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考古遗址“潮”成度假胜地(文化中国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05 02: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考古遗址“潮”成度假胜地(文化中国行)

5月4日,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600多年古老商代城墙下,“巍巍亳都 活力管城”潮流青年艺术季活动精彩纷呈,汇集潮流艺术家展览、复古机车派对、不插电音乐会、户外露营、咖啡市集等潮流青年艺术业态,吸引各方游客和青年朋友纷纷打卡体验。 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

□本报记者 王延辉

提起考古工地,你会想到什么?一处又一处探方,一个又一个剖面,一层又一层黄土,神秘而高冷。

今年“五一”假期,在巩义双槐树遗址、荥阳青台遗址、郑州大河村遗址,考古工地却有着让人惊喜的另一面。

免费领取文创产品、品尝文物考古咖啡、参与考古体验发掘、亲手触摸文物、考古工地露营……5月1日至3日,由郑州市文物局指导、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丰富多彩,参观体验者络绎不绝,考古工地一下子“潮”成了度假胜地。

5月3日,赶在“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的最后一天,家住巩义市区的贺瑞冰带着家人专程“打卡”双槐树遗址。

黄河南岸、伊洛河东,双槐树遗址位于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村的高台地上。一别往日宁静,这个假期,遗址格外热闹。

“这是河南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巩义的文化骄傲,我们就生活在中华文明的核心地。”贺瑞冰自豪地说。

双槐树遗址距今5300年前后,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这一中华文明形成的初期,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被专家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国”。

“来到这里,就像从现代穿越进了历史。”穿行在考古工地,贺瑞冰一会儿考古集章,一会儿体验发掘,“考古工地本来是发掘文物的地方,总觉得与百姓生活离得有点远,但通过这样的方式和活动,一下子把这个距离拉近了。”

中国最早丝绸发现之地和“北斗九星”天文考古实证之地在哪里?答案是:荥阳青台遗址。

这处遗址坐落在荥阳市广武镇青台村东、枯河北岸的岗地上,是一处距今约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遗址。

“青台之上,踏仰韶之迹,寻丝绸之源。”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魏青利“客串”解说员,在她的引领下,参观者体验了一场“乐享考古”之旅。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丝绸。”趁着假期,五年级小学生马宇鑫由父母带着到青台遗址考古工地实地研学了一番。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八大古都之一,郑州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主根主脉所在。

这几天,位于郑州市中州大道、连霍高速附近的大河村遗址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参观者。

大河村遗址距今6800—3500年,是一处包含仰韶、龙山以及夏、商四种考古学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出土有大量精美彩陶,著名的彩陶双连壶即出土于此。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别,在于是打制还是磨制石器。”“你看这个玉璜多精致,5000年前的先民都爱美了。”……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精心选出6件馆藏文物与大众“零距离”见面,馆长胡继忠向大家讲述每件文物背后蕴藏的故事。

陶鼎、陶缸、陶罐、陶碗、陶杯、陶盆、陶甑等出土文物在文物触摸区一字排开,引得游人驻足流连。“那么久,还这么完整!”细细打量、触摸着每一件文物,10岁的小学生王子齐不由感叹。

