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马周:唐初最有才的人,从门客到宰相传奇人生
...,“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欧阳修《新唐书·马周传》认为马周自比傅说和吕望,但才能不及此,毛主席批注:“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 ……更多
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五代宰相,他的一生又经历了什么?
...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等十位皇帝,所以被欧阳修骂为“不知廉耻”,司马光也斥其为“奸臣之尤”,至今成世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更多
孙洙未被人赞誉为宋版的贾谊,为何却并不出名
...量。比如我们下面要说的这位,他叫孙洙,能得到包拯、欧阳修两位重臣联手推荐,当时的宰相韩琦被孙洙的文章感动到痛哭流涕。按理说,在那个风云年代,他完全可以成为像王安石、苏轼那样的名臣,再不济也是章惇、曾布...……更多
...弟苏辙一起来到京城,第二年春参加了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本拟取苏轼为第一名,但当时乃匿名评卷,欧阳修以为除其门生曾巩外,开封再无如此饱学之人,故怀疑乃曾巩之试卷,怕人说偏袒自己的学生,于是抑为第二。第...……更多
苏轼质疑王安石的咏菊诗,提笔进行嘲讽,最后发现“小丑”是自己
...,因为菊花是否落花瓣一事,与王安石起争执的人其实是欧阳修。欧阳修当时看到了王安石写的这首咏秋菊的诗以后,对王安石在诗中提到菊花在秋天掉花瓣的事情,提出了一些异议。不过,王安石直接向欧阳修讲明了自己的道...……更多
...胤为国殉难,应该被写入《忠义传》里,然而北宋史学家欧阳修、宋祁却将其列入《奸臣传》中,还说“崔、柳倒持李宗覆”。那么,崔胤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一、官至宰相崔胤出身名门清河崔氏,家中世代为官,他的祖父...……更多
...考官,那一届的主考官是著名的宋朝政治大家、文学大家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也是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一位。宋朝时期最著名的诗文革新运动就是由他发起的,而且副考官是梅尧臣,他也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现...……更多
被骗至缅甸做“电诈”的江西小伙已回国:当初轻信“百万年薪”,如今欠债近20万元
↑欧阳自伟手机里保存的回国途中的照片和视频红星新闻记者丨陈卿媛 实习生丨段灵冰编辑丨郭庄 责任编辑丨魏孔明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江西小伙欧阳自伟在2021年6月被“高薪”诱骗到缅北从事电信诈骗,经历转卖、逃跑,...……更多
好评如潮的《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你还没看吗?
...视开播的《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聊到现在的「三苏」,高潮可谓一浪接一浪。网上早已好评如云,「故事性强,娓娓道来」,「表演自然,都演活了」,「情绪饱满,热泪盈眶」……单看这个评价...……更多
二十四史的作者分别是谁
...元一〇六〇年)完成,前后历时约十七年,参加编撰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人。《旧五代史》: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新五代史》作者...……更多
...的文化、文物、非遗等遗存。如南宋绍兴年间为纪念北宋欧阳修和南宋恩榜状元董德元而建的状元楼、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报恩寺塔、明中期所建的环城古城墙、始建于元至元年间的石拱桥——恩江大桥、江西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更多
王安石为变法矢志不渝,为何会败给了现实呢
...,三十岁不到治理鄞县赢得极高口碑,范纯仁富弼文彦博欧阳修等都有对其积极评价的书文,有的多次举荐他,而且欧阳修曾同时推荐过介甫和吕公著,靠吕氏家族一说实在可笑。后来的嘉祐四友更不必说,多次辞官时,司马光...……更多
韩琦:北宋中期的文武双全宰相,拥立两位皇帝家族显赫
...,宋仁宗仍然没有确立继承人,韩琦拜相后,与参知政事欧阳修再提建储之事,宋仁宗最终同意立赵曙为皇太子。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宋仁宗病死,韩琦拥立宋英宗继承皇位。之后,韩琦又调解曹太后与宋英宗的关系,着...……更多
江西吉安:文明新风润乡村 移风易俗显成效
...讲员“身边化”。邀请中国好人蒋新东、全国先进工作者欧阳群昌、吉安市道德模范欧阳广安等11人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好人宣讲队”,广泛开展“好人故事会”等系列活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身边好人传递出的正能量。二是...……更多
司马光称他奸臣,可为什么百姓却很爱戴他?
