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范仲淹:命运跌宕起伏,后人称他为“完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0 13:42:00 来源:戏说三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意思是为官者要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担忧愁,这表现出范仲淹的政治抱负和伟大胸襟。

提起各朝代中的能人将相,都能说出很多,但如果提起堪称完人的良相,那范仲淹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

为何说范仲淹堪称完人?其实从这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便能窥见一二。

范仲淹:命运跌宕起伏,后人称他为“完人”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政绩显著,文学成就突出,思想高尚,对后世影响深远,世称“范文正公”,可见世人对其尊敬。

在封建时期,官场浮沉起落很正常,更何况是出淤泥而不染,一心为民的清官,黑暗的朝堂无法容纳这样的人,他们注定会被陷害,会很难得志,范仲淹就是其中之一。

范仲淹:命运跌宕起伏,后人称他为“完人”

范仲淹的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高祖范隋曾跟唐懿宗渡江南下,曾祖和祖父都曾在朝廷为官,范仲淹也算出身官宦世家。

范仲淹两岁时,他的父亲范墉去世,母子俩相依为命,最后母亲改嫁,范仲淹改名朱说,开始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范仲淹非常有政治才能,精通儒家经典要义,慷慨兼济天下。他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以治狱廉平、刚正不可著称,后来功成名就,恢复范仲淹之名。

范仲淹:命运跌宕起伏,后人称他为“完人”

范仲淹为官刚正不阿,正是他这种性格,为同僚所不容。范仲淹当谏官时,看到宰相吕夷简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就向宋仁宗揭发,但这却触怒吕夷简,他反咬一口,说范仲淹结党营私,挑拨君臣关系,宋仁宗听信谗言,将范仲淹贬至南方。

后来西夏战争爆发,范仲淹立下大功,正赶上宋王朝内政腐败,因此宋仁宗就对范仲淹委以重任,封他为副宰相。

宋仁宗非常信任范仲淹,让他出治国方案,但朝廷有太多弊病,不能急于一时,可经不起宋仁宗催促,就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宋仁宗马上在全国实施,这就是“庆历新政”。

范仲淹:命运跌宕起伏,后人称他为“完人”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贫困,再加上边境压力,当时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宋代建国后,不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兼并土地,买卖土地,农民失去的土地越来越多。

“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病态的社会局面,让人民负担日益加重,赋税也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百姓在痛苦中流离失所,咸平三年,王均起义。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欧阳修上书要改革吏治,尹洙上书“因循不改,弊坏日甚”,在多方劝说和呼声中,宋仁宗终于决定开始实行改革。

范仲淹:命运跌宕起伏,后人称他为“完人”

宋仁宗将改革的事交给范仲淹,并且多次催促,在范仲淹领导下,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开始,他一直以来期盼的改革也终于得以实现。

范仲淹等人提出十项改革主张,宋仁宗予以采纳实施,并颁发全国。“庆历新政”为百姓带来很多好处,但却大大压榨了那些贪官污吏的利益。

庆历四年,范仲淹新政受到奸佞小人诋毁,指责他有“朋党”行为,让宋仁宗对其产生怀疑。

范仲淹:命运跌宕起伏,后人称他为“完人”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宋仁宗对别人的诋毁越来越信任,范仲淹被免职,欧阳修也受到波及。

主持变法改革的主要人物,最终都被驱逐出朝廷,科举新法被废除,恢复旧制,自此,庆历新政彻底以失败告终。

其实范仲淹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和思想政治方面都作出了很大改变,扩大财政税源,限制土地兼并,加强中央集权。

这项改革其实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北宋封建王朝的寿命。范仲淹这项举措利国利民,但只因有人利益受到损害,最终失败。

范仲淹:命运跌宕起伏,后人称他为“完人”

为什么会说范仲淹是完人良相,因为范仲淹不但忠君爱国,为百姓国家担忧,同时也有很高的才华,堪称完人。

范仲淹在文学方面成就颇高,他死后谥号“文正”,古人非常注重身后名,“文正”可以说是古代文人最高级别,一位朝政大臣能做到这份上,说明他真的非常优秀。

范仲淹做官后,清正廉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对朝廷鞠躬尽瘁,遇到不平之事,他针砭时弊,从不畏权贵,因此三次起落。

