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世民与朱棣篡位方式的差异及其影响
...不少的皇帝都是靠篡位才登上大宝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李世民和朱棣,但是后世对他们两个人的评价都大不相同,相较于朱棣,李世民的负面评价要少得很多,这其中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其中第一点就是...……更多
隋炀帝与李世民,相似行为背后的评价差异
...以来,才有学者开始为隋炀帝翻案,并指出他的功绩可与李世民平齐,这才令其有了翻身的可能。杨广做过的那些丑事,相信读者也并不陌生;但鲜有人知的是,被奉为一代明主的李世民,他也做过不少丑事,甚至与杨广也不遑...……更多
卢祖尚之死:唐太宗的权谋与魏征的智慧
...祖尚子孙的门荫。《资治通鉴·唐纪九》【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自玄武门之变后,决意刷新政风,与封德彝、房玄龄、杜淹、魏征等讨论治国理政,言而有信、行有必果,广开言路,嘉纳雅言,一代明君的人设呼之欲出。然而,...……更多
魏征:大唐繁荣背后的智谋之士
...,曾是太子李建成手下的谋士。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并没有诛杀魏征,反而重用了他。这其中有何深意呢?事实上,魏征才华横溢,在李建成手下时,就以谋略出众而著称。他提出的策略曾使李建成避免了一场灾难。...……更多
李世民为什么要将9岁的女儿,嫁给魏征40岁的儿子?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李世民当年生前的感悟。这其中的“人”,指的便是大唐魏征丞相。可见,当年的魏征丞相对李世民的影响有多深了!也正因为这样,魏征病危时,李世民将9岁女儿嫁给...……更多
魏征与李世民:一代名臣的身后是非
前言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被传为千古佳话,二人之间的互相提携和忠言逆耳的交流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然而,在魏征死后,李世民看到他留下的一本册书后,勃然大怒,并当众表示“给我挖了此贼的坟!”这...……更多
李世民处理魏征、房玄龄谋反事件:超乎寻常的果断与深思熟虑
...还被告者以公道并以构陷之罪惩处告密者。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曾经有过两次状告谋反的案件,皇帝李世民知道后,没有按照正常的办案流程:调查、取证、开堂、审判,而是不经调查、不问黑白,直接将告密者当场斩杀...……更多
魏征:唐朝初期的政治家与文学巨匠
作为唐朝初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魏征在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以直言进谏、匡扶天下而著称,成为了历史上的一面“镜子”和一剂“良药”。一、出身背景与早年经历魏征(580年-64...……更多
魏征的进谏艺术:他是如何巧妙地说服皇帝的
...纳。他就是被称为一代名相的魏征。魏征一生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多达200多次(据说是264次,未考证),居然全部被皇帝李世民采纳。魏征能够让自己的谏言全部被皇帝采纳,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创造了奇迹。那么疑...……更多
魏征与方孝孺:相似的遭遇,迥异的抉择
...首位皇太子李建成的谋士,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被胞弟李世民所杀。方孝孺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臣,朱允炆的四叔发动靖难之役由北平攻入南京,朱允炆不知所踪。同样面对篡位者,魏征选择为新主子李世民效力,方孝孺...……更多
揭秘魏征:弃李建成投奔李世民,却没被称为叛徒
...621年,李建成用魏征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人诛杀。后来,李世民赦免了魏征,并让其担任詹事主簿一职。也就是说,魏征原本是李建成的谋士,他还多次为其出谋划策...……更多
李世民与魏征君臣关系的沉浮与变迁
...同时出现着十分深厚的君臣之情,更是特别少见。其中,李世民和他的大臣魏征就是典型的君臣情深。可是,历史上真正的记载之中,二人的关系之间出现了几次较大的沉浮。第一次二人的关系极差。因为在那个时候,李世民同...……更多
魏征直言进谏,奠定“贞观之治”基石
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怒骂中丞黄莆德参:难道让宫中的人都剃掉头发,你们这群人才会满意吗?说完这句话,李世民当即要以诽谤罪处罚黄莆德参,好在这个时候魏征站了出来,他的慷慨陈词,李世民听了心服口服,立即...……更多
从直言进谏到沽名钓誉,揭秘魏征的真实面目
...宗创下“贞观之治”,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唐太宗李世民也因虚心纳谏而被后人称赞为“一代明君”。魏征从来不会因为李世民是皇帝而说出阿谀奉承的话,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征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更多
