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地理学家,因《水经注》留名千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2 08:18:00 来源:戏说三国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七十四)郦道元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中学课本里,保存着一篇名为《三峡》的散文。尽管文章不长,但是下面的注释却一如既往地厚厚一沓。其中开头第一个注释,必然是“本文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地理学家,因《水经注》留名千古

因此,只要语文功底还不错的同学,大抵对这篇骈文还有些印象。《三峡》记载了七百里三峡的奇崛雄险,而它的作者郦道元,同样有着波澜壮阔的一生。

无论是文学家还是地理学家、水利学家,对《水经注》这本书的评价都非常高,因为它记载了中国1252条河流的水文特点,180座古城、2800余县邑的地理位置,在南北朝建制混乱的时代背景下,它成了后人了解当时自然及人文地理变化的重要依据。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地理学家,因《水经注》留名千古

然而,在历史学家那里,郦道元既没有进正史的《文学列传》,也没被当成科学家,而是进了名声不大好听的《酷吏列传》。

当年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时候,被归入《酷吏列传》里的都不是什么好角色。后来历朝正史沿用了太史公的体系,对“酷吏”也并无多少好感。然而,当我读了《魏书》和《北史》这两本有关北魏的正史里的《郦道元传》以后,我却怎么也没弄明白,为什么他会进《酷吏传》。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地理学家,因《水经注》留名千古

说起来,郦道元也算是个官二代,其父是北魏青州刺史、永宁侯郦范。身为侯爵长子的郦道元在父亲去世以后继承了爵位,成为一名伯爵(降等袭封)。由于父亲游历丰富,自己又仕宦多处,使得博闻强记的郦道元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于是才留下了四十卷《水经注》。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地理学家,因《水经注》留名千古

然而,在文学和科学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水经注》,却没能在仕途上为它的作者带来什么运气。尽管是世系伯爵,但是郦道元的起点却并不高——出身于言官的他,由于推荐他的人进了大狱,他也被牵连罢官。直到后来做了镇东将军、国丈于劲的长史,他才算是从官场上脱颖而出。

之所以会脱颖而出,是因为这三年的长史生涯里,郦道元赢得了“酷吏”的名声。史书说他“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说明他既有严格到不近人情的一面,也有把治安管理好的优点。靠着这份政绩,他被逐渐提拔到了刺史的岗位上。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地理学家,因《水经注》留名千古

在东荆州刺史任上,郦道元再次发挥了他“酷吏”的特点,整治得当地土著居民(所谓“蛮人”)都活不下去了,跑到洛阳去告御状,请求皇帝把郦道元给弄走。最后皇帝派了七十个全副武装的大兵,才把郦道元半请半押地弄回了京城。

在别的时期,郦道元这种做法也许是得人心的,会被人称为肃清吏治、整治治安的循吏;而在宗族势力极大、门阀决定一切的南北朝,郦道元这么做,就只能是自掘坟墓了。尤其是他还得罪了元家的王爷。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地理学家,因《水经注》留名千古

当时有个叫元悦的王爷,是个同性恋,非常宠幸一个叫丘念的人。这本来也没什么,性取向这个东西无论在古代还是今天都不该被指责。问题是,这位王爷还担任州牧,而他的男朋友则成了他的内管家,把州里的大事小情一把抓。搞得整个州里所有官员任职调整全都得指望丘念,这就让当时负责监察的郦道元非常不爽了。

如果换别人,估计惹不起也就算了;但这是郦道元,是素有猛名的郦道元。他看不惯那就不惯着,趁着有一天丘念出门的功夫将其逮捕入狱,并且奏请主政的胡太后将其处死。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地理学家,因《水经注》留名千古

丢了男朋友的元悦立刻着了慌,亲自跑到胡太后跟前请求赦免。对于这么一个男宠,本来就糊涂的胡太后也没什么意见,就签了赦免令。但是郦道元不干了,赦免令还没拿到牢里,他就亲自跑到监狱里弄死了丘念。然后,他对来宣诏的人两手一摊——人死了,你看着办吧。

