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0 16:22: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朝从来就没嫁过真公主,历史上也没有以女子为人质的案例,相反,后来匈奴人为了迎娶“公主”,还不得不将自己的儿子送到汉廷为质子。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汉朝的和亲政策源于刘邦。

高祖七年(前200年),刘邦亲率32万大军北伐匈奴,却一不小心被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后来靠陈平的计谋买通了单于阏氏,才说服冒顿单于解了围困。

白登山之围让刘邦意识到匈奴的强大,于是在娄敬的建议下,他决定实行“汉匈和亲”,以避免匈奴人无休止的入侵。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刘邦一咬牙,同意将自己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冒顿,然而,吕雉却说什么都不同意,她日夜啼哭,逼得刘邦不得不改由宗室之女冒充公主出嫁。

估计担心刘邦再出幺蛾子,吕雉出手很快,迅速将女儿嫁给了中年大叔赵王张敖。

吕雉没想到,她的这次护犊子竟然成了惯例,此后两汉若干次与匈奴、乌孙等草原民族和亲,所有的公主的都是假冒的。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起先,和亲的公主都是宗室女,好歹有皇家骨血,后来干脆不装了,随便找个宫女赐以公主名号就嫁了。

汉民族政权什么时候嫁过真公主呢?

说起来打破先例的第一人竟然是唐太宗李世民,他曾经为了救爱将契苾何力,答应用自己的第十五女新兴公主和亲,嫁给薛延陀首领真珠可汗。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契苾何力很内疚,在他的坚持下李世民决定悔婚。但公然悔婚有碍大唐的形象,于是在契苾何力等人的策划下,真珠可汗中套了。这伙计驱赶10万头牲畜为聘礼,在风雪交加中跋涉数千里到灵州迎亲,结果牲畜死了大半,还误了期,让李世民扔掉了“第一个用真公主和亲”的帽子。

历史上第一个和亲的真公主是唐肃宗的第二女宁国公主,乾元元年(758年),唐代宗将守寡的妹妹嫁给了回纥英武可汗。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从那以后唐朝“破戒”了,先后又有:唐德宗第八女咸安公主嫁回纥武义成功可汗、唐穆宗第四妹太和公主嫁回纥崇德可汗、唐懿宗第二女安化公主允嫁南诏王隆舜。

我们将话题拉回到汉朝,汉廷公然用假公主糊弄人,匈奴知不知道呢?他们是什么态度呢?

一开始匈奴人确实被蒙蔽了,因为皇帝的儿女多,别说匈奴人,即便朝廷官员也没几个人能掌握详情,甚至这些子女都不清楚自己有多少兄弟姐妹。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我们举两个例子:

汉武帝驾崩后,幼子刘弗陵即位。燕王刘旦(汉武帝第三子)很纳闷,从来就没听说过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弟弟,因此他高度怀疑刘弗陵就不是父亲的儿子,于是特地派人到长安打探消息。而长安那边传来的信息也很吊诡,官员们也说不大清楚咋回事,只能靠只言片语猜测。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第二个例子,唐玄宗有个来自中亚的舞姬“曹野那”,给他生了个女儿叫“李虫娘”。这孩子在宫中养了二三十年,就连太子李亨也不知道自己还有个混血妹妹。直到唐玄宗去世前将女儿托付给孙子李豫(唐代宗),李虫娘的身份才为人所知。

所以,匈奴人不辨真伪太正常了。但这玩意儿骗得了初一,骗不了十五,早晚会露馅。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一来,假公主们毕竟没有真公主的生活环境,时间久了难免露出马脚。二来,匈奴生活着为数不少的汉人官员,他们或被迫、或自愿背叛了大汉,这些人中有熟悉宫廷环境,甚至机密的人,可以帮匈奴人鉴别真伪。

但奇怪的是,匈奴人即便知道上当受骗了也不怒不愠,照单全收,这又是为什么呢?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首先,这些和亲公主不存在质子的功能,真假都一样。

所谓“质子”,就是抵押给对方以保证己方不发动入侵战争,作为质子的人一般是己方最高领导人的血亲,如儿子、侄子、兄弟。

有时候为了履约的严肃性,双方甚至会拿嫡长子做人质,但从来不会在拿女子当人质,理由很简单,女人不重要。况且按照中国传统,和亲公主已经出嫁,那就是匈奴人了,哪有用自家媳妇要挟外戚的?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在汉匈关系中,汉朝极少主动进攻匈奴,匈奴是入侵者,入侵者质押受害者的人质,搞反了嘛。所以,和亲公主从来就没有“质子”的功能,无论真假都一样。

