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晚年的杜甫,其实没有那么惨
杜甫是唐朝的现实主义诗人,有着“诗圣”的雅称。他的诗作涵盖了政治、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展现了对时代变迁和社会疾苦的关注,表现了对人性、道德、命运等问题的深刻思考。早年的杜甫家境优越,生活非常富足,...……更多
杜甫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并称李杜,“李杜诗篇万口传。”杜甫的诗包含着苍凉悲壮的情感,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他的诗风呢?杜甫的诗也被称为诗史,它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过程。都说艺术源于生活...……更多
杜甫的坎坷仕途路
...闻噩耗公元755年,为了求官,已经在长安蹉跎了十余年的杜甫,终于被授予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一职。11月,杜甫回乡省家,已经44岁的杜甫没有衣锦还乡的喜悦,但也有终于有了一份养活妻儿的工作。谁知道,他正心怀忐忑的走...……更多
安史之乱杜甫被困长安那么久,为何没想过逃跑呢
杜甫被困长安那么久,就没想过跑吗?陈涛斜之战前还有机会,但房琯大败后到年底,叛军占上风,防控严密。转机发生在至德二载(757)正月,安禄山被刺身亡后,随着郭子仪收复河东、李光弼守住太原,将山西地区纳入控...……更多
聊聊杜甫《蜀相》诗的隐微内涵
公元759年岁暮(乾元二年十二月底),杜甫经历近一个月的艰难跋涉,自秦州抵达成都。初到成都,面对陌生的异乡景色与人事,他写下《成都府》一诗: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但逢新人民,未...……更多
杜甫的坎坷仕途,他本能受重用却激怒唐肃宗
...封为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两人的诗很好,但仕途却非常不顺。李白生性放荡不羁,得罪了许多人,所以仕途坎坷。而杜甫一度得到唐肃宗的欣赏,是有机会得到重用的,但为何也蹉跎一生?...……更多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的一场浩劫,大唐的诗人们也没有躲过这场浩劫,李白、杜甫、岑参等诗人们的结局如何?一、王昌龄王昌龄,生于698年,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进士,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江宁丞、龙标尉等职。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王...……更多
...却也是波诡云谲的时代。在这个光影交错的历史舞台上,杜甫以其非凡的才华和深沉的情感,创作了无数传世佳作,其中《登高》更是被誉为七律之巅,至今无人能出其右。杜甫出生于一个世代显赫的文官家庭,世代书香,本应...……更多
杜甫平时低调,关键时写了首得罪皇帝的扫兴诗,40字有2千古名
...敢于写得罪唐玄宗在很多人意料之中,让人想不到的是,杜甫这么低调的一个人在关键时刻也写了一首诗得罪唐玄宗,接下来我们就来看杜甫写了哪首诗得罪唐玄宗,又是哪两句成为了千古名句。边塞诗大家都不陌生,这是描写...……更多
李白与杜甫是诗坛巨星,却一生仕途坎坷
李白确实是不世之材,杜甫确实是百年难遇,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一个浪漫,一个拙朴,皆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再现的文学奇才。李白的才华达到何种程度?他得到了皇帝唐玄宗的青睐,可谓“达天听”,皇帝天天捧着他的诗...……更多
杜甫说:我没有李白那么浪,为啥混的比他还惨
杜甫,唐朝大诗人,被人尊称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因为和李白起名,所以被一同称为李杜,这俩人就是唐朝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是当时诗坛的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更是中华文化的永远丰碑。与李白最大的不同就是李白...……更多
杜甫,“诗中圣哲,笔底波澜”,我国现实主义诗人中毫无疑问的扛鼎者,他在国外比唐代其他诗人更受欢迎,甚至深远地影响了日本文学的发展。有人曾说,杜甫之后,再无律诗。的确,杜甫的律诗古来称绝,无人不服。但...……更多
杜甫是怎么死的?你可能想象不到
杜甫大家都知道,因为每个中国人在读书时期都读过他的诗,不但知道他是一个唐代诗人,而且,还知道他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物。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杜甫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最厉害的地方...……更多
解读杜甫的《春望》
