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月,就列出了一个都察院中25人的不称职名单,直接报给明宣宗。其中4名御史严重贪污受贿,7名御史有违法违纪行为,还有14人“不达政体,不谙文移”。包括顾佐的顶头上司左都御史刘观,也在这份名单之中。最后经明宣宗批...……更多
出将入相:明朝文臣武将的典范
...始了他的为官生涯。宣德元年(1426),于谦跟随亲征的明宣宗,在平定汉王朱高煦的叛乱中立功。后于谦又在明宣宗的授意下,义正言辞的批判朱高煦的大逆不道。宣德五年(1430),于谦被明宣宗亲自破格提拔为兵部右侍郎,...……更多
中国历史上哪个王朝最吝啬?历代官员俸禄大盘点
...身有关,也无怪乎世人说朱元璋对官吏之狠为历代之最。明宣宗初年,就有一位叫孔友谅的知县上书向皇帝大倒苦水,“月不过米二石,不足食数人,仰事俯育,与道路往来,费安所取资?”雍正皇帝还正视这个问题,提出了养...……更多
明宣德年间皇位争夺战:汉王朱高煦叛乱始末
...原吉等为奸佞,并索要诛杀掉,并给公侯大臣写信,污蔑明宣宗。明宣宗得知朱高煦造反,最初打算派阳武侯薛禄领兵讨伐,后来在杨荣等人的建议下,御驾亲征。八月二十日,宣宗率大军到达乐安,驻扎在乐安城北,包围四门...……更多
土木堡之变:明朝由王者跌至青铜的悲惨命运
...,更是引起“土木堡惨败”使全盛大明从王者掉到青铜。明宣宗时期,王振进宫,宣宗派王振陪伴太子读书。但朱祁镇年岁尚小,一心只知玩乐,而王振更是投其所好。直至朱祁镇即位,王振任司礼监,负责协助皇帝批阅奏章,...……更多
明朝鲁惠王朱泰堪的趣闻轶事
...家之不幸事也,中心愧之,何用贺为?”复书止之。—《明宣宗实录卷二十一》明宣宗剧照从宣德二年册封为鲁世子,到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补赐世子金宝,中间的时间长达十年。但是朱泰堪恐怕想不到,这只是他世子生涯...……更多
揭秘大明秦藩:从荣华富贵到权力纷争的历程
...,结果这两位都短寿,第五任秦王就变成了朱志邅。在《明宣宗实录》里,还提到了朱志邅的待遇,洪熙元年九月的记载,给秦府富平王志岁禄二千石内支米五百石余折钞。这时候朱志邅还是富平王。宣德三年三月初一,发生了...……更多
明朝在安南的兴衰史:从军事扩张到体面撤军
...但明仁宗在位仅一年就去世,还没来得及贯彻这一国策。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对于继续打下去,还是设法撤兵,有些犹豫不决。继续打下去虽然有可能取胜,但消耗肯定会相当大,可要是撤兵和谈不仅使大明颜面尽失,同时也...……更多
朱高煦:文武双全的明朝王子,却因野心落得满门抄斩
...就知道了自己叔叔的计划,提前绕路前往北京即位,是为明宣宗,而朱高煦却还是一无所知,直到朱瞻基已经在北京即位改年号时才知道。本来到这个份上就应该彻底死心安心当自己的闲散王爷了,结果朱高煦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更多
海瑞与包拯:古代清官的不同境遇
...靖、隆庆、万历四朝,几乎都不得重用,最高只做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这样的三品官,死后才被追赠为太子太保。先说说海瑞,海瑞号刚峰,一生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性格比较偏执,在官场上难以圆润变通。在海瑞四十多年...……更多
明宣宗是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好皇帝之一,他从小就表现的十分出色,而且开创出了仁宣之治的盛世景象,被人们称为是难得的守成君王。明宣宗非常的有文化素养,他的丹青十分出众,同时他还爱好各种好的诗词,但是曾经有...……更多
胡惟庸案与明代科道官的设立:皇权加强与监督体系的形成
...统政治制度的影响,如开国之初,即设立御史台,后改为都察院,在全国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以维护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另一方面又受到特定历史事件的影响,如胡惟庸案直接导致了对朝廷百官监督的加强,恢复设立给事中。 ...……更多
明朝忠臣于谦被冤杀的历史真相
...候成功考取了进士,开启了自己的仕途。刚开始,于谦被明宣宗赏识,封为御史,之后又帮助明宣宗平定了叛乱,之后还担负起巡视地方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于谦解决了数百起冤案,受尽百姓的爱戴。之后于谦就各地出现的...……更多
明宣宗2件事毁掉朱元璋苦心,成明亡源头
...就让内阁虽然能管事,但权威并不大。这情况到朱棣孙子明宣宗时又有了变化。经过长期的政治实践,内阁的作用变的越来越重要,年轻的明宣宗也没了祖上的勤奋,开始了甩锅生涯。于是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将“票拟”的权...……更多
他保住了大明王朝,却被冤杀,抄家时穷徒四壁只有一个箱子
...踏上仕途。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起兵谋反,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被任命为御史的于谦十分“毒舌”,骂得朱高煦抬不起头来,趴到地上发抖。明宣宗大喜,派于谦巡按江西,“雪冤囚数百”。之后明宣宗提拔他...……更多
在古代替父报仇会不会受到处罚?