其次,和亲只是匈奴人勒索的手段,无关乎公主的真假。

汉朝的皇帝希望通过和亲阻止匈奴人的入侵,但事实上这个目的从来就没有达到。匈奴人之所以愿意配合汉廷“演戏”,理由很简单,每次和亲他们都要收到一笔很丰厚的嫁妆。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嫁妆”是个绝妙的修饰词,汉廷避免了“纳贡”的尊严尽失,而匈奴人则省却了劫掠的程序,坐着数钱数到手发软,对他们来说,公主就是财神爷,至于身份的真假,谁在乎那玩意儿?又不影响下一次翻脸。

所以,历史上从来没有因为公主的身份问题而爆发冲突,匈奴人都懒得追问。后来匈奴衰败,匈奴人居然纷纷自称是和亲公主的后代,身上有汉家血脉,很多都改姓“刘”,比如汉赵政权的创立者刘渊。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最后,汉匈和亲中的质子,其实是匈奴人向汉廷送交人质。

匈奴人被汉武帝打残,又被汉宣帝打得四分五裂,为了生存下去,呼韩邪单于主动向汉廷称臣,并提出中断了近百年的和亲。

汉宣帝去世后,新即位的汉元帝满足了呼韩邪单于的愿望,册封宫女王嫱为“昭君”,和亲匈奴。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昭君出塞”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汉廷毫不隐晦王昭君的宫女身份,连“公主”都懒得封,仅以封君身份出嫁,而呼韩邪单于也很懂事,一点都不挑剔。

第二,昭君和亲没有屈辱,而是汉廷对匈奴的恩赐,因此呼韩邪明知王昭君身份低贱,还是册封她为“宁胡阏氏”,在他的五大阏氏中排第四位。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第三,此次和亲确实有人质,但不是汉廷向匈奴提交,而是呼韩邪单于以长子铢娄渠堂为人质,留在长安“侍奉皇帝”。

从那以后,匈奴派宗室子弟入质就成了惯例,几乎每一任可汗都要派儿子入朝侍奉皇帝。王昭君与第二任丈夫“复株累若鞮单于”的女儿“须卜居次云”就曾经入朝侍奉王政君,后来还和王莽当了亲家。

汉朝和亲政策背后的真相,和亲公主是不是送给匈奴的人质?

