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2024年,地球5大临界点或被突破?
...量死亡、格林兰岛冰盖和南极西部冰盖融化、北大西洋次极地环流的中断,以及一些永久冻土区消失。如果这些临界点被触发,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有可能成倍增加。所以,2024年如果打破了气候的新格局,或许地球气候5大临界...……更多
广西大部分地区有中雨或大风
...先后经历四场大寒潮。2021年1月初,来自数千公里之外的极地冷气团,更是让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市共计60个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突破或达到建站以来历史极值。这是一次极端寒潮事件。可紧接着当年2月,我国...……更多
一艘“雪龙”号:中国极地科考40年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一艘“雪龙”号:中国极地科考40年市民登船体验“大国重器”魅力,了解我国极地科考发展进程■“雪龙号”科考船停靠在青岛奥帆中心码头。 韩 星 摄□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今年是中国极地考...……更多
暖冬为何如此“冻”人?国家气候中心详解原因
...背景之下,秋冬的冷空气还那么强?据分析,因为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巨大温差,这种差异促使极圈外围形成了一圈强劲的西风,环绕在极地周围,它被称之为西风急流。西风急流就像“围栏”一样,约束着极地的冷空气。 来...……更多
...报告将涵盖包括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应对策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前沿领域。此次大会还设置了16个分会主题,包括气候系统变化/气候模式、南北极以及青藏高原、冰冻圈工程、冰冻圈可持续发展、...……更多
哈工程“星海1000”号极地AUV探幽北极
...端9月27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完成78天的科考任务返回上海。哈工程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制的“星海1000”极地AUV随队出征,在国内首次获取大范围北极冰下冰形冰貌数据...……更多
发掘历史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
...水环境变化的文化响应促进和体现了社会复杂化;频发的极端事件可能削弱了良渚的经济基础。可以说,不断变化的水文环境是影响良渚古城的出现、发展和消亡的重要因素。”连蕙茹说。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张华也将目光投...……更多
...院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教职工党支部——敢为人先逐梦极地科考(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本报记者 丁雅诵《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8日 第 07 版)经历了5个多月的低温、烈日与大风,中国第四十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更多
“极地科普季”来了,武汉大学教授带小朋友探索海洋奥秘
...极测绘研究中心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泽民,走进武汉极地海洋公园,为现场3000余名小朋友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讲座主题为《南北极与全球环境变化》,旨在通过自然科学的角度,引导孩子们认识南北极,关注...……更多
地球将变成火星环境?荒凉且不适宜生存,曾经的火星和地球相似
...在38亿年前,火星上面有着密集的大气层和温暖的气候,极地可能存在着大量的冰水。然而,经过数亿年的演变,火星的大气层逐渐变薄,气候也变得越来越干燥。那么,这些水和大气究竟去哪里了呢?为了寻找答案,科学家们...……更多
撒哈拉沙漠为何“洪水滔滔”?
...常值的4倍。事实上,今年全球多个沙漠地区出现过类似极端天气。今年4月受来自印度洋经阿拉伯海和海湾转变为飓风的强烈低气压影响,中东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的阿联酋艾因地区不到24小时的降水量...……更多
ESG年报解读|长江电力重申水资源重要性,装机容量带来经济效应或也致碳排增加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参考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守则》等文件,搜狐财经迭代完善各行业ESG测评体系标准,并以...……更多
南极科考,南京高校师生再次出征!