他为了朝廷,直言进谏,甚至不惜付出生命,这也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

范仲淹:命运跌宕起伏,后人称他为“完人”

范仲淹辅佐皇帝提出“庆历新政”,内容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

他不但在政治和文学方面建树颇高,在军事方面也有很高能力,他通过一系列措施和积极防御,使得宋朝对西北形成压倒性胜利,最终西北边境得以平定。

可以说,宋朝稳定繁荣,范仲淹居功甚伟。

范仲淹一辈子都为国家和百姓着想,皇佑四年,他流连病榻却仍然坚持上任,最终病逝,宋仁宗封其为楚国公,并谥号“文正”。

范仲淹:命运跌宕起伏,后人称他为“完人”

各个方面颇有建树,人品道德具优,为国为民的一个人,又怎么不能称得上“千古完人”呢?

纵观范仲淹一生,他真正做到了圣贤必备的三点:立功、立德、立言。

平定战乱,推进新政,做官尽心尽力,造福一方百姓,直言进谏,清正廉明,开创北宋儒学,一生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脍炙人口的句子,他的一生操守,恐怕没几人能做到。

范仲淹:命运跌宕起伏,后人称他为“完人”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这篇《岳阳楼记》是范仲淹所作,文中描写山水楼观,自然变化,风雨阴晴,但其实表达范仲淹的真实情感。

他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之心,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这篇文章表面写景,实则表达范仲淹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

一篇《岳阳楼记》不但展现范仲淹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他伟大的爱国胸襟,范仲淹称得上完人,值得后人尊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家分享,张载和他的横渠四句,为何如此伟大。一、被范仲淹警告张载,字子厚,父亲给他取名为“载”,出自《周易》中的“厚德载物”,后人称他为张子或“横渠先生”。“横渠”二字,是地
2024-05-31 06:09:00
走进范仲淹的人生真正的读懂他的“忧”与“乐”
提起范仲淹,可能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著名诗人。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脍炙人口的名句。实际上,范仲淹流传后世的作品少得可怜,寥寥数首。但
2023-05-13 16:59:00
范仲淹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
...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的北宋名臣范仲淹。《宋史·范仲淹列传》在最后对他的评语中,也追捧得相当高,但在历史上,范仲淹做人相当成功,成为一代道德楷模,可做官却比
2023-05-29 16:30:00
聊聊宋真宗赵恒的第六个儿子——宋仁宗赵祯
...。他还注意听取不同意见,任用了一批有才能的官员,如范仲淹、欧阳修等,这些人才的涌现也为宋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外交方面,宋仁宗采取了和平共处的策略,尽量避免战争的发生
2024-10-18 20:32:00
13岁即位,将宋朝国力推向巅峰的皇帝是谁
...现象,决定开启变革。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提拔范仲淹了这位大臣,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人称“四谏”),锐意进取。同年九月,在宋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富
2023-01-14 12:06:00
包公墓寒酸背后的真相与思考
...对官员的一种期盼,但并不是每一个官员都能像包拯或是范仲淹那样,处处为百姓们着想。包拯为官清廉,不管自己手中的权力有多大,但只要百姓受到伤害,他都会替百姓们讨回来,不管你是皇亲
2024-01-17 19:23:00
宋仁宗被誉为“千古第一仁君”,他到底有多得人心?
...臣直谏,他的手下也涌现了不少正直的官员,比如包拯、范仲淹、欧阳修等耳熟能详的能臣。欧阳修最著名的头衔,当属“唐宋八大家”,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很高,却也没耽误他在朝政上的作为。宋
2022-12-23 14:15:00
北宋最帅女婿富弼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俊朗之人,无论古今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才华颇为范仲淹赏识,称赞他是“王佐之才”,常将他的文章拿给晏殊等文豪欣赏,竟促成了一段千古姻缘。范仲淹做媒,晏殊的女婿在宋朝时期,男
2024-01-14 11:34:00
...下宋城(今河南商丘),进南都学舍,跟随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诵读诗书。天圣八年(1030),二十六岁的石介中进士,任郓州观察推官。石介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生。故里在今
2023-02-17 15: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