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父母的三十三年“种棚”记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7-30 10:19:00 来源:鲁网

鲁网7月29日讯7月13日这天,父母跟往常一样来到蔬菜大棚干活。不同的是,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来了,今后就不再种棚了。

“我和你爷从1993年种棚到现在,大半辈子,村里没有比俺俩还久的了……”周末之余,我回到老家寿光市洛城街道郭家营村,听父母聊起。听得出他们有很多不舍和感慨,毕竟大棚陪伴他们太久了。这33年,承载的是他们的青春和希望,凝结的是他们的汗水和心血。

我的思绪回到了1993年的秋天,轰轰隆隆的链轨车,把沉默的土地打破,再一层层培起来,压成高高的土墙。我和姐姐、堂弟,在上面追着疯跑。没多久,我家和二叔家搭伙的第一个大棚在村河崖南边建了起来,一家种一半。

在这之前,家里主要靠种地赚点钱,生活过得很拮据。农闲时候,父亲还经常背着沉重的匣子走很远的路,搜寻点木匠活。每年还要当义务工去挑河挖沟。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没什么起色,没什么奔头。

直到一个人出现在村里,带来了冬暖式蔬菜大棚,他就是王乐义。当年村里人听他讲述着建棚种棚的事儿。“种棚”对父母而言,如同在黑夜中看见了一束光,看见了新希望。就这样,求变求新的父母,乘着改革的热潮,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开启了“种棚”岁月。

当年父母是村里第一批响应号召建棚的,只有12户。开始那几年,我家棚里种的是黄瓜、香椿。父母每天早上天微亮就起来,经常饭也不吃就急着去棚里蘸花摘瓜。同时家里还养着鸡舍,种着农田,农忙时候累得他们回家就躺下,缓过劲来再做饭。记得那时的棚墙不怎么结实,遇到风雨交加的夜晚,土墙经常被大雨冲塌一段,父母就用麦穰和泥,一点点把墙补起来。

不甘人后、渴望丰收的父母还经常看一些指导册和说明书,不断提高着农艺技术,黄瓜长得越来越好。不过那时的菜市场和物流不发达,瘦弱的父亲经常骑自行车带着几百斤的筐,到几十里外、甚至寿光市区的市场卖黄瓜。有时遇到上下坡,还会摔车把黄瓜磕坏一些,父亲难免心疼一阵子。后来父亲买了脚蹬三轮,才方便了许多。

种棚一两年就有了回报。记得那晚母亲在家数钱有一万了,又给父亲数了几遍,他们无比兴奋:“咱家也成万元户了!”那一刻父母辛勤的付出终于变成了丰收的喜悦。

种棚还给我和姐姐带来了很多快乐。上小学那会儿,我们放学后就往大棚跑,隔着棚膜使劲喊,叫父母来开门。还偷偷在棚膜上踩着竹竿跳,有时踩破了洞,却又不敢跟父母说。还喜欢听父母在棚里讲以前的事儿,那是书本上没有的。我们也会到棚里帮着干活,比谁落蔓快、谁摘的黄瓜大,算是一种劳动课吧。

1997年,村委号召在北边的农田里建棚,父母把原来的棚卖掉,建了第二个大棚。当时邻里和亲戚自发帮着一起铲墙、竖檩条、覆膜,非常热闹。棚里以种油黄瓜、茄子、彩椒居多。那时候到村收菜的商贩很多,而且现卖现结,后来父亲还买了汽油三轮,菜确实好卖了。不过活一点没少,拉放草帘、落蔓、摘叶……

印象很深的是,每年七月蔬菜“拔园”后,父母在棚里翻地撒粪,又热又臭,非常难受。刮风下雨时,他们就往大棚跑,装些土袋子压在薄膜上。遇到下雪天,父母就赶紧去除雪,用木耙推、用手扒,手指头经常被冻伤。有几次夜里没及时除雪,冻在了薄膜上,父母就想办法清除,尽快把草帘子拉起来,让菜见光。

随着经验的积累,父母种棚越来越有心得了,记忆中我家彩椒的产量和品相格外好。时常有邻居来问怎么施肥、打岔,热心的父母总是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父母的专业水准真的能当农艺师了。父亲还擅长琢磨小发明,记得他给每一垄菜地安了管道用来浇水,浇完一垄就堵上止水阀;他还把拴着绳子的滑轮吊在钢丝上,一拉绳子就能打开棚膜的风口,好多邻居听说后都来跟他“学艺”。

