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科技赋能考古 河南公布一批科技考古成果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30 07: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郑州12月29日电 (记者 韩章云)从“手铲释地书”到实验室解谜,再到碳十四测年、古DNA研究、同位素分析……当前,众多科学技术的加持,让考古工作愈发精细,越来越多的历史谜题得以破解。

科技赋能考古 河南公布一批科技考古成果

2023黄河考古论坛暨河南科技考古年会在郑州举行。韩章云 摄

12月29日,为期2天的2023黄河考古论坛暨河南科技考古年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此次会议由河南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会议上,多位考古专家、学者分享了科技考古在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一批考古成果对外公布。

以多种同位素分析为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周立刚表示,史前文化交流是一个普遍现象,但目前的研究多限于从器物类型学层面揭示现象,很少涉及背后具体原因或者交流形式。

周立刚介绍,其团队对位于河南省的渑池笃忠、叶县余庄、禹州瓦店、郾城郝家台等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遗址同时开展了碳氮锶氧多种同位素分析,并在采样策略上对牙齿和骨骼样本进行同步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的人群迁移模式。他说:“研究结果表明,多种同位素综合分析能够为揭示不同遗址人群迁移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线索,从而打开史前文化交流研究新视野。”

科技赋能考古 河南公布一批科技考古成果

图为河南叶县余庄遗址出土文物。(资料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同位素分析对河南淅川沟湾遗址出土的史前青铜小件研究也有“立功”表现。

据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崔天兴介绍,其团队对河南淅川沟湾遗址在2007年出土的两件青铜小件进行研究,铅同位素、成分分析显示两件青铜器均属于铅锡青铜,且铅含量均在8%以上。而两件器物的地层学和类型学、碳十四测年显示其年代属于屈家岭文化晚期。

“两件青铜小件的元素含量分析显示,沟湾先民们已经意识到了一定的合金配比,对铅、锡的金属性能有一定了解。”崔天兴表示,这两件青铜小件的出土,对研究青铜器的来源、青铜冶炼技术的传播路线以及中国史前时期对青铜器的利用和认识提供了新的材料。

科技赋能考古 河南公布一批科技考古成果

与会专家介绍研究成果。韩章云 摄

考古工作中,古DNA研究也正在发挥强大能力,解密人类迁移流动的问题。

位于河南三门峡地区的虢国是周朝立国前后分封的重要姬姓封国,但是目前对于虢国东迁后的人群遗传特征以及虢国被晋国灭亡后虢人的去向问题尚不清楚。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武喜艳团队以与东迁后虢国直接相关的考古遗址李家窑遗址和上河墓地的人骨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DNA研究。

“我们发现,上河墓地人群与古代黄河流域人群有着非常近的遗传关系,暗示了该人群可能起源于陕西一代,而李家窑遗址人群受到更多类东亚南部的遗传影响。”武喜艳表示,这项研究为虢国被灭国后虢人的去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为了解西周时期复杂的人群流动和虢人的遗传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科技考古在提高考古学研究水平、拓宽考古学前沿视野以及推动考古学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介绍,经过20年的发展,河南科技考古已取得显著成就,研究力量在全国省级考古单位中处于第一方阵。特别在科技考古资源方面,河南表现尤为突出,以时代连续和质量保存好著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3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郑州发布2023年度考古成果 继续推动“在郑州寻找中国”
...遗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月28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2023年度考古成果汇报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浙江大学、
2024-03-01 15:56:00
不可移动文物超5万处 河南摸清全省黄河区域文物“家底”
...书记、局长任伟从奋力推进全省黄河流域文物资源调查、考古发掘研究、世界遗产申报、博物馆陈列展览、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工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河南如何抓住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2024-10-22 13:06:00
河南推进文物活化利用 打造世界级大遗址走廊
...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设文物强省、考古强省,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加强大遗址保护利用,打造世界级大遗址走廊。河南是文物大省,据河南文物部门统计,该省现有不可移动
2023-09-01 21:59:00
Global Talk丨河南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专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罗泰
大河网讯 “近年来,中国考古学界在探索古代经济问题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我最近完成的书稿也专注于这一主题,时间跨度主要涵盖了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6月15日至16日,“考古学
2024-06-17 17:01:00
“到考古工地去看看”渐成文旅新趋势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郑州5月20日电 题:“到考古工地去看看”渐成文旅新趋势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考古探方中,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遗址加固作业;探方之外,参观团队跟着讲解员的步调聆
2024-05-20 22:10:00
河南博物馆数量居全国前列 全省文物局长会议召开
...于进一步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成果显著,3个项目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总数达53项,位居全国第一。开封
2024-01-18 13:45:00
... (记者 韩章云)河南官方13日披露,该省仰韶文化早中晚期考古研究取得新成果。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区域。河南省文物考
2023-12-13 22:06:00
5000多年前仰韶先民面貌首次被复原
...农耕、养殖、狩猎、制陶等工作……9月24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人骨进行科技分析,5000多年前仰韶先民面貌首次被复原。
2024-09-24 17:36:00
《豫见考古 宅兹中国: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河南实证》新书发布暨中原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举办
大河网讯 12月29日,由郑州大学出版社举办的《豫见考古 宅兹中国: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河南实证》新书发布暨中原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在郑州大学主校区举行。河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2023-12-29 20:0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