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中国有一句古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很高。但是无论在哪个朝代,文人读书不光是为了学习知识,受人敬仰,更加是为了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更多
...明清和隋唐科举制的本质到底有什么不同。历史首先,从公平性来说,隋唐比明清更加公平。唐代就是你有学问,任何人都能参加科举,比如一些遣唐使就通过科举在大唐做官,虽然仕途仍然被世家大族所把持,但底层的上升通...……更多
明朝科举设立南北榜,朱元璋为何要刻意打压南方的进士数量?
...径。按理说如此重要的考试应该是绝对的公平才对,但在明朝时却出现了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那就是国家刻意打压南方进士数量,这是为何呢?明朝统一天下后,中央、各州、府、县需要大量的官员来管理,在这样背景下,大明...……更多
我国的科举制度为何有众多弊端,还能延续上千年
...这导致很多人终生未能真正步入官场。 科举制度本身的公平性备受争议。朝廷的财政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而公平的实现并非易事。因此,买官成为一种权宜之计。然而,这种折中之道也存在着很多弊端,其危害之处不容...……更多
宋太祖赵匡胤的科举制改革,既可维护政权稳定,又能柔性的集权
...荐制度的废除和糊名誊录制度的使用都大大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臣之间的利益联系。科举得来的文臣在初期就被灌输了“直接服从效忠皇帝”的观念,有利于当政者控制朝堂。2.别头试和锁院制的实施...……更多
揭秘明朝的“南北榜”之谜
...元璋时期的“春秋榜”,也就是“南北榜”事件说起。在明朝初期政局还不太稳定,朱元璋特别重视科举考试,觉得这项考试可以稳定天下人心。在洪武30年三月初五,是3年一次会试放榜的日子。如果会是得中,那么就可以参加...……更多
宋朝尊崇古法,科举取士,对官学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文采和学识不过关,也会剔除其功名,大大提高了科举的公平性。 在宋朝,一个学子有才华基本可以通过科举为自己谋得官职。宋朝共有133名宰相,其中有123名是科举出身,体现出宋朝的科举是为朝廷提供人才。百姓相信能够...……更多
明朝南北榜案:科举背后的政治纷争与南北矛盾
...分上榜的举人也相继被杀或流放,两百多人被冤杀,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一大冤案。朱元璋在六月重新阅卷,录取61名举人,均为北方人,被称为北榜。至此,明朝科举制度开始了南北分卷的先例。南方由于在元朝统治末期至辽、...……更多
明朝为何是科举制的鼎盛期
...、发展于宋朝,但是真正把科举制度发扬光大的朝代却是明朝。或许你会想到明朝的“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那为何科举制反而在明朝发展到鼎盛期呢?这就要说说洪武末期的一个科举案子,和明朝前几任皇帝对...……更多
宋朝科举制的繁荣与防舞弊措施
...的建立,从根本上铲除了荐举制度,极大地保证了科举的公平性。宋朝不论何种类型的考试都实行糊名制和誊录制。其中糊名制,即考官批阅时看不到考试的名字,自然也就不会因为人情而主观打分。而誊录制,指相关官吏将考...……更多
聊聊明朝南北榜冤杀大案
...弊。事情惊动了朱元璋,朱元璋一直重视人才,洪武三年明朝就恢复了科举考试,为朝廷选取人才。朱元璋批示礼部官员重新审查考卷,其实是暗示录取一部分北方人。85岁的主考官刘三吾以正直著称。他解释说,在批改考卷的...……更多
起个好名字对科举考试有多重要
...名字等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这种现象无疑是对科举制度公平性的一种挑战和质疑。回顾这些因名字而逆袭成状元的例子,我们不禁感叹命运的玄妙和科举制度的复杂性。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真正的成功来自于个人的努力...……更多
历史上的“举孝廉”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政治社会提供了一耳光合理、公平的机会。2.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结束了我国几千年来的“人为选举”,科举考试下人为主观的干预相对减少,考试成绩占据人才衡量的大部分因素。贞观年间,科举制下唐...……更多
明朝的南北榜案最后什么结果
...为了个比例,分别录取,并成为科举定律延续了下来,到明朝中期,除了南北榜外,还增加了一个中榜,这是以安徽及西南各偏远省份为主的录取划分,规定南榜55%,北榜35%,中榜10%的录取比例。如此划分,看似公平公正,但事...……更多
盘点历史上那些考编落榜的猛人
...,均落榜。唐朝虽然科举取仕,但是科举制度并不完善,公平性远不如后来的宋朝、明朝,此时的朝堂中占绝对势力的还是士族门阀,出身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寒门士子即使是通过科举,位列宰相,地位也依然不高,...……更多
朱元璋把科举变成八股,他为何选择这种方式取材?
