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水经注》:经典的偶然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2 00:12: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水经注》:经典的偶然性

《水经注》槐荫草堂藏版和郦道元像(资料图)

我一向认为,好的散文比好诗更难得,因为诗可以苦吟成章,可以惨淡经营,可以孤行己意,美文却是偶成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余光中说写诗仿佛跳舞,写散文如同走路,跳舞当然比走路更要技巧,但走路走得好看,却必须风姿天然。而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是一部风姿天然的散文佳构。

先说天时。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曾说:“郦道元撰《水经注》,本无意为文,可千载之下,竟成为文学史家不能绕开的题目。”“无意为文”四个字,点出了《水经注》的经典性所在。

郦道元是北魏官员,后来因事罢官,于是集中精力注《水经》。北魏不重教育,其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具有极强的家族性,文人之间的交游甚少,这就很难像唐宋、明清那样,在社会层面形成一个知识与艺术的“公域”。郦道元写《水经注》,既无助仕途,又不能博名,纯粹是兴趣驱使,此即前述“无意为文”的背景。在后世文论家看来,“无意为文”是一种高妙的文境,可事实上,处身“公域”之中,写作者总是很难摆脱身份意识或表演性因素,譬如苏轼的古文在艺术性上明显不及其尺牍、笔记,究其原因,便是为身份意识所累。要真正做到“无意为文”,非人力所能勉强,顾随对比《水经注》与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散文,以为前者自然而后者不自然,前者“如生于旷野沃土之树木”,后者“如生于石罅瘠土中的树木”,说到底,问题并不在才力,而在“公域”的有无。因此,郦道元所处的文学环境固然不佳,反过来看,却也成就了《水经注》。

次说地利。郦道元生活在一个山水诗的时代,从两汉到魏晋六朝,山水诗正代替谶纬之学而成为一种新的天人交感方式。《水经注》由一条河流写到另一条河流,由一座山写到另一座山,依循地理线索,遍考发生其间的故实、传说,仿佛将自然视作一个巨大的生命体,每条河流都是它的血管神经,充分体现出当时文人带有玄学或神性色彩的自然观。但是,一方面是文化上的南北隔绝,另一方面是《水经注》的体例所限,郦道元的写作风格与南朝的诗人们有所不同。晋宋的山水诗仿佛写意的水墨画,《水经注》却兼顾了写实与写意,其文风具有一种诗性的精确,这是智识、想象力与修辞能力的结晶。章太炎对郦道元的“卧游江山”颇有疵议,以为《水经注》中涉及南方的部分错误甚多,但是,若仅从文学角度看,郦道元能借由文献资料建立一个想象的山水世界,且描摹精确如微雕版画,这本就是一种极为强大的综合能力。

再说人和。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以骈体胜,但其散文也别具风韵。骈文是另一种形态的诗,由骈入散,正如余光中所说,是“出险入夷”——擅长跳舞的人,走路总不会太难看。后世史家为苏轼评韩愈“文起八代之衰”的断语所左右,每以为骈散文体犹如冰炭不能同炉,桐城派文人更是严守忌骈俪的修辞戒律,其实许多重要散文家的创作均得益于骈文训练,如陶渊明、杨衒之、郦道元等皆是,六朝以降,韩愈、欧阳修也都是例子。从文体角度看,大抵工骈体者重装饰甚于实用,易流于堆砌雕琢,缺乏文气和筋骨;工散体者则重实用甚于装饰,若文风过求雅洁,则显得有骨无肉。《水经注》的行文奇偶参杂,兼具骈散之善,如书中写发源于修武县的清水:“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其水历涧流飞,清泠洞观,谓之清水矣。”这样的文风,在装饰性与实用性之间找到了一种极致的平衡,即使放之整个中国散文史,也是罕有的。

重读《水经注》,我所看到的是经典的偶然性。它当然需要写作者具有不凡的才思、广博的知识,并投入巨大的精力,但同时也需外在因素的共同成全。因此,经典必定是被反复模仿却又终归难以复制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郦道元:世界地理学的先导
...朝廷,为官清廉,公正无私,不畏权贵。他的地理著作《水经注》不仅对后世的游记散文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自幼年起,郦道元便跟随做官的父亲宦局山东,与朋
2024-09-10 14:26:00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地理学家,因《水经注》留名千古
...沓。其中开头第一个注释,必然是“本文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因此,只要语文功底还不错的同学,大抵对这篇骈文还有些印象。《三峡》记载了七百里三峡的奇崛雄险,而它的作者郦道元,
2024-01-12 08:18:00
​北朝名臣郦道元波澜壮阔的一生,不止一本《水经注》
...。也就是从罢官的这段时间开始,郦道元写下了著名的《水经注》。在北魏以前,有一本古书,叫做《水经》,作者和创作年代都已经无从考证,只知道这是一本专门研究水利和水系的书。这本书的
2023-05-19 10:12:00
哪些史书中记载有“阳平郡”
...在哪。《三国志》成书距设置阳平郡时间不到60年。2、《水经注》,成书于515年至524年《水经注》中关于馆陶县是魏阳平郡的记载《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所著的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其
2023-10-16 16:03:00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深受乐府影响
...很多有关舆地之学的著作。最为著名的著作有郦道元的《水经注》四十卷和杨街之的《洛阳伽蓝记》五卷。郦道元的《水经注》以汉代的著作《水经》为底本,详细记载了全国以及邻国的水道,著录
2024-02-29 16:32:00
...揭示了旅游的本质是“移动的阅读”。当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下“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时,一座以“大平原”命名的城市,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激荡了千年。太原,这座承载着华夏文明基因
2025-04-23 08:50:00
...,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则三尺见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也有记载:“游水又东北径赣榆县北,东侧巨海,有秦始皇碑在山上,去海百五十步,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则三尺所见,东北倾
2024-04-19 09:47:00
刘表夫妻墓被发掘,完好的身体和飘散的香气,能否洗清曹操之冤?
...。解决了谁跟刘表合葬的问题,咱们就可以看看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八·沔水》的记载了:“(襄阳)城东门外二百步刘表墓,太康中为人所发,见表夫妻,其尸严然,颜色不异,犹如平生。墓
2024-12-18 09:12:00
...。”认为寸金堤是“晋桓温筑始,五代高氏叠修。”据《水经注》记:“江陵地东南倾,故缘以金堤,自灵溪始,桓温令陈遵监造。遵善于防攻,使人打鼓远听之,知地势高下,略无差失。”可知晋
2024-05-31 09: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