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06 21:07:00 来源:最华人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在南极,一望无际的白色冰原中,矗立着一座北斗观测站。

这座观测站很小,却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幅提升了北斗卫星的全球定轨精度。

守在这座观测站旁边的人,叫李航。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 李航与卫星观测站

作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博士后,他远离祖国和家人,驻守在这片白色的荒漠里,负责观测站的运行与维护等工作。

比寒冷更可怕的,是与世隔绝的孤独。

700多个日日夜夜,工作之余,他拍下了10万张高清照片,将神秘梦幻的南极展示给全世界。

他的作品多次被美国宇航局收录,并在英国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展出。

或许你的手机里,就曾保存过他拍摄的图片:

莽莽冰原之上,繁星汇作银河,由宇宙深处而来;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闪烁的星火,在天空中划出明亮的星轨;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绿色的极光从天顶倾泻而下,将漫天的星辰全部吞噬;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潮汐和狂风,在海冰上形成一道“冰封之门”;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极昼里永不落下的太阳,在触到地平线的刹那重新升起……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他说:“我跋涉在广袤无垠的冰原上,站在深邃绚烂的星空和极光下,自然的力量一次又一次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完全没有招架的能力。”

在这片远离人间烟火的冰封大陆上,他用手中的镜头,与孤独达成了和解。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在哪儿?

答案一定是南极。

这片1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称为“暴风雪的故乡”,有98%的地方都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冰层平均厚度约2000米,最低气温可达零下94.7℃。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 科考队员行走在南极冰山上

李航第一次来到南极,是在2014年。

那时他23岁,以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博士生的身份,跟随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参加南极科考。

他们乘坐“雪龙”号破冰船,从长江出海口出发,穿越炎热的赤道、跨过魔鬼西风带,历经1万多海里、30多天的艰苦航程,最终抵达了南极中山站。

漫长的海上旅途,留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永不停息摇摆着的船体、以及舱外无边无际的海水。

所以,当他头昏脑涨地看到远方出现第一座冰山时,内心无比兴奋。

“看到中山站的心情,就像看到了世界尽头的家。”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 南极中山站

然而,南极比他预想的要危险得多。

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给他们的户外工作带来了难以预料的困难和凶险。

这里的风很大,昼夜呼啸,有着“杀人风”之称。

李航遇到过的最大风速,是每秒40米。

什么概念呢?

换算成风级,已经达到了恐怖的13级。

呼啸的狂风夹杂着冰雪,将天与地化作白茫茫的一片,肆无忌惮地摧毁房屋、推倒通讯塔、卷走车辆,更能轻而易举地夺走人的生命。

日本就曾有一位科考队员,被暴风雪吹得卡在冰柱中失去了生命。

“南极的冷不一定会冻死人,但南极的风一定能杀死人!”这句话也在科考队间广为流传。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 风雪中的科考站

此外,队员们外出时,也要时刻警惕脚下的海冰裂隙。

广阔的冰面看似平静,底下却是暗流涌动的海水,巨大的海流力量,常常将厚重的冰面撕扯出一道道狭长的缝隙。

这些缝隙隐蔽性极强,一场新雪便能将其掩盖,很难被发现。

人和车辆一旦陷落其中,便如坠入万丈深渊,瞬间被黑暗冰冷的海水吞噬,从此永远消失。

“每次外出海冰探路,就像工兵进入危险的雷区。”

怕吗?