...圆十公里以内,遍地美食,网红店前排着长队,没人想起杜甫,没人为他的饥饿唏嘘。一首唐诗和它的翻译明孙枝《杜甫诗意图》(局部)《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更多
“诗圣”杜甫(712~770)极端重视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他有一句名言道:“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之六),这不仅是他的主张,也是他的经验之谈。杜甫学习的对象,既有前代的大诗人,也有同时代的小诗人,...……更多
房琯何德何能,让杜甫冒着顶撞圣意的危险极力替他开脱
...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这段文出自《新唐书》杜甫疏救房琯辨,这一事件是针对当时唐肃宗想贬宰相房琯一事在朝堂上杜甫和肃宗的谏言。杜甫虽和李白一样也是政治上的矮子,但作为一个在朝堂上沉浸多年的人,都...……更多
杜甫的一生为何“高开低走”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晓杜甫的名字,但杜甫真实的生命历程和时代图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遥远而陌生。特别是杜甫前四十年的人生轨迹,在以往的研究中很难谈得上清晰,这极大地制约了我们对杜甫和他诗歌的理解。杜甫何...……更多
沉浸式感受唐宫夜宴 《诗歌里的美食》带你“梦回大唐”
...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诗圣杜甫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里,就描写了当时贵族的奢靡生活,官员们是在烟雾缭绕之间,裹着千金裘,吃着驼蹄羹,看着舞女起舞。而据说“驼蹄羹”是晋代陈思王...……更多
一起来欣赏来自唐代的爆火的旅游攻略
...客亲身体验唐代五大诗人的留下的“攻略”。他们追随着杜甫、李白、岑参、王维和孟浩然五位唐代诗人旅行的脚步,探寻那些篇中胜景,也在崇山峻岭之间,完成了与诗人的隔空对话。01故乡·他乡从出生开始,每个人都走在...……更多
□李少君杜甫被誉为“诗圣”,纵观其一生,以一己之力担荷全人类的痛苦,堪称“人而圣者”。比较杜甫,苏东坡则可以说是“人而仙者”,苏东坡有“坡仙”之谓。李白很早就被称为“诗仙”,但叶嘉莹先生认为李白是“...……更多
探访白帝城:巴楚文化融汇 千古诗词流淌
...峙江南,一边巍峨江北,长江自中间滔滔而出,颇有几分杜甫笔下“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气势。夔门正是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的西口,也就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又名瞿塘关。长江上游之水正是自此入峡。“如果咱们...……更多
杜甫:家国情怀与忧国忧民的诗人
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的杜甫,与"诗仙"李白齐名,是大唐现实主义诗人中的扛把子。不过,自号"少陵野老"的杜甫在世时远比不上李白的声望,他五十九年短暂的一生其实颇多穷困潦倒,虽说年少成名,但科考之路并...……更多
杜甫最著名的讽刺诗,文化不高会认为是夸赞
前言一句“锦城丝管日纷纷”,将杜甫的才华与骨气完美结合,千古传颂。想当年,杜甫云游四方,只为实现官场出息的夙愿,可惜一生求官无门,官途坎坷。然而,他不忘报国之心,在动荡纷乱的时代,以笔为剑,放言志。...……更多
杜甫忧民情怀的巅峰:“三吏”和“三别”
...如同想象之中的那样美好吗?孤立于狂风之中的“诗圣”杜甫发出了这样的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然而这句充满着悲愤之情的诗词却被某些唐诗学者认为在“卖惨”博取名声。事实上,真实的“安史...……更多
杜甫:盛唐中时期的孤独行者与现实主义诗人
...盛唐时期的诗坛,有着两颗极其闪耀的双子星——李白和杜甫,但是两人的诗都完全不同,李白的浪漫折服整个盛唐的人,所以也注定了他能成为当时耀眼的那颗星,但是杜甫不一样,他的诗中忧国忧民、心怀怜悯,在浪漫的盛...……更多
...人物的另一面,颠覆你认知|活动发榜))有写过李白和杜甫,文章也获推荐上榜,算是忝列其中。(上榜文章:历史名人的另一面:从李白的长安三万里谈起,带你看真实的杜甫和他眼中的大唐)今日又想起这部承载了2023年众...……更多
杜甫的千古名作被人误解,苏轼拍案而起:诗圣梦中给我解析
...锐肯定尽失。因此,八阵图引得后人无限想象,比如诗圣杜甫就曾经写过同名五言绝句《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当时的杜甫移居至夔州。当地有武侯庙,江...……更多
盛唐除李白杜甫高适还有哪些诗人
...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杜甫(公元712~770年)杜甫是河南巩义人,祖籍湖北襄阳,出身京兆杜氏,7岁就能作诗,20岁云游四方,24岁科举落第,直到44岁时,朝廷才授于杜甫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低级...……更多
看见杜甫的游侠本质
