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地理学家,因《水经注》留名千古
...者郦道元,同样有着波澜壮阔的一生。无论是文学家还是地理学家、水利学家,对《水经注》这本书的评价都非常高,因为它记载了中国1252条河流的水文特点,180座古城、2800余县邑的地理位置,在南北朝建制混乱的时代背景下...……更多
哪些史书中记载有“阳平郡”
...困惑,就连历史学家也不例外,比如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以及当代的中国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也对这件事没有研究透彻,这一点在他们各自编著的《历代舆地沿革图》和《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可以...……更多
为何说广德是“锁三吴襟两浙”之地
...源:邓莹)一、锁三吴何为“三吴”?早在北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466-527)在《水经注·卷四十》里,首次提出“三吴”的概念:“永建(126-132)中,阳羡周嘉上书,以县远赴会至难,求得分置,遂以浙江西为吴,以东为...……更多
...年史《春秋》上就有“鲁桓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现今,趵突泉水东出园区,汇入护城河,在趵突泉水入护城河处立有“泺水”名...……更多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深受乐府影响
...很多有关舆地之学的著作。最为著名的著作有郦道元的《水经注》四十卷和杨街之的《洛阳伽蓝记》五卷。郦道元的《水经注》以汉代的著作《水经》为底本,详细记载了全国以及邻国的水道,著录河流千余条。他搜集资料很广...……更多
我给科蒂教授当导游(导师与我谈中国)
...建设叹为观止。我向科蒂教授讲起了三峡的故事。南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描绘了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雄险气势。当我谈及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科蒂教授竖起了大拇...……更多
...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史书论证首先,《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更多
...、生态、旅游等功能,滋润着霍山脚下的这片土地。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将霍泉载入《水经注》:“霍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迳赵城南,西流注入汾水。”唐人李端在《霍泉》诗中写道:“碧水映...……更多
《水经注》:经典的偶然性
《水经注》槐荫草堂藏版和郦道元像(资料图)我一向认为,好的散文比好诗更难得,因为诗可以苦吟成章,可以惨淡经营,可以孤行己意,美文却是偶成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余光中说写诗仿佛跳舞,写散文如...……更多
古代女性的束缚与贞洁烈女宋共姬的传奇
...古迹,不但在当时很多人知晓,即使到了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针对此事也做了详细介绍。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宋共姬的行为是有多么的欣赏!不过在现在看来,这宋共姬的行为不仅刻板而且残忍。的...……更多
常年透明省份,今年彻底火出圈了
...林徽因第一次来到大同,面对灰败的云冈石窟,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的“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已成为烟云,一行人连旅店都找不到,只能借宿农家。但石窟中凝结的多元文化碰撞,依然带给梁思成深...……更多
...,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则三尺见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也有记载:“游水又东北径赣榆县北,东侧巨海,有秦始皇碑在山上,去海百五十步,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则三尺所见,东北倾,石长一丈八尺,广五尺,厚...……更多
描绘黄河生态新画卷:滔滔黄河水 润泽一座城
...,野井亭西......故俗谓是水为‘祝阿涧水’。”这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一段记载,祝阿古城即在今天的槐荫,玉水即是今天的玉符河,“济水”在唐代后被称为“清河”,清朝晚期,因黄河决口夺清河入海,...……更多
此人被救后不仅凌辱恩人孙女,还抢了恩人的江山
...贾思勰编写了我国农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地理学家郦道元绘制了最早的地理学著作。除此之外由于南北朝时期民族的大融合,人们的着装上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同时由于各国的都城不同,所以涌现了大量的经...……更多
...。”《汉书地理志》:“祝其属东海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游水又北径祝其县故城西。《春秋经》书: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左传》定公十年,公及齐平,会于祝其,实夹谷也。”成书于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更多
聚焦江苏文库|他是最早踏上“一带一路”的先行者,也是最早到达古印度求法的中国人
...世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邵天松介绍,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便多次引用到《法显传》中的文字。南朝萧梁时期的僧祐在其编纂的最早的佛教文献目录著作《出三藏记集》中也将《法显传》收录其中...……更多
汉文帝霸陵,为何今日才被找到
...在地的学者们都将目光移向了西安市白鹿原,郦道元写《水经注》时就曾提到,霸陵在白鹿原上。宋代的宋敏求在写《长安志》时,也提到:文帝霸陵在县东十里【沅案太平寰宇记云陵北去县二十五里】白鹿原上。但还是开头那...……更多
人工生物降雨何时能实现?