起初害怕,但时间一长,一切也就慢慢习惯了。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 狭长的海冰裂隙

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对仪器设备也有着严峻的考验。

一次,中山站的户外供水管道,因热力系统故障而结冰,整个站区的供排水都中断了。

他们在风雪和黑暗中,打着手电筒钻进冰冷的管道底部,将管道里的冰砸碎、取出。

低温下的冰坨非常坚硬,并且冻结的速度很快,这边砸着、那边又冻上了。

要是除冰的速度赶不上结冰的速度,管道很可能会彻底报废。

他们争分夺秒,累得近乎虚脱,最终完成了抢修。

还有一次,站区一公里外的通信设备,在暴风雪中出现了故障。

李航顶着风雪前去排查维修。

一公里的路程,他蹚着齐膝深的积雪,走了足足一个小时才到达,又花了一整天才将设备修好。

“常规条件下一个小时能解决的问题,在南极的极端环境下,可能需要耗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

由于在外面待的时间太长,他的手套被彻底冻透了。

他疯了一般地往回跑,一边跑一边祈祷,千万别让截肢的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虽然条件艰苦,但李航从未想过离开。

从2014年至今,他先后三次参加南极科考,累计在南极驻守700多天,有3个春节都是在南极的冰天雪地里度过。

同时,他也积累了丰富的极地科考经验,成了科考队里的老资格、老前辈。

他对此充满自豪:

“我们跨越的每一条冰川、走过的每一步足迹,很有可能是人类在这颗星球上的第一次到达。我们用自己的一小步,填补着人类探索史的空白。”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艰险之余,李航也见识到了许多世间罕有的奇妙场景。

南极有极昼和极夜,极昼时,太阳几个月不落山,天始终是亮的。

而到了极夜,太阳又连续几个月不升起,将一切都浸泡在无尽的寒冷与黑暗中。

长久的黑暗,很容易让人产生暴躁、孤独、抑郁等情绪。

为了对抗这些负面情绪,李航每天忙完工作,便拿起相机,开始追寻拍摄绝美的星空和绚烂的极光。

据李航介绍,当宇宙中的高能粒子流闯入地球大气层,在磁场的作用下偏转到南北极,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发生碰撞,就会激发出肉眼可见的极光。

由于粒子种类不尽相同、碰撞时高度各异,极光也就呈现了不同的姿态和色彩。

绿色、红色、紫色,条状、片状、拱状,各种各样的极光李航都见过。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 绿色的极光仿佛一头巨大的鲸鱼,在夜空中游动

为了找到合适的构图、拍到最美的极光,李航扛着相机和三脚架,在无数个夜晚翻山越岭。

有时为了等待极光爆发,一熬就是一个通宵。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 极光下的京剧脸谱(一排废弃的油罐被科考队员绘上京剧脸谱,成了中山站的名片)

一张张绝美照片的背后,是无数的汗水和心血,有时甚至会冒着生命危险。

一次夜里外出拍摄,由于那片区域李航白天去过很多次,便自信地没有带导航设备。

没想到,他在夜晚的寒风中迷失了方向,走了几个小时都没有找到正确的路。

他的身体被冻僵,心态也几乎崩溃,所幸,在手电电量即将耗尽的时候,远远看到了站区的微光。

“仿佛迷途的船只看到了海岸的灯塔。”

那一刻,他的心里只有四个字:劫后余生。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另一次,他去拍摄黄昏时的冰山,不料海水突然涨潮,冲垮了来时的路。

潮水和碎冰来势汹汹,他蹚着冰冷的海水,冒险在冰块与裂隙间穿行,提心吊胆地往回走。

“那应该是我在南极经历过最惊险的一幕,脚下就是错乱的海流,谁也不知道下一脚会不会栽进冰冷的海底。”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 夕阳中的冰山

一次次为了拍摄而冒险,李航的做法,在周围一些人眼中有些“不务正业”。

但李航态度坚定。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摄影成了他在南极记录生活与排解孤独的方式,而五光十色的极光,是南极对每一位驻守人员最慷慨的馈赠。

“我觉得自己是个特别幸运的人,神秘的南极大陆,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抵达,我却能屡次在这里生活和工作。”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因各种原因,一生都不会到达南极,但正因有了李航的一次次冒险,让人们得以见识南极的震撼景色,得以知晓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还有这样一片美好的净土。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除了极光和星空、冰川和雪原,李航的镜头下也有许多南极土生土长的野生动物。