从“高冷”走向大众,考古正在褪去昔日神秘面纱。“考古工地往往给人以神秘感、好奇感,但现在也可以时尚潮玩起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举办一系列活动,就是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与人们更好地相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5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度假、学习两不误,在郑州考古工地过“五一”火了
...工地以最潮的方式过五一”“考古工地一不小心潮成度假胜地”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各具特色,三大考古工地同时开放“去年国庆节我看到媒体报道过‘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当时就很好奇
2024-05-05 17:55:00
文化中国行|招果洞遗址:“洞”穿四万年
...这一观点,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印证。相关链接:文化中国行|安龙观音洞遗址:出土了贵州年代最早的陶片文化中国行|牛坡洞遗址:对确立贵州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地位意义重大文化中国行|
2024-05-03 17:17: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会上,河北省
2025-10-09 08:38:00
...位、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产品,更是将考古工地变成度假胜地。考古工地“潮”成旅游胜地,有助于揭开考古的神秘面纱。长期以来,不少人有个疑问: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还需要考古吗?
2024-06-10 08:57:00
文化中国行|玛瑙山营盘遗址:清代山城的代表性遗存
遗址简介:玛瑙山营盘遗址位于凤冈县绥阳镇,是清代政府倡导、乡绅主持营建的一处自卫性山地营垒,由当地乡绅钱青云倡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是数量庞大的清代山城的代表性遗存,也是
2024-05-07 23:21:00
文化中国行|邺城遗址:寻迹埋藏千年的“六朝古都”
7月31日,游客在临漳县邺城博物馆内参观出土于铜雀台遗址的青石螭首。 河北日报记者 张晓华摄不久前,“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将这一宝贵文化
2024-08-25 08:06:00
文化中国行丨赵王城遗址:在两座“龙台”间穿越古今
8月3日,游客在赵王城遗址博物馆参观。 河北日报记者 韩莉摄历史的烽烟里,有一座王城满载着群雄逐鹿的鲜活记忆。8月3日清晨,身后车水马龙,眼前阔达静谧。站在赵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24-08-14 08:16:00
古文字在博物馆是怎么“活起来”的|文化中国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今年5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推出AI文物微短剧《吴王夫差青铜剑》,以剑为第一人称展开叙事,将铭文内容和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娓娓道来,生动再
2024-07-16 09:45:00
文化中国行 | 海龙屯:土司制度的珍贵物证
9年前的7月,遵义海龙屯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沉睡了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古迹,呈现在世人面前。 该遗址是“土司”的行政与生活中心聚落遗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贵物证,见证了古
2024-07-15 18:2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红领巾爱阅读”活动走进新疆喀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怡蒙)10月28日,“红领巾爱阅读——石榴籽一家亲,手拉手共成长”新疆数字农家书屋喀什地区活动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正式拉开帷幕
2025-11-02 23:19:00
近日,全市首次召开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10位来自治理最前沿的“一线总指挥”,聚焦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时代课题
2025-11-03 00:00:00
山海携手 共赢未来!粤黔协作为贵州经济添新动能
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这家不远千里从广东落户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行业“优等生”,此前,以一项技术“领跑”之举再次引起业内关注——率先建成全球首创的百米锰酸锂正极材料全自动化隧道窑生产线
2025-11-03 04:31:00
“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盛大启幕。来自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佳丽齐聚一堂,在山水之间感受多彩贵州的独特魅力
2025-11-03 04:31:00
11月2日,在“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上,国际友谊小姐们走进贵阳文昌阁古城墙,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服饰换装体验
2025-11-03 04:32:00
广东清远一水库旁多人放生猫只?官方通报
中国网11月2日讯 据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1月2日晚,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政府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11月1日
2025-11-02 23: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徐丽麟)作为本届文博会活动之一,昨日上午,以“数智文创发展·智能共生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白马湖文化交流活动暨2025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会议在厦举办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王晓真)近日,厦门港首台自行式高压岸电转接车在嵩屿码头投入使用。该设备解决了岸电桩布置与船舶靠泊接电位置适配冗余度不足的难题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中外青年钢琴家昨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联袂献艺,以精彩的开幕式音乐会拉开2025中国·PIANO中央音乐学院厦门钢琴音乐季的序幕
2025-11-02 08:11:00
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启动
昨天,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正式启动。(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刘倩 颜艺芬)“您好
2025-11-02 08:11:00
品鉴文创 集章打卡 VR探险 到文博会来场文旅奇遇
市民在文博IP授权展选购新奇文创。(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市民积极参与“来猜茶”游戏
2025-11-02 08:11:00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人行天桥作为城市立体交通的一种形式,能有效保障行人过街通行的安全,是许多市民特别是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
2025-11-02 08:21:00
河北大名,全国一等奖! 纵览(河北)传媒有限公司获突出贡献奖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健敏)数智赋能,强农兴村。11月1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在邯郸落幕。来自河北省的“邯郸市大名县‘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获一等奖
2025-11-02 08:29:00
江苏南京: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今日关注数字6.2%关键词产业攻坚前三季度
2025-11-02 08:41:00
江苏南京:赛事经济效应持续释放,消费市场热力升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李子俊储笑抒赛场上,球员们奔跑如风、拼抢激烈;赛场外,商圈、景区、住宿餐饮三大消费场景同步升温
2025-11-02 0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