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方孝孺被诛十族到底是真是的还是杜撰出来呢
...文帝的旧臣进行了大肆的清洗,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朱棣诛方孝孺十族的事了,这件历史上流传度超广的事件,究竟是真实的还是杜撰的呢?在解释这个事件之前,我们先得了解一下方孝孺在建文帝一朝的地位。方孝孺自幼就是神...……更多
方孝孺熟读儒家思想,为何撺掇建文帝误国
...是朱棣心里不踏实,于是下令悬赏捉拿这些所谓的奸臣,方孝孺就这样被抓到了朱棣面前。第一:方孝孺根本没逃出去,建文帝对他言听计从,不杀方孝孺有原因1:方孝孺没有逃出去,想要去搬救兵,未曾想也被捉拿抓到方孝...……更多
方孝孺:明朝的忠臣与学者,十族被灭的悲剧人物
方孝孺被永乐大帝灭了十族,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惨案。方孝孺就算冒犯了皇帝,也不至于被灭十族,因古代最高刑罚为灭九族,那么这十族从何说起呢?先说九族,简单点说就是罪犯的父母、兄弟姐妹、儿女、父亲的兄弟...……更多
朱棣攻进南京,杀了建文帝哪些忠臣?
...一名改成第三名,状元变成了探花。除了齐泰和黄子澄,方孝孺也非常惨,方孝孺被朱棣灭了十族,当时,朱棣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宁死不写,大骂朱棣篡位,朱棣大怒,下令族灭方孝孺九族,方孝孺说,你就是灭我...……更多
被灭十族的方孝孺是谁?为什么被灭族
...忘却的记念》中为了纪念柔石,曾将他与同乡台州的宁海方孝孺相提并论,说他有点台州式的硬气,还有点迂。时至今日,方孝孺仍是人们感叹的话题。一个曾经辅佐帝王,被世人称为“杀此人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的一代才士,...……更多
明代第一傲骨文人,三句话打脸皇帝
...故事的主角是明朝的大学者,号称“天下读书的种子”的方孝孺。“诛九族”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残酷刑罚。虽然外国古时也有一些株连的制度,但没有我国的连坐这样算计得清清楚楚,具体到父四族、母三族、妻二族。而比“诛...……更多
靖难之役后的血雨腥风:方孝孺与朱棣的恩怨情仇
...登基为帝,但是他需要一个人帮他写登基诏书。当时由于方孝孺在士人中威望极高,被称为“天下读书人种子”,朱棣深知大学问家方孝孺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由他起草登基诏书朱棣巩固帝位大有好处。于是,朱棣下令让方...……更多
方孝孺事件:一场权力与忠诚的较量
方孝孺事件,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件事,其和方孝孺之间发生的对话,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戏剧场面。当时方孝孺来到朱棣面前时,早已哭得泣不成声,因为他一心效忠的建文帝已经自焚而死了。朱棣当然表现的...……更多
朱棣创造了哪些历史唯一
...灭了十族。中刀的人不是别人,便是当初大名鼎鼎的儒士方孝孺。他是建文一朝的忠臣,朱棣打下南京后就想让方孝孺帮他草拟登基诏书。姚广孝让朱棣打南京之前,让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如若不然读书人心中的种子就会丢失。...……更多
如果朱棣攻破南京时,朱允文为何直接杀了方孝孺
...,如果当年朱棣攻破南京时,朱允炆当着天下人的面处死方孝孺,会怎么样呢?首先我们要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另外削藩跟方孝孺的关系其实并不大,但朱棣发动靖难只是把朱允炆身边的方孝孺等臣当作...……更多
方孝孺:被蛇改变的人生与悲壮的抗争
...斩白蛇,从此正式举起反抗暴秦的义旗;另一个是明代的方孝孺,话说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购置了一块风水宝地用来建造自家祖坟。动工前的一天夜里,方克勤梦见一个身著红袍的老者,老者告诉方克勤自己的家就在这块地里,...……更多
建文忠臣高翔,为方孝孺穿孝服激怒朱棣
...时身边的亲信大臣,诸如齐泰、黄子澄、练子宁、胡闰、方孝孺等等人,都如同高翔一般,在儒家的经书典籍上的见解很深,在兵事方面的理解能力就比较有限了。所以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无法阻止得了,燕王朱棣在战场上,...……更多
揭秘方孝孺之死:真相背后的争议
方孝孺被诛十族的说法实际上是后来的文人杜撰的,因为无论放在哪个朝代,方孝孺都注定会遭到处决。靖难之役爆发时,朱棣攻占南京城,大量建文帝时期的臣子遭到杀害,其中包括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三位亲信:齐泰、黄...……更多
...力,保全了李景隆。朱棣攻入南京前,建文帝忧惧不已,方孝孺再次上疏,请诛李景隆。方孝孺可是建文帝的老师,与建文帝亦师亦友,建文帝一向对他言听计从。可这一次,建文帝没有听从方孝孺,坚决不肯诛杀李景隆。可以...……更多
古代忠义楷模之臣方孝孺,因不配合乱臣被诛十族
前言:明代名臣方孝孺侍奉建文一朝,因文采出众被视为一代文宗,他在“靖难之役”中为建文帝殉难,更被后世视为忠义的楷模之臣。然而方孝孺最闻名的事,并非是自身文才与忠义殉难,而是“诛十族”一说,天下人普遍...……更多
...棣是个暴君是没有疑问的。证明朱棣是暴君的,还有他杀方孝孺的事件。方孝孺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凌迟处死,还诛灭了人家十族,共计873人。人家不为你起草诏书,最多囚禁他就行,一...……更多
朱元璋留下三位治理天下人才,他们的结局如何
...为左膀右臂、托孤臣辅政。他们分别是:黄子澄、齐泰与方孝孺。黄子澄,当年殿试因紧张失误,白白丢失了状元郎的机会,此后一直在翰林院任职。他深得太子朱标的信任,被拜为东宫讲官。 朱允炆亦视他如兄。齐泰为人谨小...……更多
揭开朱棣一生“四大功绩”的真相
...股下的龙椅越坐越稳,他的权势越来越盛,再也没有人像方孝孺、高翔那样不识抬举。但是,这颗种子却越长越大,几乎把朱棣的内心全部填满,成为朱棣后来很多行为的直接出发点。是什么呢?就是统治合法性问题。无论朱棣...……更多
攻占南京后,朱棣为何没有立即称帝
...紧接着,朱棣下令搜索建文帝手下的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多人,并将他们列为奸臣。《明史本纪第五》记载:乙丑,至金川门,谷王橞、李景隆等开门纳王,都城遂陷。是日,王分命诸将守城及皇城,还驻龙江,下...……更多
朱棣为什么要水淹济南城?