...呼风唤雨”一直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南北朝的地理名著《水经注》中有一段“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这场祈雨比杀猪宰羊的祭祀靠谱得多,在高高的崖上,通过燃烧木材加热空气...……更多
长渠千载后
...上游拦河筑坝,以水代兵,水淹楚国鄢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描述了这场残酷的战争:“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战事结束后,鄢城划入秦国,秦以鄢为县。秦昭王以...……更多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为何会突然出现12个身高五丈的巨人
...该放在“皆夷狄服”和“铸十二金人”上面。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把关于这件事的各种记载及小道消息,汇总了起来,方便让我们理解来龙去脉。原文就不上了,说说大概意思吧。秦始皇二十六年,在临洮出现了十二个巨人...……更多
关于古涿鹿地理位置之辨析
...记载的涿鹿,就是位于桑干河流域的河北涿鹿。 二、《水经注》记载古涿鹿即今河北涿鹿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爨水》有云:“涿水出涿鹿山……其水又东北与阪泉合,水道源县之东泉”一段下,引《魏土地记》曰:“下洛...……更多
千古名医:从孙思邈到钱乙的医学传奇
NO.10:叶天士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与薛雪等齐名。叶天士从小熟读《内经》...……更多
...战国策》《史记·五帝本纪》《大戴礼记》、魏郦道元《水经注》、唐李泰《括地志》,乃至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和罗泌《路史》,以及清代马骕《绎史》等,凡提及远古时期炎、黄、蚩的政治和军事活动,每每与“中冀”...……更多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旭日厅”文化艺术长廊首展:云冈石窟艺术展示中华民族融合文明
...,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这正是北魏官员、地理学家郦道元笔下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融汇了鲜卑、汉等民族以及中亚文化的精髓,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晶、北魏文明的绚丽瑰宝,也是五世纪中国佛教艺术巅...……更多
...合发现了这一石刻。”肖发标表示,根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和五代杜光庭的《仙传拾遗·萧史》记载,萧峰顶上早就修造有供奉萧史弄玉的仙坛石室,但一直苦于没有文物证据。这次调查发现宋理宗“皇宋嘉熙”纪年石柱...……更多
平遥:平陶同音别字
...,古中都城遂废。那么,中都城址具体在什么地方呢?《水经注·汾水》记载:“婴侯之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祀水。水出祀山,其水殊源共舍,注于婴侯之水,乱流迳中都县南,俗又谓之中都水。”从文字描述判断,婴侯水即...……更多
...面,都以断制精审著称,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所校《水经注》解决了长期以来经文、注文混淆的问题,对古音学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考证学是清代考证学极盛时的典型代表,对于所研究的古经典已达到很高程度;他还是《...……更多
...流耳。又西南,夹岸连山,联峰接势。”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如此记载了汾河源头的地理信息,这让汾河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找到了自己的“母亲”。为了守护汾河源头的绿水青山,一代代宁武先民用自己的方式,与各种破坏...……更多
依水而兴,赓续千年文脉(图)
...湖是上天赐予南昌人的自然景观。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记载:“东大湖,十里,二百二十六步,北与城齐,南缘回折至南塘,本通章江,增减与江水同”,可见北魏时期的东湖水域面积广大,起到调蓄城内洪水的...……更多
跟风泡温泉最大的好处,能发朋友圈
...星,旷野银河早在10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郦道元就在《水经注》中记载:“渭水自黑水峡至岑峡,南北十一水注之,北则温谷水,导平襄县南山温溪……”。“温谷水”即温泉,“平襄”即今通渭。位于甘肃省的定西通渭温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