这个继承人还是最不具备镇压诸王能力的建文帝,也就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朱允炆自继位以后,藩
2024-04-26 11:10:00
...元璋原本将长子朱标立为太子,但是,朱标早逝导致皇位继承人的身份,落到了其儿子朱允炆的身上,是为皇太孙。后来,朱允炆登基,称建文帝。彼时,朱棣和诸位兄弟被朱元璋封为藩王,而朱棣
2024-06-23 06:47:00
靖难之役前朱棣为何要买500只大鹅
...上皇位,所以他对于嫡长子朱标尤其看重,无疑,大明有继承人了。朱标出生时,正值朱元璋马上打天下时期,对于战争,朱标比历史上的其他太子,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也是
2023-06-18 21:52:00
难怪朱元璋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原来是朱棣的血统有大问题
...元璋原本将长子朱标立为太子,但是,朱标早逝导致皇位继承人的身份,落到了其儿子朱允炆的身上,是为皇太孙。后来,朱允炆登基,称建文帝。彼时,朱棣和诸位兄弟被朱元璋封为藩王,而朱棣
2024-06-24 21:35:00
朱元璋临终前为何连喊三遍朱棣来否
...有资格继承他的皇位,因此他的太子朱标,是国家的合法继承人,可他没有想到,朱标会死在自己的前面,无奈之下,他只能是让朱允炆来做太子。其实他当时还有着不少能力出色的儿子,像燕王这
2023-07-21 21:58:00
朱元璋的一个错误决定害得自己后代自相残杀
...濂做太子的老师,希望能把朱标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皇位继承人。转眼间,朱标就38岁了,25年的精心培养和刻苦学习,使朱标在文韬武略上都颇有成就,是一个有能力继承父业的合格人。但没
2022-12-21 15: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