...没有文化,但朱元璋对科举制建立的构想并不是在他做了明朝皇帝以后,而是早在明朝建立前繁忙的军事战争中就已经有所考虑,说明朱元璋的脑子中对建国之后的政治建设上是有想法的。因此朱元璋采用了自汉代以来久已实行...……更多
到底是怎样的“要事”,值得左宗棠舍弃大义,非要完成
...人选。清朝会试采用“分省取中”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地域公平性,避免教育落后的省份“颗粒无收”,可这种照顾区域公平的制度考量,对于考生个体而言,或许恰是不公平的。左宗棠就如此不幸地被这项制度给“牺牲”了。那...……更多
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起源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举制的考试内容非常局限且僵硬,但是在考试制度和考试公平性方面是非常值得西方学习的。法国的伏尔泰说过,在中国只有经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够任职政府官员,这是中国长期保持“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原因。即便清朝...……更多
南北榜之争:明朝政治与文化的缩影
明洪武三十年,明朝迎来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经会试考核,以78岁高龄的大儒刘三吾为主考的考官们选出贡士51名,均为南方考生。因此,大批北方落榜考生鸣冤告状,“科场舞弊”成为当时最大的话题。随后,朱元璋下诏彻...……更多
洪武科举丑闻:南北榜案的争议与真相
...了安抚北方学子而故意找的“替死鬼”,其背后则反映了明朝南北方文化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但这场科举结果已经由南北士子之争逐渐演变成南北地区之争,南北官员之争!这就是朱元璋所无法接受的,再加上本次科举明显北...……更多
...好的,这样就可以避免考生与考官串通作弊,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因此,在大家都看好这篇文章的情况下,反而本次科考的主考官欧阳修为难了,因为在他看来,能写出如此漂亮文章的人,一定非自己的爱徒曾巩莫属,其他人不...……更多
“蟋蟀皇帝”朱瞻基的治世之道与明朝的繁荣
...方较为富裕,造成恩科取士南方人多于北方人。为了增加公平性,取士的比例规定为“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并且现在还多有借鉴。朱瞻基本身就爱好艺术,他在绘画上是一个全能画手,山水、人物、...……更多
史上9位“考神”,连中三元榜首,结果过得怎么样?
...绩论英雄”。谁考得高分,谁就有资格当官,具有相对的公平性,促进了社会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这也是科举制度经久不衰之重要原因。既然是以“考试”论英雄,拼的是成绩,自然就会出现一批我们今天所说的“考神”,...……更多
在古代,八股文要写多少字?打分的标准是什么?
...实也没有什么其他办法,能够像八股文这样,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即使在今天,有些考试也是非常僵硬的,其实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更多
聊聊明清科举进士的上岸史
...入职的中央岗位也杯水车薪。因此,为了体现官职分配的公平性,吏部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每隔两个月分批次安排进士上岗。但,这仍然无法解决岗位分配不均的问题。于是,在进士听选之外,朝廷又开设了“进士朝考”通道...……更多
明朝为何会形成“两京一都”的格局
...始修建宫殿。十九年后的永乐十九年元旦,北京正式成为明朝首都。南京不再是京师,但一整套的中央机构和制度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形成具有明朝特色的“二京制”,一直延续到明亡。在古代出于管理国家的需要,特别...……更多
朱元璋对南北风俗的改革与影响
...展下去,汉族彻底分裂为两个民族是完全有可能的,好在明朝取代了元朝,朱元璋做了皇帝。他做了皇帝之后,立即就用雷厉风行,甚至是残酷暴虐的手段开始推行南北汉族重新融合的工作。同时,由于明朝统一的时间又很漫长...……更多
洪武年间的陈安,为何做了二十几天状元就被处以车裂?
陈安是明朝洪武年间的状元,因涉及到明初的“南北榜案”,被朱元璋革去功名,并处以极刑,车裂而死。陈安可以算得上史上最悲惨的状元,仅当了状元二十余天,就落此下场。其死因,主要是碰触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底线,...……更多
明代的文官试职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十七年的时候才恢复了科举制度。虽然科举制度并不是在明朝兴起,但是在明朝却被发扬光大,虽说唐宋的时候就已经有科举制度了,但是朝廷官位的录取人数确是少得可怜,有的官位更是在众百人之间只选取几人,所以自己被...……更多
明朝最冤状元陈安,高中状元二十几天后就被处死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在宋朝被发扬光大,到了明朝,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终明朝276年,一共诞生过90位状元,很多状元都在历史上留下独特的故事。例如,洪武十七年新科状元名叫丁显,本来自考中二甲,但在宣布殿试结果...……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红楼梦》最贪欲的少奶奶,伙同四个女人,为了金钱出卖了灵魂
怡红院的小红是个不甘心久居人下的丫头。这种人要么出人头地,要么被打压。她勾引贾宝玉不成,被秋纹、碧痕发现后一顿羞辱,知道在怡红院无法立足
2024-09-22 20:07:00
红楼梦:有谁注意到甄士隐的岳父封肃?就是“他”害苦了贾宝玉!