...为人处事圆滑,张弛有度,所以在官场上可以叱咤风云。欧阳修为什么骂他不知廉耻,我们要从这件事说起,那时候,山东的一个男子在朝廷任官,不幸死掉了。这个男子在任职的时候很清廉,没有给他的老婆和孩子留下任何东...……更多
唐太宗的“纵囚”事件是真是假
...就有一个人开始怀疑了,怀疑者正是《新唐书》的编写者欧阳修。欧阳修专门写了一个《纵囚论》,怀疑这个事情的真实性。原因如下:君子才能实于信义,小人不可能施以信义的,这些死囚犯下大罪,是小人中的小人。君子都...……更多
李白与苏轼:唐代与宋代文学的巅峰代表
...,在嘉佑一年,苏轼开始在北京参加考试。当时的考官是欧阳修,是后人熟悉的。在欧阳修的审视下,欧阳修欣赏了苏轼的作品。从此,苏轼成名天下。好不容易被欧阳修认出来。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文学的高峰是唐诗和宋诗...……更多
哪位贤相事事睚眦必报,孔子后人都中了招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宰相如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等名人都因为工作勤奋和品行高尚而备受赞誉。然而,有一位宰相却异常特殊,他的正直超越了包拯的铁面无私,但在耍奸诡上却不亚于秦桧。这位性格反复无常的人物竟...……更多
范仲淹:命运跌宕起伏,后人称他为“完人”
...失所,咸平三年,王均起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欧阳修上书要改革吏治,尹洙上书“因循不改,弊坏日甚”,在多方劝说和呼声中,宋仁宗终于决定开始实行改革。宋仁宗将改革的事交给范仲淹,并且多次催促,在范仲...……更多
“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少年苏轼〔201〕
...大事,以及当朝“泰山北斗”级的大人物韩琦、范仲淹、欧阳修的名字,以致影响到他的今后人生。自此之后,张老师对苏轼则另眼相看。他居高临下,因材施教,视苏轼为奇才,不用一般教程,而单独开小灶,把重点放在释难...……更多
苏轼与欧阳修竟然是姻亲关系,两家喜结秦晋之好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与“三苏”之间有知遇之恩。苏洵是欧阳修向朝廷举荐为官的,苏轼和苏辙是欧阳修主持礼部考试时选拔出来的,他们视欧阳修为恩师、挚友,故欧阳、苏两家有通家世好。苏轼与欧阳修的师生之情最为深...……更多
欧阳修:滁州贬谪与《醉翁亭记》的诞生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代领袖,“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人均是出自欧阳修门下,因为他喜欢提拔青年才俊,所以被誉为千古伯乐。可是这么一位在朝堂上、文学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儒臣,却曾因与外甥女有染的绯闻而...……更多
13岁即位,将宋朝国力推向巅峰的皇帝是谁
...三年(1043年),宋仁宗提拔范仲淹了这位大臣,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人称“四谏”),锐意进取。同年九月,在宋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富弼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更多
被后人评判“有功于文,有罪于诗”的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工于诗词。后人有言辞偏激者,根据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批判他导致词逐渐在地位上压倒诗,就连后面的朝代也多是以写词为主。但正是贺堂、王夫...……更多
欧阳修真有给他外甥女写情诗吗
...思的事情,那就是“盗甥门”,其核心内容说的就是这个欧阳修给他外甥女写情诗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这个说法是真的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分析看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首先在历...……更多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科举居然两次落榜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醉于山水美景的庐陵欧阳修,在年轻的时候也有不少...……更多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欧阳修,作为宋朝的三朝元老,一代文学大家,可谓门生故吏遍天下。而且,他对于人才,特别是自己的弟子,更是不遗余力的举荐,被议为“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成就了很多人。欧阳修举荐之人,...……更多
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007年8月1日)寅时,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父亲欧阳观任绵州军事推官,已经56岁了。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欧阳观去世,年仅4岁欧阳修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前往湖北随州投奔欧阳...……更多
欧阳修自己的仕途坎坷,却还向朝廷举荐他人,其原因有三点
欧阳修的大名家喻户晓,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生颇为坎坷,但是这也成就了他的大名。欧阳修为人正直,博学,对北宋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在晚年时还向朝廷推荐了苏轼,苏辙和曾巩等人。...……更多
...明了,颇有独特见解。五代史也大致如此,值得一讲便是欧阳修,他与李延寿各占了《二十四史》作者中的两个名额。”后来,章培恒先生教我读《宋史》时,对欧阳修评价很高,他说,欧阳修不仅是史学、诗词、古文的大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2024-06-28 20:32:00
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
2024-06-28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