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主要描写唐朝历史的主要是《旧唐书》、《新唐书》跟《资治通鉴》了。李世民于公元626年即皇帝位,驾崩于公元649年。旧唐书成书于公元945年,是五代中后晋时期,新唐书成书于公元1060年,是北宋欧阳修一干人奉召编撰的,...……更多
李世民查看史书后,给玄武门之变定调子,要求仿照周公诛管蔡记载
...史臣按周公诛管、蔡来重新编造他和父兄的相互关系。《资治通鉴》卷196太宗贞观十六年四月云: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底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更多
唐太宗让“削去浮词,直书其事”的是什么
...的理解。先看“唐太宗篡改历史”这件事的出处。出自《资治通鉴》,原文如下: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更多
...手,是积极的配角。然而在《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中,事实却发生了歪曲。《旧唐书》记载,隋炀帝南巡江淮的时候,瓦岗寨农民起义正如火如荼,严重威胁到了隋朝的统治,李世民见有机可乘,便与刘...……更多
李世民作为千古明君,是否有篡改历史的行为
...得不说汉唐威武;提起历朝历代的明君,总落不下唐太宗李世民。他是千古明君不假,但其一生也有“污点”,其篡改史书的行为也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已经被史书所记载,不容否认,近代思想家章太炎甚至在《书唐隐太子传后...……更多
房玄龄与杜如晦这俩人,配合的有多好呢
...龄与杜如晦这俩人,配合的有多好呢?剧照:房谋杜断《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太宗每次与宰相们议事,房玄龄总是能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分析的很透彻,并给太宗提出很多解决办法。但是商量来商量去,君臣几人总是拿不定主意...……更多
史官们是如何知道历史中那些绝密事件的
...蠢笨一点如晋惠帝一样的皇帝又不会去关注。例子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的,所以他也担心那些史官们把这件事如实记录下来的话会损害自己的声誉。当时负责编纂起居注的官员是褚遂良,有一次唐太宗找到他...……更多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非要看《起居注》
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大唐盛景,被称为唐朝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成就远在开国皇帝李渊之上。在世人的心中,这是一位励精图治,爱民如子的好皇帝。但请大家不要忘记,李世民能够登基称帝靠的是弑兄夺位。宣武门之...……更多
李建成:被历史误解的唐朝开国功臣
...这样的描述,但也不乏“东宫亲慈”这样的证据。比如《资治通鉴》中就说他“性仁厚,卑身下士,得士庶之心”。那么,李建成的真实人品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几件事来品评一下:1、未采纳魏征的意见除掉李世民...……更多
分析李建成的性格,揭示他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原因
...建成评价的疑点作者查阅了《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并将李建成的官方评价总结如下:旧唐书》卷六十四外与建安、元吉、小人为伍,内与高祖宠臣张洁瑜、尹德妃通奸.......,沆瀣一气,掩盖智慧,实现自己...……更多
李建成:被误解的太子与他的挑战
...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资治通鉴》也这样说:“隐太子(李建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我们首先要相信史书的史学精神。中国的“二十四史”,之所以能够彪炳千秋,就在于...……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实行德政,为什么会遭到史家的质疑?
...的死囚增加了100名,达到390人。唐太宗的仁慈还感动了《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资治通鉴》中,死囚人数也是390人。司马光比欧阳修小12岁,比《旧唐书》的作者刘昫(xù)小132岁。刘昫(887-946年)是五代时期的人,比唐...……更多
玄武门事变的另外一个男主角,真实的皇太子李建成是什么样子?