东大博士后维护极地能源“心脏”,江苏海院教师任科考船二副南极科考,南京高校师生再次出征!“雪龙2”号。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何洁10月27日22:00,“雪龙”号、“雪龙2”号从上海离港,开始中...……更多
...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香港3月18日电(记者 戴小橦)香港“极地科研与气候变化”展览18日在香港科学馆开幕。展览通过图片、视频以及国产破冰船“雪龙2”号模型等,向公众介绍极地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以及中国科考队极地考察成...……更多
“雪龙”号南极科考船周四起三天可预约参观!已停靠青岛奥帆中心
...记者 高雅洁4月10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返回国内并停靠在山东青岛,标志着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此次考察首次由“雪龙”“雪龙2”与“天惠”轮三船保障实施,于2023...……更多
筑梦南极 青春飞扬
...刘鸿伟在南极长城站考察。吴旭东在南极长城站考察。 极地的海豹一点也不怕人,露出肚皮晒太阳;巨大的方形浮冰,还有梦幻般的碧蓝色大海;他们背负着采样工具,在冰雪里徒步10公里寻找最佳采样点……南极科学考察虽...……更多
...,再谈全球变暖与我国冷事件的底层逻辑。【词解】极涡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极地高空冷性大型涡旋系统,是极区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其位置、强度以及移动不仅对极区,而且对高纬地区的天气都有明显影响。一旦北极涡旋...……更多
去年全球海洋温度创新高,升温热量相当于“每秒6颗广岛原子弹爆炸”
...。海平面上升的主要贡献者是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魏科表示,与很多人认知不一样,全球冰雪融化目前不是海平面上升的最大贡献者,现在海水增温膨胀贡献了大约2/3,随着两极和山地冰雪融化进一步加剧...……更多
2024世界空间周 |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温和降水?
...和日常天气一样也有好坏之分,那么什么样的空间天气为极端空间天气?极端空间天气事件主要包含哪几种?极端空间天气对人类活动影响有多大?答:极端空间天气事件指对天基和地基技术系统影响非常大的,且出现频次非常...……更多
...来创新领域的人才,让每堂课都成为探索和发现的旅程。极地地区作为世界上最极端的地带之一,不仅是人们心目中的神秘之地,也是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七年级下册《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章节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探...……更多
探寻南极墙的神秘:地球旁的隐藏之谜
...的存在是如何被发现的?南极洲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探险的极地奇迹,拥有无尽的冰雪大陆和神秘莫测的自然景观。然而,在最近的南极科考过程中,科学家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南极墙。这个发现的背后,充满...……更多
“一个星球—极地”峰会日前在法国巴黎闭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和科学家齐聚巴黎,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等机构的专家、国际机构负责人、非政府组织、民众和社区代表等分享研究成果与观点。...……更多
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建成
...联想ThinkPad搭乘执行第40次中国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登陆南极,以业界领先的创新技术和卓越品质助力中国科考队打造秦岭站,为我国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提供有力保障。ThinkPad据了解,中国南极...……更多
敬畏自然,共同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们能做些什么?
...系统造成重大破坏,使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例如,极地地区的南极熊正面临栖息地减少的威胁,而珊瑚礁受到海水温度上升影响而大量死亡。这些变化不仅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也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气候变化对经济...……更多
这个冬天为何体感寒冷、雨雪过程多?听听气象专家怎么说
...、频率高。近年来超长梅雨、强降水、高温等气候事件的极端性增加,2020年超长梅雨刷新多项纪录;2021年淮河流域出现超长雨季,区域性暴雨多发。2022年夏秋遭遇高温干旱复合型极端事件。这个冬季:冷暖起伏大、雨雪较多刚...……更多
为孩子们留下世界最纯净的记忆
...脚踩碎了冰面掉了下去,下面竟然已经化成了冰湖。有过极地探险经历的人都知道,掉进冰湖,肺部会因猝寒收缩,让人窒息。幸亏温旭专业过硬,有常年洗冷水浴的习惯,终于成功自救。当时,虎姣佼怀孕4个月。这件事给这...……更多
...打开另一扇窗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在历经5个多月南极科学考察后,12日结束为期5天的访港,带着香港市民的热情和祝福,踏上返回上海的路程。这次历史性访问,是城中又一盛...……更多
北京出现极光,气象局发布大地磁暴预警,地球这是怎么了?