话说甄士隐家被葫芦庙大火烧毁后,夫妻只得退居田庄过活。谁知又赶上连年的天灾,实在无法支撑,变卖了田产不得已投奔岳父而去
2024-09-22 20:08:00
多姑娘讥讽贾宝玉:没药信的炮仗,人到中年才懂其中深意
晴雯病中被王夫人撵走,贾宝玉不舍去到晴雯表哥多浑虫家里探望。晴雯此时病重必死,二人都知此别将是永别,便忍不住相对饮泣讲出很多心里话
2024-09-22 20:08:00
王熙凤的真正敌人不是尤二姐,恰恰是那个笑呵呵接纳尤二姐的贾母
贾琏不顾国丧家孝和人品淫奔无耻,执意偷娶尤二姐在外,给了王熙凤致命一击。王熙凤日防夜防,没想到贾琏竟躲过她的封锁,在外头“停妻再娶”
2024-09-22 20:08:00
《红楼梦》里没讲出的真相:甄士隐的出家,是不是暗示他死了?
上文讲述甄士隐遇人不淑,落难后与妻子投奔岳父封肃,不想又遭算计家财一败涂地。封肃者,风俗也。原籍大如州人士,寓意大概如此的意思
2024-09-22 20:09:00
《红楼梦》里隐藏的一场大灾难,波及全国,比贾府抄家更加悲剧
迎春的大丫头司棋想要吃一碗鸡蛋羹,派了房中小丫头莲花儿去小厨房,吩咐柳家的给做来。柳家的见莲花儿一不给钱,二不是个人份例
2024-09-22 20:10:00
贾宝玉蒙难,为何不用风月宝鉴救治?只因镜子能救凤姐却救不得他
贾瑞被王熙凤害得病入膏肓时,跛足道人来到门前,交给他一面名“风月宝鉴”的镜子,只要贾瑞坚持不看正面,就肯定能救得性命。可惜贾瑞最终没忍住心中欲望
2024-09-22 20:10:00
红楼梦:你有没有想过为何是跛足道人度化甄士隐,而不是癞头和尚
话说甄士隐家破人亡后,又遭天灾人祸,不得已变卖田产投奔岳父封肃。谁知封肃非人,竟落井下石坑骗自家女婿,使得甄士隐察觉所托非人
2024-09-22 20:11:00
红楼梦:看懂《好了歌》,才明白甄士隐出家的真正目的不是做神仙
上回讲到甄士隐在即将下世前,跛足道人出现度化。至于为何跛足道人而不是癞头和尚来度化甄士隐,抽丝剥茧就会发现真相。甄士隐的劫
2024-09-22 20:12:00
红楼梦:妻子死于丑闻,续弦不生孩子,他却将怀孕情人送给叔叔?
贾蓉在秦可卿死后彻底放飞自我。尤氏不管他,也少了妻子的劝谏,跟着父亲贾珍无所不为。宁国府聚麀之诮,就是讲他父子与尤氏姐妹的丑事
2024-09-22 20:12:00
《红楼梦》最恶毒的少奶奶,放纵贪欲出卖灵魂,更糟蹋了肉体
贾琏偷娶尤二姐后,小厮兴儿在她跟前儿买好,将王熙凤的情况,以他的立场一五一十介绍出来。尽管多有不尽不实,却也大体不错。(第六十五回)尤二姐笑道
2024-09-22 20:13:00
甄士隐注解的《好了歌》,解开了《红楼梦》隐藏的最核心真相
上回讲到跛足道人来到即将下世的甄士隐面前,口唱《好了歌》度化于他。甄士隐本有慧根,加上人生连番磋磨,便有了感悟。《好了歌》的真意并不是劝人放手
2024-09-22 20:13:00
尤三姐一死,柳湘莲马上变脸,终于看清她“不正经”的原因
尤二姐嫁给贾琏后,“洗心革面”要做贤妻良母。可有尤三姐在身边,不免贾珍常过来骚扰,好说不好听。尤二姐未雨绸缪,两次三番请求贾琏将妹妹“找个好人家”嫁了
2024-09-22 20:16:00
红楼梦:只有看懂薛宝琴的姻缘,才明白薛宝钗为何一定要嫁贾宝玉
薛家是四大家族第一个败亡的家族。原因有两个也不复杂,分基础和客观。基础因素是薛家只是先帝当年家臣。经商天下成为先帝耳目
2024-09-22 20:17:00
《红楼梦》里最大的反派,从没正面出场,却逼得贾家万劫不复
上回讲到甄士隐本想着再给贾雨村写两封举荐信,将他安排给京城仕宦朋友之家落脚,不想贾雨村急不可耐,当天清早就启程去了。甄士隐由此看出贾雨村的急功近利
2024-09-22 2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