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曹丕娶庶母与王昭君嫁儿子的评价为何不同
曹丕娶庶母是“偷腥”,王昭君嫁给儿子是“名正言顺”,首先就要来了解两件事的过程原委。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美不仅仅在于她的绝世容颜,更在于她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昭君出塞是发生在...……更多
祖孙三代娶同一个女子,本以为是荒诞的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历史
...一个汉家女子亲身经历过的真实事件。此女子便是西汉王昭君。王昭君,本名王嫱,原本只是普通人家出生的农家女,可因为从小长的漂亮,加上家人的宠爱和文化培养,使她成为了十里八乡才貌双绝的明星。建昭元年(前38年...……更多
汉朝和亲公主很多,只有王昭君带来了匈汉之间几十年和平
王昭君从效果上来看,和亲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汉朝的皇帝们虽然当了匈奴单于的老丈人,但这女婿还是隔三差五的来找老丈人晦气。因为老丈人家有钱,所以这女婿便来拿钱,顺带着还揍老丈人几拳,国力衰微的汉朝只好忍...……更多
聊聊隋朝末年的才女侯巧文
...想。(2)孤芳自傲侯巧文在宫中的生活像极了西汉的王昭君,两者的人生经历又是何其的相似。西汉的王昭君当年进入宫中之后,因为宫中嫔妃太多,加之当时负责给嫔妃绘画毛延寿见利忘义,只要嫔妃给他一定的钱财,他就...……更多
昭君出塞是汉朝对匈奴的屈辱求和,还是一种施舍?
昭君出塞:在民间传奇中往往是匈奴野蛮,画师卑鄙,君王多情却又软弱。实际情况到底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当时的国际形势。汉元帝时期,经过昭宣中兴以后,国力达到了顶峰。所以陈汤才有这个底气说出:...……更多
莫高窟壁画揭示的昭君出塞真相
...替鲁元公主和亲的无名氏,再比如说不愿久在深宫中的王昭君。昭君出塞,这是一段被后人传诵的佳话,与汉朝而言,她换回了和平,与匈奴而言,她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 不过我们一般所熟悉的只是昭君出塞这件事,很少...……更多
宋代不和亲,为何会有大量的和亲诗
...王朝的和亲方式,同时还赞扬了勇敢和亲的女性,例如王昭君、崇徽公主等人。宋朝的和亲诗对王昭君这一类和亲的女子颇为欣赏,认为她们承担起了与男子沙场点兵一样的责任,甚至比这些战场上的将兵更值得敬佩,宋代和亲...……更多
汉元帝刘奭看似幸运,却一生都是悲剧
...元帝刘奭在历史上并不算太出名,大多对他有印象是因为昭君出塞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他也只是“男配角”,是一名失去一位绝色美女的落魄皇帝。实际上,他是一位十分有故事的天子。他在任期间是西汉帝国兴衰的关键转折...……更多
王昭君:儒家文化的影响与匈奴和亲的无奈
王昭君作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可以说是古代四大美女中唯一一个正面形象。在悲剧《汉宫秋》中,王昭君是代表古代所有美女中最为悲情的一个,她只是一个无辜少女,有着父母、哥嫂的疼爱,有着美貌和才气,她的...……更多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位的汉元帝满足了呼韩邪单于的愿望,册封宫女王嫱为“昭君”,和亲匈奴。“昭君出塞”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汉廷毫不隐晦王昭君的宫女身份,连“公主”都懒得封,仅以封君身份出嫁,而呼韩邪单于也很懂事,一点都不...……更多
替身皇后:王昭君与唐玄宗的凄美爱情
...在那个时候,有一位玉貌花颜、温文尔雅的女子,名为王昭君。王昭君出生于一个贫苦之家,生活艰辛,但她却拥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美貌和聪明才智。她的美丽成了她找到出路的通行证,被有心人推荐给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唐玄...……更多
...事,只有年年鸿雁飞。”王安石的《明妃曲》,塑造了王昭君远赴匈奴和亲出塞的典型形象。秦腔历史剧《昭君出塞》,呈现给观众的正是王昭君离开汉宫、来到汉岭、再迈入胡地时依依不舍、起伏多变的心路历程;在角色的刻...……更多
北齐武成帝高湛:真实历史中的他与电视剧中的差异
...国皇帝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弟,生母武明皇后娄昭君(即娄太后),561年-565年在位。高湛自幼相貌英俊,仪表不凡,风度翩翩,文武双全(这一点和电视剧还是符合的),深得其父高欢喜爱,其兄高洋建立北齐王朝后...……更多
西汉时期的“宫人”指代的不仅仅是宫女,那么它还包括哪些人呢?