有三五成群的阿德利企鹅,摇摆着身体朝他靠拢过来,它们天性活泼、动作滑稽,常常以南极主人的身份,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贵客。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 阿德利企鹅是南极最呆萌的企鹅,被誉为“南极哈士奇”

有新生的威德尔海豹,依偎在母亲身旁晒太阳,它们格外肥胖可爱,慵懒地躺在海冰上,向他投来好奇的目光。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 威德尔海豹

也有庞大的鲸鱼,从浮冰区冒出来换气,它们抬起壮硕的尾巴,重重砸在海面上,掀起巨大的浪花……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这些冰雪中顽强生长的生命,让南极成为了一座巨大的野生动物园。

不过,李航从来不会主动接近这些动物,会与它们刻意保持距离。

在他看来,人类在南极终究只是短暂的过客,而这些生命,却早已在此生存了千百万年,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繁衍生息。

他说:“在这片被世界遗忘的角落,我和一群野生动物相互陪伴。我们彼此间充满了好奇,却也保持着风度、维持着距离。”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李航从南极拍回的照片,得到了国内外许多机构的重视。

他的作品被美国国家宇航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收录,被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科学》刊载,还获得过全国延时摄影展金奖。

他多次受邀到北京、上海、芬兰等地进行科普讲座,并作为青年代表,到CCTV讲解南极科考知识。

当有人问:南极离我们那么遥远,研究南极有什么用?

他说,“南极是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器,它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反馈,比其他地区更优先、更剧烈。当前发生在它身上的每一项变化,都是对不久后未来世界的预言。”