为何在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将他墓碑推倒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是中国封建史上有名的明君贤臣,二人在君臣共事的17年里(公元626-643年),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塑造了唐太宗纳谏任贤的明君形象,也成就了魏征直言不讳、尽忠直谏的一代名相。但鲜为人知...……更多
...界、神界和妖界。尽管人皇的地位在三界中并不显赫,但李世民却是个例外。他的名声不仅在人间响亮,连天庭和地府都对他敬畏三分。为何玉帝和阎王,都要对这位人皇表示如此深厚的敬意?在唐朝的皇宫中,李世民与他的得...……更多
魏征:从道士到唐朝名相的传奇人生
...,窦建德算是魏征的第四位“主公”。公元621年,大唐派李世民征讨盘踞在洛阳的王世充,吓得王世充赶忙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领兵10万南下援助洛阳的王世充,却在虎牢关下被率领着3500名精锐骑兵的李世民所击溃,窦建德被...……更多
魏征是个凡人,为何敢斩龙王
...的神通来说不算太难。然而中间却出现了变数——龙王与李世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唐帝实在不忍置其于死地,在龙王哀求下暗中答应为它求情。在命运的节点上,魏征面临抉择:是服从天命惩治龙王,抑或顺从君命保全龙王?...……更多
李世民一生中最怕的人是谁
...,功在千秋;第三位同样是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在我国享誉盛名,即使在世界上也是大有名声。李世民一生中最怕的人有3个,杀掉一个,重用一个,对第3个无奈。李世民一直被称为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完...……更多
李氏家族与唐朝的崛起:李建成和李世民的贡献
李建成和李世民是兄弟,无论是李建成还是李世民,对唐朝的建立都是有所贡献的。当初的李渊在太原起义,此后,李渊的李氏家族一路征战,最终建立了唐朝。不可否认的是,唐朝建立后,将古代封建王朝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更多
唐太宗智破谋反之谤,房玄龄忠诚获信任
”房谋杜断魏征谏“,分别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三位大名鼎鼎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位也都位列凌烟阁24功臣。其中房玄龄、杜如晦两人共同帮助李世民完成了“玄武门之变”,夺得了天下,而当时的...……更多
凌烟阁神仙谱:从功臣到神话的传奇转变
...阁二十四功臣,是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由李世民亲题赞词,褚遂良题额。这二十四人为: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司...……更多
八品县丞阻止李世民干的什么事,却造福了唐朝百姓
...治者离心离德的“捷径”。但是,在“贞观之治”时期,李世民也差点这样做了,最终他的行为被一个八品县丞拦了下来。唐太宗李世民自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久居长安,他很想到当时隋朝的首都洛阳去走一走。李世民为此还对...……更多
新城公主的坎坷婚姻:换了3任驸马,30岁早逝以皇后之礼下葬
公元643年,魏征病危!李世民把9岁的幼女带到他床前,道:“魏公啊!你把眼睛睁开,快来看看你儿媳妇!安心去吧!”魏征努力抬眼,看了一眼,第二天,便与世长辞了......没想到,他一死,李世民就悔婚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更多
馆陶之战:李建成帮李世民收拾残局,击败刘黑闼平定河北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大败窦建德、王世充,紧接着李唐做了一个决策性的失误,杀了窦建德和王世充的爱将单雄信,加上李唐对河北地区后期的安抚工作做得不到位,致使窦建德的旧部死灰复燃。就在窦建德被杀的...……更多
介绍唐朝二十四功臣画像创作始末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他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对跟随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和出谋划策的功臣元勋念念不忘。毕竟对他来说,皇帝的宝座来得太不容易了。公元643年3月23日,为了褒彰功臣,唐太宗李...……更多
李建成:被误解的太子与他的挑战
...资治通鉴》记载的,绝对不完全是事实。为什么呢?一是李世民上台以后,对当时发生的事件进行过严格的把关审控。所留下来的史料,必然是有利于李世民的。毕竟当时李世民是亲手射杀他哥哥李建成的,不找个非常有说服力...……更多
玄武门之变背后的真相:李建成手下文臣武将的传奇故事
说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文臣武将,我们一下子能说出好多,例如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等。也正是靠着他们,李世民才能成为秦王,也才有底气发动玄武门事变,彻底铲除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更多
李世民畏惧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至少有三个,是哪三个呢
唐太宗李世民武艺高强,这在正史中是有记载的,他在柏壁之战中,一昼夜行二百余里,三日不解甲两日不吃饭,追得刘武周宋金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大唐玄甲军打遍天下无敌手,除了有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更多
