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双槐树遗址 探索“河洛古国”的奥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4 09:18: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史记》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诸多文献表明,中华5000多年不断裂文明的源头就是地理上的河洛,即河洛地区。

2013年至2020年,考古人员在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村南部,发掘出距今5300年左右“河洛古国”的都邑,这也被专家认为是“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双槐树遗址 探索“河洛古国”的奥秘

5月13日,记者跟随“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物探源集中采访团队走进巩义市双槐树遗址,探索“河洛古国”的奥秘。

“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这个出土于双槐树遗址的‘蚕宝宝’,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双槐树遗址领队汪旭告诉记者。

这是一枚用野猪獠牙雕刻的蚕雕,它身躯肥硕,不像野蚕那么瘦小,与现在家蚕结构几乎完全一致。同时,它呈现出一种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的“C”形姿态。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双槐树遗址 探索“河洛古国”的奥秘

不仅如此,考古人员运用多学科考古的手段,在双槐树W125瓮棺检测到丝蛋白。加上同时出土的部分片状丝绸,并与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类比,专家们最终得出结论:不仅最早的丝绸在中国,最早的家蚕驯化和家蚕丝绸也在中国。

“这一发现,为在世界文明中独具特色的中国农桑文明起源找到了确切的实物证据和时间节点。”汪旭说,尤其是这一发现与中国丝绸文明问题相呼应,更属难能可贵。

也正因此,双槐树遗址被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并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六大考古新发现”。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曾挥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巩义双槐树,有座仰韶城。为览龙图便,紧邻大河边……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早期都邑性质的聚落遗址

双槐树遗址考古工作最早起于1984年,起初按照遗址发现所在地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后发现其仅为遗址的一部分,于是重新命名为“双槐树遗址”,并继续展开调查。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双槐树遗址 探索“河洛古国”的奥秘

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确认遗址现存面积约117万平方米,是仰韶时代中晚期到龙山文化早期的一处大型三环壕聚落遗址。

“从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和文化内涵分析,这可能是迄今为止,黄河流域发现的仰韶文化中晚期经过精心选址的规模最大的核心聚落,具有古国的都邑性质。”汪旭说。

何以证明?汪旭告诉记者,双槐树遗址的地理位置很关键,它处在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黄河与伊洛河交汇后水流放缓,适合鱼类繁殖生存,先民们在此渔猎,资源丰富。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双槐树遗址 探索“河洛古国”的奥秘

此外,双槐树遗址周边,分布有青台、汪沟、秦王寨、伏羲台和洛阳的苏羊、土门、妯娌等多个遗址,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聚落群。特别是仰韶文化西山、点军台等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形成拱卫之势,凸显出其独特的中心地位。

“结合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的发现,以及中国古史中有关黄帝的记载,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双槐树遗址为首的聚落,可能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性聚落中心。”汪旭说。

古代礼仪性宫殿建筑的源头

“双槐树遗址的许多重要发现,也为最终判断其都邑性质提供了自身依据。”汪旭说。

这些重要发现包括三重环壕、中心居址区、瓮城和大型夯土宫殿基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建筑格局、大型版筑遗迹、夯土祭坛、权杖头等。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双槐树遗址 探索“河洛古国”的奥秘

首先是通过吊桥和实土的门道与外界相连的三重环壕,这凸显了环壕的规划性。其次是内壕北部的“大型中心居址”。牙雕蚕正是在中心居住基址东北部室外活动面发现的。

“大型中心居址建筑前有两道围墙,两处错位布置的门道,以及加厚围墙的设计,是‘目前发现中国时代最早的瓮城雏形’。”行走在探方之间,汪旭告诉记者。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双槐树遗址 探索“河洛古国”的奥秘

第三是位于内壕中部、中心居址区以南的“大型夯土建筑群”。二号院落共发现门道三处,其中1号门道位于南墙偏东,被门柱分为三道,形成“一门三道”现象。

汪旭认为,这与后来中国古代大型宫殿式建筑一脉相承。其标志性的“一门三道”门道遗迹,凸显出大型建筑基址高度礼仪性和宫殿建筑源头性。

“‘一门三道’门道遗迹与二里头一号宫殿建筑、偃师商城三号宫殿与五号宫殿的门道遗迹基本相同,与更晚的一些的高等级宫殿也一致,这无疑是中国古代礼仪性宫殿建筑的源头。”汪旭说。(李东宝)

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5300年前地震震级至少6.0级
被誉为“河洛古国”的双槐树遗址是近年来的考古热点,2022年有何新发现?1月5日,在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北京大学、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
2023-01-05 22:40:00
五千年前的“河洛古城”,北斗九星出现,与黄帝治下的都邑有关
...之中”的美誉,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而最近关于双槐树遗址的发掘表明,这的确是距今5300年仰韶文化中晚期的巨型聚落,因此专家建议将其命名为“河洛古国”,其性质极有可能为黄
2024-04-30 17:14:00
古人为何以“鹿”比喻政权
...区文明洼地现象”之说。 2020年,在河南巩义考古发现“双槐树遗址”——上古河洛古国,被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中华文明的主根脉,黄河文化之根,证实中原地区也有上下50
2023-07-07 22:15:00
...裴李岗为引领的农业文明起源遗址群保护展示类项目,以双槐树都邑为引领的河洛古国遗址群保护展示类项目,以王城岗、新砦为引领的创世王都遗址群保护展示类项目,以郑州商城、小双桥为引领
2024-01-15 08:02:00
探秘河洛地区 《寻古中国·河洛记》开播
...献了哪些智慧和巧思? △河南宜阳苏羊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俯瞰局部《寻古中国·河洛记》近距离记录了包括新近发掘的河南宜阳苏羊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等15个对于研究中华文明起
2023-11-13 16:14:00
黄帝和蚩尤为何却绕道1600里外的河北开战
...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城址群—双槐树遗址。经科学测年确认,双槐树遗址年代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3000年。无论是规模性质还是出土的北斗九星、牙雕蚕等遗
2023-01-07 13:57:00
考古遗址“潮”成度假胜地(文化中国行)
...层又一层黄土,神秘而高冷。今年“五一”假期,在巩义双槐树遗址、荥阳青台遗址、郑州大河村遗址,考古工地却有着让人惊喜的另一面。免费领取文创产品、品尝文物考古咖啡、参与考古体验发
2024-05-05 02:58:00
双槐树遗址出土,发现了三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究表明,蚕桑养殖的历史远比我们认知的要久远,比如在双槐树遗址出土了一件骨雕家蚕,不仅证明了养蚕的历史悠久,还发现了三个秘密。究竟是什么秘密呢?下面小编来给您揭秘吧。(本文所有
2023-08-03 14:53:00
度假、学习两不误,在郑州考古工地过“五一”火了
...地公众开放日”活动,吸引了近万名省内外观众走进巩义双槐树遗址、荥阳青台遗址和大河村遗址,参观考古现场、亲手触摸文物、享受露营和文创咖啡。三天来,在郑州考古工地,观众在学习历史
2024-05-05 17: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