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隋唐时期为什么要实行“三省六部制”
...头,到了隋朝才开始正式建立。到了三国时期,便出现了中书省和门下省,其出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到了隋文帝时期,三省六部的基本框架得到确立,到唐代“三省六部制”得到了完善。唐朝的三省六部,三...……更多
为何三品內史狄仁杰,能令满朝文武畏惧
...革,设立了一套新的制度,就是“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六部制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中书省的长官叫“中书令”,尚书省的长官叫“尚书令”,门下省的长官叫“侍...……更多
丞相是丞相,宰相是宰相,两者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可别分不清楚
...政管理的最高负责人。隋文帝设立三省六部制,宰相主掌中书省,负责国家的行政事务,这一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进入唐朝,宰相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唐太宗时期,宰相的权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多
隋朝:短暂却影响深远的朝代
...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分别为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权力最大并且地位最高的是尚书省,尚书省管理着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民部六部,下辖二十四司,掌管了较多的权利,执行权很大。中书省...……更多
“和尚皇帝”朱元璋创下七个之最,你知道是什么吗?
...枉法的罪名杀了权倾一时的宰相胡惟庸,并借此下令取消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朱元璋的理由是“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更多
隋炀帝的哪些丰功伟绩让后人用之不尽
...了巨大贡献。三省是指对全国所有官僚机构的划分,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是全国的执政中枢部门和封建社会最高的政府机关,首席长官是宰相,主要职责是决策国家大事,制定和修订国家的法令,发布皇帝的诏...……更多
明朝为何没出现皇权旁落的现象
...反罪杀害了当时的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自此“六部”直接由皇帝管理。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在《皇明祖训》中规定,他之后的皇帝不许设立丞相,如果有大臣奏请设立丞相,那么将被处以凌迟之刑。除此...……更多
揭秘唐朝和明朝的宦官乱政
...十三年杀掉丞相胡惟庸以后,是顺势废除了丞相制,罢了中书省,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君主专制得到极大加强,等于大权均集中于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害怕后世皇帝再复置丞相制,在洪武二十八年六月,特意说道“朕罢丞相,...……更多
朱元璋为什么要发动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
...体系下,皇帝位置最高。皇帝以下,便是三省,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如果用一个公司来形容一个王朝的话,那尚书省就是那些具体负责业务的部门;中书省是高层智囊...……更多
为何说隋朝一个短命的朝代,历史贡献超越千年引领时代
...响力,直到明朝时期。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罢黜了宰相和中书省,并不断提高六部的地位。三省六部制才出现阶段性变化,明朝灭亡时,清随明制,也继承了三省六部政策并依据此改良官制,不过三省六部制度的精髓依然存在。...……更多
北宋封驳制度:稳定统治与权力制衡的巧妙运用
...和对大臣权力削弱的现实需要,三省六部制随之产生。以中书省发布政令、门下省封驳政令、尚书省执行诏令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这在客观程度上使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与讨论变得更加严密。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上,由于参...……更多
宰相和丞相相比,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已明白丞相“专揽独断”的危害,专门设置了类似后世“中书省”这样的“尚书省”来分化和限制丞相的权力时。宰相这个称呼就随之出现了。丞相和宰相不一样的原因也正是在这一时间段里面产生的。当时汉朝虽然设立了“尚...……更多
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有何历史意义
...状态,李治有名无权,长孙无忌有权无名。长孙无忌掌管中书省、门下省,处理军国大事。而当时按照法律规定,皇帝想下达什么命令,是需要经过中书省、门下省审核的,审核不通过是可以原路打发回去的。所以当时唐高宗想...……更多
宰相的败局:唐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始末
...下审复,尚书奉行”。 尚书省长官尚书令是正二品,而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和门下省长官侍中则均仅为正三品,所以尚书省的地位在宰执中是很突出的,尚书令自李世民之后空置不设,以从二品的副职左右仆射充当长官。唐朝的...……更多
古代皇帝要管全天下,他能记住底下的臣子都是谁吗
...分得很清楚。隋唐以后,官制发展为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兵部、礼部、刑部、工部。门下省负责审议,长官是纳言,中书省负责决策,长官是中书令或侍中,尚书省负责执行,长官...……更多
狄仁杰只是三品官,为何却成了宰相
...唐朝也完全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所谓三省,就是指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在这其中,中书省负责制定计划,门下省负责批评建议,尚书省则负责执行。另外,尚书省下面又分为六部,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吏户礼兵刑工这...……更多
古代宰相制的优缺点是什么?