...,恰恰说明他脆弱的那一面,因为铁铉戳中了这一点。而方孝孺也是如此。车裂方孝孺1402年,靖难胜利,朱棣身穿龙袍,志得意满地坐在宝座上,下面是一片祝贺声。他满心期待方孝孺帮他写即位诏书,方孝孺名望高,又是建...……更多
建文忠臣景清:卧薪尝胆,刺杀朱棣未遂引发“瓜蔓抄”
...入主南京后,当时很多建文的忠臣,诸如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练子宁等等都被朱棣所残忍杀害。景清曾经和方孝孺等人一起密谋过,并约定好失败后一起以身殉国。然而如今方孝孺已经被灭十族,而景清却依旧活得好好地,...……更多
朱棣为何将建文帝后宫妃子全部杀死
...继承的合理合法性,朱棣在这件事上操碎了心,曾经想让方孝孺来起草登基称帝的诏书,来赢得天下士子之心。可惜方孝孺并不配合,张嘴就问朱棣为何不传位给建文帝之子,朱棣以孺子太小为由推脱,方孝孺再问为何不传位给...……更多
“靖难之役”究竟是什么?
...帝稍微松了一口气,回头和他的三位心腹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商量对策,这三位是建文皇帝的心腹重臣,而且年纪都很挺大了,五六七八十岁的,这三位老学究都深受儒家经典影响,属于纸上谈兵样样行,真操实练全完蛋,虽...……更多
方孝孺之死:朱棣统治下的忠诚、才华与知识分子的冲突
首先,朱棣处死方孝孺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方孝孺曾是建文帝的忠臣。在建文帝在位时,方孝孺曾为他出谋划策,并在公开场合多次表达对建文帝的忠诚。朱棣作为建文帝的叔叔,自然不会对这种忠诚视而不见。其次,方孝孺的...……更多
方孝孺拒向朱棣投降被灭十族
...要泄私愤、清除旧势力。朱棣即位后,曾令朱允炆的爱臣方孝孺起草登基诏书。偏偏方孝孺忠于旧主,一口回绝了。朱棣威胁他:“难道你就不怕被诛九族吗?”方孝孺伸长脖子回答:“灭我十族,又有何惧!”接着在纸上写下...……更多
他被称为“鼎石”,皇帝钦定的奸臣,百姓却视他为神灵
...身份的藩王们的威胁,不得不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商量削夺藩王的权力。藩王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率先发难,其借口就是援引“祖训”:如遇奸臣擅权,藩王可以以“清君侧”发兵声讨。于是...……更多
为何说建文帝出逃传闻是明成祖朱棣故意推动的
...朱允炆自焚一事,是如下说的:在靖难兵将进入南京前,方孝孺曾经向建文帝建议如果南京失守可以先去蜀地即四川布政使司躲避,然后召集义兵,徐图谋复。后来朱棣将进入南京城,诸王及文武群臣、父老一起朝见建文帝,建...……更多
方孝孺的智慧与勇气:一道奏折改变命运
...忠臣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和迫害。其中,有一位大臣名叫方孝孺,他是建文帝的重臣,也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和文人。朱棣对于方孝孺的才华和声望一直心存嫉妒,他决定将方孝孺作为自己的敌人,以展示自己的权威和统治地位。...……更多
朱家皇权争夺战:朱棣篡位与朱允炆失踪之谜
...服的就收服,不能收服的就直接杀戮,最为著名的就是“方孝孺案”,方孝孺是明朝大儒,一直坚称朱棣是弑君篡立,于是朱棣恼羞成怒质问方孝孺你就不怕诛九族吗?方孝孺反击道:“诛我十族又如何?”,就这样连带着方孝...……更多
朱棣对待建文党,比灭方孝孺十族还要残忍
...不缺乏俊杰,更不缺乏卫道者。朱棣继位后,还是想拉拢方孝孺。对于文臣来说,起草新皇登基的诏书可是至高的荣誉。朱棣认为,方孝孺没有理由,也不应该拒绝这样的美差。朱棣派了方孝孺的两个学生廖镛、廖铭去狱中劝说...……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