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官难断家务事”新解:一个功名与收入相去甚远的时代
...收入不相对称做理解。我们知道,古代官员选拔,主要是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持续了1300...……更多
乾隆朝最尴尬的一次科举,官员多说了一句话,第11名成了状元
科举在古代是选拔人才的常用方式,从隋朝开创科举考试以来,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读书人通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虽然科举制度在今天看来...……更多
天下人无不怀念元朝,可见朱元璋有多么天怒人怨
...登峰造极,元代士人被拉到与其他宗教平等的地位,而且科举又不兴盛,也难怪会有今不如昔的牢骚。不过,士人们并没有因此边缘化,基层社会仍然是士人的天下,不当官不做吏,照样指点江山,造福桑梓。元代的地方官,因...……更多
雍正皇帝一心为江山图治,哪管身后的骂名
...正基本都是反面人物。阴晦、狡诈、残酷无情成了雍正的标签。穿过历史的迷雾,有趣君去试图探寻一个尽可能还原真实的雍正帝。翻开史书和各类文章,我在字里行间读到了两个词,一是硬汉,一是孤独。自称“天下第一闲人...……更多
...平章(宰相),并重启汉化。1314年八月,中断了30多年的科举得以恢复。次年二年,仁宗在大都皇宫举行殿试廷试,最终录取护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为进士。值得一提的是,元朝儒生的地位其实并不像清末民初谣传的那样...……更多
...代战争的胜负。和平时期,粮食最大的作用就是维持朝廷官员的俸禄,使得国家机器能够正常运转。一直到明朝后期张居正实施“一条鞭法”,才开始全面以银两作为税收收入,官员俸禄也不再以粮食计,而是直接发银子——这...……更多
《繁城之下》宋典史放弃高官俸禄,他惩罚了自己一辈子
...一个可怜人,年少时期鲜衣怒马,他是远近闻名的才子,科举登科凭借他的能力原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没想到却卷入了朝堂之争中,宋典史作为状元的热门人员,所有人都觉得这状元之位一定是他的,不想却传出了他考前拜会...……更多
宋朝科举改革: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之路
...并非一句话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以科举制来说,以君权集中的角度来看,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科举制始于隋朝,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也是古...……更多
元成宗的铁血柔情:一位不识汉字的蒙古皇帝如何开启元朝‘文治’
...灾民,免除差税一至三年不等。再如,他为了避免贵族、官员和豪绅为祸民间,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俸禄、赏赐,还下诏禁止他们干预地方。这一举措,被称为清朝“养廉银子”的前身。又如,他深知官吏最易腐败,亲自带头整肃...……更多
曾秉正的悲剧:朱元璋对官员的严苛与明朝贪污问题的加剧
...人跟他一样都喜欢四菜一汤,所以他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官员身上,明朝的贪污被他治理的却是很有成效,可是有一位官员明明是一个清官,穷的都快吃不起饭,回家的路费都没有,却被朱元璋认为他装穷,于是被处以腐刑。朱...……更多
御史罗家彦建议八旗子弟学习织布,为何被嘉庆革职
...经常闹事,地方官也不敢管,让朝廷非常头疼。至于参加科举考试,康熙废除了“满汉榜”,且旗人需要参加武艺科考试,更加没优势。清朝时期的科举进士,旗人占的比例太小。不能通过科举当官,也不能从事手工业、商业,...……更多
朱元璋抬来3筐稻谷让考生评优劣,刘伯温脸色骤变:有人要死了
科举考试是封建王朝时期,选拔人才,登科入仕的唯一途径,参与科举的学子们苦读多年,通过重重选拔,极为优秀得人才,才能够来到最后一轮殿试。可明朝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在殿试之时,出了一道奇怪的题目,拎了三筐...……更多
让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试,为何大放光彩
...它应皇帝的政治需求而生,又随着皇权的强化而完善,是科举考试中与皇帝联系最为密切的环节。明代殿试的沿革以科举为依托,以皇帝的政治需求为标尺,经历了确立发展、稳定巩固、变更强化三个阶段,皇帝是影响殿试沿革...……更多
明朝官员太过清廉靠卖女儿凑路费,皇帝得知后却大怒
...,惩戒的手法也极其残忍。不仅如此朱元璋为了防止一些官员走上贪官的道路,还制定了一套律法以此来束缚明朝官员们的行为,防止贪官污吏的出现,而明朝却有这样一位官员,他太过廉洁导致没有回家的路费,此事让朱元璋...……更多
揭秘古代致仕制度,官员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
...,将告归"中最早提到了官吏致仕。古代官吏退休的追溯官员的致仕制度和是我国从古至今的官员所享有的一项基本福利制度,也是对官员退休后的生活一项保障措施。历代王朝统治者都会从加强王朝的封建统治和维护皇权利益...……更多
东林党的崛起,是明朝官员集团的转折点
...依旧保持着极强的爱国情怀。江南地区读书人非常多,且科举成绩极好,如果不是朱元璋时期定下了不得将全部科举名额给南方士子,或许整个朝堂早已成为了南方士子的天下。可即使是这样,朝中的大部分文臣依旧来源于南方...……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古代考状元都考些什么?状元有多难考?一、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科举在我国历史悠久,包括上学时的教材课本中,也曾说过隋炀帝杨广开创科举制度,这让很多同学莫名的恨上了这个千古昏君。然而,在科举的完善道路上,隋...……更多
元朝对历史的贡献,为何没有人愿意承认?