...原因就在此。影视剧中李建成的形象,跟《两唐书》与《资治通鉴》中的形象是非常相似的。什么嗜酒好色,亲近小人,听信谗言,疏远骨肉,亲情淡薄,无尺寸之功等等。反正只要是什么不好的词,统统往李建成、李元吉这两...……更多
唐朝初年惊现焚城迁都风波:李世民力阻荒唐决策
...人的觊觎之心,突厥就不会再总是攻打中原了。 史书《资治通鉴唐纪七》记载:“或说上曰:突厥所以屡寇关中者,以子女玉帛皆在长安故也。若焚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息矣。”意思是说有人劝说唐高祖李渊,说是之所以突...……更多
...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资治通鉴隋纪八》:突厥遣其柱国康鞘利等送马千匹诣李渊为互市,许发兵送渊入关,多少随所欲。丁酉,渊引见康鞘利等,受可汗书,礼容尽恭,赠遣康鞘利等甚厚。李...……更多
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第二任皇帝何去何从
...宋祁欧阳修等人编纂的《新唐书》,还是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都异口同声认定太子建成是凶手,但是野史却有另外的说法,而且野史的说法,似乎可信度更高:如果太子建成不给皇帝李渊一个合理的解释,他的太子之位...……更多
你以为古代的皇上一手遮天?在他头上还悬着这样的东西来约束皇权
...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不能破坏这个规矩。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最想看的书,就是记载他饮食起居,身边小事儿的《起居注》,他这么想看这个东西,其实是因为有一个心病。玄武门兵变的时候,他把大哥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更多
...篡改历史的结果。我们节选《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中的四段如下: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及取天下,破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太宗切益高,而高祖屡许以为太子。——《新唐书》高祖曰:...……更多
千古明君唐太宗,在他光辉形象下的阴暗本质让人发指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开创了大唐盛世,迎来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巅峰,至今在国外中国人聚居的地方还被称之为唐人街。唐太宗对内治理国家兢兢业业,创造了贞观盛世,对外消灭了吐谷浑、东、西突厥,威震四夷,被...……更多
在齐王打着平定边境之乱的借口把李世民帐下大将尉迟恭拿捏住之后,李世民的谋士长孙无忌终于觉得大事不妙,劝说李世民一定要先发制人,不然就会被完全折去羽翼,彻底与皇位绝缘。李世民听从了他的话,开始谋划政变...……更多
有趣的唐太宗,这些成语皆出自他之口
唐太宗李世民,一直被认作是“千古一帝”,相信喜欢他的人不在少数。也许在大家的心中,唐太宗一定是个严肃的君王,才能将唐朝治理得如此繁盛。其实真实的唐太宗,是个十分有趣,甚至是可爱的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更多
李渊晋阳起兵造反,谁是主谋谁又是帮凶?
据《资治通鉴》记载,晋阳起兵并非李渊之本意,而是李世民强迫所为。当时刘文静受李密牵连而下狱,在狱中对李世民提出了“入关中,夺天下”的战略计划,李世民说,“君言正合吾意”。这就说明李世民早有起兵的想法...……更多
...“丰富”《起居注》内容并把它搞出名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但李世民重视《起居注》的原因,是他弑兄逼父且篡位。为了解释自己十恶不赦的罪行,他帮他的父皇重新整理并修改了“日记”(也改了他本人的)。李世民这...……更多
一代贤后长孙皇后为何总带一包毒药在身边
长孙皇后身边带毒药?这事儿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到的:因取衣中毒药以示上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不能当吕后之地耳。---《资治通鉴》这是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长孙皇后在临终前,从衣服...……更多
李建成为创建唐朝做了什么贡献你知道吗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他虚心接受大臣们的谏言,还和大臣们建立了密切的个人关系。所以,李世民在传统史书中的形象近乎于完美。这其中既有李世民本...……更多
李建成曾给李世民下毒,为什么李世民没被毒死?