2014年,村北的大棚地承包期快到了,村委要收回。那时的父母快60岁了,我和姐姐提议别种了,可他们不愿闲着,又从村民手里买下第三个大棚。由于父母身体不如以前,棚里一直种彩椒,这样耗工夫少一些。这期间,我和姐姐各有小家,很少去大棚了。父母喜欢在棚里插种些西红柿、西瓜、油麦菜,等我们回家时让我们捎着。

记得不少亲戚、邻居劝父母,他们总是笑着说:“没种够,再种两年。”渐渐地,父母快七十岁了,早就过了退休的年纪。每念及此,我们就一阵心酸,觉得太亏欠父母。

33年的劳累,带给父母的是厚厚的老茧、银白的头发、伤病的身体。记得父亲的脚被檩条砸到,断了三根脚趾;母亲跟腱断裂,手术后几个月没法走路;父亲的眼睛长期受强光和尘土刺激,长了胬肉和白内障;母亲近几年长了血栓,还从棚上滑下来摔断了脊柱……可这都阻挡不了父母种棚的脚步,因为勤劳、坚强、乐观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他们虽然身体累,但心里很充实,有干头也有奔头。

33年的付出,换来了家境的改变。家里很早就有了电话、彩电。2001年,父母盖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家里也逐渐有了洗衣机、冰柜、空调、网络,生活品质越来越好。种棚还支撑着上学、购房和家里家外的各种开支。父母心里很知足也很感恩,他们知道要不是种棚,就不会摆脱贫穷、改变命运。

如今的老家,年轻的菜民们依旧大清早去棚里摘菜,为着美好的明天而忙碌。而老一代菜农的那份执着和热爱,还在寿光大地上传承着、激荡着。如今的生活,节奏快了,需求多了,而父母却依然纯朴,喜欢以往那种平淡简单、车马皆慢的日子。

“种棚”已成为我家的过去,但那永远是父母最自豪的事儿,也是父母最深沉的记忆。

——谨以此文,献给坚守种棚、热爱种棚33年的父母。(文/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郭文波)