...小说。说到元朝的戏剧成就,必然有人会说元朝是以牺牲科举为代价。元朝的科举确实搞得不怎么样,但有一利必有一弊。科举兴盛时,读书人把科举考试视为唯一的人生正途。说好听点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说...……更多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自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后,打破了自两汉以来固有的世族门阀制度,给平民学子打开了一条通往仕途的道路。但一直到清初时期,官僚贵族子弟入仕依然优于贫寒出身的士子,直到康熙时期,科举制度才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公平、...……更多
诸葛亮的工资高到什么地步?一起来看看
...的工资问题,看看他真实的生活水平。历史上各个朝代,官员们的俸禄构成是不同的,不仅仅是金银钱财,还有很多粮食、实物发放。所谓俸禄,“俸”指钱币,“禄”指谷物,因此史料常以俸银和禄米来计算官吏的俸禄。战国...……更多
和珅才华横溢,为什么连举人都没中
...上也不可能获得朝廷的额外照顾,这就是和珅早年试图走科举入仕之路的真正原因。从经济状况来看,和珅是有固定收入的,但来自父亲常保的遗产却不多。这是因为常保中年丧妻,又续娶吏部尚书伍弥泰之女为妻,在经济上可...……更多
科举制度的演变:从周朝到宋朝的选拔之路
...子有了一丝生机。在隋朝,因为大统一,所以有了明确的科举制度,任何人都有权利通过考试获取当官的机会。可是因为隋朝建立延续的时间太短了,所以科举制度的流传,是在唐朝。在唐朝,李世民和李治时期,完善了科举制...……更多
明朝应对教育腐败的治理举措有哪些
...制度洪武三年五月初一,明太祖朱元璋在继承并改革前朝科举制度的基础上,推出科举保结制度,颁布了《初设科举条格诏》。主要目的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品学兼优的士子,以保证国家官员的德才水准。主要内容为:其一,放...……更多
聊聊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
...起推敲。本文,纵横借着这个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来讲讲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关于《西游记》中刘洪杀陈光蕊的解读近几年《西游记》不断被暗黑化解读,各种解读方式层出不穷,其中关于刘洪杀害陈光蕊的...……更多
打破世俗门第的科举制度,对历史影响有多大?
...化的学校教育,并在唐朝时期发展迅速,与之息息相关的科举制度也日臻完善。科举的产生对唐朝人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日画像凌烟阁,搏个书生万户侯”,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例子在唐朝以后比比皆是。而这种打...……更多
聊聊元朝的制度,多沿袭金制,也有前代所不具备的特点
...立了儒户这个户籍来保护和优待读书人。后来,又恢复了科举制度(不过名额很有限),尊崇孔子。理学是元代科举的标准。从整个政权来说,元代并没有统一的“官方思想”,一般来说,蒙古统治者更多地信奉草原的萨满教与...……更多
乾隆为什么要取消果亲王允礼的俸禄?