...皇帝继位之后胁迫史官编造的虚构故事,据史书记载,在李世民未发动玄武门事变之前曾被其兄长李建成邀请到府上喝酒,李建成和李世民在酒席上把酒言欢,很是尽兴。但是李世民在回府之后捂着胸口痛苦不已,连续吐血三升...……更多
...集曾灭掉高昌国,李勣曾灭掉薛延陀。本文,笔者通过《资治通鉴》,来讲述另一位曾参与灭掉两个国家的神秘将领,此人就是高侃。贞观二十三年,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最后一年,自从去年房玄龄去世之后,李世民便病危...……更多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健康
...湿病的困扰,导致行动不便,甚至需要借助拐杖行走。《资治通鉴》中记载,李世民晚年时体弱多病,时而难以坐卧,可见其健康状况之差。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李世民的身体状况更是如雪上加霜。据史书记载,他不停地吐血,...……更多
从道德角度看:唐太宗李世民,不如宋太宗赵光义
...大喜功,更应不应该作秀,崇尚虚名而不求实际。”《续资治通鉴长编》有记载:“大凡帝王举动,贵其自然。朕览唐史,见太宗所为,盖好虚名者也。”宋太宗这么一说,大臣也随声附和,歌颂皇恩,着实有意思。李世民是否...……更多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为何推倒他的纪念碑
...《旧唐书》中对唐朝名臣魏征的描写。魏征魏征病逝后,李世民五天不上朝,哭祭魏征。魏征得到了唐朝名臣的所有待遇,追封司空,追谥“文贞”,位列凌烟阁。但是不久后,李世民为何推倒魏征的纪念碑?并且取消了新城公...……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杭州日报讯 近日,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又有大动作,《赵佶楷书闰中秋月诗帖》《宋人摹卢鸿草堂十志图卷》这两件故宫博物院典藏稀世书画真迹于2月11日在展览中亮相
2025-02-12 07:03:00
中东一民族受战争困扰,声称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如今要求回归祖国
如今盛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都说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不仅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国外发展,更是因为在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人开始自称是中国人的后裔
2025-02-11 21:35:00
金庸笔下4大神兽师父,都只是兽类,却都把徒弟教成天下第一高手
身处武侠的故事中,能够拜入名师门下,基本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主角也都有拜高人为师的经历,比如《天龙八部》中
2025-02-11 21:47:00
钱学森回国后为啥再没去过美国?美国曾多次邀请钱学森,都被拒绝
钱学森是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为中国初期的国防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生前留下的诸多理念,时至今日都还让咱们的科研人员受用无穷
2025-02-11 20:27:00
萧何为何月下追韩信,萧何和韩信之间的故事
韩信原是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还受过胯下之辱
2025-02-11 21:02:00
细说特权,苏联特权阶层的“特供”生活,可以奢侈到什么程度?
在苏联,尽管宣称实行平等的社会主义,却存在着由苏共党政军等重要职位的人员构成的特权阶层。他们享受着超越一般公民的待遇和特权
2025-02-11 21:04:00
张飞告诉你:得救之道,就在读书中
刘备:为图大事,我漂流半生,苦苦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直到今日,淘尽狂沙始见真金天可怜见,将二位英雄赐予刘备,备欲同你二人结拜为生死弟兄
2025-02-11 21:26:00
世界强国放言:二十万人拿下中国,见完中国军队:翻十倍都拿不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朝代更替,纷争不断。但也正是这些纷争造就了更为强大的帝国,使世界能更快地向前发展、不断进步。如果说在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
2025-02-11 21:31:00
四川造动画片《哪吒》,在这个冬天带着全民向前狂飚。我感兴趣的不是它在中国遥遥领先的票房,而是自它上市不到半月就直抵世界电影顶峰的汉语艺术的光辉成就
2025-02-11 16:41:00
2月10日上午7时45分,著名书法家李文采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85岁。李文采出生在浙江缙云,自小就表现出对书法的浓厚兴趣
2025-02-11 17:19:00
原创他杀人后潜逃16年,被抓时已是寺庙主持,拍照从不敢露正脸
导语:他杀人后潜逃16年,被抓时已是寺庙主持,拍照从不敢露正脸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是以“人治”为主;到了近现代
2025-02-11 13:51:00
原创太平天国势力过于强大,清朝政府无奈之中刨了他的祖坟
太平天国势力过于强大,清朝政府无奈之中刨了他的祖坟受中国封建制度的影响,古代无论是搬迁、盖房还是修建陵墓,特别看重风水一说
2025-02-11 13:57:00
原创史上最牛的高铁,每天营业收入1个亿,印钞机也望尘莫及
196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正式高速铁路系统,于是日本的三大城市圈(东京、名古屋、大阪)被沟通起来,促进了日本各方面的高速发展
2025-02-11 14:14:00
原创儿子更改国籍后获诺贝尔奖,其父是我国数学博士,至死都没有原谅
作为一名中国人,杨振宁在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国人都是非常开心的,但是同时国人也感到非常遗憾,因为杨振宁虽然是中国人,但是在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是美国国籍的身份
2025-02-11 14:17:00
贵州“美女书记”落马回顾:美国房产20多套,靠山倒台后主动投案
“关注”一下,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内容。在国家高压反腐之下,大批身居要职的官员先后落马,在这些官员中“女老虎”的民愤是最大的
2025-02-11 14: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