青少年时喜欢李白,中年后愈加引杜甫为知音,不少人对“李杜”都曾有这样的情感转换。李杜第一次在洛阳天津桥南的董家酒楼见面时,杜甫对年长他十一岁的李白崇尚不已,当时剑不离身、潇洒自如的李白,和后世铭记的...……更多
天宝五年(746年),杜甫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也来到了长安,这一年他35岁。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来到了长安城。但和李白在长安的风流荣耀相比,杜甫在长安的经...……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编者按齐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025-02-21 10:08:00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陆放翁写这首诗时,他猜不到金庸的第一部小说《射雕英雄传》将在临安府牛家村拉开大幕
2025-02-21 11:30:00
【多彩文苑】芬芳偏岩
“庭院深深舍静,桂花点点村香。秀竹丛丛疏影,石径幽幽老巷。”秋雨连绵、秋色尽染的季节,走进偏岩,青瓦滴雨的老房,纵横交错的老巷
2025-02-21 12:14:00
他仍在旷野里行进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他仍在旷野里行进——柳青佚作《在旷野里》读后有感石 英《在旷野里》:柳青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读作家柳青的佚作《在旷野里》
2025-02-21 06:09:00
漫步克里特岛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西  川希腊克里特岛哈尼亚港口。罗伯托·莫伊拉摄(影像中国)西川在海边阅读。 图为张弋提供中外作家在克里特岛橄榄庄园畅谈
2025-02-21 06:09:00
在成都,遇见杜甫(书里书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阿 来《阿来讲杜甫成都诗》:阿来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图为邱佳铭《草堂胜概图》(局部),选自《阿来讲杜甫成都诗》一书插图
2025-02-21 06:10:00
杭州日报讯 《绍兴米帖》,又名《宋高宗刻米元章帖》《御府米帖》。绍兴十一年(1141),高宗赵构命用内府所藏米芾墨迹摹勒上石
2025-02-21 06:55:00
杭州日报讯 越窑青瓷的美为世人所瞩目,这件唐越窑青釉横把壶更是其中的珍品,也是反映当时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壶高10
2025-02-21 06:55:00
读书丨白娅玲:《红楼梦》人物探析之李纨
《红楼梦》人物探析之李纨(文学评论)文/白娅玲李纨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人物之一,身份显赫尊贵,系贾府荣国府嫡长子贾珠之妻
2025-02-21 07:02:00
才女在门上贴绝对征婚,王安石过门两次才对上,还诞生个可爱的字
与其它传统文化形式相比,对联的生命力是极强的,直到现在我们仍有贴各种对联的习惯。春节我们要贴春联,办喜事我们要贴喜联,办丧事要贴挽联
2025-02-20 22:34:00
原来这才是十常侍之乱的真相
公元189年,洛阳城中,一场声势浩大的劫难正在拉开序幕,全副武装的士兵高呼着诛灭宦官的口号,在袁绍的带领下冲进皇宫,杀掉了宫中所有的宦官
2025-02-20 23:21:00
出土文物证实:“牧野之战”并不正义,周灭商用了“下三滥”手段
“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大国,在中国古代也发生了无数奇人异事,而在一场场颠覆战争中也曾创下过无数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2025-02-20 23:38:00
北京已经守不住,崇祯如果南迁能实现东山再起吗?结果只会是一个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朱由检带着无尽的遗憾,自缢于北京煤山老歪脖子树,真正上演了“君王死社稷”的悲壮一幕
2025-02-20 23:41:00
台儿庄战役中,无名女护士为救连长牺牲,埋乱葬岗66年才魂归故里
台儿庄战役,在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历史上,是无法磨灭的一笔。1938年3月16日,日军轰炸了几天的战机还没有撤走,炮火也已经准备好了
2025-02-20 23:43:00
原创《三国演义》刘表麾下武力最强八人,其中四人都是当世名将
三国时期荆州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它北控宛洛,西连巴蜀,向东虎视江东(扬州),南接交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在当时北方诸侯纷争还无力顾及南方的时候
2025-02-20 23: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