...征站在太子李建成一边,而秦琼和程咬金在小说中也成了李世民一方的主力,还有的电视剧直接让李建成倒在了秦琼的瓦面金装锏之下。在隋唐英雄系列小说中,秦琼是忠义的化身,如果他真对李渊的长子建成、四子元吉(正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徐潋作家冰春与历史对话,以长篇小说的表达文本让人们感知泸州的一段历史。读冰春的长篇小说《川江东逝水》,会感到这是泸州历史的艺术转换
2024-06-28 06:13:00
王利华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强军兴军,关键在人。在乌蒙高原的威宁,有这样一群大写的“人”、大写的“兵”:一门三代四个兵
2024-06-28 06:19:00
李慧李商隐、杜牧创造出晚唐诗歌靡丽的风格,没过多久,大唐崩溃了,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这战争频发的乱世中,有两个国家比较安定繁荣
2024-06-28 06:19:00
嘉庆有哪些特质?乾隆为何把他确定为接班人
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想将诽谤公布天下
2024-06-27 22:06:00
清代的奏折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对清代的政治起了什么作用
清代从1644年入关到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共持续了268年的国祚。清代作为一个和现代资本主义一起步、发展的封建国家
2024-06-27 22:06:00
如果太子胤礽当上皇帝,清朝会怎样
康熙末年,九龙夺嫡,为了太和殿那个位置,互相都杀红了眼,最后四阿哥胤禛险胜,成为雍正皇帝。但是,如果把时间往前倒推二十年
2024-06-27 22:07:00
曾国藩对慈禧太后的评价为何是“才地平平”
曾国藩是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被称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圣人。他天资平常,却最终位极人臣,除了他的个人奋斗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项能力
2024-06-27 22:07:00
雍正上台以后,除了老十以外,为何只有老十三算善终
公元1722年,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在康熙在位的后期,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掀起了一件件大事。由于共有9个儿子牵扯了这一事件
2024-06-27 22:08:00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原配嫡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之姊。乾隆皇帝对其“敬服
2024-06-27 22:09:00
古代犯人被砍头时为什么一大喊冤枉刽子手就不敢行刑了
在看乾隆王朝的时候,山东巡抚国泰因为贪污被砍头时,大喊冤枉,监斩官阿桂就不敢行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国泰为什么不在审讯他的时候说冤枉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刑场大喊冤枉呢?为什么国泰一大喊冤枉
2024-06-27 22:09:00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
(一)、也曾是大明的功臣,在平定起义军时也是战功显赫,曾差一点将李自成俘获,改写历史。洪承畴的厅堂挂着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
2024-06-27 22:10:00
皇贵妃高佳氏死后,为何哥哥和侄子立即被赐死
她就是乾隆皇帝第一个贵妃、第一个皇贵妃高佳氏。高佳氏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知书达理、温柔贤惠,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当了一名普通使女(没有名分的妾)
2024-06-27 22:10:00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慈禧就喜欢她
其实从照片上来看老年的慈禧太后就能了解她年轻的时候长得并不算是倾国倾城,她不算是能靠美色吸引住老公咸丰的女人,但是慈禧却能靠另外一招留住老公咸丰的心从而获得专宠
2024-06-27 22:11:00
嘉贵妃有多受宠?她死后乾隆帝时如何厚葬她的
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个朝鲜女子,她初入宝亲王弘历的府邸,以侍女的身份伺候弘历。弘历登基,也就是乾隆帝,这位朝鲜女子被封为金贵人
2024-06-27 22:11:00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
清朝有名大案很多,但在乾隆时期有一桩案子,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通过此案也能看出所谓的“康乾盛世”之下腐败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2024-06-27 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