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朝历史——柳公权
少有才学大历十三年(778年),柳公权出生。他的祖父柳正礼,曾任邠州士曹参军;父亲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其兄为中唐名臣柳公绰。柳公权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辞赋。元和三年(808年),柳公权登进士第,初...……更多
毁于一旦的柳书名碑终于“重获新生”,碑主人还是“山东老乡”
...中国书法略知一二,你肯定听说过“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由柳公权书丹的《苻璘碑》,是“诞生”于中唐时期的柳书名碑。它曾在陕西省富平县伫立千年,却在1968年不幸被毁,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悲剧。近日,《...……更多
唐代十大楷书书法家,你认识几位?
...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子昂并称“楷书四大家”,在楷书领域,欧阳询几乎拿遍了所有荣誉,可以说,欧阳询是毫无争议的楷书领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的楷书长期以来被称为书法...……更多
唐朝哪三位大臣去世后,被追谥为“文忠”
...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影响极大,为百世之宗。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合称为“颜筋柳骨”。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更多
赵孟頫为何知名度这么低
...人,是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嫡系子孙,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四人所创的书法类型分别是我们熟知的欧体、颜体、柳体和赵体。“楷书四大家”中,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三个都是唐朝人,唯有赵孟...……更多
唐朝书法艺术繁盛,从社会的关系研究中分析答案
...、爱重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等人书法;武则天则崇信柳公权等人的“草圣”;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位嗜书如命之人,他最喜欢写草书;唐高宗李治对书法也有特殊偏爱。盛唐时期,社会文化风尚空前活跃,从宫廷到民间都在...……更多
“赵体”书法,赵孟頫书风的美誉如何来的?
...独特,兼具刚劲有力和柔婉秀丽之美,被誉为“颜真卿、柳公权之后”。他的画作也非常出色,尤其在山水画方面表现突出。此外,他还是一位诗人,作品以清新脱俗的风格为主,以写景抒情为特点。赵孟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艺...……更多
...就能如此妙笔生花,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二、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柳公权,这位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那手能让龙腾凤舞的楷书,可他不仅仅是书法界的一代宗师。这哥们儿小时候就很爱学习,搞诗词歌赋那是小菜一碟,韵律啊...……更多
除了曹植还有哪些牛人也能够三步成诗
...牛人甚至能够三部成诗。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呢?第一个是柳公权,柳公权幼年好学,善于辞赋,懂韵律。曾任翰林院侍书学士、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太子太保,封河东郡公。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擅楷书,广泛师法魏...……更多
...法圆熟;他创立了“赵体”书,因此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总之,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的官员、书画家与诗人赵孟,不仅是汉族人,而且还是赵氏皇族之后,却因生活所迫服务于元朝,他能在逆境中求...……更多
他是书法界的泰斗,长相十分丑陋,去世后皇帝嚎啕大哭
...欧体、颜体是指中国书法界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等人写的字体,他们每个人的楷书都有不同的风格,欧体是书法班经常推荐学习的一种楷书,今天特意给大家讲讲欧阳询。目前,欧阳询现存的墨迹特别少,...……更多
史上“人丑字美”的书法家,书法水平登上了巅峰
...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子昂并称“楷书四大家”,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可以说,欧阳询可是楷书领域的天花板,楷书领域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更多
书法家聂中波到电科装备在晋单位开展送文化、送祝福活动
...会员。聂中波书法四体皆能,以楷、行、草为长。楷书以柳公权为宗,取法《玄秘塔》《神策军》;行、草特别是大草充分汲取张旭、怀素、黄庭坚技法特点,被业界有关专家誉为“当代黄庭坚”“左草第一人”,下笔着意沉厉...……更多
全校学生坚持20分钟书法“天天练”
...硬”,虞世南的“德行忠直”,颜真卿的“忠义光明”,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等令人高山仰止的高尚品格故事,强调学书法先学做人,培养学生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学校聚焦书法教育,挖掘育人价值...……更多
真·状元联盟:谁还不是个状元?