...隆的叔叔,坐着议论政事,乾隆帝不高兴,就取消了他的俸禄。乾隆做事这样出尔反尔,也是够不道义的。而在乾隆元年十一月,允礼患脚疾,身体就一直不太好,直到乾隆三年,允礼去世。年四十二岁。允礼在世时,有嫡福晋...……更多
漫长的科举历史中,究竟考查了哪些科目呢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之一,历经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其考试科目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科举考试不仅是对学识的考察,更是对治国理政能力的一种筛选。那么,在漫长的科举历史中...……更多
张养浩与钱谦益:两位汉人在新朝的命运转差异
...用!张养浩9岁时,蒙元灭了南宋!但是由于元朝不重视科举制度,且有民族岐视政策,汉人想在朝任职,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蒙古人认为通过科举而入仕的人,缺乏实际经验,缺乏政事处理能力,只知道吟诗作画加泡妞!元朝...……更多
平民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寒心,但对于这位老相而言,这还不是人生最大的起伏。科举才是。因为,在科举入仕以前,他只是一名乞丐。杜衍乃唐朝名相杜佑之后,本来出身名门。可是,就在他出生后不久,父亲暴病而亡,母亲在万般无奈下,只能改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红楼梦:“贤德妃”贾元春,为什么会被弓弦勒死?她做了不贤之事
金陵十二钗中,有一位女子书中着墨不多,但每一次出现都会给贾府带来巨大的变故,这个女子就是贾元春。元春在书中出场的次数很少
2024-10-10 10:11:00
《红楼梦》周瑞家的:比男人更可杀的鱼眼珠子
意在“使闺阁昭传”的《红楼梦》,在对一群尽态极妍的年轻女儿们浓墨重彩时,另一边又以精妙的笔触点逗出一群“沾了男人气味”的管家婆子们来
2024-10-10 10:12:00
贾宝玉出家是因为无能?来看看薛宝钗后来对他做了什么
钗黛之争,最终以林黛玉的泪尽而逝、薛宝钗的高举胜利旌旗而结束。虽然红楼未完,但这个结局,在前八十回作者已经给了我们各种明示暗示
2024-10-10 10:16:00
袭人是结局最好的丫环?她后来的惨境,被作者藏在了14个字里
凡耳闻《红楼梦》者,都知道这是一出悲剧,在第五回,作者便给出了提示,贾府最终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一众女儿风流云散。根据薄命司的册子给出的提示
2024-10-10 10:16:00
《红楼梦》探春管家有多不容易,有一群人在给她压力,顺便看笑话
阅读《红楼梦》第55回第422—425页。王熙凤生病了,家中少了一个管事的,王夫人忙得三头六臂也管不过来。她又叫了宝钗一起加入
2024-10-10 10:17:00
王熙凤与贾琏曾好到白日嬉戏,为何后来仍被厌弃?主要有两个原因
在第六回,刘姥姥进贾府打秋风时,作者将镜头对准了荣国府的核心人物——管家奶奶王熙凤。那时候的王熙凤,是她一生中风头最盛的时候
2024-10-10 10:18:00
红楼梦里的痴心父母(3)薛姨妈为儿子的婚事,多方筹谋仍然失败
《红楼梦》里,薛姨妈绝对是一个痴心的母亲,为了儿女操碎了心,忍受了常人忍受不了的磨难。薛姨妈本是伯爵家的小姐,却被嫁给了商人
2024-10-10 10:19:00
《红楼梦》里的醋坛子:夏金桂
本文是《红楼梦》里的醋坛子中的第四篇,前几天写了醋坛子王夫人、王熙凤和薛姨妈。今天写薛姨妈的儿媳妇夏金桂。其他三人是隐藏的醋坛子
2024-10-10 10:20:00
消灭元朝后,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十万蒙古女人的?方式很高明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一共有四百多位皇帝,要说谁最厉害,这个问题怕是吵上三天三夜也没个结论,但要说前10名的话,总是绕不开朱元璋
2024-10-10 10:21:00
贾赦为啥把自己的通房丫头秋桐,给儿子贾琏,有个难以启齿的原因
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荣国府里的王熙凤机关算尽、精明强势,却唯独在丈夫贾琏的事上屡屡吃瘪,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
2024-10-10 10:22:00
隋文帝杨坚:开创盛世的伟大帝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隋文帝杨坚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历史人物。他的治国理政、开疆拓土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使得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伟大帝王之一
2024-10-10 10:24:00
盲人老太拦住渡江部队:我儿还活着吗?陈赓:这小子现在是师长
1949年解放大军正准备渡江作战,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却突然颤巍巍地拦住了部队,她步履蹒跚,却掩盖不住内心的焦急
2024-10-10 10:29:00
王夫人究竟多厌恶林黛玉?你看她当着王熙凤的面怎么骂人的
老话说:“人有三不亲,姑父、姨夫和舅妈”,这句话用在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态度上,是相当的正确的。林黛玉进府当天,王夫人这个舅妈
2024-10-10 10:30:00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为何对林黛玉很好,却对薛宝钗爱答不理?
首先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性格方面。宝钗这人太端庄稳重了,不适合拿来开玩笑,这和黛玉可不一样。黛玉那是机灵得很,嘴巴也厉害
2024-10-10 10:32:00
薛宝钗装了几年的好涵养,最终却被自家人撕下面具,只能落荒而逃
在与林黛玉“互剖金兰”时,薛宝钗非常贴心地劝林黛玉服用燕窝粥,并在林黛玉告难时主动提出给她送几两。黛玉极感动,说到:“东西事小
2024-10-10 10: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