眼看着马上就要把人救出来了,结果被郦道元给弄死了,元悦自然怀恨在心。而很快,他就等来了复仇的机会——萧宝夤造反了。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地理学家,因《水经注》留名千古

在当时,萧宝夤的那场造反实在谈不上规模有多大,一开始没多久就被剿灭了。然而他却害死了郦道元,这算是对中国文化史造成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影响。而坑死郦道元的,正是元悦。

当萧宝夤已经开始有造反动向的时候,元悦察觉到了,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弄死郦道元的最好机会。于是他向朝廷推荐郦道元担任关右大使,前往萧宝夤处调查。而郦道元刚一走到萧宝夤的防区,就被派来刺杀他的人团团围住,在激烈搏斗以后,郦道元寡不敌众遇害。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地理学家,因《水经注》留名千古

令人唏嘘的是,因“水”而扬名的郦道元,最后也死在了水上。当他被围困在山上的一座亭子里时,饮水只能靠亭子里的一口井。而当他喝干井水以后,终于无力支撑下去,被人攻上山头,砍下脑袋。

郦道元因为吏治而升官,因为水经而留名;却又因为手段严格而被陷害,因为井水而身死。冥冥之中,实在是一种定数。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地理学家,因《水经注》留名千古

郦道元死后没多久,萧宝夤也伏诛了。而这两个人的死,却只是为一个巨大乱世的到来做铺垫。随着一个女人的起落,整个北魏帝国也将随之而崩塌。那么,她是谁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哪些史书中记载有“阳平郡”
...困惑,就连历史学家也不例外,比如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以及当代的中国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也对这件事没有研究透彻,这一点在他们各自编著的《历代舆地沿革图》
2023-10-16 16:03:00
郦道元:世界地理学的先导
...理编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郦学”。他就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郦道元,字善长,出生在范阳涿州的一个官宦世家。他一生服务于北魏朝廷,为官清廉,公正无私,不畏权贵
2024-09-10 14:26:00
黄葛树丨陶灵:长江三峡有几“峡”
...《宜都山川记》、南北朝文学家盛宏之《荆州记》、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都沿用“三峡”之名。尤其盛宏之、郦道元的著述中还提及打鱼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25-03-28 07:03:00
为何说广德是“锁三吴襟两浙”之地
...源:邓莹)一、锁三吴何为“三吴”?早在北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466-527)在《水经注·卷四十》里,首次提出“三吴”的概念:“永建(126-132)中,阳羡周嘉上书,以
2024-03-16 17:19:00
...年史《春秋》上就有“鲁桓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现今,趵突泉水东出园区,汇入护城河,在趵突泉
2023-10-10 10:36:00
...数十,小泉多如牛毛。”泉林是古老泗河的发源地,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誉之为“海岱名川”。至圣孔子曾在泉林设坛讲学,站在源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唐代大
2024-12-03 10:24:00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深受乐府影响
...很多有关舆地之学的著作。最为著名的著作有郦道元的《水经注》四十卷和杨街之的《洛阳伽蓝记》五卷。郦道元的《水经注》以汉代的著作《水经》为底本,详细记载了全国以及邻国的水道,著录
2024-02-29 16:32:00
刘表夫妻墓被发掘,完好的身体和飘散的香气,能否洗清曹操之冤?
...,所以他看到的刘表之墓依然保存完好。作为一名优秀的地理学家,他不像史学家那样因为立场不同而存有偏见,记录的也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可信度甚至还要超过陈寿的《三国志》。郦道元在荆
2024-12-18 09:12:00
秦始皇为纪念舜帝而设零陵县
...县地就是零陵县。湘江发源于兴安县海洋山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十分明确地记载了零陵县的地理方位,“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海洋山),东北过零陵县东,又东北过洮阳县东。”郦道元
2024-06-23 11: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