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土木堡之变:明朝由王者跌至青铜的悲惨命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5 05:16:00 来源:戏说三国

宦官专权在中国历史上留有重要一笔,虽然宦官兵权不如外臣,但“挟天子令诸侯”的形势使其“名正言顺”。在明太祖期间。宦官乱政被重视,所以立下规矩,宦官不允许参政。立意是好,但是总有那不肖子孙,他就是明成祖朱棣。由于登基引起的心理恐惧,对于朝廷大臣朱棣并不信任,而是十分信任亲手培养的宦官,更特设“东厂”。宦官逐渐掌权,直到王振的出现,不仅使宦官专权达到顶峰,更是引起“土木堡惨败”使全盛大明从王者掉到青铜。

土木堡之变:明朝由王者跌至青铜的悲惨命运

明宣宗时期,王振进宫,宣宗派王振陪伴太子读书。但朱祁镇年岁尚小,一心只知玩乐,而王振更是投其所好。直至朱祁镇即位,王振任司礼监,负责协助皇帝批阅奏章,权力日盛,直至被称为“翁父”。“要想一个人灭亡,必须先使其膨胀”,在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派使者进贡,此行目的有三个,一是探明朝虚实,二是谋求一些金银辎重作为“赏赐”,三是为自己的儿子寻求一位公主。但是,狂傲的王振皆是拒绝或减半,直接激怒了蓬勃发展的瓦剌。

土木堡之变:明朝由王者跌至青铜的悲惨命运

也先在此之前并未考虑直接进攻明朝,但在他试探性攻击大同后却发现一切已经由不得他了,因为明英宗带领五十万大军浩浩汤汤的赶来了。一名不问政事的君主搭配一个不学无术的宦官,结局可以想象。败,惨败,除了明军折损大半这种可想而知的结局,英宗被俘且武勋贵族全军覆灭,明朝承受了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不知此时沦为阶下囚的英宗作何感想。

土木堡之变:明朝由王者跌至青铜的悲惨命运

得一能臣武将,更胜十万精兵。土木堡,明朝武勋贵族几乎全部折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两鬓斑白的英国公张辅。在土木堡之变中,英宗亲自指挥,而王振为了表演,疏离张辅,对其谏言如过耳烟云,致明军大败,张辅也死在了这莫名其妙的战争,享年七十。除此之外,成国公朱勇、泰宁侯陈瀛皆在此折损。几乎占尽明军能征善战武将。从此之后,明军再未出世知名将领。

土木堡之变:明朝由王者跌至青铜的悲惨命运

在古代冷兵器为主的战场,并不在广而在精。皇帝亲征,必然选择精兵良将跟随,以保证战争的胜利。但是此次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并没有发挥出丝毫优势。在太祖统一天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三大营,在也先的铁蹄之下无所遁形。曾经的王者,此时名声还在,但实力却大不如前。虽然指挥并不敢苟同,但火器对马刀的战役中衣甲、辎重、军火几乎全部丢失,未免颜面扫地。

土木堡之变:明朝由王者跌至青铜的悲惨命运

土木堡惨败,武将损失惨重,文官又何能“独善其身”?除了武勋贵族以外,文臣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等名臣皆在此战中丧生。事后回想,于谦虽然被委派与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却不失为一种幸运。此战折损文臣六十六人,其中不乏治世能臣,从此,明朝文武官系统彻底崩溃,直接从王者段跌至青铜。明太祖以来功绩前功尽毁。

土木堡之变:明朝由王者跌至青铜的悲惨命运

80年,一切仍处于上升期的明朝戛然而止,从高处跌落,是必然,也是无奈。明朝基业崩塌,事后虽有治世能臣于谦力挽狂澜,但一人之力已然无力回天。土木堡惨败带来的不仅仅是精兵能臣的丧失,更是战争斗志的丧失。从此之后,朱棣亲征之类的画面再未出现,而朝野上下对明朝战斗能力再未有过丝毫信心,土木堡惨败成为朝堂之上义正言辞的反战说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5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棣死后不过20多年,明朝就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是为何?
...了监督,“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府拜”,在正统初年,明朝官场出现了一个贪府横行的小高潮,而这显然是来自社会下层的王振和他的学生明英宗无法忍受的。于是史书上记载,英宗逐渐掌权后,
2023-01-11 22:55:00
明军主力在哪战中被全部歼灭
...施展才学的机会,在国家存亡之际也正是大浪淘沙之时,明朝土木堡之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公元的1449年,此时距离明朝
2024-06-21 15:50:00
土木堡之变导致的最大恶果是什么
...结果,土木堡之变根本就不是明军实力下降,很多人猜测明朝政治内讧的结果,是文人利益集团对武人利益集团的一次无耻的出卖造成的。这种观点就是太过阴谋论了,造成这种猜测的主要原因是,
2023-01-14 12:53:00
土木堡之变背后的阴影:王振与朱祁镇的复杂纠葛
...朱瞻基的眷顾下,他被选入内书堂读书识字,这在当时的明朝是非常罕见的。朱瞻基看重王振的才能,便将他调入东宫,侍奉当时的太子朱祁镇。这无疑为王振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当朱祁镇登基
2024-04-11 13:18:00
明英宗朱祁镇真的是昏君吗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一位让大多数明粉弃之以鼻的明朝君主。在明粉心目中,这是一个让明朝由盛转衰的无能皇帝;在大多数明史爱好者的观念里,这是一个在土木堡断送明朝精锐的“叫门
2023-06-14 15:09:00
土木堡之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中业一次战争,由于明英宗轻率出战,引致兵败被俘,瓦剌大军包围北京数天而。一、土木堡之变蒙古在成祖时分为鞑靼与瓦剌两部,成祖多次北伐,鞑靼最后被瓦剌兼并,瓦剌首领也
2023-10-25 20:00:00
从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大明王朝完成了她由盛而衰的转折
...大明王朝,就中断了派遣船队去下西洋的活动了。而且,明朝的对外作战,也多数是久拖不决,没有多大的战果。但是,这并不表明,大明王朝这时候没有实力。这只能是说,太后和大臣们的执政方
2023-01-27 14:04:00
“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是忠臣,还是奸臣
“土木堡之变”将明朝数十年之积累毁于一旦,在这一场战争当中丧生的文臣、武将、大军,不计其数。而这一场战争也成为明朝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后明朝再也无力大规模出征蒙古。要知道,此时距
2023-01-09 14:43:00
明代宗朱祁钰死后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明代宗朱祁钰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同父异母弟,明轩宗朱瞻基生育了两个儿子,但是这两个儿子都做过皇帝,长子朱祁镇还做过两次,这在明朝来说是绝无仅有
2024-06-07 14: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
互动H5丨中原丰碑
这是一段每个河南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这是一曲用血与火写就的中原壮歌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现在
2025-08-29 14:01:00
组图: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在临沂展出
“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近日在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以“金色海昏”为主题,展出了西汉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120余件(组)珍贵文物
2025-08-29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