正如科考界广泛流传的说法:研究南极不亚于太空探索,关乎人类命运的走向。

这也是一批批科考队员前仆后继、克服艰难险阻探索南极的意义。

“不务正业”的博士后,揭开南极真面目

从第一次踏上南极、邂逅巨大的冰山,到如今能在南极独当一面,李航经受住了恶劣环境的磨炼和洗礼。

他用手中的镜头,战胜着孤独和黑暗,同时也告诉人们,在地球的最南端、在那个千里冰封的世界尽头,有着同样精彩的生命和奇迹。文/牧龙闲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极科考,南京高校师生再次出征!
东大博士后维护极地能源“心脏”,江苏海院教师任科考船二副南极科考,南京高校师生再次出征!“雪龙2”号。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何洁10月27日22:00,“雪龙
2024-10-31 07:46:00
南极光实控人拟减持 连亏两年半2021年上市2募资共9亿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1日讯南极光(300940.SZ)披露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姜发明出具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的告知函》
2024-10-21 10:57:00
南极光一实控人拟变现1.47亿元 2021上市2募资共9亿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8日讯南极光(300940.SZ)日前公布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协议转让部分公司股份暨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潘连兴通过协议转
2024-04-08 15:48:00
南极光:1月3日高管姜发明减持股份合计700股
...日市场公开信息、上市公司公告及交易所披露数据整理,南极光(300940)最新董监高及相关人员股份变动情况:2025年1月3日公司董事
2025-01-06 22:31:00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南极光调研:聚焦企业需求,共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其中,国内LED背光模组龙头之一南极光(300940.SZ),作为全球排第一的游戏主机厂商任天堂(Nintendo)全新产品Switch 2的背光模组独供商
2025-07-17 15:35:00
南极光将于11月28日召开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南极光(SZ300940,收盘价:19.38元)11月10日发布公告称,2023年11月28日(星期二)下午15:30
2023-11-10 20:53:00
《身临极境→南极起航》:揭开极光神秘面纱|VR大空间特辑
一、《南极起航》:揭开极光神秘面纱在中国南极科考40周年的历史节点,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的建成为背景。由众信旅游集团携手央博数字平台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南极主题LBE沉
2024-11-14 14:36:00
东西问丨港大月壤研究领衔人钱煜奇:探索月球有何现实意义?
...:探索月球有何现实意义?——专访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钱煜奇中新社记者 曾平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器2020年12月带回1731克珍贵月壤,来自香港大学的年轻地质学家钱
2023-09-28 20:04:00
南极光:控股股东、实控人之一潘连兴拟转让5.01%公司股份
南极光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之一潘连兴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所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1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5.01%)转让给锦福源(海南)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24-04-04 22: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亲子共赴科学之约 厦门科技馆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客流量超6万人次
厦门科技馆推出《大鲸家族》特展,吸引众多孩子参观。(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
2025-10-05 08:34:00
白天玩不尽兴,晚上不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夜游。到迎泽大桥赏夜景、在铜锣湾特色街区淘夜食、去晋阳湖观看实景夜演,体验太原“越夜越精彩”的独有魅力
2025-10-05 07:30:00
10月4日的西铭车场里,太原公交一公司三车队驾驶员们的身上多了一抹亮色——鲜红的志愿者绶带,他们手捧小红旗和国庆主题风车来到站台
2025-10-05 07:30:00
湖北利川发生交通事故 致2人当场死亡、3人因抢救无效死亡
华商网讯 利川市公安局10月5日发布警情通报: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2025-10-05 07:56:00
18年双膝关节痛折磨 济南南郊医院助七旬老人重拾生活信心
一位饱受双膝关节疼痛折磨长达18年的七旬老人,在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成功接受手术治疗后重获健康,现已恢复劳动能力。如今,老人已能自如地使用农具翻晒农作物
2025-10-04 08:11:00
双节送温暖回访: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将“人本位”服务送到患者家中
10月2日,正值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团聚与休闲的氛围中时,济南南郊医院的一支医疗小队却踏上了一段特殊的行程
2025-10-04 08:1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这个双节假期,五湖四海的游客纷纷与“宁”相约。南京的“宠粉”举措和南京人的热情好客,让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2025-10-04 08:14:00
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困扰老人多年 济南南郊医院骨二科精准手术解病痛
77岁的老人,多年来因左膝持续疼痛,行走日益困难。每一步都步履蹒跚,姿态不稳,不仅让人担忧其安全,连日常简单走动也成为一种负担
2025-10-04 08:14:00
“唱”游一厦!免费搭双层巴士 听演唱赏美景
唱游巴士专门设置了专业表演区域。图为阿卡贝拉椰子乐队现场演绎歌曲。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 通讯员 江安娜)“坐着双层巴士
2025-10-04 09:20:00
“乐”享美好 厦门环岛路错时上演海风音乐会
清晨五点半,黄厝海滩的晨光音乐会在朝霞映衬下开场,陪伴着等候日出的游客。(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降临
2025-10-04 09:20:00
陕西旬阳通报“男子婚礼当天跳河”: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 多部门正全力搜救
华商网讯 10月4日,旬阳市融媒体中心发布消息, 通报“男子婚礼当天跳河”:因婚礼琐事情绪失控,多部门正全力搜救。全文如下
2025-10-04 10:26:00
张继科落水处放置“我在张继科落水处很想你”宣传牌?景区回应:虚构的!“没有放这样的牌子”
大皖新闻讯 近日,张继科在位于福建省福安市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落水一事引发关注。10月4日,记者注意到,一张网传图片显示
2025-10-04 11:16:00
这几年一到节假日,贵州就被大家称为“全国人气最旺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贵州哪儿又火了?贵州有啥玩儿的吃的又“刷屏”了等等
2025-10-04 14:09:00
10月4日,在沧州油城秋韵·任丘中秋足球集市上,保定驴肉火烧和沧州驴肉火烧现场PK,“方”“圆”之争在此刻具象化了。(摄制:王宏飞、袁欣悦、黄炜珣)
2025-10-04 19:11:00
视频提供丨唐山投控(文旅)集团万株秋菊,是大地写给你的情书;大提琴在湖畔遇见钢琴,音乐成了最温柔的时空使者……这个国庆假日,带你阅尽唐山南湖的浪漫!
2025-10-04 2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