...佳话流传。明朝还一度有“朝士半江西”的说法。王维、柳公权、文天祥…… 状元一家亲过去的科举选拔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以说,能够在科举中脱颖而出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而能够成为状元的,更是优中选...……更多
名家|摹古开新,格高气清——王振范书法艺术
...统的践行者,又是一位当代意识的探索者。其楷书从唐楷柳公权入手,以颜柳欧赵为根基,继而追摹魏晋钟王《宣示表》《乐毅论》,最后把临摹的重点放在了《智永真书千字文》上。其书体法度严谨,笔力精到,力求在规矩之...……更多
唐太宗的诗情与政治:文治武功中的文人情怀
...气稍解。武宗召见她,对在内廷充当文学侍从的大书法家柳公权说:“我对这女子有些气恼,如果学士写一首诗,我就气消了。”柳公权不假思索,应声捏来一首,替宫女说话: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安。今朝却得君王...……更多
...我们从小就知道他是一个极为出色的书法家,他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二人的书法被誉为“颜筋柳骨”,如今仍有无数人在学习他自创的“颜体”。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颜真卿除了是一个能...……更多
书法成就流芳后世的颜真卿,他的人生经历同样令人尊敬
...可争议的四位大家。所谓“欧柳颜赵”,指的是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和赵孟頫,其中颜真卿的风格以端庄雄伟著称。凭借《多宝塔碑》、《祭侄文稿》等佳作,颜真卿在书法界的地位可谓崇高,而在大书法家这个身份之外,...……更多
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出了那么多状元,只有这十一位名留青史
...别是军事家郭子仪,文学家王维、张孝祥、杨慎,书法家柳公权、刘春霖,思想家陈亮,史学家王溥,政治家文天祥,外交家洪钧和实业家张謇。除了这十一名状元闻名之外,其他的状元并没有在历史中留下太多的足迹。这是因...……更多
刘禹锡的《陋室铭》,竟然是被“气”得写出来的
...了,于是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且,请了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写此文,同时刻碑留念,立于门前。刘禹锡的文章,加上柳公权的书法,二者相得益彰。本想着气气刘禹锡的和州县令,没想到最后却被刘禹锡气得不轻。这真是...……更多
...文人,丧家会主动上门求写碑铭,甚至有时会求而不得。柳公权就是典型,他是著名大臣,又是书法大家,润笔收入颇丰。据《旧唐书·柳公权传》记载,当时请他写碑文、写墓志铭的人很多,以至京城若有人父母去世,不请柳...……更多
盛唐的面貌究竟是什么样
...画。唐太宗、唐玄宗都精于书法,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等书法家,在草书和楷书方面开创了新的境界。唐代的绘画也异彩纷呈,阎立本的历史人物画,吴道子的“吴带当风”,敦煌壁画也发展到繁荣的顶点。著名的艺术...……更多
聊聊唐初政治家、书法家之褚遂良
...极高的地位,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书法大家比如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欧阳询等等。褚遂良就是其中一位,其书法造诣极高,后期书法灵动俊逸,与其率直刚正的人品一起被后人传颂。书法成就只是褚遂良在文艺方面的展现,...……更多
...有一次,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何人最好?米芾答:从唐柳公权之后,就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又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当时“苏黄米蔡”之蔡,原指蔡京,后人恶其奸邪,易以蔡襄。据有关史料记载,有一年夏...……更多
历史上哪个省出的状元最多
...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頫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状元史学...……更多
中国末代状元的笔迹堪比印刷,还被印成字帖?看看试卷就知道了
...在我国更是涌现了很多书法名家,比如颜真卿、王羲之、柳公权等等。如今人们对于书法艺术的钻研工作也一直没有停止,但是如今人们对于书法的掌握程度远远不及古人。在我国古代能写的一手好字的人很多,在从前的科举制...……更多
总有一地温柔
...息,瓦片与碎瓷铺就的小径昭示着岁月的积淀愈久愈香。柳公权的书法尚还雄健硬朗,“颜筋柳骨”的美誉依稀回荡在耳畔。这样以笔为具,以神为魄的艺术,又怎会因时间而被磋磨?药王山、姜女祠、玉华宫,一幅幅景,一缕...……更多
颜真卿:唐朝的铁血忠臣与书法巨匠
...的书法家,也是唐朝名臣。颜真卿的书法自成一派,他与柳公权齐名,其书法被称为“颜筋柳骨”,他的字迹苍劲有力又气势恢宏。历史上颜真卿就如他的字一样巍峨方正,铁骨铮铮。如果不是真正了解颜真卿,恐怕没有几个人...……更多
...教师以“日”字为例,列举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以及赵孟頫的《胆巴碑》中三个“日”字的不同写法,对比这些写法,让学生观察“日”字的结体特点。通过对比与欣赏,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美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