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教学一得】
让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以书法与小学美术协同教学为例
书法是书写技术、法则的综合,书法艺术不仅仅是写字,更要融入书者的情感。有道是“书画同源”。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书法教学,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和技能, 在“书”与“画”中,感知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意境,提高学生美育修养。“引书入画”是从美术学科素养视角把脉美术与书法的教学关系,立足书法的规范性、艺术性,帮助学生去注意书法结构与章法,把字写好,写出特色。
图像识读,让学生从观察中培养眼力
在书法教学中,临摹是重要内容。临摹需要观察,通过字体、字形、结构、章法的观察,培养学生的眼力,为写好书法创造条件。每写一个字,需要先观察,了解字的特点,整体把握各个部首的位置、角度,并从入笔、收笔、运笔过程中,写出字的风骨。比如,在学习“横折”笔画时,教师以“日”字为例,列举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以及赵孟頫的《胆巴碑》中三个“日”字的不同写法,对比这些写法,让学生观察“日”字的结体特点。通过对比与欣赏,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美术的构图、造型规律中,去观察、理解汉字笔画与结构的细微变化。当然,在书法实践中,也可以根据同一作品中的不同“日”字进行横向对比,颜真卿的《勤礼碑》中,三个不同的“日”的写法,从中感受颜真卿不同时期对书法风格的不同表达。敏锐的观察力是写好书法的关键,培养学生的眼力,需要日积月累,从不同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中,去分辨每个字,体会圆、方、直、曲等用笔变化,慢慢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在小学书法课堂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空间,通过示范训练,指导学生获得图像识读能力,慢慢增强学生对不同字帖、不同书法风格的理解。
审美判断,提高学生书法审美与判断力
学习书法,从书法实践到书法审美,教师要重视书法与美术关系的探究,在每节书法课,通过讨论、鉴宝、自评、互评等方式,认识和理解书法中的线条、字形、结构、对比等特色。我们利用书法课堂评价活动,对学生书法技能、书法鉴赏能力进行考查。比如,能够用毛笔写出笔画的基本形态,能够画出粗细一致的线条,能够呈现字的基本形象,评定为“一星”;能够掌握笔画写法,能够分辨笔画的端点变化,能够运用笔法参与练字,展现书法字体的外形结构,能够保持线条的一致性、流畅性,评定为“二星”;能够认识、表现笔画的端点、笔势变化,能够熟练运用笔法写字,注意字形、结构、形态的疏密搭配,能够做到起笔、运笔、收笔的张力,评定为“三星”。
文化体认,感受传统书法的博大魅力
当下,书法教育面临传承困境,电脑打字的普及,很多人不再写字或很少写字。重视书法教育,特别是依托美术课堂,让学生从书法实践中了解书法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每天下午课前15分钟为书法时间,每周三下午增加一个小时的书法讲授课。教师通过坚持书法教育,让学生从书法文化中培养良好写字习惯,可以融入书法动画,观看书法木偶剧,了解武术中刚柔与书法的藏锋变化,也可以向学生推荐《欧阳询卧碑三日》《王羲之为老妇题扇》《智永禅师的铁门限》等书法故事,拓宽学生的眼界。
创意实践,在“玩”中学习书法
书法教育,对于小学生而言,切忌一味地讲解、练习,更需要的是顺应学生心智特点,强调“玩”书法。如中央美院徐冰的标识创字、拼音创字,为学生开展创意书法实践提供了指导。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甲骨文“趣味添画”活动,让学生了解甲骨文,感受书法意趣。现代科技也为书法教育创设了良好条件,比如,利用摄影技术,对书法作品进行创意后期制作,赋予书法独特的魅力;组织学生开展创意书写练习,鼓励大胆创新,创想不同的书法字体库。
总之,书法艺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书法的认识与实践,从书法练习与审美创造中,提高学生的书法实践与审美鉴赏能力。小学书法与美术协同教学要找准书法艺术与美术的融通点,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让书法教育具魅力。
(常州经开区小学杨建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