作为人质一定会有危险,事实上,汉廷确实处死过匈奴质子,比如“乌累若鞮单于”的儿子“顺单于”就被王莽杀了,而汉朝却没有哪一位公主被当做人质而遇害的。

说白了,和亲也好、质子也罢,比的是双方的实力,谁强谁说了算,弱方只能乞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王昭君:和亲公主背后的心酸历程
说起汉朝与匈奴之间,有句话至今令人荡气回肠: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扭转了大汉对匈奴的弱势地位。同时,被其称为耻辱的“和亲”政策,也得以扭转。然而,为了稳固边防,
2024-02-14 16:52:00
刘邦的和亲疑云:鲁元公主的婚姻与汉朝的边疆策略
...之所以实施这项策略,是在白登之围之后,是基于汉朝与匈奴实力对比做出的措施。而刘邦提出这个令后世褒贬不一、争论不休的人叫刘敬。刘敬对刘邦说:“陛下如果能把皇后生的公主嫁给冒顿做
2024-02-23 13:47:00
清朝公主和亲蒙古背后的悲情内幕:驸马宠爱过度引发的血案
...会出现和亲一事,那是因为刘邦曾经带领军队亲自去讨伐匈奴,可惜的是,当时的匈奴实力太过强大,而汉朝根基不稳,再加上缺乏天时地利人和,最终刘邦败下阵来,甚至在白登山被围,险些命丧
2024-03-29 14:43:00
古代中原朝廷与少数民族和亲,是睦邻友好的象征还是耻辱?
...,少数民族政权间也有很多的和亲现象。西汉时期,就有匈奴与乌孙的和亲,辽与西夏的和亲,辽与吐蕃之间的和亲等等。在汉朝与匈奴和亲之前,中原国家之间的和亲和游牧民族国家之间的和亲,
2023-02-02 14:29:00
从质子到联姻,看古老的政治智慧和外交
...人将昔日侍女送回马路对面的单于亭。”这说明汉朝投降匈奴之后,他们还是用了质子一样的手段,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国家的实力。在国力明确的情况下,质子起到威慑作用。所以,除了质
2023-01-29 22:12:00
刘渊在西晋做了人质,为何能在乱世中开创基业
...晋做了人质,却在乱世中开创基业影视剧中的刘渊304年,匈奴人后裔刘渊自立为王,这个一直在西晋朝廷做官的边缘人员此时公开宣布反晋,308年称帝,建立前赵政权。尽管刘渊称帝两年之
2024-01-05 20:56:00
匈奴是如何对待和亲公主王昭君的?莫高窟的一幅壁画揭示了真相
...也层出不穷。那么,到底在王昭君出塞之后发生了什么,匈奴人是如何对待王昭君的呢。曾经,一些专家在莫高窟中发现了一幅画,为我们揭露了王昭君在塞外的生活,以及一些秘辛。阴差阳错嫁往
2023-03-04 20:57:00
公主下嫁与和亲政策:中原王朝和匈奴之间的婚姻、文化交流与战略
...取短暂的和平,或增加两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匈奴侵扰中原王朝边境长达800年之久,而西汉初期的和亲,缓和了汉匈关系,让汉朝统治者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了民生与经济的复
2023-10-17 15:01:00
和亲背后的真相:唐朝的\'假公主\'与外交手段
...没必要再打下去了。第二点就是这娶过来的公主相当于“人质”,若是中原王朝翻脸的话,也还会有一个顾忌,顾忌公主的安危。这公主虽然是“假”的,但是中原王朝也不能完全忽视她的存在。毕
2023-11-12 05: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抗日战争简史》出版 填补厦门抗战史系统研究空白
(厦门市档案馆 供图)《厦门抗日战争简史》具体内容包括: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抗战防御体系的部署中共厦门党组织发动群众抗战厦门沦陷八年的苦难历程厦门人民英勇无畏海外华侨捐纾救国台湾同胞同仇敌忾共同抗战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近日
2025-09-02 08:10:00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画作品展在肥开幕
大皖新闻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
2025-09-02 11:04:00
话剧《血色戴营》震撼首演:重温戴家抗战壮举,缅怀先烈
2025年9月2日上午,敦化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之话剧《血色戴营》首场演出在敦化市大剧院隆重举行
2025-09-02 14:30:00
长眠于贵州84年后,中俄共同确认了他的身份!
贵州沿河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名苏联飞行员的名字去年才被确认但他的故事已被当地百姓铭记多年……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空军秘密援华大部分人使用化名作战200多名苏联飞
2025-09-02 16:47:00
宁夏银川:黄土与史诗 贺兰山下的千年残梦
宁夏,银川。地处西北腹地,倚贺兰之雄浑,揽黄河之浩荡,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读史方舆纪要》称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
2025-09-02 16:5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抗战时期 500多名难童栖身武当山遇真宫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抗日战争时期,由妇女界进步人士倡议发起,成立了以救济教养战时难童为宗旨的抗战爱国团体——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2025-09-02 20:25:00
长图壹站|向前,向前,向前!重温新中国成立以来17次大阅兵
齐鲁壹点·齐鲁壹点 高峰 牛长婧 马晓迪
2025-09-02 18:35:00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在广州举行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于9月5日—12日在广州高剑父纪念馆举行。展览由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收藏鉴赏》杂志、收藏周刊+联合主办
2025-09-02 12:58:00
78年前的前线回忆!94岁老兵毕可金追忆峥嵘岁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王贝艺 通讯员 顾晓羽我是毕可金,今年94周岁,1947年参军,曾在华东军区白求恩医院学习
2025-09-02 13:25:00
从辽源战俘营到密苏里号 还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被尘封的历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45年9月2日,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举世瞩目
2025-09-02 10:18:00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9-02 10:54:00
厦门抗战老兵盖鸿儒回忆在战场伏击杀敌的故事
盖鸿儒曾经的军装照和奖章等。(本组图/厦门轻工集团 提供)盖鸿儒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8月20日,在厦大附属中山医院病房
2025-09-02 08:10:00
一场庄严而宽大的审判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太原特别军事法庭外观。(资料图片) 坐落于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侧的山西饭店,以其地道的晋菜传承
2025-09-02 07:34:00
纪录片《慕湘将军和他的<晋阳秋>》座谈会在晋源区文旅局举行。省市区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40余人齐聚,围绕慕湘将军的革命精神与小说《晋阳秋》的历史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01 23:17:00
黔滇渝共筑“抗战生命线”|晴隆二十四道拐:45万吨战略物资从这里运送到抗战前线
【写在前面】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2025-09-02 00: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