...市境内)。明朝时期的御史是负责监察百官的官员,隶属都察院。御史的品级设置分别是:都察院长官两名,称为左、右都御史,品级正二品或正三品。往下依次是品级正三品或正四品的左、右副都御史,再往下是正四品或正五...……更多
朱元璋的这个后代比建庶人还苦,被监禁一百多年
...是五十多年的幽禁生活。自永乐帝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代宗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五帝六朝,直至在饱尝了幽禁之苦的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重夺帝位,有了恻隐之心,上禀孙太后之后,才将他放出。此时的...……更多
明宣宗朱瞻基对瓦剌部落的分化瓦解,有多么高明
...来把“智”看得相当的重。如果要论谋略的精深,我首推明宣宗朱瞻基对瓦剌部落的分化瓦解。宣德年间,被明朝打残的元朝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蒙古人却没有彻底的消亡,蒙古草原上又出现了不同的部落,虽然不够统...……更多
“夺门之变”的当晚,手握重兵的于谦为何未反击
...誓匡扶社稷 1425年,于谦高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当时的明宣宗仁政爱民,于谦受到明君知遇,很快便步步高升。然而好景不长,明宣宗驾崩后,英宗朱祁镇继位,大肆用人唯亲、好大喜功,导致国家渐趋积弱。1426年,英宗的叔父朱高煦...……更多
从朱元璋改进“登闻鼓制度”,来看明代对冤假错案的规避与纠正
...在地方上具有一定司法性质的机构是提刑按察司,隶属于都察院,从这个隶属关系就看的出来,按察司主要的业务范畴还是监察官员,而非专门处理地方上的司法问题。并且按察司只设置在行省一级的机构,而地方上主要的案件...……更多
大明开国初期“五龙同朝”真的存在吗?
...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这五位皇帝。可以说这五位皇帝在位期间就是明朝最繁荣、最巅峰的时期。那么“五龙同朝”真的存在吗?其实不然。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生于元...……更多
明宣宗朱瞻基:贤德皇帝的历史谜团与真实面貌
朱瞻基即为明宣宗,是明朝第5位皇帝,在整个明代16位皇帝中间,他还算得上是一位比较贤德的皇帝了。甚至,在中国古代数百名皇帝群里,也能进入好皇帝系列中。《明史》赞誉他:“仁宗为太子,失爱于成谊。其危而复安...……更多
明宣宗: 应梦而生, 天生就是皇帝命
...苦,引发出一系列家破人亡的明朝命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明宣宗为人处事都非常任性,这种性格的养成与他的童年经历脱不了干系。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在位仅有10年。明宣宗做皇帝的时候,没有大的过错,将国家治理得...……更多
明宣宗朱瞻基:文武双全的明朝皇帝之谜
宣宗朱瞻基身上谜团,明朝五帝之一,600年来无解之谜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是明成祖朱棣的\"贤孙\",也是明仁宗朱高炽最杰出的儿子。由于当时的明成祖朱棣非常看重和自己一样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孙子,便将...……更多
为何说于谦为明朝续命200年
...但是非常有胆略和谋略。公元1426年,汉王朱高煦叛乱,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当时,于谦被任命为御史,主要负责数落朱高煦的罪行。由于于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一代汉王朱高煦被于谦骂的抬不起头,而起趴在地上,还...……更多
...有李时勉这个人了!”然后当晚就驾崩了。朱高炽死后,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一日,朱瞻基忽然想起朱高炽临终前的话,顿时怒火中烧,吩咐马上将李时勉押出牢房,拉到西市口杀头。但是他又很想弄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奏折让先...……更多
朱徽焲:明朝第一位被废黜的世子
...,庙号仁宗。此后皇太子朱瞻基从南京赶回北京登基,即明宣宗。我们要注意一点,对于朱高炽这位先帝,一般尊称为“仁庙”。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七月底,宣宗突然收到岷世子朱徽焲擅自赴京的奏报。宗室无诏擅离封国...……更多
明宣宗朱瞻基:稳定朝政的能手与智勇双全的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其父是明仁宗朱高炽(就是一不小心胖死的那个),母亲是张太后。朱瞻基朱瞻基自幼就深得祖父朱棣的喜爱与赏识,在永乐九年,也就是公元1411年就被立为皇太孙,随后跟随朱棣多次征讨蒙古。...……更多
聊聊成化难兴下杨继宗的独特命运
