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5300年前地震震级至少6.0级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05 22:40:00 来源:阿宅社会

被誉为“河洛古国”的双槐树遗址是近年来的考古热点,2022年有何新发现?1月5日,在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北京大学、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发布称,根据碳-14定年方法揭示,该遗址在距今5300年至5000年前曾发生地震,地震震级至少在6.0级。

“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5300年前地震震级至少6.0级

巩义双槐树遗址面积约117万平方米,发现有仰韶文化中晚期三道环壕,四处经过规划的墓地共1700余座墓葬、院落式夯土基址、大型夯土建筑群基址、瓮城结构围墙、大型版筑遗迹等。

根据介绍,巩义双槐树遗址中发现的古地震遗迹包括护城壕沟体系中,内部壕沟沉积物液化变形,伴生地面沉陷,地裂缝发育;中部壕沟南壁发生崩塌;居址区内形成一条断续的近东—西向古地震裂缝,裂缝南侧地面塌陷,使部分墙体倒歪等。

“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5300年前地震震级至少6.0级

分析古城壕沟内地震液化形成的微环境,结合震级液化最远分布距离经验公式和区域构造环境,初步推测本次地震的震级至少在6级。结合考古调查揭示的居址区文化地层的演替序列,推测该古地震造成了遗址居址区内大面积的房屋倒塌,并对双槐树聚落产生影响。

通过一系列地震的同震变形分析,揭示双槐树遗址区域此次古地震诱发内壕的沉积物发生液化变形,引起中壕内南岸堤发生崩塌。同时,在双槐树遗址居址区内也发现了由地震引起的房屋倒塌和墙体破裂。建筑物的突然倒塌和居址区地裂缝的存在表明,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震动导致人工建筑结构失稳倒塌。

“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5300年前地震震级至少6.0级

尽管双槐树聚落在震后仍然存在,但受到地震的影响,聚落规模在震后缩小。三重环壕和许多其他的大型设施在龙山文化早期被废弃,这一过程与古地震发生时间一致。据此推测,此次古地震事件对双槐树遗址内大量建筑崩塌具有主导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河洛古国”的衰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黄帝死后一千年夏朝才建立,这段空白期中国发生了什么
...新郑是也”。果然,2020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郑州河洛镇双槐树村发现了一处距今5300年左右的大型都邑遗址,出土了仰韶文化晚期三重大型环壕、夯土院落式基址、墓地、祭坛、“北斗
2024-10-22 12:32:00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双槐树遗址 探索“河洛古国”的奥秘
...,即河洛地区。2013年至2020年,考古人员在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村南部,发掘出距今5300年左右“河洛古国”的都邑,这也被专家认为是“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
2024-05-14 09:18:00
五千年前的“河洛古城”,北斗九星出现,与黄帝治下的都邑有关
...之中”的美誉,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而最近关于双槐树遗址的发掘表明,这的确是距今5300年仰韶文化中晚期的巨型聚落,因此专家建议将其命名为“河洛古国”,其性质极有可能为黄
2024-04-30 17:14:00
古人为何以“鹿”比喻政权
...区文明洼地现象”之说。 2020年,在河南巩义考古发现“双槐树遗址”——上古河洛古国,被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中华文明的主根脉,黄河文化之根,证实中原地区也有上下50
2023-07-07 22:15:00
五条旅游线路游郑州 跟着文物穿越古今
...”——探寻郑州之源养蚕缫丝的历史可以追溯多久?郑州双槐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给你新的答案。 《周易》有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河洛地区,自古以来就被视
2025-01-17 17:02:00
宋陵麦收落幕,宝藏小城出道
...,又有“东都锁钥”之称,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双槐树遗址。从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计算,巩义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置县历史。相对来说,巩义的文明史更为悠久,这里是
2025-06-08 19:44:00
...裴李岗为引领的农业文明起源遗址群保护展示类项目,以双槐树都邑为引领的河洛古国遗址群保护展示类项目,以王城岗、新砦为引领的创世王都遗址群保护展示类项目,以郑州商城、小双桥为引领
2024-01-15 08:02:00
考古遗址“潮”成度假胜地(文化中国行)
...层又一层黄土,神秘而高冷。今年“五一”假期,在巩义双槐树遗址、荥阳青台遗址、郑州大河村遗址,考古工地却有着让人惊喜的另一面。免费领取文创产品、品尝文物考古咖啡、参与考古体验发
2024-05-05 02:58:00
双槐树遗址出土,发现了三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究表明,蚕桑养殖的历史远比我们认知的要久远,比如在双槐树遗址出土了一件骨雕家蚕,不仅证明了养蚕的历史悠久,还发现了三个秘密。究竟是什么秘密呢?下面小编来给您揭秘吧。(本文所有
2023-08-03 14: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2024年12月16日凌晨2时左右,位于西安市丈八北路南风日化厂西门内的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突然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将毗邻的陕西国台帝泊洱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公司)仓库存酒过火烧毁
2025-10-17 08:00:00
“我家去年申请停热并交了基本热费,今年想继续申请却被热力公司要求补缴去年的70%热费,而且还要交违约金,原因说是我家供热阀门未关
2025-10-17 07:58:00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邯郸在全省率先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全覆盖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不用准备任何资料,也不用填表
2025-10-17 07:45:00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
生命“铠甲”重塑战 看,20岁少女的8厘米肿瘤与医学的奇迹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一道8厘米的阴影,裹挟着疼痛与恐惧,猛扑向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岁女孩
2025-10-16 17:25:00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免费学前教育事关民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连日来,烟台高新区快速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2025-10-16 17:26: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融入”文化社区】书香岳程:闲时品书香,邻里话家常
鲁网10月16日讯最近,随着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全面开展,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村居内的图书角愈发热闹。每天早上八点多,送完孩子上学的家长们陆续赶来
2025-10-16 17:27:00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精准矫治“大小耳”,重塑对称小美好
鲁网10月16日讯“妈妈,我的耳朵为什么和别人的不一样?”当 6 岁的小女孩昭昭(化名)怯生生地说出这句话时,家长满是心疼与愧疚
2025-10-16 17:27:00
10月16日,太原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展示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宽敞明亮的沙盘前、精工样板间里,市民一边参观一边向工作人员抛出最关心的问题
2025-10-16 17:29:00
中国烟台—韩国群山文学交流活动在烟台举办
通讯员 艾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吕奇10月15日,韩国群山作家协会访问烟台,与烟台市文学界开展研讨交流。这是双方继2015年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再次举办文学交流活动
2025-10-16 17:33:00
不出门就能查药品、比药价,烟台市医保局发布“便民找药”小程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衣宝萱家里常备的降压药快吃完了?想知道哪家药店的感冒药更划算?别急,烟台市医保局发布“便民找药”小程序
2025-10-16 17: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