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余姚一小学地下发现汉六朝聚落遗址:有橡子遗存,证实其为人类早期食物之一
...灰沟6条、水井8口、柱洞群2处、墙基1处。 H48灰坑底部的橡子汉代遗迹发现有灰坑、灰沟和建筑遗迹。灰坑是由于古代人们利用废弃的窖穴、水井或建筑取土后的凹坑倾倒垃圾,垃圾中土壤变成灰色而形成的。其中,H48灰坑难能...……更多
...。其中,H48灰坑中难能可贵地保存了竹编、葫芦、核桃、橡子等植物遗存,尤其是出土的大量橡子,铺满了整个坑底,厚度近半米。六朝时期的发现以铜钱窖藏坑和水井群最为重要。其中,铜钱窖藏坑共出土铜钱796枚,钱文主要...……更多
浙江一县城考古走向“大河姆渡”时代:有遗址距今8000多年,当地正建考古遗址公园
▲余姚部分遗址地图沧海桑田,在浙江县级市余姚发掘的遗址中有了具象化体现。距今八千余年前,这里曾有沿海区域,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留下了贝壳,形成了海岸贝丘遗址;距今六七千余年前,稻作农耕社会留下了人工栽培...……更多
...管理研究院博士、马廊厦遗址考古领队梅术文介绍,以往余姚地区发现的历史时期遗址,如杜义弄汉六朝遗址、巍星路窖藏等主要集中在城区,而马廊厦遗址地处余姚北部,靠近杭州湾,其类型多样的生活遗迹和品类丰富的陶瓷...……更多
内蒙古哈民遗址吸引小学生参观
...址区域参观。中新网记者 刘文华 摄小学生在复原的哈民聚落中参观。中新网记者 刘文华 摄 小学生在哈民遗址中参观。(无人机图片)刘小光摄小学生在复原的哈民聚落中参观。中新网记者 刘文华 摄 ……更多
数智文旅开启文化宝库,5G+AR演绎诗路繁华
...和互动性的沉浸式体验正成为游客解锁旅游的新方式。在余姚,四明山山门、白水冲瀑布、四窗岩……每一处景色,都藏着余姚古来今往的诗意浪漫。浙江移动宁波分公司为余姚市政府量身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四明诗路”智慧文...……更多
考古遗址“潮”成度假胜地(文化中国行)
...文明形成的初期,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国”。“来到这里,就像从现代穿越进了历史。”穿行在考古工地,贺瑞冰一会儿考古集章,一会儿体验发掘,“...……更多
...考古发掘,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遗存对认识这一区域先秦聚落分布特征和时代变迁提供了新的材料。据介绍,湾山遗址分为东、西两个片区,分布面积合计约3600平方米。遗址堆积深度约0.5至1.2米,自上至下可分为5个文化层,清...……更多
...工业遗存面貌的重要代表性遗址。第二单元 商周时期的聚落当良渚文化的余晖渐渐淡去,这片土地迎来了新的变化。大融合背景下的分裂斗争,不仅引发了国与国之间版图不断变化,更使得杭州在这场文化碰撞中,焕发出生机...……更多
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国发现贵霜时期大型聚落遗址
...考古工作者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发现一处贵霜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城市发展和文明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案例。 契纳尔特佩遗址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苏尔汗河州。经过两个月的发掘,中乌联合考古队确定...……更多
...一是通过北村等发掘和研究,建立了遗址群良渚早期阶段聚落结构基础框架;二是全面揭示水利系统复杂结构,完善了遗址群良渚中期聚落结构认识;三是揭示了良渚早中期之间聚落与社会发生过革命性改变,展示了文明发展过...……更多
...江、北到风则江,面积约7平方公里,目前已发现9个大型聚落遗址。据亭山遗址群考古项目负责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民介绍,自2021年至今,项目组已先后对亭山遗址、南山遗址、南山头遗址等3个遗址进行了规...……更多
重大发现!湖州发现3000年前“宫殿级”建筑基址群
...是我国东南迄今所见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核心聚落遗址。▲ 10月15日,来自全国的夏商周考古专家研讨毘山遗址重大发现。▲ 来自全国的考古专家在毘山遗址考察 中华文明探源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赵辉称,...……更多
初步廓清良渚遗址群三个发展阶段