...董訾、胡生等人叫来夜里喝酒,还让他宠爱的八个妃子郭昭君、家人子赵左君等人弹奏乐器唱歌跳舞呢。秦汉那时候呀,“家人”可不是咱现在这带有血缘亲属意思的称呼,那时候特指家里的奴仆,“家人子”呢,就是奴仆生的...……更多
王昭君:绝世佳人的坎坷和亲之路
...间的和平始终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而其中昭君出塞更是被誉为千古佳话。然而,在这个史诗般的和平背后,隐藏着一个女子的悲剧命运,那就是昭君的坎坷人生。然而,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是如何为了国家和平...……更多
...意图。当时,晋阳的鲜卑元老勋贵们,早以高洋的母亲娄昭君为精神领袖,和邺城为高澄生前信任的汉人士族集团水火不容。因此,他们更希望高洋和父兄那样,一辈子做个权臣,而并不希望他成为威福自专的强势皇帝。高澄生...……更多
历史上有哪些让人心疼的和亲公主
...,让她们去往遥远的异邦和亲,就比如说汉元帝时期的王昭君。远嫁异乡,下场凄凉公元前33年,匈奴单于向汉元帝提出他想要求娶一位汉女为妻。王昭君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就主动提出她想去往塞外,汉元帝当下也就同意了...……更多
和亲公主:古代女性为家国安宁的牺牲与贡献
...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首诗是杜子美通过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发自己的抱负,他对王昭君的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同时也表现王昭君思念故国的一腔幽怨,赞美王昭君即便死在塞外也要魂归故乡的精神。而王...……更多
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和亲背后的边疆策略争议
娶了王昭君王大美人的呼韩邪单于,成了大汉女婿,一高兴,就拍着胸脯打包票说:愿意保护东起上谷,西到敦煌的汉朝边境,永世相传。并且请撤边境防务和守塞的官吏士卒,让大汉的老百姓获得休息。这也行?当然不行!...……更多
高湛的皇帝之路:戏剧性的‘造反’与继承
...,家族已经式微,经济困窘。直到高欢遇到了鲜卑女子娄昭君,并凭借她的嫁妆,才稍微改善了家境。在北魏末期,当地发生了河北人民的起义。高欢虽然加入了起义,但他的忠诚度却总是难以捉摸。他反复更换阵营,最后选择...……更多
聊聊北齐国最为荒唐的君主武成帝高湛
武成帝高湛是高欢和娄昭君的儿子。高湛在小的时候,就容貌俊美,长相出众,所以高欢十分喜欢高湛。538年,高湛被封为长广郡公,等到了550年的6月,高洋建立起来北齐国,高湛也被封为长广王,并且升迁为太尉。560年,高...……更多
聊聊购买和平的代价“和亲公主”
...“和亲”这种妥协的办法,于是在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昭君出塞”这一成语。作为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因为她个人的不幸,被历史上的诗人们、文人们反复吟咏。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他的《咏怀古迹五首》当中这样描绘王...……更多
她每次怀胎都有异梦,后代个个了不起,生下4位皇帝
...都有异梦,后来生下4位皇帝,2位皇后。这位女子名叫娄昭君,她本是名门之后,不仅长相出众而且十分聪明,所以当时有不少大家贵族都想要迎娶她,但是她都看不上,却偏偏看中了守门的侍卫高欢。后来她的结局证明,她确...……更多
盘点历史上“造反”成功的藩王,不止朱棣一个
...深的人,除了奠基者高欢和高澄之外,那就是北齐国母娄昭君了,娄昭君因为不喜欢长相不宏伟的高洋,所以连带着也不喜欢高洋的儿子高殷,但是高洋权谋手腕极强,娄昭君不敢异动,高洋去世后,尚未长成的高殷继承皇位。...……更多
他信奉儒家,是西汉没落的始作俑者
...治腐败。有一件事情比较能反映当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昭君出塞,而汉元帝呢,又是好色之徒,为啥能让这个绝世美女出去呢,因为当时石显把持朝政,诸如这些选秀场面都藏着猫腻,那些有钱的秀女能通过贿赂画师的手段来...……更多
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的不足之处是什么呢
...出现许多的美女,但其中最有名的四个人莫过于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贵妃,她们四人代表着古代美女颜值的最高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同时,她们身上也有着各自传奇与悲凉的故事,可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四大美...……更多
...朝内亲王权力大,常山王高演、长广王高湛和太皇太后娄昭君控制着北齐的军政大权,高演一直在忙于培植势力准备夺取帝位,杨愔的改革一下子激起了两边的矛盾。560年,杨愔和高殷委任二王(高演、高湛)为刺史,想架空亲王...……更多
三娘子的传奇人生,巾帼豪气可比昭君
麟阁云台盖世勋,论功一例逊昭君。若从边塞争芳烈,顺义夫人亦不群!傅增湘曾写过这样一首诗盛赞一位蒙古女子,认为其巾帼豪气可比昭君。那么,这位异族姑娘是谁呢?自然不是赵敏,她是出身于成吉思汗直系后裔黄金...……更多
古代有四大美女和四大美男,他们都是怎么死的呢?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称的四大美女,她们是西施、王昭君、貂婵、杨玉环,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她们是怎么死的呢?西施之死:西施,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吴越交战越国战败之后,越王勾践想报仇雪恨,...……更多
皇帝和太后之间关系到底如何?皇帝可以废掉太后吗?