...把尚书左右仆射改名为左右丞相,官品为正一品;元朝在中书省曾设置丞相一职,官品为正一品。可以说丞相一职在宰相这个群体中,应该是使用过时间最久,历朝历代最喜欢使用的一个官名。二、宰相制的发展历史明主之吏,...……更多
唐朝参知政事是不是宰相?翰林学士为何“内相”
...中,中书、门下两省的地位开始攀升,尤其是政事堂迁入中书省后,中书的权势尤在门下之上,故两省的长官中书令和门下侍中的权位也得以大大提高,而中书令更以“执政事(堂)笔”之便而逐渐获得首辅的地位。到开元十一...……更多
为何刺史都对狄仁杰十分恭敬
...周”,也废除了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的许多政策,中书省便因此改名,变成了凤阁。中书省作为唐朝的最高管理机构,改名之后凤阁也成为武则天时期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武则天的诏令,掌握着中央政令的最...……更多
...个村子的。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按照元朝的制度,设置了中书省丞相,又按照以往的惯例,让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自己的智囊,安徽濠州人李善长做了丞相,又封其为韩国公,岁禄四千石。这时候,另外一个人的遭受的对待却大为...……更多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状元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说。但从状元的分布来看,宋元时期的状元更多地集中在中书省(即宰相)、枢密院(相当于中央六部之一)的官僚机构里,这些地方都是权倾朝野的官僚集团。另外元代科举还存在着“殿试”一说,即由皇帝亲自出题进行考试...……更多
聊聊明初政治漩涡与权力斗争的见证
...大案之一。这个案件的爆发,让明太祖朱元璋借机废除了中书省,将权力分散到六部分理,并设立了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自此,明朝名义上再无丞相一职。而在永乐帝后,内阁首辅实质上取代了丞相的权力。一、胡惟庸...……更多
元朝统治者与高丽的改革
...功”的事迹,在元廷享有极大尊荣,并因此获得“征东行中书省右丞相、高丽国王,依前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师、上柱国、驸马都尉、沈阳王”的封诰。但为了巩固这种权势,他选择长期滞留元廷,侍奉其权势来源:元武宗及...……更多
胡惟庸案与明代科道官的设立:皇权加强与监督体系的形成
...着很大的关系。胡惟庸是明朝开国功臣,为明初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胡惟庸是朱元璋欣赏的人才,“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最后官至左丞相。胡惟庸也“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同时也变的“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更多
朱元璋在政治与军事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初官僚机构沿袭自元朝。朱元璋进行了改革,在中央废除中书省,明初中书省负责天下政务,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以胡惟庸任丞相后最甚。胡惟庸势力逐大,威胁皇权,且日益骄横...……更多
朱元璋为何任由 胡惟庸胡作非为7年
...就撤销了在中国古代延续了上千年历史的丞相制度,取消中书省的设置。而如此大的阵仗,非常的干净利落,雷厉风行,一点都没有拖泥带水,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朱元璋蓄谋已久的决定而已。《明史》中有言:“惟庸既死,...……更多
徐达出将入相还能逃过朱元璋的屠刀?他聪明在哪里?