...发现初步廓清良渚遗址群经历了利用山前地貌建设散点式聚落,到规划建造水利系统、莫角山和反山,再到构筑带有城墙、外郭的良渚古城等三个发展阶段,反映了良渚人群聚落管理和城市营建理念、信仰体系不断成熟的演进过...……更多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双槐树遗址 探索“河洛古国”的奥秘
...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早期都邑性质的聚落遗址双槐树遗址考古工作最早起于1984年,起初按照遗址发现所在地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后发现其仅为遗址的一部分,于是重新命名为“双槐树遗址”,并继续展...……更多
...造自然的跨越。屈家岭遗址治水模式的探索,为史前单体聚落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了细节支撑。屈家岭遗址的考古工作,展示了长江中游地区大型中心聚落的规划理念、布局演变和社会结构传统,反映了长江中游不同于其他...……更多
...化数字化考古关键技术应用重大攻关项目,师生深度参与余姚井头山遗址二期的考古发掘,派教师常驻发掘一线,通过数字化手段对考古过程进行全息化、原真性信息智能感知与动态管理,构建系统性和综合性宁波史前文化遗址...……更多
河南八里桥遗址考古新发现为夏文化考古带来重要突破
...桥遗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是一处二里头文化的大型环壕聚落遗址,年代为公元前1700至1600年前后。遗址现存面积约135万平方米,勘探表明遗址北、西、南侧分布有壕沟,东部以潘河为界,时代为二里头文化二期至四期。潘河东...……更多
从仰韶到龙山 文化谱系一脉相承,苏羊遗址发现多人二次埋葬坑
...沼等重要遗迹现象,说明这里曾存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聚落。”任广介绍,结合考古发现基本可以确定,苏羊遗址的时间跨度从仰韶文化早期一直延续到龙山时代晚期,文化序列从早到晚发展连续稳定,文化谱系一脉相承,是...……更多
宁波又添古遗址!奉化江支流鄞江两岸已发现13处史前遗址
...2022年)等墓地相呼应,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六朝时期聚落,为复原六朝时期宁绍地区聚落生活场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潘家耷遗址位于洞桥镇潘家耷村东,北距奉化江支流鄞江约600米,分为南、北两个片区。遗址文化堆积...……更多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瓦店遗址寻夏记:走进4000多年前的“大都会”
...人数和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瓦店遗址夏代早期中心聚落的确定、大型环壕和祭祀遗迹群的发现、颇具王气的高档遗物的出土,都表明瓦店在龙山文化时期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张华贞说,这个“中心”很可能...……更多
...下游两个最大史前城址,它们也是中国五大中国史前都邑聚落中,归属于长江流域的两个。多年的考古发掘表明,确认石家河城址由多重城墙、环壕以及城外台地和附属聚落构成,城址面积约2平方公里,连同周边台地及附属聚落...……更多
河南贾湖遗址博物馆开馆 再现9000年前文化生活
...贾湖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新石器时代前期聚落遗址,今年是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近日,贾湖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贾湖先民创造的众多“世界之最”正式对外展示。博物馆以贾湖先民生活场景为原型,展出贾湖...……更多
聊聊颛顼的起源来历
...山聚集区的启示》,发表于2000年,他指出濮阳周边有41座聚落的大聚落群,如同众星拱月一样,因此还有更中心的聚落,后来果然发现高城遗址。其实,如此规模与密度的聚落群,在当时中国绝无仅有,更符合颛顼历史地位。除...……更多
2023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00余件。2023年度的发现与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冀西北地区聚落与社会、生业与技术、环境等研究材料,对冀西北地区文化变迁以及社会演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探讨旧新石器时期过渡、旱作农业起源、文化谱系、人类群体...……更多
如果文物会说话|这个遗址群实证了7000多年前福建岛民的食谱有多丰富!
