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朱元璋追封了很多王侯,诸如徐达、常遇春等,还有李文忠、汤和、邓愈和沐英四个人。公元1368年,在应天南郊,朱元璋正式向天下宣告大明朝的成立。在这大喜的日子,朱元璋自然想和亲人一同庆祝。可信他身边的亲人没...……更多
...样的名将,或者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这样的文臣,李文忠虽然在民间知名度没那么高,但却可以说是唯一文武双全,而且基本没打过败仗的名将。横空出世从李文忠小时候的经历来看,似乎不具备成为一代名将的素质。他是...……更多
明朝开国6公爵有5个传不过2代,为何徐达的后代得以延续?
...奖励。他们分别是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宋国公冯胜,郑国公常茂。在这六人之中,魏国公徐达的战功最为显赫。不过,由于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大杀开国功臣,受到牵连者不计其数,其中也牵...……更多
冯胜作为明朝开国名将,最后的结局如何
...即: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冯胜最主要的战绩有两个,第一个战绩是,洪武五年(1372年),三路大军征讨王保保,另两位名将徐达和李文忠,都没有获胜,唯独冯胜取...……更多
盘点明朝十大名将,其中他是书生却用兵如神
...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追封东瓯王,谥襄武。四、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今安徽明光),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 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曹国长公主就去世了,父...……更多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冯胜
...方,建立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征讨王保保,徐达、李文忠皆战不利,唯独冯胜斩获甚众。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因累积军功而受...……更多
李文忠,一个拥有“明之风华”的乱世儒将,想做文人却成战神
(凤阳古城)李文忠的祖籍,是在泗州,至少,他的父亲是在泗州出生的,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泗县。不过后来家乡战乱,李文忠的父亲很快把家搬到了安徽濠州。安徽濠州,我们就很熟悉了,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在濠...……更多
秦琼身为唐朝一代名将,凌烟阁上没他的名字,死后才补上为什么?
...将秦叔宝的故事。据说当时秦叔宝病重在家,李世民带着太医前去看他,随后让太医给拿的药熬好了让他喝,可当李世民刚走,他扭头就把药给倒掉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要从秦叔宝的身世开始说起。他是山东人,字...……更多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一生有何贡献
...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国公邓愈。公爵是古代五种爵位的最高一级,五种爵位即:公、侯、伯、子、男。要知道,能封公爵,非常不简单,刘伯温那么大的功劳,也才被朱元...……更多
朱元璋哪八大养子,为明朝立下赫赫战功
...英死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与明朝相始终。二、李文忠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外甥,在元末加入了起义军,后来被朱元璋收养为子。在朱元璋的培养下,李文忠曾多次击败元军,并升至枢密院佥事的高位。明洪武二年(136...……更多
揭秘明朝开国功臣:从荣耀到陨落的六大公爵
...位。他们是朝鲜李善长公、魏公徐达、郑公昌茂、曹公李文忠、宋奉公。盛与魏国公邓禹。但朱元璋是一个能同甘共苦却不能同甘共苦的人。他是如何对待六国诸侯的?为什么到了明朝末年,只有徐氏的爵位,只有卫国公、定国...……更多
...这次战役便被称为“岭北之役”。 东路军由左副将军李文忠统领,计划从居庸关北上,中途经应昌靠近和林,配合徐达歼灭元军主力。西路军由征西将军冯胜统领,计划沿着河西走廊进攻打甘肃西部,迷惑牵制西北的元军,使...……更多
朱亮祖被朱元璋两次擒获,终成开国元勋的传奇人生
...暨,胡大海之子胡德济力战不敌,急忙向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求援,李文忠的主力部队在衢州,救援不及,他便只带上几名亲信快马连夜奔赴浦江(今属金华),找驻守那里的朱亮祖帮忙。《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自率朱亮祖...……更多
...何文辉等人,生前被封为公爵,死后被封王,此人就是李文忠。李文忠的母亲朱佛女,是朱元璋的亲二姐,也就是说,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12岁时历经苦难,终于找到了舅舅朱元璋,朱元璋将他培养成了一名战功赫...……更多
