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瓦店遗址寻夏记:走进4000多年前的“大都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21 09:45: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距今约3800年时,夏人营建了一座面积足有400多座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宏伟都城,偃师二里头遗址就是今天被多数考古学家认可的夏代中晚期的都城。

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夏朝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那么,二里头遗址建成前的200多年,夏朝的早期都邑在哪里?

带着对夏文化的憧憬,8月20日,“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位于许昌的“考古寻夏 夏都何在”禹州瓦店遗址考古展,开启了一场有关“寻夏记”的体验。

浇地“浇出来”的文化遗址

1979年,瓦店遗址初次引起人们的注意。

当年的11月29日下午,禹县火龙公社(今许昌市禹州市火龙镇)瓦店村来了一老一少。老者叫教之忠,50岁左右,时任禹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少者叫方燕明,20岁出头,是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

两人沿着颍河自西北向东南进发,骑着自行车从瓦店村旁经过时,遇见路边有几名妇女在浇地。水流冲出的水沟中,几个黑亮的碎片引起了教之忠的注意,他们初步判断,这些碎片是龙山文化时期的陶片。

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济南市章丘区)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而夏朝的建立时间就在4000年前。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瓦店遗址寻夏记:走进4000多年前的“大都会”

张华贞讲述瓦店遗址。

“1980年,对瓦店遗址的试掘表明,这里主要包含龙山文化的早、中、晚期遗存,并以晚期遗存为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张华贞告诉记者,以地面起建的大型建筑基址和奠基坑为代表的遗迹,以精美陶酒器、玉鸟、玉璧、玉铲和大卜骨为代表的遗物,都表明瓦店遗址在龙山文化晚期的嵩山东南地区占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

“能够判断,已出土的遗物,时间是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朝初期。”张华贞说,瓦店遗址的发现已经有40年历史了,它的发掘是全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两大亮点之一,也证实了禹州作为夏代都城的历史史实。

通过祭祀遗存寻找比二里头更早的夏

2006年,瓦店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论证夏朝的存在,需要更多的考古学证据,而禹州瓦店遗址的发现,则给了世人更多想象空间。

“通过对瓦店遗址两处建筑基址的形状、结构和包含物的分析,这里可能是与祭祀活动有关的遗迹。”张华贞举例解释道,与祭祀建筑相关的遗迹分为十几类,包括围沟、表面堆积、红烧土面、红烧土坑、黄土浅坑(墩)、五谷坑、人骨坑(层)、动物坑(沟)、螺蚌坑(沟)、重要遗物坑、柱洞等。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瓦店遗址寻夏记:走进4000多年前的“大都会”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瓦店遗址寻夏记:走进4000多年前的“大都会”

出土文物。

瓦店遗址出土了一些与祭祀相关的礼器,如WD2H121灰坑中出土了9件陶鼎,5件陶瓮,依个体大小排列有序,专家推测或为“列鼎”“列瓮”。张华贞说道:“根据周礼‘天子享九鼎’的说法,九鼎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有专家推测这或许就是列鼎制度的历史溯源。”

同时出土的还有陶酒器如盉、鬶、列觚、杯、豆、盘、壶等,而这些成套陶器、酒器、盛器或许具有礼器功能。

有趣的是,考古人员对瓦店遗址不同单位贝类出土数量对比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宴飨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表明参与祭祀活动的人数和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瓦店遗址夏代早期中心聚落的确定、大型环壕和祭祀遗迹群的发现、颇具王气的高档遗物的出土,都表明瓦店在龙山文化时期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张华贞说,这个“中心”很可能与禹、启的阳翟城有关。

4000年前这里可能是“大都会”

“距今4000年前后,这里可能是个大都会性质的聚落,存在人群的迁徙。”张华贞说,瓦店遗址出土的文物,包括同时代各个地方不同的文化遗存,比如山东龙山文化的陶鬶,西北地区的陶斝、单耳罐,湖北石家河文化的陶鸟等。从多种文化因素可以推测,瓦店遗址当时是一个多方文化汇聚的大都会,具有大型都邑的气象。

“我们在遗址东南部还发现并解剖了一条壕沟,在剖面上可以清楚地看见龙山时期的城墙堆积。”张华贞表示,这些众多的壕沟,将整个瓦店遗址分割开来,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划分,能进一步研究聚落里的工作分区,为深入认识瓦店遗址聚落规划与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