...褒奖说:可以当丞相。至于为啥?原因应该是朱元璋希望中书省中能有一个心腹,即在相权中埋钉子,又能跟自己配合,顺带还能为自己的下一步谋划做准备。于是,杨宪在公元1370年成了中书省左丞,事实上的中书省负责人,...……更多
简介明朝初年宰相汪广洋
...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更多
...中央、地方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最终在中央形成了中书省、御史台、枢密院并立的机构。一切准备好后,忽必烈于1271年正式改国号为“元”。然而,正在忽必烈轰轰烈烈地进行汉化改革的时候,中原却发生了李璮之乱。...……更多
隋炀帝杨广在位时做了3件事,让他扬名立万
...兴土木,爱好美色,穷奢极欲最终招致民怨,断送了其父隋文帝辛辛苦苦建立的隋朝。这样的隋炀帝,在历史上一直是亡国昏君的角色,其实,杨广在位时并非只是昏庸无道,他的政治生涯中,也有过一些建树。在还未即位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走读山东 感知菏泽| 韩国友人“逛郓城”邂逅非遗之美
大众网记者 李威 通讯员 李牧 崔如坤 苏亚 郓城报道2月22日,山东郓城县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对话。来自韩国忠清南道(省)武术散打队成员郑成勋一行走进郓城水浒好汉城
2025-02-23 17:41:00
无偿向美国捐赠183件国宝,却向祖国索要巨款,这个华侨是谁?
“对我来说,商业是小事一桩;爱、信仰、性格的真诚、人的志向,这些才是神圣之物。”——爱默生《爱默生随笔全集》人的劳动,尽管从削桩到修建城市
2025-02-23 12:40:00
李自成第15代孙,不愿隐姓埋名,想要重出江湖
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后,是死了还是逃了?若是死了,究竟死于何地?若是逃了,究竟逃于何处?三百多年来,正史野史,莫衷一是
2025-02-23 12:45:00
公审大会,新四军团长怒而上台砍死9人,群众拍手叫好
1940年5月,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江苏高宝县的牌楼乡成为了战火纷飞的前线。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却因为战争的蔓延而变得异常紧张
2025-02-23 12:46:00
小古文一直是中小学生头疼的地方。开学季,现代出版社最新出炉了一套“行吟小古文”。“行吟小古文”系列以国学大师唐文治选评的《高等小学国文读本》为基础
2025-02-23 08:24:00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居天下之中。夏朝在此建都,开启了王朝统治的序幕;殷商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让这片土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2025-02-23 08:25:00
2月26日,是中国“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逝世48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翻译家,译林出版社最近特地推出了《穆旦传
2025-02-23 08:25:00
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
共工新闻香港2月23日专题电题:《还俗记》完成重编上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共工新闻记者程晓兰发自香港今(21)日
2025-02-23 10:26:00
宿迁泗阳:盲人丁士云如何用琴书奏响时代之声
在泗阳县这片古老而深沉的土地上,曾有一位盲人艺术家,用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的艺术才华,编织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琴书传奇
2025-02-23 11:35:00
庆余年结尾,范闲到底死没死?费介终于给出答案!
二皇子是剧中隐藏的很深的大BOSS,如果不是因为范闲到上京,可能从内库在上京的商号中发现账目有问题,二皇子可能还不会暴露出来
2025-02-23 11:42:00
中国有8圣,其中7圣世人皆知,唯独剑圣少有人知,他是何方神圣?
《说文解字》曰:“圣者,通也。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的先贤,他们往往在某一条道路上有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人们的尊重
2025-02-23 11:49:00
原创1977年高考试题“蹿红”,看完题目,网友:我穿越过去也能上北大
有段时间撒贝宁说的一句话在网上非常红火,这句话只有4个字:北大还行。众所周知北大与清华是我国的两座顶尖名校,但对于学霸来说可以轻松考上的北大
2025-02-22 22:12:00
霍光一生忠诚,为什么后世却认为他的权臣,和诸葛亮截然不同?
霍光作为霍去病的弟弟,在西汉中期辅政常与“伊尹”相提并论。在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位期间,霍光也可谓忠心不二,一心为汉室服务鞠躬尽瘁
2025-02-22 22:14:00
都知道他是著名的词人,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大多数人不知道
辛弃疾,众人对他的印象几乎都留在:他是著名的词人,一生写了很多首词。其中写的有关战争的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他是如何能作出这么写实的词
2025-02-22 22:33:00
他白手起家,年入百万后却执意出家,妻子劝阻无果:愿再无来世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新中国的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再也不用为温饱而担忧。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也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息
2025-02-22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