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孟頫为何知名度这么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0 11:1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室,论书法成就,唯有赵宋子孙造诣最高。比如我们最熟知的亡国之君宋徽宗,其独树一帜的瘦金体乃是书法界的一座不朽丰碑,如今短短篇幅,就价值亿万。

有趣的是,虽然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却分外推崇文化,还立下了“重文轻武”之祖训。太祖之后,赵宋王朝的历代子孙都热衷于艺术,尤爱书画,在书法领域有大成者,除了宋徽宗,还有更登峰造极的赵孟頫(fǔ)。

关于赵孟頫,我们认识他往往源自一则著名的爱情故事。

赵孟頫为何知名度这么低

自古才子配佳人,赵孟頫也不例外,他的妻子是著名才女管道升,二人年轻时也曾琴瑟和鸣、伉俪情深。但是,随着管道升人老珠黄,年近50的赵孟頫却起了纳妾之意。

古代男人纳妾本是寻常事,但赵孟頫因为尊重妻子,便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小心思,他写了一首小词给管道升:

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这首小词的意思很明显:夫人你看,同为学士,王羲之有桃叶、桃根两位红颜,苏东坡有朝云、暮云两位知己,我即便多纳两房小妾也不算过分,毕竟你已经年过四十,只管坐稳正房之位就好了!

赵孟頫为何知名度这么低

管道升看过丈夫的小词倒也不羞不恼,而是有样学样也给赵孟頫回了一首小词,而且,这首词的后世知名度要远胜前者,名曰《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首《我侬词》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其中“你侬我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同衾,死同椁”等词更是成了传唱不衰的经典。赵孟頫看过此词后回忆起昔日夫妻情分,羞愧难当,于是打消了纳妾念头,与管道升恩爱如初。

不过,这则历史典故虽然著名,却也只是赵孟頫的花边新闻,他真正的艺术成就和历史贡献乃是在书法领域。

赵孟頫为何知名度这么低

赵孟頫(fǔ),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嫡系子孙,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四人所创的书法类型分别是我们熟知的欧体、颜体、柳体和赵体。

“楷书四大家”中,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三个都是唐朝人,唯有赵孟頫是宋末元初人,论书法成就,四人不相上下,而论后世影响,赵孟頫甚至更胜一筹,他被誉为“元人冠冕”,不仅是元朝成就最高的书法大家,而且奠定了明清两朝的书画风格。

但奇怪的是,同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的后世之名却远不及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归结成7个字就是——薄其人遂薄其书。也就是说,赵孟頫因为在品德上有失,所以人们恨屋及乌,贬低了他的艺术成就。

那么,赵孟頫到底做了什么让人诟病百年的事情呢?

作为宋室之后,赵匡胤的嫡系子孙,赵孟頫在南宋灭亡后却没能安守清贫,恪守气节,而是在行台侍御史程钜夫的举荐下出仕元朝,做了灭国仇人的“马前卒”。

说是“马前卒”,其实赵孟頫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极高礼遇和重用。赵孟頫因为才华出众得到忽必烈景仰,在元朝混得风生水起,历任集贤直学士、儒学提举、济南路总管府事、翰林侍读学士等职,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

平心而论,赵孟頫出仕元朝确实是气节有失,但同时,他的书画成就也不容轻视。有元一朝,如果不是赵孟頫以宋朝宗室身份大力推行儒学,宣扬书画,明清时期的艺术成就必将大打折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赵体”书法,赵孟頫书风的美誉如何来的?
...独特,兼具刚劲有力和柔婉秀丽之美,被誉为“颜真卿、柳公权之后”。他的画作也非常出色,尤其在山水画方面表现突出。此外,他还是一位诗人,作品以清新脱俗的风格为主,以写景抒情为特点
2023-05-09 18:39:00
唐朝历史——柳公权
少有才学大历十三年(778年),柳公权出生。他的祖父柳正礼,曾任邠州士曹参军;父亲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其兄为中唐名臣柳公绰。柳公权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辞赋。元和三年(8
2023-10-19 16:25:00
...就能如此妙笔生花,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二、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柳公权,这位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那手能让龙腾凤舞的楷书,可他不仅仅是书法界的一代宗师。这哥们儿小时候就很爱学习,搞诗
2024-04-27 20:29:00
西安可能又发现了柳公权所书石刻 这次是在馆藏文物里
...发微博披露:“青龙寺博物馆在馆藏文物当中发现了疑似柳公权手书经幢,馆方研究人员已经为此在《中国书法》上发表了论文。”“考虑到以前对这个文物的价值认识不足,此次发现称得上是‘失
2025-01-11 08:33:00
古代大才女靠一首词化解婚姻危机,最终爱情事业双丰收
...你一定如雷贯耳。元代著名书画家,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的赵孟頫。管道升二十八岁嫁给赵孟頫,两个人的婚姻虽也有过波折,但总体上,也算是情深意笃一生了。而且他
2023-03-11 10:04:00
唐朝书法艺术繁盛,从社会的关系研究中分析答案
...、爱重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等人书法;武则天则崇信柳公权等人的“草圣”;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位嗜书如命之人,他最喜欢写草书;唐高宗李治对书法也有特殊偏爱。盛唐时期,社会文化风尚
2023-04-18 18:36:00
...法圆熟;他创立了“赵体”书,因此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总之,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的官员、书画家与诗人赵孟,不仅是汉族人,而且还是赵氏皇族之后,却因生活所迫
2024-06-24 20:33:00
除了曹植还有哪些牛人也能够三步成诗
...牛人甚至能够三部成诗。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呢?第一个是柳公权,柳公权幼年好学,善于辞赋,懂韵律。曾任翰林院侍书学士、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太子太保,封河东郡公。性情耿直,敢于直
2023-04-23 09:35:00
唐朝哪三位大臣去世后,被追谥为“文忠”
...。三、颜真卿和以上两人比起来,颜真卿显然拥有更高的知名度。根据《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颜真卿生于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
2024-06-17 12: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