...间需要特别注意。在我们的印象中,极光一般都是发生在极地区域,为什么今年在这么低纬度的地区也能看到?为何气象部门还同期发布了大地磁暴这么一个预警?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更多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测站旁边的人,叫李航。● 李航与卫星观测站作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博士后,他远离祖国和家人,驻守在这片白色的荒漠里,负责观测站的运行与维护等工作。比寒冷更可怕的,是与世隔绝的孤独。700多个日日夜夜,工作之余...……更多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是什么?对我国有哪些影响?一文了解
...。“三圈”指径向的低纬哈德莱环流、中纬费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三风”即为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和高纬东风带,“四带”即为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水温分布西...……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武当山贴心服务获外国游客点赞,国际旅游新形象获认可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汪伟 王杉杉)“武当山的服务太贴心了!工作人员不仅英语流利,还主动帮助拿行李,让我们很感动。”7月30日上午
2025-07-30 16:04:00
台风“竹节草”登陆,东航全力做好旅客服务保障
近期,我国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台风“竹节草”更是于7月30日凌晨携强风雨在我国浙江沿海登陆,对华东地区航班起降造成影响
2025-07-30 16:12:00
齐鲁银行威海文登支行于2022年成立,成立3年来支行始终以“客户的需要即是责任”为服务宗旨,坚守“践行满意即标准”的承诺
2025-07-30 10:34:00
暴雨夜200多名游客滞留高速,这个河北高速收费站秒变暖心食堂。
2025-07-30 10:38:00
7月29日上午6时许,程奕然夫妻带着8个月大的孩子,从承德市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西沟村郝家村出发,在救援队的护送下,上午11时顺利转移至马营子满族乡政府。
2025-07-30 10:47:00
与洪水赛跑!河北三河深夜转移5万余人,镜头记录不眠夜
受强降水影响,28日到29日,河北三河市域内河流出现明显涨水。三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先后4次启动应急响应,由河道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逐级提升至I级
2025-07-30 10:50:00
【中国那些事儿】“中国购”持续赢得外国游客青睐:便捷是最直观的感受
中国日报网7月28日电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外国人入出境数量稳步增长,达到3805.3万人次,同比上升30.2%
2025-07-30 10:50:00
东南网7月30日讯(通讯员 潘仙花)近日,两位年轻的女性创业者带着数袋积攒下来的大量零钱,略显局促地走进工行三明列东支行营业部大堂
2025-07-30 10:54:00
济阳大街社区开展“夏日送清凉 关爱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
7月28日,任城区济阳街道济阳大街社区在“清凉角”开展“夏日送清凉关爱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为坚守一线的城管队员、外卖骑手和快递员送去防暑降温物资
2025-07-30 10:36:00
茅箭区:同绘振兴图景,共书鱼水深情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明佳)7月29日上午,由十堰市美术馆、茅箭区人民武装部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暨“传统文化润兵心”书画创作活动
2025-07-30 10:27:00
鲁网7月29日讯7月13日这天,父母跟往常一样来到蔬菜大棚干活。不同的是,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来了,今后就不再种棚了。“我和你爷从1993年种棚到现在
2025-07-30 10:19:00
驻青央企项目故事|两代筑港人的公心
鲁网7月30日讯晨光里的“国和一号”示范项目海工工程现场,桩基设备发出阵阵轰鸣。“王调,这次桩基施工,您这‘耳轱辘’是立了大功
2025-07-30 10:23:00
博物院里观非遗、图书馆里学书法国际文学家走进玄武感知“宁派生活”南报网讯(通讯员卢欣梓记者夏雪晴邓露洁)7月29日至30日
2025-07-30 08:01:00
“霸王餐” 吃到卖雪糕的孩子头上,贵州瓮安这桩街头小事,引发了无数人的心。7月27日晚上,瓮安街头三个卖雪糕的孩子,撞上了一桩糟心事
2025-07-30 05:42:00
杭州日报讯 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还能看完大部头名著吗?本期最美阅读故事的主人公是杭州的李建刚,他是一位摄影记者,花一年半时间在上下班的地铁上读完了《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等多本文学名著
2025-07-30 06: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