...随之成为太后。而当时朝廷的很多权限掌握在太皇太后娄昭君手里,李祖娥和娄昭君之间存在矛盾,所以,娄昭君在和李祖娥争斗的过程中,娄昭君发动政变,废掉了高殷,而后册立高演为新的北齐皇帝,李祖娥的太后尊号也随...……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青砖镌烽火 均郧房县委旧址的红色记忆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通讯员 任紫薇)中原突围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以迎击国民党军发动全面内战的首战壮举
2025-07-07 19:55:00
战地寻踪 | 五处遗存传承平北抗战烽火
这里是怀柔地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至今仍旧保留着抗战中的5处革命旧址,这里传颂着一段段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头道梁村
2025-07-07 14:06:00
战地寻踪 | 人民第一堡垒焕新红色记忆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战》,唤起多少人对抗战岁月的回忆
2025-07-07 14:37:00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7月7日,全体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无数中华儿女共赴国难
2025-07-07 14:52:00
安次区图书馆:开展国防教育研学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刘建斌)“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7月6日上午
2025-07-07 17:54:00
华南细菌战重要铁证!“波第8604部队”完整名册首现国内
7月7日,在广东省档案馆,一份来自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波第8604部队”名册经由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首次完整出现在国内
2025-07-07 18:32:00
习语|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88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温总书记这番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2025-07-07 08:44: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徐光耀)准备把我珍藏了80多年的给父亲的一封信,捐献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2025-07-07 08:59:00
@小伢儿 来演绎心中的济公故事
虎跑公园推出“探寻济公传说,传承非遗之光”小小非遗传承人活动游本昌老先生捐建的石刻济公传奇故事朱辉为孩子们做讲解 “鞋儿破
2025-07-07 09:14:00
好山东|曲阜到四海文庙,东夏侯石雕石刻千年技艺的“世代传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易雪 通讯员 孔雅玮 曹楠在中华大地上,一座座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传承儒学的圣地,更是各类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2025-07-07 09:55:00
寻访老兵足迹|刘庆恩:从战场通讯兵到红色血脉传承者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熠熠生辉,他们用热血与忠诚书写传奇,用一生诠释信仰与担当。今年99岁的抗战老兵刘庆恩,就是这样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
2025-07-07 10:10:00
88年了!这位福州人,是七七事变的“王牌见证人”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7月7日,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卢沟桥旁的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
2025-07-07 10:27:00
长安不止荔枝 魏晋尚有快乐
《盛世长安》 刘庆柱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5年6月《未尽的快乐:魏晋名士社交处方笺》 董铁柱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5年6月一座长安城
2025-07-07 10:47:00
二阙中“溪山影里联金勒”暗写纵马游猎之豪情,“箫鼓声中倒玉舟”则铺陈丝竹宴饮之酣畅。结句“不信青山两鬓秋”以反讽手法突显词人虽历风霜仍保有少年心性
2025-07-07 13:57:00
山河铭记|新四军老战士胡文藻:13岁圆满完成送信任务 还缴了敌人的枪
大皖新闻讯 1944年2月,年仅13岁的胡文藻参加新四军。几个月后,机智勇敢的胡文藻和一位老侦察员一起圆满完成了送信任务
2025-07-07 1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