根据禹州瓦店遗址的面积、器物、人口构成来看,这里很可能是早期夏文化遗址研究等级最高的聚落遗址。

尽管今天的考古发现还无法将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历史一一印证,但从嵩山脚下的登封王城岗遗址、禹州瓦店遗址、新密新砦遗址,再到二里头遗址,我们能逐步窥见夏朝470多年的文化和历史。(董蕾/文 马绍坤/视频)

编辑:路娇审核 :姜秋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1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市禹州市的瓦店遗址考古展。文明交融:多元文化汇聚的大都会瓦店遗址不仅仅是夏文化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文明探源中的关键一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张华贞向记者介绍道:“如果我
2024-08-25 15:16:00
...批历史文化名城,现存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钧台钧窑遗址、瓦店遗址、扒村窑址、神垕钧窑址、后汉皇陵、明周王墓、坡街关王庙大殿、天宁万寿寺、怀邦会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钧瓷烧制技
2024-01-21 12:24:00
为什么大禹的故乡有这么多
...和调查,发现位于禹州颍河两岸的闫寨、下毋、谷水河、瓦店、吴湾遗址,为4000多年前华夏文明的起源--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这也充分证明了禹州是“有夏之居”。尤其是位于禹州市
2023-07-22 14:30:00
探秘夏朝 《寻古中国·寻夏记》将开播
...议的珍贵照片和动人细节;从登封王城岗遗址到河南禹州瓦店遗址、新密新砦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连续展示的中华大地多种文化因素在中原汇聚,最终孕育出以二里头遗址文化遗存为代表的二里头
2023-12-21 19:36:00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展出
...是夏文化探索与研究的中心地区。随着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新密新砦、巩义花地嘴等遗址的发现,对应了文献中记载的禹都阳城、启都阳翟、后羿代夏、太康失国等历史事迹,逐渐勾勒出文献中
2024-04-03 09:36:00
科技赋能考古 河南公布一批科技考古成果
...介绍,其团队对位于河南省的渑池笃忠、叶县余庄、禹州瓦店、郾城郝家台等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遗址同时开展了碳氮锶氧多种同位素分析,并在采样策略上对牙齿和骨骼样本进行同步对比分析,揭
2023-12-30 07:58:00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泱泱文脉共传承 中华文明之花已开放
...开封“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是名震四方的国际性大都会,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宋代的科学、文化、教育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
2024-12-26 15:08:00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开封 领略千年古城的辉煌与变迁
...开封“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是名震四方的国际性大都会,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开封市博物馆馆长葛奇峰用“三城相套、中轴对称,四水贯都、漕运中心,街巷开放
2024-05-17 10:39:00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探访“八朝古都”开封 感受宋文化的独特魅力
...开封“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是名震四方的国际性大都会,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当时穿城而过的河道主要有四条,南为蔡河,中为汴河,东北为五丈河,西北为金
2024-08-20 11: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
2025-08-28 05:0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张龙海:我在息烽守护年轻的“七烈士”
清晨,息烽县阳朗村薄雾未散,59岁的张龙海已握着扫帚清扫147级台阶上的落叶。这里是张露萍等七烈士纪念碑。每一级台阶都分为七步
2025-08-28 05:01:00
文物出道计划 | 莽嘟嘟的贵州汉代袖珍孤品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08-27 10:23:00
近日,“鲁迅故里景墙画面是否误导青少年”一事引发热议。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景墙中鲁迅吸烟画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025-08-27 11:34:00
胜战·2025丨佛堂变战场!别再说福州没硬仗!162名普通警察以命护城,这段记忆,我们从未忘记。
2025-08-27 11:38:00
父辈的抗战丨微山老兵李延广身藏麦田,躲过日军小队搜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刘冲 从微山湖畔扛着红缨枪的儿童团团长,到战火中穿梭送信的少年通信兵;从解放战争里冲锋的战士
2025-08-27 13:24: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烟台市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史
2025-08-27 16:58:00
筝鸣时评丨一位守陵人,一座忠义城
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25:00
隐秘战线上的无声丰碑——探访威海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潘佳蓬 李孟霏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
2025-08-27 17:26:00
“中国好人”杨智忠:24年,720名烈士,56次“回家”!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潍坊报道8月27日下午,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35:00
台湾青年巩义行:触摸千年文脉,沉浸体验中原文化魅力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24日,台湾青年“品读郑州”交流活动走进巩义市,二十余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先后造访石窟寺、杜甫故里与永昭陵
2025-08-27 18:43:00
用24载光阴换56次团圆——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在山东潍坊有一位老人,用人生最宝贵的24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他不是英雄,却守护着700多位英灵
2025-08-27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