...杨业行为鲁莽、恐吓地方和参与走私而将其革职。杨荣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内阁大臣,当时的内阁被称为三杨内阁,其中就包括杨荣。因此,杨家在明朝官场门生故吏众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明王控制杨业后,立即遭到...……更多
“半月门”与“斩立决”:满清“扫黄”的曲折历程
...朝前中期,这条律令形同虚设,大家都把它当成是空气。明宣宗即位后,认为这种风气要不得,于是他在全国范围内裁汰官妓,打击黄色产业。因为明宣宗的打击,使得北京娼妓事业一蹶不振,反倒是南方秦淮冠绝迅速兴起。38...……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是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懿的兄长。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
2024-06-30 20:18:00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2024-06-30 20:18:00
南唐的开国皇帝名叫李昪,也就是后主李煜的祖父。此人出身寒微,父亲又在战乱中失踪,一度沦为流浪四方的孤儿。然而,李昪却在三十多年后成为南唐的皇帝
2024-06-30 20:18:00
司马孚(180年-272年4月3日),字叔达,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
2024-06-30 20:19:00
根据《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等史料的记载,司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达,河内温县人,魏国的安城亭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七子
2024-06-30 20:20:00
司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达,河内温县人,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八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对于司马敏来说,史料上的记载更加匮乏
2024-06-30 20:21:00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一度直逼明朝名义上的首都南京,但仅过三十五天,就被赣南巡抚王阳明(即王守仁)平定
2024-06-30 20:21:00
受人蛊惑挑战嬴政,力不能及逃亡他乡
根据史料可知,嬴政(秦始皇)之兄弟们至少是四个(一奶同胞、同父或同母)。其中,两个被嬴政处死了,那就是嫪毐与嬴政母亲的私生子
2024-06-30 20:21:00
所有人都知道,小说《三国演义》不是一部神话小说,虽然书中也有一些神神怪怪的故事,但从整体上来说,小说和神话根本就不挨边
2024-06-30 20:19:00
为什么灭掉秦朝的刘邦却差点被匈奴活捉
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的十分强悍,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024-06-30 20:21:00
司马进,字惠达,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六子,司马懿六弟。在曹魏时期,司马恂担任中郎这一官职,封城阳亭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
2024-06-30 20:20:00
司马馗(生卒年不详),字季达,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四子,晋宣帝司马懿的四弟。相对于司马懿和司马孚,司马馗则比较低调
2024-06-30 20:19:00
自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特别是许田打围之后,汉献帝简直是度日如年,朝中大臣也开始想办法要除掉曹操。办法倒是想了不少,大多都胎死腹中
2024-06-30 20:20:00
民间招募的宫女都是必要验玉女,那么是怎么样来查验玉女的呢
在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无异是秦始皇嬴政,怎么样来检验玉女的呢?都说了当了天子就有三宫六院,美人三千。那么三宫指的是故宫中的内廷
2024-06-30 20:23:00
吕布在白门楼被俘,曹操为何听刘备意见杀了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最强的武将,他弓马娴熟,号称“飞将”。在很多的战场上,都能够看到吕布的身影。他率领的骑兵是当时最精锐的骑兵
2024-06-30 2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