简介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
...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今安徽明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明朝开国的著名将领、谋臣。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曹国长公主就去世了,父...……更多
靖难之役中的李景隆:明朝将门之后的忠诚与才能
...中的传奇。本文将深入探讨李景隆,作为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的儿子,以及他在靖难之役中的角色和结局。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明朝开国名将要了解李景隆,首先需要认识他的父亲,李文忠。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更多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他便和父亲就到处流浪,寻求出路。幸运的是,他在14岁的时候见到了自己的舅...……更多
马皇后:朱元璋背后的温柔力量与智慧守护者
...也是朱棣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很重要的原因如果蓝玉、李文忠、徐达等这些名将还活着朱棣哪还敢造反呢所以说,马皇后的死也改变了明朝的历史轨迹 ……更多
朱元璋诛蓝玉的杀手锏,为什么说蓝玉在朱棣不敢反
...属皆有礼,更以恭慎闻。”当时,明朝开国名将徐达、李文忠等人已经先后去世,朱元璋对边疆的军事防务问题非常关注,命令众位藩王要熟悉军中事务,在这些藩王当中,朱元璋最看重的是朱棡和朱棣。在朱元璋的授命下,朱...……更多
朱元璋得知邓愈去世,为何放声大哭
...徽州之后,立即执行朱元璋的意图,向东进入浙江,和李文忠会合。在临安之战中,邓愈碰到了一个硬茬,此人就是李伯升。元朝末年,李伯升乃张士诚麾下兵马大元帅,此人勇猛异常,可是刚和邓愈接上,就被邓愈一顿猛揍,...……更多
明太祖亲信为何突然被杀
...向。 杨宪真正奠定自己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是靠对付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朱元璋从小家贫,全靠李家的接济才得以活命;再加上朱元璋一家亲人几十口全早死,就活下来一个李文忠,因此对于这个外甥是格外宠...……更多
朱元璋首席大将情商无敌,保得子孙一门两国公,却被讹传赐死
...不到处,教你每难行事。”洪武三年,朱元璋甚至通过李文忠、常遇春等人转告徐达同样的意思。可见几年过去了,徐达的老习惯依旧。取得政权后,徐达的低调行事风格依旧。他作为大明朝的头号武将,自然要对蒙元穷追猛打...……更多
哪个轻狂的北宋书生,死后百年才由元朝正名
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自从“黄袍加身”后,由于担心武将势力过大以至于威胁赵氏皇权,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制约武将权力。自宋太宗、真宗两朝开始,宋廷更是以文臣带兵为尊,前线作战时,武将一律都得接受皇帝所...……更多
唐朝哪三位大臣去世后,被追谥为“文忠”
...。其中,就唐朝时期来说,三位大臣去世后,被追谥为“文忠”!一、裴度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唐宪宗在位时,裴度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更多
明朝皇帝只要宠信太监打压文官,为何就会落水淹死
...忠贤。明武宗朱厚照从小就机智聪颖,为人刚毅果断,有太祖、成祖遗风,决断国家大事干净利落,平定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可以说是不愧于“武”之称呼。但正德皇帝在史书中的形象又极差,说他荒淫无...……更多
明太祖朱元璋有哪些功绩
...月初三日,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左副副将军,中山侯汤和为右副副将军率军往征沙漠。对于北征沙漠的战略方针,朱元璋根据元主滞留塞外之和林...……更多
盘点历史上年少成名的21位人物
...入朔漠,封冠军侯。23岁封狼居胥,成为名将典范。6、李文忠,年少从戎,19岁击败陈友谅,解除池州之位。明初将领,李文忠仅次于徐达、常遇春。7、陈玉成,14岁参与金田起义,16岁攻克武昌,22岁取得浦口大捷、三河大捷,...……更多
从李文忠的赫赫战功到李景隆的败笔:明朝父子名将的兴衰史
...让人觉得还真未必这样。今天就写明朝的一对知名父子李文忠和李景隆的故事,我读史料的时候,当第一次知道这是一对父子的时候,我还是挺震惊的。李文忠,1370年,朱元璋大封的时候,位列六公之一,当时六公是李善长,...……更多
盘点历史上的十位李氏名将,他们纵横沙场战功赫赫
古代史上,李勣、李靖、李秀成、李牧、李文忠、李成梁、李定国、李愬、李光弼、李世民,纵横沙场,战功赫赫。10、李勣,唐朝名将,位列“武庙十哲”,与吴起、白起、韩信、孙武等名将同台竞技,战斗力很强悍。远征高...……更多
明宣宗朱瞻基:贤德皇帝的历史谜团与真实面貌
...允许宦官读书识字、舞文弄墨,此后成为定制。这显然与太祖内臣不许读书识字的规定背道而驰。执掌司礼监是明代宦官专权的主要途径,而司礼监权位变化的关键事件,是朱瞻基赋予司礼监太监批红权。宣宗令内阁条旨,然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