...300年-6500年的西营 祠堂后山遗址先民们已经形成相对小型聚落形态出现分布相对集中、紧凑的生活功能区从这个时期发现的柱洞分布来看考古专家推测其其为干栏式简易建筑这是福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房屋建筑 距今6500年-5000年...……更多
浙江湖州:考古发现晚商时期高等级建筑基址群
...此次发掘发现了围绕毘山山体的一条环壕,以及环壕内的聚落中心分布区。聚落中心区面积约33万平方米,分布着众多晚商时期的高等级建筑基址遗迹,距今约有3000年历史。其中一处“干栏+土筑高台”组合式建筑遗存,其面积...……更多
“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5300年前地震震级至少6.0级
...地震造成了遗址居址区内大面积的房屋倒塌,并对双槐树聚落产生影响。通过一系列地震的同震变形分析,揭示双槐树遗址区域此次古地震诱发内壕的沉积物发生液化变形,引起中壕内南岸堤发生崩塌。同时,在双槐树遗址居址...……更多
举国之力找不到完整夏朝,为何
...山类型则以鼎为主,两大类型又分别形成了20余处大中型聚落,每处大中型聚落间平均相隔40公里,中心聚落筑有夯土墙或壕沟,分别下辖多个小型聚落,形成了一个个的聚落群。而聚落群和聚落群之间,又存在明显的界线分布...……更多
夏朝之前是尧舜,那考古发现的石峁人怎么解释?
...并未在史书中留下任何记载。虽然石峁遗址周边有大量的聚落结构和文化遗存,但在史书记载中仍然没有提及石峁政权。这引发了对于为何石峁在历史文献中被遗漏的疑问。石峁的城址规模之大、军事防御设施之强大、农牧混合...……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暨挺进师特展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暨挺进师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亮相
2025-07-06 09:42: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滕久寿:吴淞要塞的不屈脊梁
滕久寿,字祺之,1899年出生,贵州省都江县(今三都自治县)人。1919年从贵州陆军讲武学堂炮兵科毕业后,历任黔军排、连
2025-07-05 15:33:00
血色丰碑|抗日英雄曹基锡:烈火中的青春
1931年的东北寒风中裹挟着亡国的危机在吉林这片土地上无数抗日英烈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曹基锡就是其中一位1931年
2025-07-05 09:38:00
寻访老兵足迹|抗战老兵韩景俊: 枪林弹雨铸忠诚 桑榆暮年传薪火
在吉林市丰满区的干休所里,97岁的韩景俊老人推着轮椅在院子里散步,望着胸前熠熠生辉的勋章出神。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
2025-07-05 10:43:00
客籍名人与贵州 | 蒋廷瓒:贵州首任布政使
明永乐十一年(1413)是明朝历史上一个不普通的年份,明朝开国45年后,明朝廷宣布贵州正式建立行省。1413年3月,明朝廷设立贵州布政使司
2025-07-04 22:55:00
“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
7月3日,“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由广东省中国画学会、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主办
2025-07-04 17:1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哪吒3岁生辰宴上的酒杯,竟然出现在吉林了?
今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其精良的制作不仅创下了票房历史,也赢得了广泛赞誉。电影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也经常穿越时空“出现”在全国各大博物馆中
2025-07-04 17:48:00
安徽作家梁爽长篇小说《张良传》出版
大皖新闻讯 我省作家梁爽长篇力作《张良传》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梁爽力图用文学的手法、散文的笔法,去打捞张良一生那些生动
2025-07-04 1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康宁以地理的角度而论,位于山东曲阜东南部的尼山,只是蒙山余脉的边缘山岭,最高的主峰海拔也只有344
2025-07-04 19:23: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红色记忆:烽火映官山
十堰广电讯 官山作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过很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也留下了很多重要革命遗址。今天,让我们走进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
2025-07-04 19:36:00
一袭衣冠见风华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跟上我们的镜头,穿越千年迷雾
2025-07-04 11:31:00
合肥104岁新四军老兵的抗战记忆:亲眼目睹战友被日军飞机炸弹击中
大皖新闻讯 冒长松今年104岁,安徽省全椒人。他1942年参加新四军,现居住在合肥市老城区一栋普通三层居民楼3楼。如今的他走起路来仍然腰板挺直
2025-07-04 11:41:00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7月的鲁西南大地,暑气渐浓,却掩不住那段烽火岁月留下的滚烫记忆。近日,大众网记者与济宁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杨义堂一同来到八路军惠河支队支队长赵紫生的大儿子赵征民的家中
2025-07-04 16:52:00
2024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来了
杭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追溯至距今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历经良渚文化、吴越国、南宋等不同时期的积淀,形成了绵延不绝的历史文脉
2025-07-04 09:25:00
李耘:贵州优秀传统廉洁文化资源丰富
廉洁从政典范不胜枚举。如,被誉为“循例称冠、吏畏民怀”的清朝断案高手高廷瑶,坚信“廉吏必节俭”和“以厉廉戒”的清朝贵州巡抚刘荫枢
2025-07-03 22: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