责任编辑:赵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3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园时蔬鲜
...空地被父亲圈起,形成一个小园子。从大山沟里走出来的父母,还是喜欢侍弄菜园子。这片房后的小园子,就成了父母工作之余寻找乡情寄托的乐园,春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菜园不大,从我家后
2024-04-28 06:00:00
活力青海|“一根黄瓜”解锁“致富路”
...采访团现下,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新庄镇的温室蔬菜大棚整齐划一地排列在路两旁。大棚内小黄花开得正盛,青翠翠、鲜灵灵的黄瓜压架缀篱,别有一番好“丰”景。新庄镇台其庄村黄瓜丰收。
2024-07-05 14:52:00
本文转自:衡水日报审坡镇贾寺院村:扶贫大棚拓宽百姓致富路本报记者王秀近日,记者来到武邑县审坡镇贾寺院村。一进村口,一排排大棚整齐矗立着,棚内温暖如春、绿植缠绕,茄子、黄瓜、辣椒等
2023-04-25 10:14:00
...洋的黄瓜棚,绿盈盈的黄瓜长势喜人,散发着勃勃生机。大棚外,县人社局创贷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着为村民讲解扶持政策,帮村民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在县乡人社部门、县邮储银行和村干部的共同
2023-04-24 01:18:00
...”近日,在五莲县高泽街道西黄柏沟村北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处,大棚负责人、山东欧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凡平指着眼前一株株绿油油的秧苗说。据介绍,该处农业大棚共有13座,由高泽
2023-03-15 09:48:00
嫩黄瓜畅销郑汴洛
...顶花带刺、长势喜人。李妍秀是一位90后女孩,为了照顾父母和孩子,她放弃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选择回乡创业,跟婆婆学习黄瓜种植技术。五年间,她从一名黄瓜种植的“门外汉”,逐渐成长
2023-12-06 07:18:00
致敬心目中的她④丨仇兆玉:“雏燕”终成“领头雁”
...育葡园香仇兆玉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勤劳朴实的父母经常教育她做人要脚踏实地、勤劳致富。父亲常说:“土地不会辜负汗水,人心要像葡萄藤一样向阳生长。”母亲则用善良和坚韧,教会
2025-03-26 10:39:00
河南:7岁女孩肝硬化,爸爸一日三餐只吃黄瓜,暴瘦30斤割肝救女
...但在关键的时候,男人大多都总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对于父母而言,最见不得的就是孩子遭受磨难,无论是生病还是意外,都恨不能替孩子受过,哪怕为此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正因为有这些因素存
2024-08-26 15:07:00
新农人种出“莓”好生活
...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了几年,工作期间积累了些经验。随着父母年龄增长,我便有了回家工作想法。在了解了市场行情和我们临朐对返乡创业人员的扶持政策后,2018年辞去工作,选择回乡创业。
2024-04-02 14:2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白天治疗、晚上回家!广宗“中医日间病房”政策减轻患者负担
河北新闻网讯(吕若汐、潘国良)“白天在医院治疗后就能回家休养,相关费用按住院比例报销,床位费和护理费还能减半收取,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事
2025-09-18 22:39:00
纽扣教育称隐形介入俩月治好抑郁症?专家:临床上不存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苗 刘志坤 路董萌近日,纽扣教育退费难引起关注,报道后,不少网友对纽扣教育的专家身份以及隐形介入孩子提出了质疑
2025-09-18 21:53:00
艾欢 刘力:擦亮思政育人的黔地优秀传统文化底色
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使得以文化人、化风育人更具穿透力、感染力,让崇德向善、移风易俗等文明新风润物无声地融入了青年学生日用而不觉的价值理念中
2025-09-18 22:01: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丛冰9月17日,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成功完成烟台首例“戒酒芯片”植入术,为长期饱受酒瘾困扰的张先生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5-09-18 21:21:00
2025环球人物年度盛典在四川泸沽湖畔举行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一曲《梨花颂》将环球人物年度盛典推向高潮。尽管现场下起绵绵细雨,观众依然热情高涨,纷纷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胡文阁的表演喝彩
2025-09-18 21:29:00
泰安市崇信学校四年级“送你一朵小红花”五好育人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鲁网9月18日讯为让同学们既能享受轻松时光,又能在体验中收获成长,四年级紧扣以“做写好字的小书法家”、“当读好书的小书虫”
2025-09-18 16:55:00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获赠患者致谢锦旗
近日,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医师许泽华收到了一面来自患者的锦旗,锦旗上“妙手神针除顽疾,技艺精湛美名传”的金色大字
2025-09-18 16:48:00
岳峰小学在泰安市第二届“童心创想 巧手筑梦”作品展中喜获佳绩
鲁网9月18日讯在泰安市文化馆举办的“童心创想 巧手筑梦”泰安市第二届少年儿童手工艺作品展活动中,岳峰小学共有60余件作品成功入选展览
2025-09-18 16:52:00
鲁网9月18日讯“姑娘,麻烦帮我查下养老金到账没?我眼神不好,手机字看不清楚。”一天上午,年过七旬的赵奶奶来到农行兰陵塔西支行
2025-09-18 16:14:00
单县中心医院成功为双侧肺部多发结节患者行分期双侧微创手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保珠近日,单县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成功为一名双侧肺部多发结节患者实施“右肺下叶背段切除+左肺上叶结节微波消融术”
2025-09-18 16:09:00
护航微创手术!滨州市中心医院完成首例熊猫血患者术前自体血采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文彬 通讯员 吴文哲近日,滨州市中心医院输血科凭借专业技术与精准方案,成功为一名拟行胸椎微创手术的“熊猫血”(Rh阴性血)患者完成术前自体血采集
2025-09-18 16:4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 “‘920’谐音‘就爱你’,本来想抢个线上号讨个好彩头,结果点进去全是约满状态!”市民林女士道出了不少准新人心声
2025-09-18 08:20:00
淮南系统化提升极端强降水天气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记者从淮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该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强应急救援队伍、加大装备配备投入
2025-09-18 09:09:00
烟台“十四五”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大众网记者 周密 烟台报道9月17日上午,“回望十四五 奋楫启新程”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举行,烟台市商务部门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
2025-09-18 09:12:00
另类“红毯”!中南民大迎新“花式整活”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通讯员邓思彤、谢紫莹)“宝藏大学欢迎你 你的未来 由你开采”“接过你的行囊 我们就是一家人”“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欢迎你 民大新的读书人”“热干面已备好 民大故事等你来续写”
2025-09-18 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